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媒體時代新聞漫畫的傳播功能及發展路徑

2024-04-26 10:04鄭一丹王咨喻夏彬涵
聲屏世界 2024年1期
關鍵詞:漫畫時代

□ 鄭一丹 王咨喻 夏彬涵

新聞漫畫是“對新近發生的事實進行傳播或評論的漫畫,它既要具有新聞價值,同時又要遵循漫畫的創作規律,是一種形象化的新聞傳播手段”。[1]換言之,新聞漫畫以繪畫的形式,運用夸張、比喻等形式,對新聞事件、社會現象等進行報道和評議,它兼具新聞性、藝術性和評論性的特征。[2]關于如何界定新聞漫畫的范圍,漫畫家沈衡曾經提出:“舉凡國際國內時事,無論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方面帶有新聞性題材的漫畫都可以包括而統稱為‘新聞漫畫’?!盵3]從清末誕生至今,新聞漫畫在諷刺與幽默中含蓄而有力地發揮著針砭時弊的重要作用。

面對新媒體帶來的沖擊,以紙媒為主陣地的新聞漫畫版面銳減,一度式微,但媒體融合拓展了新聞漫畫的傳播功能,開辟了新的發展路徑,讓新聞漫畫又以嶄新的形式重回大眾視野。

融媒體時代新聞漫畫的傳播特點

創作主體多元化,生產模式多樣化。在傳統媒體時代,新聞漫畫的創作主體以紙媒為主,報刊成為我國新聞漫畫誕生的搖籃。1903 年蔡元培等人主編的《俄事警聞》刊登了我國第一張新聞漫畫《時局圖》。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印刷技術的改進,新聞漫畫的發展進入繁榮階段,誕生了華君武、丁聰、鄺彪等一批優秀的漫畫家。在融媒體時代,傳受雙方界限逐漸模糊,創作主體不斷擴大,非職業漫畫家“為國發電”式的創作賦予新聞漫畫全新的活力,并號召大家參與到公共事務的討論中去。

多元化的創作主體創新了新聞漫畫的生產模式,突破了報紙編輯與創作者的單線流程,根據不同媒介形式衍生出“PGC+UGC”、簽約平臺和入駐媒體等多元生產模式。創作者可以選擇自主生產并上傳作品至社交媒體平臺;可以選擇與平臺簽約合作,平臺根據自身需求主動向創作者定制內容;也可以選擇入駐媒體,此模式相比前兩種通常自主性更強。媒體擁有創作者的作品版權但并不干涉其自主創作,如中國新聞漫畫網匯集上千位漫畫作者,日增作品上百幅,為創作者之間的交流與展示提供了便利的窗口。

多元化的創作主體決定了多樣化的新聞漫畫題材,題材囊括了政治、經濟、社會熱點、國際、體育等各個領域,以垂直領域內的受眾為目標群體,創作內容越發細分化。但同時需要注意,諷刺批評類的漫畫要求創作者有極高的政治敏感度和專業素養,準確把握界限,才能保證新聞漫畫發揮正向引領作用。

數字化生產增強藝術性,數字化出版提高效率。 融媒體時代的新聞漫畫在生產、出版、發行等各階段進行了全方位的技術升級,不斷優化讀者的閱讀體驗。從視覺呈現效果看,傳統媒體時代的新聞漫畫大多采用單一的黑白線條,風格單調,融媒體時代的新聞漫畫風格更加細膩,色彩運用更加大膽多元。從某種意義上說,新聞漫畫逐漸成為具有審美價值的藝術品。從生產端看,技術的介入降低了新聞漫畫的生產成本,簡化了過去油墨、排版、印刷、發行的復雜流程,轉而趨向無紙化生產和數字化出版,創作者選擇使用計算機及其配套繪圖軟件進行漫畫生產,充分利用繪圖軟件效率高、易操作、易修改等優點。

據《2021-2022 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年度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數字出版產業規模突破1.2 萬億元,其中網絡動漫達到293.4 億元。[4]數字內容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新聞漫畫呈現出傳統漫畫數字化轉型和數字漫畫出版兩種模式。數字化發行,簡化了新聞漫畫編輯復雜的編審校環節,即審即發,時效性更強,且“創作者—編輯—讀者”三者的溝通效率顯著提高,創作者不再單純靠“讀者回執”來接收反饋,而是通過大數據技術監測收集后臺數據。因此,數字化出版有效提升了漫畫發行效率和各方的溝通效率,為“創作者—編輯—讀者”搭建了高效便捷的傳輸橋梁。

開放式存取擴大傳播面,交互式鑒賞延長傳播周期。 讀圖時代的到來,讓圖像不再作為輔助形式參與敘事,而是成為和文字同等重要的表達語言。尤其在移動互聯網環境下,社交媒體平臺的開放式存取功能擴大了新聞漫畫的傳播面,用戶可以一鍵保存或一鍵上傳圖片,還可以進行二次傳播和二次創作,實現交互式鑒賞。

融媒體時代,新聞漫畫呈現出雙向交互的傳播機制,新聞漫畫作為一種藝術形式,通過交互式鑒賞延長其傳播周期。這種交互式鑒賞主要產生于創作者與受眾、受眾與受眾之間,受眾往往帶有批判意識和重構意識,會通過評論、轉發、二次創作、彈幕等形式進行交互式鑒賞,表達自己的獨特思考。在當下深受年輕人喜愛的問答社區“知乎”平臺上,關于數字新聞漫畫創作者“烏合麒麟”話題的瀏覽量高達3.1億,話題下方32.8 萬次的討論基本圍繞其新聞漫畫作品展開,受眾互相探討并交流意見。此時對作品的贊同,不僅是對作品意義的肯定,更是各自觀點的表達,不同觀點的表達也能從側面反映出受眾對新聞漫畫所指內容的看法或思考。

融媒體時代新聞漫畫的功能拓展

劉一丁在《中國新聞漫畫》中將新聞漫畫分為報道性新聞漫畫、評議性新聞漫畫、插圖性新聞漫畫三大種類,并將其主要功能總結為:傳播新聞信息、評論新聞事件、參與輿論監督和報刊版面審美。[5]如今,新聞漫畫在新聞事業發展過程中依然保留著原始功能,并在此基礎上結合融媒體特點不斷拓展新功能,實現新聞漫畫的融合、轉型與升級。

推出全媒體新聞漫畫,提供沉浸式聯覺體驗。 全媒體技術不斷拓展新聞漫畫的生存空間,從原先報紙提供的平面空間擴展到VR/AR 技術下的多維空間,場景、音樂、視頻、動畫、交互等新元素的介入讓新聞漫畫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在此基礎上,不少媒體推出可看、可聽、可感、可交互的“四位一體”全媒體新聞漫畫,帶給用戶多元化的聯覺體驗和沉浸感受。

新媒體不是“像照相現實主義一樣”逼真地模擬真實場景,而是“在多種維度中創建現實效果”。[6]新聞漫畫屬于“冷媒介”范疇,在理解時需要感官配合及想象力補充,全媒體新聞漫畫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理解差異性問題的出現,它通過搭建虛擬場景來重構新聞要素,縮小讀者的想象空間。2017年,澎湃新聞首發新聞漫畫作品《長幅互動連環畫|天渠:遵義老村支書黃大發的36 年引水修渠記》,以下拉式長圖漫畫的形式講述了一位村支書在36 年的時間里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故事。該作品以新聞漫畫為主體,融合了交互式體驗、音視頻、漸進式動畫、360 度全景照片等多種報道形式,克服圖文信息互補過程中所遇到的信息傳達不完全問題,重構新聞要素的時空關系。媒體融合時代的新聞漫畫符合受眾閱讀需求,發布次日,僅澎湃新聞平臺點擊閱讀量就突破300 萬,并榮獲第28 屆中國新聞獎媒體融合獎。

突出漫畫服務屬性,強化信息整合功能。 著名漫畫家丁聰在談及新聞漫畫的社會功能時曾說道:“在抗戰時期,漫畫是匕首,是打擊敵人消滅敵人的武器。在今天,漫畫是手術刀,是醫治社會疾病的療刀?!盵7]不同歷史階段的社會有著不同的發展問題,新聞漫畫在融媒體時代更加凸顯它的服務屬性,發揮新時期的“療刀”功能。

新聞漫畫為時代服務,緊貼時代脈搏。不管是宣傳“兩個文明”,還是“慶祝香港回歸”“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北京成功申奧”等歷史性時刻,新聞漫畫以敏銳的新聞觸覺介入新聞事件,發揮強大的社會功能。融媒體時代新聞漫畫的非文本信息和情感負荷大大增多,除新聞性和評議性兩大主要功能外,結合社會階段特點,在拓展服務性的方向上不斷邁進。如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新聞漫畫能起到知識科普和宣傳抗疫的作用。2020 年疫情暴發初期,因圖像相比于文字更容易被受眾接受和內化,新聞漫畫的傳播價值再次受到重視。澎湃新聞推出《漫畫抗疫》欄目,由醫學科普漫畫家曹鐘強醫生擔任作者,他把新聞漫畫當作抗疫針劑,倡導群眾做好防疫工作。

作為一種新聞形式,新聞漫畫兼具信息整合的作用?!吨袊請蟆分鬓k的中國新聞漫畫網也將漫畫分類為“國際新聞”“社會生活”“環境”“財經”等不同板塊,受眾可以在自己感興趣的板塊進行閱讀。新聞漫畫通過垂直劃分的方式,強化信息整合功能,為新聞漫畫領域的個性化生產與定制奠定基礎。

創新宣傳話語體系,維護新時代意識形態安全。 融媒體時代要求加快建成新型主流媒體,創新宣傳話語體系是新型主流媒體建設的重要路徑,也是踐行黨媒使命的時代要求。

在對內宣傳上,主流媒體根據新媒體特點創新宣傳話語策略,將新聞漫畫應用到宣傳過程中并取得了較好的傳播效果。2021 年,新華社打造創意系列漫畫欄目《學習故事繪》,通過漫畫語言重現習近平總書記講述的故事,生動有趣地傳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其中,《學習故事繪——半條被子》用漫畫重現黨史,榮獲第32 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在新媒體環境下,宣傳話語體系不再采用冗長乏味的敘事風格,而是追求平實有趣的敘事風格,融媒體時代的新聞漫畫符合新時期宣傳話語體系的要求,極大軟化了時政新聞的嚴肅性。

在對外傳播方面,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是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重要任務?!盵8]融媒體時代的新聞漫畫具有強大的傳播優勢,能夠彌補國外輿論場角色缺失,助推國家形象反污名化斗爭。首先,新聞漫畫時效性強,能根據時事熱點進行創作,選擇有利時機占領輿論主動權。其次,相較于其他形式,新聞漫畫具有超文本性,能夠突破不同文化背景的限制,以共識的文化符號構建共通的意義空間,在融通中外表達方面占有先天優勢。

《中國日報》是通過新聞漫畫在國際輿論場上積極表態的實踐者和開拓者,2021 年“小象漫評”欄目作品《病毒溯源,美國不要賊喊捉賊》引起強烈反響,通過九張漫畫揭露了美國對新冠病毒溯源問題上政治化的惡劣行徑,明確了我國的態度和立場。新聞漫畫在對外傳播過程中能擴充深度評論的空間,在保證漫畫給讀者留有隱喻空間的同時明確作者的態度和立場,避免因過于簡單直白的批評引發輿論爭端。

無論對外傳播還是對內宣傳,新聞漫畫的互動性加速了主流價值觀的內化,促進交互式鑒賞由個人需求轉化為一種集體行為。此時的新聞漫畫發揮著社會凝聚作用,推動個人意識向社會主流價值觀靠攏,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國家意識形態安全。

融媒體時代新聞漫畫的發展路徑探索

創新融合漫畫形式,順應媒介形態變化。面對移動互聯網用戶規??焖僭鲩L,新聞漫畫需要順應媒介形態的變化,迎合移動端用戶的使用習慣。

手機移動端培養了用戶下滑式的豎屏閱讀習慣,“條漫”作為媒介融合的產物應運而生。它以單格(兩格或以上數量并排出現)畫格由上自下依次排序,通過縱向連續畫面敘述故事,用戶還可以通過彈幕進行實時交流。2020 年,我國環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時隔45 年再次登上地球之巔珠穆朗瑪峰,央視新聞特推出新聞條漫《一張長圖帶你攀登“地球之巔”》,受眾也在“一鏡到底”的條漫中體驗了攀登的全過程。新聞條漫下拉式縱向閱讀不僅擴大了漫畫的敘事空間,而且為內容增加了時間感,給受眾營造一種故事的伴隨時空。

除“條漫”這一形式外,還衍生出了VR 漫畫、互動漫畫、有聲漫畫、動態漫畫等諸多形式,新聞漫畫需要不斷擴大創作形態,滿足全媒體環境下用戶的移動化、可視化、碎片化、智能化的觀看需求,并注意提高漫畫附加價值,比如將新聞漫畫與媒體數字藏品相結合,提高漫畫作品的藝術價值。

整合漫畫產業鏈條,助推商業化運作。傳統媒體時代的新聞漫畫采取線性簡單的商業模式,而新媒體時代的新聞漫畫采取立體化、多元化的商業模式,開始追求漫畫的包裝與運營?,F在新聞漫畫的盈利渠道大致分為內容付費、廣告變現和版權開發,社交媒體裹挾的流量為廣告變現塑造了有利環境,版權開發則是整合漫畫產業鏈條下的市場化運作模式。

現代漫畫是一種綜合藝術,在符號消費形態方面具有較強的延展性。[9]新聞漫畫作為漫畫的一個分支,在結合自身市場情況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借鑒其他國家漫畫產業成功經驗。以美日韓為例,他們以漫畫文化為核心,將產業鏈拓展至影視、音樂、電子出版物、游戲等多媒體產品領域,擴大漫畫的盈利空間。[10]以國內優秀漫畫品牌“混知”為例,其微信公眾號平臺擁有每篇10 萬+的閱讀基數,出版的《半小時漫畫中國史》將受眾群體擴大到青少年,打造的音頻節目《混子曰:少年中國史》單平臺播放量就達到7000 萬+,并通過成立電商部門、粉絲見面會、IP 主題展等形式將線上與線下有機融合。精品化的內容生產加上品牌商業化的運作,“混知”已收獲全網3500 萬名粉絲并完成三輪融資,在新媒體環境下通過漫畫實現質的飛躍,為新聞漫畫未來的商業化運作提供借鑒思路。[11]

激發UGC 創作活力,注重知識產權保護。將新聞漫畫的傳播權從主流媒體轉移到創作者手中,可以充分激發新聞漫畫的創作活力?;ヂ摼W平臺的漫畫創作者數量是龐大的,其中不乏兼具新聞專業主義素養和藝術創作素養的人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聯合微博漫畫自媒體“陳小桃momo”共同創作系列“抗疫漫畫”,漫畫被大量網友點贊和轉發,并在特殊時期起到了振奮人心的作用。新聞漫畫自媒體在追蹤當下時事新聞熱點的同時又擁有高超的創作能力,不僅擅于通過構建隱喻場景傳達立場態度,又擅于搭建自己的傳播矩陣。[12]

在融媒體時代,“漫畫平臺+大眾創作”的生產模式逐漸取代了過去“報紙期刊+專業作者”的模式,但在鼓勵新聞漫畫生產向UGC 方向拓展的同時,也要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問題。新媒體傳播渠道多元且具有匿名性,抄襲、未經允許商用、非法盜用漫畫設定等版權問題屢見不鮮,嚴重擾亂漫畫行業生態。為有效治理此類行業亂象,我國先后出臺實施了《著作權法》《商標法》《專利法》等法律,保護文藝作品創作者的有關權益。但即使有相關法律的約束與規范,還是會出現版權確權維權難的問題,運用數字技術可以幫助版權方從源頭實現版權保護及監管,如運用區塊鏈技術賦予數字作品一對一的身份標識等。[13]

結語

隨著媒體融合步入“深水區”,各行各業都在融媒體的滲透下加速轉型與升級,新聞漫畫作為新聞業和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應當做好未來的發展規劃。新時期的新聞漫畫在兼具新聞性、藝術性和思想性的同時不斷增強互動性,提高審美價值,甚至登上國際舞臺,以圖像為橋梁,實現跨文化傳播。在融媒體時代,新聞漫畫積極在生產、傳播、運作等鏈條上進行探索與創新,貫徹市場思維和用戶思維,抓住機遇,為新聞可視化提供獨特價值,為新聞行業注入更多活力。

猜你喜歡
漫畫時代
壯麗七十載奮斗新時代
壯麗七十載 奮斗新時代
漫畫二則
漫畫11幅
e時代
e時代
知識漫畫
漫畫4幅
漫畫與幽默
e時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