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小學語文識字方法與路徑

2024-04-26 07:46劉麗麗
新校園 2024年3期
關鍵詞:生字識字漢字

劉麗麗

中國文字承載著中華文明,記錄著歷史,是中華文明得以生生不息延續至今的重要載體,也是我們了解過去、知曉未來的有力工具。對于小學生來說,漢字是小學階段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帶領他們開啟知識大門的鑰匙。怎樣科學引導、利用有效的方法與路徑來帶領學生學好漢字、用好漢字,是當前小學語文低年級階段研究的熱點和難點。下面我將結合實例來探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識字方法與路徑。

一、小學語文識字的重要性

根據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在小學階段,應培養學生濃厚的識字興趣,使之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具備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累計認識常用字3000個左右。

(一)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

閱讀的前提是識字。閱讀需要認識并且理解文中的字,如果學生在閱讀中不認識字,不理解字義,就無法深刻理解文章的含義,就無法實現有效閱讀。故而大量的認字儲備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提高閱讀效率和閱讀興趣。

寫作的前提條件也是識字。寫作是作者將自己的思想感情通過文字這一介質傳達給大眾的過程。識字不多或是識字不牢,導致閱讀效率低下、閱讀量少,基本常識和素材積累量欠缺,寫作時也只能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二)識字是培養學生文化素養、審美情趣的重要途徑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承載著中國人從古至今的思想、信仰等。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借助漢字,記錄下中國輝煌的發展歷程,所以漢字是中國文化和歷史的載體,傳遞著精神,識字的過程也是文化傳承和發展的過程,間架結構、筆畫筆順、字形字義,無一不讓學生感受到漢字的形象美、意境美。

(三)識字促進思維發展進階的有力抓手

漢字的造字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等方法,這些造字規律所體現出來的,正是古代人們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過程??此埔粋€簡單的漢字,實際上是形、音、義的統一體,學生要想識好字,需要大腦進行復雜的思維活動,調動觀察、比較、想象、聯想等能力,所以識字過程也是促進學生思維進階的過程。

二、小學語文常用識字方法

(一)圖像識字法

圖像識字法適用于識字初期階段的學生,這種方法創意性和趣味性并存,幫助低齡學生從圖像的具象向漢字的抽象過渡,從而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為識字鋪路。以下是一些具體的識字案例:

1. 象形字圖解法

象形字的造字方法,是通過線條描畫實物形狀而形成的造字法。所以在識字啟蒙階段,我們可以多用象形字慢慢畫給學生看。

2. 指事字圖解法

指事字是造字法中比較抽象的一種,是沒有實際物體,或不方便用具體事物畫出的字,人們用一種抽象的符號來表示其意思。大多數的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礎上進一步加減筆畫或符號而來的。在學生積累一定量的象形字后,教師可以引入指事字為學生擴展識字量。比如,“刃”,本義就是指刀口、刀鋒,是刀最鋒利的地方,教師可帶領學生畫出一把刀,然后在刀刃旁畫一個“點”,表示刀刃強調的位置,學生就能快速記住并理解了。

3. 會意字圖解法

再如:“休”,可以畫一個人靠著樹木休息;“明”可以畫一個太陽和一個月亮,發出明亮的光芒;“內”畫人從外界進入。通過理解單個字的構造和意義,體會組合成的新字的特定含義,能讓學生更好地記憶和理解漢字。此外,教師還可以舉一反三,讓學生試著自己理解類似的會意字。

筆者在日常教學中,還總結出一種“圖文并茂”的識字方法——通過展示特定圖片,并在圖片下方標注簡單詞語,讓學生反復練習、加深記憶,也能夠在形象的畫面中認識漢字。

圖像識字法適用于小學生識字啟蒙、打基礎的階段。漢字與圖像的結合,幫助學生從具象向抽象過渡,能夠加深對漢字的記憶和理解。這種教學方法有趣不單調,頗受學生歡迎,使學生在識字的同時還能提高想象力,提升興趣。

(二)偏旁部首識字法

偏旁部首識字法,是教師帶領學生通過掌握偏旁部首來認字的方法,有助于幫助學生系統地學習生字,快速提升識字效率。此方法適用于有了一定識字量,對字的含義有基礎了解的學生。

1. 歸納總結法

教師可帶領學生歸納總結具有相同偏旁部首的漢字,系統歸類。比如,“江、河、湖、?!逼远际恰般摺?,表示這些字都與水有關;“跑、跳、踢、踩”偏旁都是“”,表示和腳有關;“銀、錢、銅、鐵”偏旁都是“钅”,說明都和金屬有關,“語、說、談、話”都有“言”,說明都和說話有關系;草字頭表示與植物有關,反犬旁和動物有關,口字旁一般都和嘴巴有關……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課上總結規律,課后自己探索發現,去歸類漢字,看哪些字具有相同偏旁。這樣不僅能加速提升他們的識字和理解能力,還能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和歸納能力,一舉多得。

2. 比較法

比較法是將形體類似、具有相似偏旁的漢字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幫助學生從字義上識別、區分。比如,最常見的“辯”與“辨”,乍一看兩個字幾乎相同,很多學生會把這兩個字混用。仔細辨識可以發現,兩個字都是“辛”字旁,右邊長得也一樣,但中間的“夾心”卻讓它倆大不相同——“讠”與說話有關,所以“辯”這個字,往往也和說話、語言有關聯,比如“辯論”“辯駁”“狡辯”等,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想象這些詞的場景,都是人說話才能產生的動作;而“辨”這個字,其含義主要是識別、區分,一般用在比較或者判斷中,用以區分出差異,比如“辨識”“辨別”“分辨”等。

(三)語境識字法

語境識字法是將漢字放入特定的語境中,讓學生通過讀懂上下句來理解和記憶漢字。在學生具備基礎識字量后,教師可帶領學生讀特定的分級讀物來加深記憶,使之在理解的基礎上推斷出生字,反復練習,加快識字進度。

比如:《大大的小小的》一書中:“起床嘍——爸爸的被子大大的,我的被子小小的?!钡湍昙墝W生對“起”“被”這兩個字比較陌生,但通過書中圖畫可以看到父子倆在床上,爸爸伸著懶腰打著哈欠,兒子揉著剛睜開的眼睛。借助圖畫和已認出的“床”字,不少學生能夠推斷出“起”字。而圖畫中將“被子”畫的一大一小,故而不難推斷出,在“大大的”“小小的”前面的這個生字就是“被子”的“被”。如此反復閱讀一本書,生字自熱變熟字。

三、小學語文識字的路徑

(一)課堂是小學生識字的主陣地

對學生而言,課堂是他們接觸和認識漢字的主要場所,所以,高效利用課堂幫助學生掌握識字方法、提升識字效率是每一位語文教師必須深入思考的問題。

首先,教師應了解學生的識字情況,從而制訂符合學情的教學計劃,抓住課堂寶貴時間。其次,教師應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幫助學生高效率、高興趣地認讀生字。比如,利用多媒體展示生活重常見漢字的演變過程,使之直觀感受,加深理解;通過展示博物館實物照片(甲骨、青銅器銘文)讓學生了解漢字起源,引發求知欲;在介紹漢字演變過程中穿插相關的歷史文化背景,讓學生了解漢字背后的故事,提升興趣;引導學生多觀察、多對比、多參與,提升觀察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同時,注意及時反饋,正向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對于學生錯誤的認知予以及時糾正。

(二)課外閱讀是小學生識字的第二“戰場”

課外閱讀對學生識字有著莫大的助益。學生在課堂中的識字量是有限的,且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導致識字水平參差不齊。課外閱讀可以為小學生提供更多同字見面的機會,加深學生對字的印象。教師應幫助學生選擇適合其閱讀水平的讀物,對于剛開始閱讀的學生,可以選擇分級讀物,或文字較少、詞語(生字)重復率高的繪本;對于有一定閱讀能力的學生,可推薦其讀一些故事情節簡單、文字量適中的短篇故事;對于識字量大、閱讀能力強的學生,可推薦其選擇文字稍多、難度適中的故事或科普讀物。根據學情,為學生分層推薦讀物,助力每個學生識字、閱讀雙提升。此外,教師可定期組織閱讀分享活動,讓學生分享自己喜愛的好書,認識的新字詞,記住的新句子,并鼓勵學生用所學新字進行表達,以提升學生的成就感。

(三)充分利用生活資源擴展識字量

生活處處是資源。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日積月累,鼓勵學生把常見的物品名稱、廣告標語、馬路標識、日用品標簽和說明書,每天重復認讀,在情境中記憶漢字,在重復中加深對漢字的印象。鼓勵學生記錄日常生活中認識的生字,組織學生定期分享并給予鼓勵,讓他們獲得進步的成就感。

在小學生識字教學上,諸多教師都在努力探索和嘗試,試圖多種方法并用,為學生探索出記得快、記得牢的方法與路徑。希望以上豐富多樣的識字方法能夠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提供一些思路,促進學生學習進步。

(作者單位:山東省青島市平度市李園街道鄭州路小學)

猜你喜歡
生字識字漢字
讀兒歌識生字
生字辨識大闖關
識字
復習生字字形的方法
識字兒歌
漢字這樣記
漢字這樣記
識字謎語
生字變身
巧妙引導,快捷識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