?

科技期刊編輯淬煉初心匠心的路徑探析

2024-04-25 02:04紀彬
新聞研究導刊 2024年6期
關鍵詞:專業能力提升路徑職業素養

摘要:中國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科技期刊發展也有了質的飛躍,但科技期刊一直存在“散、弱、小”等問題,科技期刊發展與科技進步勢頭不匹配。所以推進科技期刊發展需要全方位、多角度謀劃,其中編輯隊伍建設是極其重要的一環??萍计诳庉嫴煌谄胀ň庉?,不僅需要熟悉編輯業務,還需要深刻了解專業知識、科研熱點、科技發展現狀等。作為科技期刊編輯要堅守初心: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堅決維護意識形態安全,決不給錯誤的東西提供傳播渠道;堅定文化自信,努力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堅持服務科技發展的辦刊宗旨,淡泊名利,以堅定的職業操守保證科技期刊的發展不脫離正軌。同時,科技期刊編輯還要打造匠心:堅持學術研究,爭做學者型編輯,深入一線,追蹤熱點;堅持廣泛學習,把閱讀當成一種習慣,提高文字駕馭能力;堅持守正創新,找準期刊自身定位,創辦特色專題欄目;堅持與時俱進,熟練運用智能軟件和社交軟件,推動媒體融合。通過不斷提高編輯的政治素養和專業能力,有效推動科技期刊的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科技期刊;編輯;職業素養;專業能力;提升路徑

中圖分類號:G23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4)06-0220-04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2019年度河南中醫藥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傳承精華 守正創新 培育中醫藥高校一流科技期刊”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9JX34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科技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積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加快實施一批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強基礎研究,突出原創,鼓勵自由探索”[1]。

與此同時,國家大力建設科研支撐平臺,著力打造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萍计诳鳛檎故拘录夹g、新成果,傳播科學知識的平臺,肩負著服務于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服務于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使命??萍计诳枰淖兡壳啊吧?、弱、小”的局面,找準自身定位,提高國際影響力,以期刊的高質量發展推動科技的高質量發展??萍计诳木庉嬓枰岣哒嗡仞B、學術素養、職業素養,賦能自我成長,為科技期刊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核心動能,成為中國科技期刊立足世界領先位置的核心競爭力。

一、中國科技期刊的發展現狀

科技期刊是傳承人類文明、薈萃科學發現、引領科技發展的重要載體,直接體現國家科技競爭力和文化軟實力?!吨袊萍计诳l展藍皮書(2023)》[2]顯示,截至2022年底,中國科技期刊共有5163種,其中英文科技期刊434種,截至2023年9月,我國有2066種科技期刊被國際數據庫收錄??萍计诳臄盗砍掷m增長,國內外的影響力也在逐步提高,2021年SCI收錄我國科技論文高達64.23萬余篇[3]。

但從現實看,我國目前科技期刊的區域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蘇等地,這直接反映了科技發展的區域性差異,且期刊的主管、主辦和出版單位分布較為分散,出版單位以單刊編輯部為主[4]。這意味著亟須整合資源,建設期刊集群,促進期刊的高層次發展。而且,我國科技期刊發展與科技發展勢頭不匹配,高質量論文雖產出豐富,但頂尖科技期刊的發展仍然明顯滯后。這要求科技期刊進一步提高創新內容載體、方法手段等方面的能力。

近年來,針對科技期刊面臨的發展窘境,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文件,如《關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提出優化科技期刊與出版結構布局,著力提升科技期刊出版市場運營能力、科技期刊國際競爭能力[5]。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期刊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要解決好發展著力點和發展方向的問題。期刊主管部門、學術團體、編輯出版單位是期刊發展的核心動力。國家已明確提出了對期刊發展宏觀方向的具體要求,在如何把控期刊發展方向的細節上,期刊出版單位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為切實推進科技期刊高質量發展,打造世界一流期刊,有效發揮科技期刊在學術質量、學術規范、學術倫理和科研誠信建設方面的引導和把關作用,建設有戰斗力的辦刊隊伍至關重要。作為科技期刊編輯,應回歸辦刊初心,鑄就工匠精神,既要傳承又要創新,既要提高站位又要開闊視野,努力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與業務能力。

二、科技期刊編輯要堅守初心

(一)把握正確政治方向,維護意識形態安全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是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的工作。做好意識形態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陣地是意識形態工作的基本依托,科技期刊是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陣地,其編輯要牢牢堅持黨性原則,旗幟鮮明堅持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

有些科技期刊編輯認為,意識形態安全是社會科學期刊應該注意的問題,與自然科學期刊關系不大。其實不然,科技期刊雖然發表自然科學領域的研究成果,不太容易出現意識形態安全問題,但并不能保證就不會出現意識形態安全問題,事實上,科技期刊文章中也可能隱藏意識形態風險及政治性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工作,就意識形態領域的方向性、戰略性問題作出部署,推動我國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發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但意識形態領域仍不平靜,斗爭和較量仍很尖銳。國際上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鋒頻繁,意識形態斗爭更加深刻復雜,圍繞發展道路和價值觀的較量日益凸顯;國內一些錯誤言論和觀點不時出現,變得更為隱蔽、活躍和復雜。具體到科技期刊,意識形態問題更加隱蔽,比如科技期刊中直接引用外文文獻,其中可能包含不易被發現的意識形態問題。比如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人工智能技術帶來的意識形態問題防不勝防。

所以,期刊編輯必須守住意識形態陣地:一是牢牢掌握黨對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進一步提升意識形態工作能力,堅決維護意識形態安全[6]。二是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守好意識形態陣地,重視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決不給錯誤的東西提供傳播渠道。三是加強斗爭精神和斗爭本領養成,敢抓敢管、敢于亮劍。要加強政治理論學習,不斷提升“政治三力”,刻苦磨煉防范本領,提高辨別錯誤觀點和言論的能力,以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立場和方法區分政治原則問題、思想認識問題、學術觀點問題,旗幟鮮明堅持真理,立場堅定批駁謬誤。增強斗爭本領,堅決反對、抵制、反擊各種錯誤觀點及言論,并不斷總結經驗,提高認識[7]。

(二)堅持文化自信

華夏文明源遠流長,中華民族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璀璨文化。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不僅是中華兒女攻堅克難的底氣,更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食糧。目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期,但隨著網絡大數據、短視頻、人工智能的發展,全球多元文化進入大眾視野,中國傳統文化受到不同程度沖擊??萍计诳庉嫴荒堋皝y花漸欲迷人眼”,而應“一片冰心在玉壺”,堅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比如河南中醫藥大學主辦的三本中醫藥期刊,致力于傳承與創新中醫傳統理論,推崇運用中醫思維解決臨床疑難雜癥,重點介紹中醫藥治療的優勢病種,以期向世界展現原汁原味、充滿中國智慧的中醫思想,充分展示中醫理論自信和文化自信,積極傳播當代中國價值理念。

科技期刊應承擔起挖掘、整理、保護、傳承和發展民族文化遺產的重任,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涵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堅定文化自信才能為提高科技期刊傳播力、引導力奠定堅實基礎。

(三)堅持服務科技發展的辦刊宗旨

科技期刊辦刊宗旨的落腳點是促進學術交流,推動科技發展??萍计诳庉嫷墓ぷ骺此莆⒉蛔愕?,實則他們是科技期刊的“守門人”。作為科技期刊編輯,要發揚科學家精神,甘做“鋪路石”[8],踏踏實實為科研工作者做好學術論文的“嫁衣”,讓中國最新科研成果更好地展現在世人面前。編輯更要淡泊名利,不斷提高職業操守,決不能以權謀私,被名利遮望眼。

當下,科技期刊論文發表關系到項目結題、學生畢業、職稱晉升等重要事宜。有的作者為了走捷徑,不惜觸犯法律紅線,而有的編輯在利益誘惑下,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對某些低水平文章大開方便之門,還美其名曰“這是和作者的一種雙贏”。如果科技期刊把經濟利益放在第一位,那么科技論文的含金量能剩多少,真正能指導實踐的理論研究、能轉化為生產力的科研成果能有多少?因此,科技期刊必須守住論文刊發的原則性規范,真正肩負起傳播優秀科研成果的責任,即使不能做到篇篇精品,最起碼也要打造論點鮮明、論據合理、數據真實、有可行性的文章。

三、科技期刊編輯要打造匠心

(一)堅持學術研究,爭做學者型編輯

科技期刊的編輯工作不應局限于校對和修改文字、語句,還要具備學術鑒賞力,以解決稿件中的專業問題,這就要求編輯不僅要掌握編輯工作的相關規范和準則,更要對專業知識有更高層次的認識??萍计诳庉嬙诠ぷ髦薪洺龅脚c自身專業不符的稿件,而查閱文獻、請教相關專業老師也只能解燃眉之急,如果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科技期刊編輯要在平時的工作中不斷學習,積累經驗。編輯可以通過以下幾個途徑深入學習相關專業知識。一是積極參加相關專業的學術會議。學術會議是各領域專家學者交流經驗和發布最新研究成果的渠道,通過參加業內專家的講座,編輯可以更深層次地了解本專業的研究進展,為期刊未來的選題策劃、組稿約稿、欄目優化指明方向[9]。二是深入科研一線,加強與科研團隊的溝通??萍计诳庉嫾纫白x萬卷書”又要“行萬里路”,光有理論基礎,沒有實踐論證,對于相關知識的理解往往流于表面??萍计诳庉嫳仨毤訌娕c科研團隊的合作交流,借助科研團隊的力量將文章中的實驗步驟和實驗結果具象化地展現在眼前,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相關理論知識。只有真正了解一線科研工作者每天的工作,才能做到以作者為中心,想作者之所想,急作者之所急,更好地為其服務。同時,深入科研一線也有助于加強與科研團隊的深度合作,拿到第一手資料,為期刊爭取優質稿源。三是利用大數據,掌握科技發展的最新動態。編輯作為最初的審稿人,要有最基本的鑒別評價文章的學術質量的能力,所以編輯不僅要掌握國內科研平臺的研究進展,還要提高站位,放眼全球,對世界范圍內的研究熱點了然于胸[10]。眼界上要“高人一等”,行動上要“快人一步”,這就要求編輯擅長運用國內外各大數據庫,整合資源,挖掘熱點,引領科研新風尚。

(二)堅持廣泛學習,提高文字駕馭能力

科技論文雖然不像文學作品一樣需要語言優美,但是科技論文的寫作也要達到語言凝練、表述準確的要求,要避免詞不達意,甚至產生歧義。這要求科技期刊編輯不僅要能寫會編,更要具備深厚的語言文字功底。比如中醫藥學術期刊編輯要有較高的文言文閱讀理解水平,否則很多涉及中醫理論的文章會無從下手。所以在平時的工作中,編輯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還要多涉獵“課外書”,如詩詞、散文、小說等,養成閱讀的習慣,做到“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同時,編輯也要具備一定的寫作能力,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積累辦刊經驗,適當的時候可以將工作中具有創新性的思路和辦法整理成文。而且編輯的成長也需要論文和科研成果的支撐,申報課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無論是撰寫立項標書還是后期發表論文都要求編輯具備一定的知識儲備、工作經驗和文字功底,所以在日常工作中編輯需要多關注行業最新的研究成果,并聯系自身工作多思考、多記錄,爭取積累更多的科研素材,為日后申報課題打好基礎。如此日積月累,必將對編輯出版工作產生助益。

另外,在新媒體高速發展,奉行流量為王的今天,編輯還要善于找準當下熱門話題和文章的契合點,運用互聯網平臺、手機軟件等,將晦澀難懂的科技論文轉化成可讀性強的科普文章,推廣宣傳最新的科研成果,提高期刊的影響力[11],這就要求編輯具備高超的文字駕馭能力和學術素養。新時代需要的是復合型編輯人才,編輯的自我修養一刻也不能放松。

(三)堅持守正創新,推出特色出版

科技期刊的持續發展離不開創新。特別是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背景下,編輯更不能墨守成規,故步自封,而是要勇于走出舒適圈,打破瓶頸,積極探索期刊發展的新路徑。當前我國科技期刊種類繁多,質量參差不齊。面對日益加劇的期刊競爭壓力,科技期刊要找準自身定位,彰顯自身特色,以不同的方式助力中國科技發展,服務國家戰略布局。這要求科技期刊編輯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性開展工作。

目前,已有多家期刊進行了有益且成功的嘗試,如《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策劃了《水稻航天育種》《精準農業航空》專欄及“農業人工智能”“智能農機裝備”專題[12]。如河南中醫藥大學期刊社在創新出版方面進行了諸多嘗試,《中醫學報》于2019年進行欄目的全面整合,增加了《學術爭鳴》《方法與思路》等新欄目,以期為中醫理論創新提供更廣闊的平臺,促進中醫理論有效指導臨床。2023年3月《中醫學報》推出《專題研究》欄目,旨在探討當下最新的研究熱點?!吨嗅t學報》還陸續刊發了“鐵死亡”“微生態”“miRNN”“代謝組學”“細胞焦亡”等方面文章,推動中醫藥與現代研究的深度融合,受到了讀者廣泛好評,也吸引了更多從事相關研究的學者投稿。

(四)堅持與時俱進,推動媒體融合

在網絡和大數據高速發展的今天,信息呈井噴式增長,人們的閱讀習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抓住讀者的眼球,引發讀者的閱讀興趣,是科技期刊編輯需要深入探討的問題。另外,如今智能軟件已經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在科研領域也得到了廣泛使用,所以科技期刊編輯必須對智能生成軟件有一定的了解?;诖?,新媒體時代的編輯不僅需要具備紙質印刷時代的專業素養和技能,還要具備網絡編輯能力。其一,熟練運用各種校對軟件和智能軟件。編輯要掌握各類智能軟件的應用方法,特別要掌握智能生成軟件生成內容的特點,還要在審稿過程中快速分辨文章的哪些部分是智能合成的,從而避免出現科研誠信和學術倫理等方面的問題[13]。其二,熟練運用軟件進行多媒體內容制作和編輯。編輯需要學習并運用相關軟件制作和編輯視頻、圖片、音頻等。比如將論文中的實驗過程通過視頻等展現在讀者面前,或者通過作者介紹文章的音頻加深讀者對文章的理解。其三,熟練運用社交媒體軟件推廣宣傳文章。手機閱讀成為當下廣受追捧的一種閱讀方式,所以編輯要學會用手機軟件推廣文章[14]。比如目前學術期刊大多創建了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但要取得良好的經營效果,需要“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編輯需要高度重視社交媒體軟件的運營狀態,保持規律的發布頻率,還要盡可能豐富發布內容和形式,讓讀者耳目一新,并能迅速抓住當下熱點問題,提高關注度,最大限度發揮社交媒體軟件的優勢作用。

四、結語

科技期刊是開展科學研究交流的重要平臺,是促進理論創新和科技進步的重要渠道。加強科技期刊建設,對于提升國家科技競爭力,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具有重要作用。當前科技期刊面臨著非常嚴峻的考驗,編輯應把握時代機遇,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具備過硬的職業操守和職業素養,不斷自我提高、自我改造、自我革命、自我凈化,并堅持以期刊發展為中心,堅持以服務科技發展為原則,創建高品質期刊,助力中國科技騰飛。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人民網,(2022-10-25)[2023-12-07]. https://www.gzstv.com/a/c5fce8a3cad34bf69f6d745bc088a408.

[2] 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藍皮書(2023)》發布[EB/OL].科技日報,(2023-11-30)[2023-12-15]. https:// www.ncsti.gov.cn/kjdt/kjrd/202311/t20231130_142629.html.

[3] 黃瑩.我國英文科技期刊出版傳播平臺現狀、問題與優化策略:基于“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支持的五家平臺的案例分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23,34(11):1473-1478.

[4] 劉榮,張昕.我國區域科技期刊發展狀況調查與分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23,34(11):1443-1450.

[5] 周婷.科技期刊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面臨的挑戰與對策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23,14(21):231-235.

[6] 黃燕.增強“五力”:高校學報青年編輯培養策略探討[J].煤炭高等教育,2023,41(4):123-128.

[7] 楊曉慶,楊洋,曾俊.高校學報青年編輯的角色定位與實現路徑[J].科技與出版,2023(8):76-82.

[8] 黃雅意,黃鋒,辛亮.新時代科技期刊青年編輯核心素養的自我修煉[J].編輯學報,2023,35(5):584-586.

[9] 李儉國,趙愛清.新時代學術期刊編輯人才的核心素養與責任擔當[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21(6):1-7.

[10] 潘靜靜.新時代高校學報編輯素養的提升策略[J].今傳媒,2023,32(11):92-95.

[11] 顏明,李義,劉春鳳,等.科技期刊編輯能力的層次劃分及提升路徑[J].傳播與版權,2023(20):21-25.

[12] 周志紅.高校學報高質量發展的策略分析[J].韶關學院學報,2023,44(9):82-86.

[13] 張維娜,程杰.融媒體背景下高校學報編輯人才的培養[J].閩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37(3):152-156.

[14] 陳薇.數字出版時代編輯轉型及成長策略探析[J].新聞研究導刊,2023,14(22):226-229.

作者簡介 紀彬,編輯,研究方向:科技期刊影響力提升路徑。

猜你喜歡
專業能力提升路徑職業素養
不同階段幼兒教師專業能力的內在發展規律
中外教師合作教學對于中教專業發展的作用研究
淺析社會工作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
民辦高校大學生學習勝任力提升路徑研究
探討提升高校輔導員職業認同感的路徑
技工院校校級領導職業素養的建設及質量評價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養新模式職業素養+職業技能
基于CDIO的大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研究
職業院?!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