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口退稅的有效管理策略探討

2024-04-26 07:47馮靈強
中國市場 2024年10期
關鍵詞:出口退稅管理策略

馮靈強

摘?要:在我國長期稅收政策的指導與引導下,我國社會經濟持續穩步增長,對外出口貿易行業也得以發展壯大,在這一過程中出口退稅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加強出口退稅管理能夠保障出口退稅這一政策落實到位,并發揮最大效用。但是,現階段我國出口退稅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故此,文章針對出口退稅的有效管理策略進行分析,以供相關部門參考借鑒。

關鍵詞:出口退稅;管理策略;長期稅收

中圖分類號:F752.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24)10-0032-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4.10.008

在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下,對外加強經濟交流成為我國社會經濟持續發展壯大的必然趨勢[1],有利于提高我國國際市場競爭力,以國外資金優勢發展本國經濟。但是,現階段我國出口退稅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較多不足及問題,需要相關部門積極進行改革創新,采取最佳解決方案進行治理,進而營造良好的對外經濟發展環境。

1?出口退稅概述

1.1?內涵

出口退稅,主要是針對我國報關出口的貨物退還其在國內生產各環節以及整個流轉過程中消耗的費用,按照我國制定的相關稅法,對已經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進行退還。即出口環節免稅并且對之前繳納的稅費合理扣除后再進行退還。按照國際通行慣例,出口退稅可以使出口貨物整體需要繳納的稅費歸零,最大限度上避免出現國際國內雙重課稅的問題。而這也是WTO管理范疇內所允許的,并且被多個成員國所接受和認可。

我國最早于1985年制定了出口退稅制度,并于2009年我國出口貿易經濟總額躍升至全球第一,由此可見出口退稅制度的價值與效用。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以及國內財政收支變化,我國針對出口退稅制度進行了多次改革,出口退稅率也隨之調整。但是多數情況下出口退稅率是小于征稅率的。直到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并實施了《關于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公告》,我國將征稅率達到13%的出口產品的出口退稅率調整為13%;將征稅率為9%的出口產品的出口退稅率調整為9%,促使我國出口產品基本實現全額退稅。

1.2?我國現行的出口退稅辦法

通過對我國現行的出口退稅制度的分析,發現我國針對出口產品所制定的退稅辦法主要劃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生產類型出口企業退稅辦法,另一種是外貿類型出口企業退稅辦法。

第一,針對生產企業的退稅辦法為“免抵退稅”?!懊獾滞硕悺敝饕轻槍ιa企業對外出口執行生產貨物、視同自產貨物、對外提供的加工修理勞動服務,以及列名生產企業對外出口的非資產自行生產的貨物等。以上出口貨物活動實施免征增值稅,并對相應的進項稅額進行抵扣減免。但是在這其中不包含適用增值稅即征即退、先征后退政策的應納增值稅額,未進行抵減的部分給予退還。

第二,針對外貿企業的退稅辦法為“免退稅”?!懊馔硕悺敝饕轻槍Σ痪邆渖a能力的出口企業或者相應單位出口貨物勞務,實行免征增值稅,并對相應的進項稅額給予退還。

由此可見,我國在實施出口退稅管理工作中先將出口企業按照生產經營性質具體劃分為生產企業與出口企業兩種,然后再結合不同企業的性質選擇不同的出口退稅方法進行管理。生產企業就是指具備自主生產能力的單位或者個體商戶;外貿企業主要是指不具備自主生產能力的單位或者個體商戶。實施兩種出口退稅方法雖然能夠提高出口退稅管理的針對性,但是也容易出現不能全額退款的問題。

1.3?我國出口退稅的現狀探析

在諸多影響因素下我國多數企業存在出口成本高居不下的問題。雖然國際市場對于國內產品的需求量與日俱增,但是由于出口成本過高,很多國內企業都對出口貿易活動望而卻步,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國際市場競爭力提高與市場經濟發展[2]。例如人工成本費用、原材料價格不斷攀升,致使我國出口成本增加,出口難度加大,最終導致對外出口貨物不斷減少,企業庫存堆積量增加。而部分出口企業為了生存,將對外出口產品低價銷往國內市場,給企業運營與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企業出口數量與出口退稅有著密切聯系,當企業出口貨物數量減少時,企業所得出口退稅款也相對減少。因此,部分企業為了獲取經濟利益選擇造假出口數量,進一步加劇了市場不良競爭。

2?出口退稅管理問題發生原因分析

2.1?缺乏完善配套的出口退稅培訓機制

就近幾年我國出口退稅發展情況而言,雖然多數稅務主管機關定期對內開展出口退稅業務培訓工作,并且也積極對新興企業開展定期專業化培訓。但是其中所應用的系統軟件、相關出口退稅政策存在一定滯后性,進而導致稅務機關及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無法及時接受最新知識學習與專業技能培訓,降低了出口退稅管理水平與工作質量。此外,部分新興企業甚至無法了解國家最新出臺的出口退稅政策,導致其在進行出口退稅申請時非常被動,制約了企業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3]。

2.2?企業出口方式不合理

究其本質分析,企業出口退稅與出口方式之間存在著密切關聯,企業所選擇的出口方式會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而經濟效益關乎著企業的出口退稅額度。通常情況下,企業的出口方式為自主經營出口、委托代理出口兩種。如果企業選擇通過委托代理出口的方式開展對外貿易活動,那么就必須在經濟活動開展之前對委托代理出口的機構進行全面審查,其中委托代理機構必須要具備扎實的經濟實力,并且其運營性質與企業存在一定關聯[4]。只有這樣才能夠保障對外出口活動順利開展;如果企業選擇使用自主經營出口方式,則應該對國家相關政策有全面把握,以此保障出口活動的合法性、合理性,推動出口活動順利開展。但是就當前我國企業的出口方式而言,其中存在較多選擇不合理的問題。

2.3?國家體制不健全

盡管我國現行的出口退稅政策實施了較多年,但是仍然存在較為明顯的出口退稅管理機制不健全的問題。這不僅降低了出口退稅的管理水平與質量,同時還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導致其鉆法律及管理制度的空子,進行違法出口活動。例如,部分不法分子利用海關貨物檢查不全面這一漏洞,進行非法代購、走私等活動,趁機牟取暴利。

3?加強出口退稅管理的策略

3.1?企業稅務部門應該提高稅務管理透明度,對存疑問題進行細化分析

針對出口企業的出口退稅管理工作,財務人員必須要將其通過國家稅務官方網站提交給稅務主管機構進行事前預審,待到預審通過之后,稅務主管機構還需要將預審結果提交給官方網站傳達給企業財務管理人員[5]。而預審中存在疑點問題,主要是由以下幾方面引發的:其一,企業在進行報關單填報中缺乏相應的數據信息?,F階段出口企業進行報關單填報僅需要通過官方網站的電子入口進行下載并將其導入到退稅系統之中即可。但是很多企業財務人員在導入過程中出現數據信息丟失的問題。對此,企業應該專門委派工作人員到稅務主管機構進行數據信息查詢。其二,數據傳輸問題。企業在單一窗口申報的報關數據,經過海關審核通過之后,在電子口岸會顯示相關流程信息。然而企業在申報免抵退數據時,在稅局系統上會出現“查無此報關單”信息提示。針對該問題,稅局系統會采取“出口信息查詢”方式或重新在電子口岸發送等方式解決,但這種方式據企業反饋,并不能有效解決。大部分企業只能通過“等待”稅局系統能顯示報關單數據才能申報。這個等待時間,少則半年,多則一年半,企業不僅面臨不能申報退稅問題,而且還為后續申報增加了工作量,因涉及跨年的報關單,需企業提供結匯等相關資料才能繼續申報。因此,海關官方管理部門應該與稅務機關聯力合作,實現出口退稅系統端口銜接。其三,系統不成熟問題。稅局系統下載反饋數據存在漏報、錯報問題,給企業核對工作增加了工作量,也增加了稅局工作人員核查難度。稅局系統自檢程序上,在給企業、稅局帶來檢查便利的同時,也應考慮到例外、特殊情況,采用“智能+人工”方式,由智能審核檢查普遍問題,讓企業自行核查漏報、錯報問題,再結合人工,后臺方式,解決特殊問題,以免中斷審核進度,造成企業不能及時申請退稅工作。

3.2?構建信息查詢平臺,對出口退稅各環節進行有效反饋

出口退稅存在一定信息內容及管理流程復雜性,每一個工作環節都是環環相扣、密切關聯的,也正因如此,稅務主管機關才會對單證的審核極為嚴格。針對以往出口退稅而言,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在開展出口退稅申報工作之后,由于部分流程需要保密無法進行公示,致使出口退稅時間無法明確。而最近幾年隨著我國科學領域的創新發展,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的生產與運營活動之中,對此稅務主管機關應該抓緊這一發展機遇,構建信息查詢平臺,并逐步提高信息平臺的開放度。這樣便于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及時查詢和把握好出口退稅流程、動向等,為企業把握出口退稅款項提供數據參考。例如如果出口退稅處于審核環節,企業財務人員便可通過信息平臺進行查詢,以便了解動向,找尋審核緩慢的原因,繼而采取針對性措施解決。

3.3?拓寬出口退稅商品的使用范疇

就我國現階段所制定的出口貨物稅收政策,一般可以劃分為出口貨物稅收免稅及退稅政策、出口貨物免稅但不進行退稅政策、出口貨物不免稅及退稅政策[7]。具體的操作流程為:出口企業提前對出口貨物進行出口權限申請,在獲取出口權限之后利用科學的出口方式開展出口貿易活動。這一流程加劇了企業申報增值稅的難度。其中部分企業由于缺少對出口退稅政策的了解,導致企業被動進行出口退稅申報,最終持續出現稅款無法通過審核的問題。針對這一情況,國家稅務主管機關應該積極發揮管理職能,保障所有商品公平公正進行市場競爭,提高審核工作流程的簡便性與精準度,促進我國出口貿易發展。

3.4?企業需要加強內部管理

在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下,貿易環境愈發復雜多變,我國制定的出口退稅政策需結合市場環境不斷進行改革創新。在這一背景下,企業要想切實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獲取更多經濟效益,就必須完善自身運營與管理模式,提高產品質量。其一,企業應該深入貫徹落實“質量第一”經營原則,努力提高企業產品質量。這樣既能夠強化企業市場信譽,樹立良好的企業品牌形象,還夠便于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資源配置率,減少因稅務成本上升所帶來的經濟損失。其二,企業應該積極調整并完善自身的產業結構,加強先進技術引進與應用力度,積極研發新產品,同時加強生產原材料的質量監管[8]。這樣就能夠搶占市場先機,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其三,企業應該積極了解和把握好當前我國制定并執行的出口退稅政策,并在政策允許范圍內合法合理調整,積極拓寬海外市場,爭取在國際市場中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國際市場占有率。其四,現階段我國出口貿易的主要領域為歐洲及北美洲市場。對此企業還應該對自身的出口結構進行合理優化,避免出現惡意市場競爭,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3.5?合理優化企業的出口產品結構

對于企業而言,出口產品越多,就意味著企業在國際市場中的占有率越高。因此對于出口退稅管理工作,企業應該合理創新出口產品結構,以提高企業國際市場競爭力與占有率,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3.6?企業需加強內控管理

所謂內部管理,主要是對企業運營與發展進程中各部門、各工作環節等進行有效監管,以此降低出口成本。首先,企業應該深度挖掘自身的發展潛能,對原材料采購直至產品銷售等各環節的費用使用情況進行嚴格控制與監管,以提高資金有效利用率,降低生產成本[9];其次,企業應該對生產技術進行革新,以此提高產品質量及生產效率;最后,企業需要對內部人力成本進行合理控制,削減部分重復崗位,提高人力資源有效利用率,擴大出口產品規模。

3.7?創新出口貿易方式

當前我國進出口管理部門對于現行的出口退稅管理政策進行了改革優化,不同規模、類型的出口企業受到了一定影響[10]。為了減少出口退稅政策改革對企業運營與發展的影響,企業應該積極創新出口貿易方式。具體而言,企業應該減少一般出口貿易方式的使用,更多通過原材料加工的貿易方式開展外貿經濟活動。與此同時還應該注重代理出口比例,進一步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

3.8?積極開展國家合作,實現“走出去”發展戰略

為了切實強化企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和占有份額,我國企業應該積極建設國外直營銷售點,并發展好加工貿易,這樣就能夠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出口退稅風險。此外,企業通過這一方式還能夠提高對國外資金的有效利用率和配置合理性[11]。

4?促進出口企業發展的建議

4.1?正確利用好出口企業的外溢效應

任何企業的運營與發展都離不開穩定持續的資金供應鏈條。隨著市場投資方式的多元化發展,出口企業需要結合自身實際經營情況、階段性戰略發展目標等選擇最有利的擴大外溢效應的投資方式[10]。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下,出口企業的市場準則原則為跨國并購和非股權安排,其中在服務領域中跨國并購的數量占據并購總數的2/5??鐕①忂€能夠帶來更多的外溢效益,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開展跨國并購的企業不僅具有雄厚的經濟基礎,同時還擁有強大的管理能力、先進的技術、完善的銷售網絡、科學的管理方法及經營理念等。對此,各級政府部門應該對來華并購企業提供相應的市場優惠政策,這樣就能夠間接吸引更多國外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治理等知識型資本,促使國內出口企業對外國企業的技術、經營模式等進行借鑒吸收,充分利用先進的管理理念對自身經營發展模式進行改革創新,從而提高我國出口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各級政府部門還應該進一步改善和規范好國內市場環境,制定優惠政策吸引FDI流入,并以此為契機促進我國出口企業與國際大型企業相互交流合作,從而縮小我國與發達國家之間在公司治理等方面的差距,更好地利用市場開放帶來的外溢效應提高國際競爭力[11]。

4.2?加強高端人才培養與引進,發揮好外包優勢

現階段,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以及我國對外開放程度增加,中國教育領域開始注重與國際接軌,培養高端人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每年畢業季就會出現就業難問題,由此可見我國高端人才培養力度仍然有限,人才缺口較大。在這一背景下,出口企業多通過從國外引進高端人才開展相關工作。針對這一現象,教育部門應該積極進行教育改革,將培養高端型人才納入教育總體目標之中。出口企業則應該注重內部人才培養與國內人才引進相結合,減少企業對于外國高端人才的依賴,助力出口企業持續創新發展。此外,最近幾年隨著我國外包行業的持續發展壯大,不少出口企業為了降低運營成本,將內部存在的劣勢項目、管理內容等外包給專業機構,不僅能夠降低人力物力財力,同時還能夠減少出口退稅風險。針對這一模式,國內出口企業應該積極進行學習與借鑒,充分利用外包優勢培養高端人才。

4.3?充分發揮好政府導向作用

針對我國出口企業的經營與發展現狀,各級政府部門應該充分發揮好自身的管理職能與政策導向作用,為出口企業提供助力。首先,各級政府部門應該加強對出口企業的政策性引導,在促使FDI流入發展我國出口企業的同時,注重引導出口企業開展良性市場競爭,實現良性發展。這樣就能夠在最大限度上扭轉貿易逆差,進而帶動相關服務產業發展壯大;其次,政府部門應該積極助力出口服務產業升級轉型,引導出口企業不斷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以助力其可持續發展。對此,政府部門可以制定一系列幫扶政策、稅收優惠政策、激勵機制等,充分發揮好各級政府部門的導向性作用。

5?結語

綜上所述,出口退稅管理工作涉及較多內容與領域,十分復雜煩瑣。此外,出口退稅還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風險問題,對于出口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產生巨大影響。對此,出口企業應該對出口退稅政策有深化了解與掌握,同時做好內部管理改革與運營模式創新,提高資源配置合理性與有效利用率。只有這樣才能夠貫徹落實好我國的“走出去”發展戰略,提升企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以獲取最佳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吳美霞.出口企業出口退稅實務風險及其防范對策研究[J].質量與市場,2023(4):19-21.

[2]溫兆琦.“以數治稅”下強化出口退稅風險識別的若干思考[J].廈門特區黨校學報,2022(6):72-77.

[3]段丁強,胡芳,張三豐.出口退稅率調整對紡織企業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研究[J].武漢紡織大學學報,2022,35(6):3-9.

[4]王芷淇.統一出口退稅辦法的建議[J].中國外資,2022(18):60-62.

[5]程若云.進出口貿易公司出口退稅問題探析[J].審計與理財,2022(8):25-26.

[6]馬濤.出口退稅助出口企業揚帆遠航[N].珠海特區報,2022-07-22(1).

[7]陳穎洪.中國出口退稅政策法律化問題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22,20(4):105-112.

[8]何怡璇,蘆永泰.出口退稅再加速?穩外紓困添活力[N].蘭州日報,2022-07-05(1).

[9]杜莉,陳鳳梅.出口退稅政策是否需要調整[J].中國改革,2022(4):33-36.

[10]外貿企業辦理出口退稅將更便利[J].法人,2022(6):11.

[11]吳偉敏.淺談出口退稅的有效管理策略[J].經貿實踐,2017(4):59,61.

猜你喜歡
出口退稅管理策略
房建工程招標組織與合同管理策略
論減稅降費背景下的企業財務管理策略
事業單位政府采購預算管理策略
建筑工程全過程預決算管理策略初探
建筑工程管理策略探討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策略的應用探索
生產企業出口退稅及稅收籌劃
生產型企業出口退稅稅務籌劃
生產企業出口退稅會計核算研究
我國現行出口退稅制度評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