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式現代化對西方現代化的批判超越及其世界意義*

2024-04-26 15:58陳明琨丁博旭
觀察與思考 2024年2期
關鍵詞:中國式資本主義現代化

陳明琨 丁博旭

提要:中國式現代化和西方現代化是兩種不同類型的現代化。西方的現代化史是一部資本邏輯的生成史,馬克思主義對西方現代化的二重性進行了深刻揭示。西方現代化內在的結構性矛盾和缺陷為中國式現代化實現超越提供了可能。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在根本性質、主體邏輯、價值目標、發展方式、對外關系等層面實現了對西方現代化的整體性超越。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創新和成功實踐,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現了現代化的另一幅圖景,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路徑選擇,為人類探索更好的社會制度提供了中國方案。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雹倭暯剑骸陡吲e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22 頁。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社會主義現代化和資本主義現代化是兩種性質截然不同的現代化,從一定程度上說,社會主義現代化是在對資本主義現代化的批判的基礎上進行超越的。中國式現代化歸根到底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對西方現代化的超越是人類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躍遷,因而具有重大的世界意義。

一、西方現代化的生成邏輯及其二重性

現代化是世界歷史發展的大趨勢和大潮流,西方現代化經歷了長期的發展歷程。西方現代化在發揮歷史性的革命作用的同時,也蘊含著自身無法克服的內在弊病,為新型的現代化實現超越提供了可能性。

(一)西方現代化的歷史生成

馬克思、恩格斯系統考察了資本主義的形成和發展,并對資本主義現代化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分析。馬克思雖未使用過“現代化”一詞,但其運用“現代”“現代資產階級”“現代生產方式”等科學概念,闡明了人類社會從傳統農業社會轉型到現代工業社會所經歷的歷史階段與發展進程,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寫道:“大體說來,亞細亞的、古希臘羅馬的、封建的和現代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可以看做是經濟的社會形態演進的幾個時代?!雹佟恶R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592 頁?!艾F代化”則是那些在經濟、政治、思想文化、科學技術等各個領域較為先進的國家所衍生的代名詞,馬克思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更迭、演進的規律,從世界歷史的角度對西方現代化的發展歷程進行了分析。

15世紀末,歐洲通往美洲、印度新航路的開辟,使資本主義殖民統治不斷向世界擴張。世界市場迅速擴大,客觀上要求商品生產以更大規模和更快速度進行,馬克思指出:“世界貿易和世界市場在16世紀揭開了資本的現代生活史?!雹凇恶R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171 頁。新興資產階級開始以暴力手段進行資本原始積累,對內剝奪農民土地,對外進行殖民掠奪,在這一過程中生產者被迫與生產資料相分離,勞動力逐漸成為商品。在商品市場中,由于貨幣購買的勞動力為資本家帶來了剩余價值,貨幣也就轉化為了資本,“自由”“平等”的商品交換原則下掩蓋了資本家剝削雇傭工人的事實,這標志著以個體勞動為基礎的簡單商品經濟發展到了以雇傭勞動為基礎的資本主義商品經濟階段,為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創造了物質條件。18世紀60 年代,英、法等國相繼進行工業革命,機器大工業取代了工場手工業,成為占主導地位的生產方式,促進了現代社會生產力的空前發展。工業革命并不只是簡單地帶來經濟變革,“實際上它是可怕的非常復雜的政治、社會和文化大變動問題”③[意]卡洛·M.奇波拉:《歐洲經濟史》(第三卷),吳良健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9 年版,第10-11 頁。。隨著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進一步發展,客觀上要求變革與生產力不相適應的上層建筑。英、法等國進行資產階級革命,資產階級政權取代了封建地主階級政權,建立起了資本主義政治統治,為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奠定了基礎。資產階級進而通過逐步確立資本主義法律制度、政權組織形式、選舉制度、政黨制度等來鞏固其階級統治。出于政治統治的需要,資產階級在革命時期形成的思想、理論和觀念的基礎上,自覺構建起資本主義國家的意識形態,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上層建筑保障,在經濟、政治“雙元革命”以及意識形態的共同推動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支配地位得以確立。因此,西方的現代化史就是一部資本邏輯的生成史。

(二)西方現代化二重性的辯證分析

1.西方現代化的革命作用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認為,早期資本主義的歷史存在具有積極意義。一方面,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生產力發展中具有歷史的、革命的作用。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機器的采用,化學在工業和農業中的應用,輪船的行駛,鐵路的通行,電報的使用,整個整個大陸的開墾,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術從地下呼喚出來的大量人口——過去哪一個世紀料想到在社會勞動里蘊藏有這樣的生產力呢?”①《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36、35、37 頁。由此可見,資本主義的歷史任務和存在理由便是發展生產力,不自覺地創造更高級的生產方式、物質條件。

另一方面,資本主義也塑造了具有革命進步意義的現代文明。資本來到世間,需要破除封建統治下所構造的思想牢籠,它以理性為突破口,提出自由、平等等合理性主張,在反對封建主義和宗教神學、推動資產階級革命的發展以及促進資本主義國家建立的過程中曾起過積極的作用。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要求在經濟上保護自由競爭、等價交換,政治上自由、民主、平等、人權,并要求有配套的法律制度為社會運行服務??梢哉f,西方現代化的出現導致了具有現代性進步意義的思想觀念與人類文明。

不僅如此,物質資料生產方式的發展與變革是世界歷史形成和發展的基礎,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出現和向世界擴張則成為了人類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的催化劑,為共產主義代替資本主義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大工業“把自然力用于工業目的,采用機器生產以及實行最廣泛的分工”②《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565 頁。,使得資本主義生產越來越具有社會性,生產的范圍從企業擴展到國家乃至全球,社會的經濟活動密切地聯結成一個整體,使跨區域、跨民族、跨國家的交往成為必然?!坝捎陂_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③《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36、35、37 頁。,國家需要以及個人需要的滿足依賴于整個世界的相互聯系,使得任何國家、任何民族都無法拒斥彼此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滲透以及相互制約,對閉關自守的舊交往模式取而代之的現代生產方式以及人類文明加速了經濟全球化的歷史進程。

2.西方現代化的剝削本質

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決定了資本主義社會最終必將為另一種更高級的社會制度所代替,這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歷史過程。資產階級革命只是無產階級革命的直接序幕,西方的現代化史“只不過是現代生產力反抗現代生產關系、反抗作為資產階級及其統治的存在條件的所有制關系的歷史”④《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36、35、37 頁。。

資本主義所具有的歷史必然性,歸根結底在于私有制條件下資本對于雇傭勞動的剝削,其現代性是以現代生產力與體現為資本的特定社會歷史形態的生產關系之間的對抗為表征的。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本書的最終目的就是揭示現代社會的經濟運動規律?!雹荨恶R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第10 頁。在資本主義社會中,資本家作為資本的人格化,通過占有生產資料、迫使雇傭工人出賣他們的勞動力以及無償占有工人所創造的剩余價值來實現“資本”對“勞動”的剝削,使人成為資本的附屬品。在這一過程中,人逐步同勞動活動相異化、同自己的勞動產品相異化,最終導致人同自己的類本質相異化,這是資本邏輯主導下的必然結果。追逐剩余價值是資本主義生產的動機和目的,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資本家通過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等方式,加快資本積累,其結果導致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最終導致工人階級貧困的積累。資本在為剝削者生產剩余價值的同時,也生產再生產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本身,隨著資本主義生產規模的日益擴大,資本不斷增殖,把勞動所具有的生產關系碾壓在自己的車輪之下,日益成為具有主宰性的社會力量。這種資本邏輯必然加劇資本財富積累與工人階級貧困積累之間的對抗性矛盾,使資本主義的滅亡成為歷史的必然。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資本的增殖樣態發生了變化,但并未從根本上改變資本邏輯對現代生活的統治?!岸稹焙?,資產階級采取增加社會福利、擴大公民法律權利等手段,對資本主義制度進行改良。因此,詹姆遜、鮑德里亞等國外學者也認為,后現代社會是對資本邏輯的“根本瓦解”,已經同以往的舊社會完成了“決裂”。而事實上,資本主義社會的這些新變化并沒有改變兩極分化持續加重、用法律上的平等掩蓋著事實上的不平等的現實,在當代更是采取新殖民主義的形式掩蓋其對外侵略擴張的企圖。馬克思曾指出,剝削階級在歷史上不僅充當著劊子手,也充當著牧師的角色,即安慰被壓迫者,“從而使他們順從這種統治”①《列寧全集》(第二十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248 頁。。因此,“在現代社會發展過程中,現代性觀念蛻變為關于資本擴張和殖民體系的合理性主張”②臧峰宇:《馬克思的現代性思想與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邏輯》,《中國社會科學》,2022 年第7 期。,一切變化的實質仍然是服務于資本增殖和充當統治現代社會的工具,是現代生產關系為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被迫進行自我調節的結果。

(三)超越西方現代化的可能性

馬克思主義站在唯物史觀新范式下對資本現代性開展了深刻批判,而批判的落腳點則是“通過人并且為了人而對人的本質的真正占有”③《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185 頁。,邁向“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④《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53 頁。的自由人聯合體。這也標志著馬克思主義通過逐步探索對資本邏輯主導下現代化范式的根本超越,進而致力于最終實現人類解放。

馬克思主義關于超越西方現代化的理論,生動地體現在對落后國家可以通過非西方現代化模式實現現代化的探討上。馬克思在晚年提出,像俄國這樣經濟文化落后的東方國家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可以跨越“卡夫丁峽谷”,即跨越資本主義發展階段直接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創造一種實現“普遍的人的解放”的現代人類文明。馬克思的理論問題在于,如何借助非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來促進生產力的普遍發展,進而趕超資本主義國家。從社會形態更替規律可以得出,超越資本主義并不意味著不同其發生任何聯系,任何社會的發展都是建立在一定歷史條件的背景下的,社會主義自然可以借助資本所創造的物質文明成果,以新的生產方式來創造高于資本主義的生產力以及新的人類文明形態,并以此彰顯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俄國的發展模式雖然由于受到資本的入侵,并非是從傳統社會自發向現代社會過渡,但其通過社會主義實現現代化的道路正是跨越“卡夫丁峽谷”的實踐證明,超越了“現代化=西方化”的思維桎梏,把馬克思的理論構想變為了現實??梢哉f,馬克思站在世界歷史發展的高度分析現代化的實現路徑,其理論的終極目標是實現人類的解放,體現了全人類所共同追求的價值緯度,同時也為其他經濟文化落后國家實現非西方現代化提供了理論指導。

二、中國式現代化對西方現代化的多重超越

1840 年鴉片戰爭后,帝國主義的侵略使中國被迫卷入世界現代化潮流,從“中體西用”到“中西互補”再到“全盤西化”,彼時的現代化還只停留在對西方的模仿與復制。自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中國才開啟真正意義上對現代化道路的探索,開始從被動轉向主動。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走出的中國式現代化新路,“摒棄了西方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兩極分化的現代化、物質主義膨脹的現代化、對外擴張掠奪的現代化老路”①習近平:《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埋頭苦干、勇毅前行》,《求是》,2022 年第1 期。。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本質要求以及重大原則,初步構建起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體系,深刻揭示了中西方兩種現代化的根本分野,彰顯了中國式現代化的超越優勢。

(一)根本性質:社會主義現代化對資本主義現代化的超越

1.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包含著現代的一切沖突的萌芽”②《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551 頁。

西方現代化以私有制為基礎,資本主義制度下不可調和的內在矛盾決定了其具有難以克服的缺陷。資本主義的發展史就是一部罪惡的掠奪史,是建立在對外殖民掠奪、對內殘酷剝削勞動人民的基礎上的,這是西方現代化所固有的、無法被消除的、已經深深烙印在歷史碑文上的事實。在資本主義私有制條件下,資本家擁有生產資料的所有權,而勞動者卻與生產資料相分離,勞動者為了維持生存,就不得不通過將勞動力出賣給資本家來實現與生產資料的結合,由此產生了雇傭勞動關系,資本家憑借對生產資料的所有權以及對勞動者的支配權,實現對全部勞動產品的占有和支配。隨著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發展,資本家不斷通過擴大社會再生產持續進行資本積累,利用無償占有勞動者創造的剩余價值不斷擴大自己的資本規模,從而進一步加強對勞動者的剝削和統治。這樣,資本主義生產越來越具有社會性與資本越來越掌握在少數資本家手中便產生天然對抗,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越是發展,生產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不相容性就愈發凸顯,生產力也就愈發排斥其所具有的資本屬性,資本積累推動著資本主義基本矛盾不斷激化并最終否定資本主義自身。因此,只有用公有制取代私有制,使生產力具有社會主義性質,才能徹底消除西方現代化的痼疾。

“二戰”后,社會主義陣營的進一步擴大以及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初步彰顯,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構成了挑戰。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政黨主張,在吸收社會主義國家經驗的基礎上,對資本主義制度進行適度調整。例如:在維護私有制的同時推行國有化,在不剝奪私人資本權利的同時對其權利的運用進行一定限制,推行社會福利制度緩和資本主義分配關系的矛盾等,一定程度上使西方現代化的發展模式得到了喘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通過自我調節雖然還能為生產力的發展提供一定空間,但并未脫離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框架,也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私有制性質,只要生產資料私有制仍然存在,資本主義制度的剝削本質就不會改變,西方現代化的缺陷也就無法被根本消除。

2.社會主義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根本制度保障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③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22 頁。,“社會主義”規定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性質。社會主義的生產關系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根本特征,公有制為主體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制度基礎,也是中國式現代化重要特征得以充分彰顯的根本保障。1956 年底,新中國順利完成三大改造,公有制成為社會經濟基礎,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以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從根本上消滅了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制度。在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就把“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為主體”①《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142、373 頁。作為我們必須堅持的根本原則之一;1992 年初,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提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雹凇多囆∑轿倪x》(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142、373 頁。。這一科學論斷為我們堅持并不斷發展、完善公有制指明了方向。黨的十五大把“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制度”確立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黨的十六大提出“兩個毫不動搖”,明確了正確認識和處理所有制問題的根本準則。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了“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完整概念,不斷推進著以公有制為主體的所有制結構向縱深發展。公有制不僅規定了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性質,也對我國的分配制度和市場經濟體制起著決定性作用。在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生產資料為勞動者共同占有,人們在生產過程中處于平等地位,在產品分配上不存在剝削,彰顯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為中國式現代化夯實所有制基礎,是對西方現代化在根本性質上的超越。

(二)主體邏輯:人本邏輯對資本邏輯的超越

1.人的異化是資本邏輯的必然結果

西方現代化是資本邏輯主導下的現代化,在多個層面導致人的異化,不利于人的現代化的實現。第一,在經濟上,資產階級把自由競爭包裝成人類自由的終極發展,然而這并非是人的自由發展,而是資本的自由增殖,是維護私有制商品經濟發展的需要。恩格斯指出:“競爭貫穿在我們的全部生活關系中,造成了人們今日所處的相互奴役狀況?!雹邸恶R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84 頁。工人被迫將全部力量用于競爭,為資本增殖不斷運轉。資產階級按照自己的利益要求支配社會生產的規模和方向,導致個別企業生產的有組織性和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不斷激化,引發的經濟危機,使得工廠倒閉、工人失業、社會消費水平迅速降低,人民生活難以為繼。第二,在政治上,資產階級憑借手中的金錢影響和操縱資本主義國家政治發展過程,使國家機器成為其進行政治統治和社會管理的工具。資產階級民主政治中的自由,實質上只是資本家為了使雇傭勞動者能夠將自身勞動力進行出賣而編織的騙局;民主的形式,并未改變國家實際權力直接或間接地掌握在資產階級手中的事實;資產階級看似有法律上的平等,這種紙面上的平等掩蓋了事實上的不平等,并將資本家和雇傭勞動者之間經濟利益的不平等合法化;人權強調的只是政治權利,忽視、不承認人的生存權和發展權。正如列寧所說,資產階級民主政治是“狹隘的、殘缺不全的、虛偽的、騙人的民主,對富人是天堂,對被剝削者、對窮人是陷阱和騙局”④《列寧全集》(第三十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244 頁。。第三,在思想上,資本家通過宣揚消費主義,鼓勵人民追求物質、享受欲望,以此為資本主義社會再生產進行鋪路,為自身創造更多的物質利益,由于享樂主義的盛行,也誘導了人們的價值觀走向歧途、陷入虛無。第四,在社會上,資產階級將自身利益置于人民和社會整體利益之上,使社會貧富差距加大,矛盾不斷積累并尖銳化,最終引發社會危機與動亂。第五,在生態上,資本邏輯下的現代化雖然可以在短時期內實現物質財富的極大豐富,但忽視了人民本應享有的生命健康權,高污染產業不僅損害人類的健康,也對與人類休戚與共的生態環境造成了不可逆轉的破壞,不利于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以人為本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立場

中國式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的現代化,“最終目標是實現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①習近平:《攜手同行現代化之路——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的主旨講話》,《人民日報》2023 年3 月16 日。,它從根本上決定了中國式現代化必然是人本邏輯主導下的現代化。中國共產黨自成立起,就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為根本價值追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指出:“我們共產黨人區別于其他任何政黨的又一個顯著的標志,就是和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取得最密切的聯系?!雹凇睹珴蓶|選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1094 頁。中國共產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我們黨領導人民取得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鄧小平針對實現“四個現代化”所面臨的多方面困難時提出:“這些問題,歸根到底,只有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充分走群眾路線,才能夠得到解決?!雹邸多囆∑轿倪x》(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230 頁。中國共產黨深刻認識到:“全國各族人民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主體,人民群眾積極性創造性的充分發揮是我們事業成功的保證,不斷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黨全部奮斗的最高目的?!雹堋妒笠詠碇匾墨I選編》(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 年版,第369-370 頁。這一時期,我們黨已經把人民作為實現現代化最為關鍵的因素,并逐步把二者的關系提到新的高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這既是我們黨領導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新發展理念的‘根’和‘魂’。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會有正確的發展觀、現代化觀?!雹萘暯剑骸栋盐招掳l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求是》,2021 年第9 期。我們黨進一步將“人民”看作我國現代化的動力源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守中國式現代化的人民立場,并以此為“根”不斷豐富黨的現代化理論。在中國共產黨人的接續奮斗下,人民性愈發深刻地貫徹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理論架構與偉大實踐中,明確了中國式現代化人本邏輯的價值追求,即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為根本導向,做到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統一,是對西方現代化在主體邏輯上的超越。

(三)價值目標:共同富裕對兩極分化的超越

1.西方現代化不可避免地導致兩極分化

正如前文所述,由于資本邏輯的存在,在發展中一味地追求資本增殖與擴張,西方的現代化必然導致嚴重的財富兩極分化。在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一方面由于資本的積累、積聚和集中,出現了大資本家、大企業家;另一方面由于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產生相對過剩人口。隨著資本的增殖,“在一極是財富的積累,同時在另一極,即在把自己的產品作為資本來生產的階級方面,是貧困、勞動折磨、受奴役、無知、粗野和道德墮落的積累”①《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555、435 頁。。資本邏輯控制下的現代化進程,決定了其不可避免地導致資本財富積累與工人貧困積累之間的對抗性運動,這就把工人牢牢地鎖在了資本上面,最終導致社會的兩極分化。據世界銀行統計,反映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數在西方不斷攀升,美國在1974年的基尼系數為0.353,到2019 年已升至0.415,超過貧富差距過大(大于0.4)的警戒水平。據美聯儲統計,截至2021 年,美國1%富人擁有的財富超越60%的中產階層,前1%的富人人均年收入達到后99%人口人均年收入的40 倍。近年來西方社會亂象叢生,“群體性事件”愈演愈烈,甚至引發社會動蕩,其實質就是勞動人民反抗現存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為改善自身生存環境而抗爭的真實寫照。

在當代西方政治哲學中,雖然也強調分配正義,并把社會平等作為核心內涵,默認“勞動者的不同等的個人天賦,從而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權”②《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555、435 頁。,因而導致勞動能力不同的人在收入分配上有所差距。但是,這種觀點將不平等的來源歸于“天然”,認為對不同等的個人天賦作出補償,就能實現分配正義和社會平等,而忽視了資本主義經濟關系下的社會分化。資產階級通過經濟、政治、法律和意識形態等各種工具,為資本在現代化進程中能夠“合理”增殖找到依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對民主制度進行改革,建立社會福利制度以資產階級所占有的小部分社會財富救濟人民,然而社會福利的實質是在權力的條件下資本所積累的巨大剩余價值的小幅讓渡,結果只能是治“標”不治“本”。

2.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遵循

西方現代化導致了包括貧富差距懸殊在內的嚴重不平等問題,但并沒有使西方國家認真對待不平等問題。中國式現代化在遇到西方現代化“老路”曾出現過的平等瓶頸之際,注重依靠人民、造福人民,致力于實現社會平等,走出了一條共建共享的現代化新路。

共同富裕是無產階級政黨追求的價值目標,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很早就表明了全體社會成員共同享有物質、精神財富的觀點,把所有人的富裕作為社會生產的最終目標,為中國式現代化中“全體人民共同富?!边@一科學內涵的理論創新與實踐發展提供了學理遵循。馬克思明確指出,在新的社會制度中“生產將以所有的人富裕為目的”③《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200 頁。。恩格斯強調,在生產資料社會化的前提下,生產“不僅可能保證一切社會成員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質生活,而且還可能保證他們的體力和智力獲得充分的自由的發展和運用”④《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299 頁。。列寧指出:“有計劃地組織社會生產過程來保證社會全體成員的福利和全面發展,定將消滅社會的階級劃分,從而解放一切被壓迫的人們,消滅社會上一部分人剝削另一部分人的一切形式?!雹荨读袑庍x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755 頁。共同富裕既有不變的理論內核,又有階段性的發展成果,既是靜態的價值目標,又是動態的實踐過程。實現共同富裕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蘊含著共同富裕的價值追求。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提出:“沒有獨立、自由、民主和統一,不可能建設真正大規模的工業。沒有工業,便沒有鞏固的國防,便沒有人民的福利,便沒有國家的富強?!雹蕖睹珴蓶|選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1080 頁。因此,該時期中國共產黨的工作中心便是爭取民族獨立與人民解放,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政治前提。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毛澤東又提出:“現在我們實行這么一種制度,這么一種計劃,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強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強些。而這個富,是共同的富,這個強,是共同的強,大家都有份?!雹佟睹珴蓶|文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495 頁。在這個時期,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是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和大力發展生產力,把生產力作為實現共同富裕的手段,并把社會主義制度作為根本保障。生產資料完成了從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轉變,并初步建立起“按勞取酬”“同工同酬”的收入分配制度,為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不同的特點就是共同富?!雹凇多囆∑轿倪x》(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123 頁。,而不是兩極分化,并把共同富裕與社會主義本質聯系起來。1987 年4 月,鄧小平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發展戰略,形成了把實現“共同富?!迸c實現“現代化”相結合的偉大戰略構想。針對先富帶動后富發展戰略可能帶來的問題,鄧小平敏銳地認識到生產與分配的價值取向問題,提出了一系列解決社會成員之間收入差距過大的對策,這是“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雛形,是收入分配理論的巨大進步,為我國分配制度的正式確立奠定了理論基礎。黨的十四大后,我國建立起了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了“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與此同時,社會保障制度改革也全面展開,社會再分配調節機制得到完善。黨的十六大后,把維護社會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黨的十七大提出在初次分配的過程中也要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使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這一時期為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充滿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更加突出社會公平,著力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夢想成真的機會以及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更加強調精神層次的共同富裕,并把它提高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深入分析國內外形勢,制定了到2035 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到21世紀中葉“全體人民共同富?;緦崿F”的戰略規劃,提出了“兩個同步”“兩個提高”的目標,專門就“縮小收入差距”作出了戰略部署,健全了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相協調的體制機制,優化了收入分配制度,更加積極有為地推動共同富裕。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中國共產黨堅持以共同富裕為價值遵循,正確處理生產與分配、效率與公平的關系,避免資本邏輯下“現代化”與“兩極分化”的必然聯系,向世界展示了現代化之問下中國的價值追求,是對西方現代化在價值目標上的超越。

(四)發展方式:全面協調對片面失衡的超越

1.西方現代化是片面失衡的現代化

第一,西方現代化對物質利益的單向度追求必然導致經濟社會的片面失衡,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經濟危機下的經濟發展失調。由于生產資料的私有制和雇傭勞動制度的存在,導致資本主義社會再生產難以順利進行,進而引發周期性的經濟危機。資本主義國家為應對經濟危機采取了一系列補救措施,導致金融領域過度膨脹,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嚴重脫節。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經濟陷入衰退,甚至出現負增長,因此很多西方國家在面對經濟低增長、高額債務的困境時提出“再工業化”戰略,試圖扭轉經濟發展停滯的困局。同時,為增進民眾政治認同、維護社會穩定,西方國家采取過高的社會福利制度,導致國家財政不堪重負。

第二,“民主陷阱”下的政治體制失靈。西方的民主政治是資本玩弄民意的游戲,本質上是資產階級精英統治下的民主,政黨利益凌駕于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之上,為少部分人的私利進行惡斗,導致政府決策效率低下,阻礙國家與社會治理。同時,資產階級為贏得選票往往對選民作出過高承諾,不可避免地導致政府決策的短視化,無法提出合理的應對措施,使得政府債臺高筑,引發民眾信任危機,在精英政治問題極化和選民情感極化的政治兩極分化中,民粹主義思潮泛起,西方精英政治陷入困局。

第三,資本逐利下的文明發展失真。資本主義現代化下的精神文明只是物質文明的附屬品,為追求物質財富的增殖而服務,而無法真正滿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資本邏輯下所宣揚的享樂主義、個人主義使資本主義社會在思想上陷入扭曲、人民在精神領域走向匱乏。由于缺乏具有支撐力的價值體系,社會暴亂、精神空虛、信仰危機、道德滑坡等危機事件頻發,使資本主義社會陷入了無法繞開的惡性循環。

第四,“涸澤而漁”下的生態環境失度。資本主義國家的現代化發展史實際上是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的,在社會制度與利益關系的影響下,資本家一味強調人類利益至上,對自然進行無休止的索取,同時,又缺乏對科學技術消極后果強有力的控制手段,致使核污染、核泄漏事件頻發,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的損害。不僅如此,資本主義國家還通過資本輸出向發展中國家轉移高污染、高耗能產業,由此轉嫁生態危機,最終導致全球生態發展失衡,這種“涸澤而漁”“焚林而獵”式的現代化發展模式帶來的是人與自然的割裂與對立,與全人類的整體利益背道而馳。

2.全面協調是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路徑

現代化是一個多層次的復合型概念,并非是以物質文明為衡量標準的單一型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面協調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下,統籌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整體推進,為破解西方在現代化過程中出現的困局提供了系統、科學的新思路和新方案。

第一,在物質文明上,我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不以GDP論英雄,以高質量發展實現物的豐富與人的自由雙向和諧,摒棄了西方現代化為單純追求物質財富的增長,使社會在政治、文化、生態等方面的發展都要最大限度地讓位于資本逐利,致使經濟社會發展失調的做法。第二,在政治文明上,我國堅持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逐步建立起了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的“四梁八柱”,在實踐中創造出了一條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政治發展道路,解構了西方民主政治的話語體系,實現了真正的人民當家作主,避免了西方現代化的無序發展帶來的政治體制危機。第三,在精神文明上,我們深刻認識到:“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質貧困不是社會主義,精神貧乏也不是社會主義?!雹倭暯剑骸陡吲e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22-23 頁。因此,我們堅持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并重,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營養,在實踐中繁榮發展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極吸收世界文明優秀成果,同時堅決抵制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蝕,避免了西方物質主義極度膨脹所導致的精神文明畸形發展。第四,在社會文明上,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扎實推進共同富裕,不斷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切實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不斷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不斷取得新進展,避免了西方現代化模式下社會兩極分化引發的動亂危機。第五,在生態文明上,我們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制定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堅定不移地建設生態文明,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明確提出“雙碳”目標,為解決全球生態問題貢獻了中國力量。中國深度參與全球環境治理,與世界各國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展現了大國擔當與大國風范,摒棄了西方現代化“人類中心主義”的價值觀,是對西方現代化在發展方式上的超越。

(五)對外關系:合作共贏對擴張掠奪的超越

1.西方現代化是擴張掠奪的現代化

西方現代化道路的形成史,實質上就是一部資本全球化的歷史,資本主義國家在現代化進程中一再掉入“修昔底德陷阱”,“國強必霸”成為其難以擺脫的魔咒。資本主義的前史便是通過在海外武力征服殖民地、屠殺當地居民、搶劫金銀財寶等途徑進行資本原始積累,把經濟較為落后的國家變為它們的殖民地、附屬國?!岸稹焙?,資本的增殖不再滿足于在國內實現壟斷,進而將國內過剩資本輸出,并在海外爭奪商品銷售市場,資產階級的經濟、政治利益交織在一起,不僅為資本輸出國帶來了巨額壟斷利潤,而且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命脈形成控制。在這樣的背景下,資本主義國家建立起國際壟斷同盟,實現對世界市場進一步的瓜分。不僅如此,資本主義國家還通過“參與制”“聯合政府”甚至發動戰爭的手段,謀求對國內以至整個世界的控制,無不展現出帝國主義的實質。隨著舊殖民主義體系的瓦解,帝國主義對世界的統治方式轉變為更為隱性的新殖民主義。當今資本主義國家調整控制方式,更多地采取比較緩和、隱蔽的手段對他國進行經濟掠奪、政治干預、文化滲透,打著所謂“援助、幫扶”的旗號實現其對發展中國家的控制、剝削與支配,在對外關系中依然熱衷于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不尊重他國主權和獨立,甚至尋找種種借口對他國進行武裝干涉,展現其擴張本性。西方國家還不斷地將自身的意識形態傳播給其他國家,企圖對他國進行和平演變,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其背后是弱肉強食、你輸我贏的“零和博弈”的價值取向。

2.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中國式現代化走和平發展道路具有必然性。首先,中華文明的深厚淵源決定了中國式現代化必然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的國際觀,“以和為貴”“和而不同”的思想追求,既是中華民族歷史積淀的優良傳統,也是自古以來對人類社會的美好憧憬。其次,實現中國發展的目標條件決定了中國式現代化必然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中國的現代化道路起源于被動應變,是以苦難和挨打為開端的,飽受欺凌的中國人民深知和平的可貴,戰爭是導致國家貧困落后和一切災難禍害的總根源,因此,只有和平的發展環境,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后,世界發展趨勢決定了中國式現代化必然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中國的發展必須順應時代潮流。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既是通過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發展自己,又是以自身的發展促進世界和平,只有創造和平、維護和平才能使中國與世界的發展實現共贏。

從根本上講,社會主義是追求和平的主義,和平是社會主義的本性。中國式現代化的社會主義性質,賦予了其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特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在實踐中制定了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推動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伸張了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以及殖民主義的正義立場。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形成了習近平外交思想。我們倡導并不斷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相繼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積極推動構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為應對全球性挑戰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我們還堅持以深化外交布局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關系,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堅定不移地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公共產品的提供者。中國越發展,對世界和平就越有利,“中國根據自身發展理念和對外交往原則,逐步建立了一系列多邊機制,展現了有別于西方的世界觀和全球發展愿景,為人類社會尋求替代發展提供了可能”①賀欽:《新時代的中國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西班牙中國問題專家胡里奧·里奧斯訪談》,《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22 年第4 期。。中國用實踐向世界展現了大國風范和天下情懷,“中國式現代化不走殖民掠奪的老路,不走國強必霸的歪路,走的是和平發展的人間正道”②習近平:《攜手同行現代化之路——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的主旨講話》,《人民日報》2023 年3 月16 日。,是對西方現代化在對外關系上的超越。

三、中國式現代化超越西方現代化的世界意義

中國式現代化與西方現代化有著根本性的區別,兩條不同的現代化之路昭示著不同的價值取向。中國式現代化在規避西方現代化缺陷的基礎上開辟出一條嶄新道路,這條現代化新路的成功實踐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現了世界現代化發展進程中的另一幅圖景。中國式現代化是發展中國家獨立自主探索的現代化新道路,大大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路徑選擇。中國式現代化的持續推進是世界現代化進程中的大事件,為人類探索更好的社會制度提供了中國方案。

(一)突破觀念束縛,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

現代化是世界各國發展都需要面對的共同課題。長期以來,西方都把自身的發展定義為“現代化模范”,宣揚只有采用資本主義的現代化模式才能實現現代化,試圖以自身現代化的特殊性充當實現現代化的普遍性,把資本主義制度描述成為唯一適合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制度,為資本邏輯進行辯護。事實上,現代化雖然具有一般規律和共同特征,但不具有普遍模式和特定標準,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現代化標準”③《十九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 年版,第824 頁。。

中國式現代化在遵循世界現代化普遍規律的前提下,既沒有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而無所作為,也沒有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而教條化應用,既不是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現代化實踐的“再版”而重蹈覆轍,更不是西方資本主義現代化發展的“翻版”而南轅北轍,而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中國實際為關照,以人類前途為關懷,走出了一條中國式的現代化新路。從組織力量看,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現代化;從本質屬性看,它是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從價值目標看,它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從發展方式看,它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從對外關系看,它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具有的內在優勢決定了其必然是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與社會繁榮穩定兩大奇跡,成功破解了“經濟高速增長與社會政治穩定不可能同時實現”的“亨廷頓悖論”。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向世界表明,現代化并不等同于西方化,每個國家都有獨立自主探索的權利;現代化不是少數國家的“專利品”,每個國家都可以作出創造性貢獻;現代化不是非此即彼的“單選題”,每個國家都可以提供新的選擇,不能搞簡單的千篇一律、“復制粘貼”。

(二)開辟現代化新路,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路徑選擇

現代化作為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是各國都要參與其中并不斷實現發展的過程。由于西方現代化的先發優勢和對現代化的話語權,在不少發展中國家中產生了以西方現代化為尊的思維定勢,使得許多發展中國家不免落入西方現代化模式的窠臼。從歷史教訓來看,照搬西方資本主義現代化往往容易落入各種陷阱,如:中等收入陷阱、債務陷阱、消費主義陷阱、新殖民主義陷阱等,結果很有可能就是經濟長期停滯不前、失業率高企、貧富分化、通貨膨脹、政局動蕩等。20世紀80 年代前后,美聯儲超預期加息疊加美國經濟衰退,導致拉美陷入“失去的十年”,至今無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對此,國外學者弗蘭克(Gunder Frank)、阿明(Samir Amin)、卡爾多索(F.H.Cardoso)、多斯桑托斯(Dos Santos)、沃勒斯坦(Wallerstein)等,對發展中國家盲目復制西方現代化進而陷入“依附式”發展進行了批判和反思。相比而言,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走出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均GDP 不斷攀升,貧困人口數量不斷下降,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正意氣風發地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邁進。

中國式現代化向世界展示了不同的發展方式,為其他發展中經濟體提供了有益啟示。首先,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既不“依附”也不“脫鉤”,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獨立自主的實踐探索中摸索出來的。廣大發展中國家必須擺脫對西方國家現代化模式的依附,依靠自身的力量和積極的姿態把握發展的主動權。其次,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是根據自身發展的歷史條件和發展環境形成的獨特發展方式和道路。任何國家都應尊重現代化的多樣性,植根于本民族歷史文化的沃土,立足于現實的社會條件,開拓屬于自己的現代化之路。最后,由于廣大發展中國家與我國國情具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因此,廣大發展中國家可以參考、借鑒中國式現代化的嶄新范本。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成功開拓,一直在破解西方現代化所無法破解的難題,并在批判西方現代化的矛盾和缺陷的基礎上進行超越,對廣大發展中國家發揮著引領示范作用,“為廣大發展中國家獨立自主邁向現代化樹立了典范,為其提供了全新選擇”①《習近平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正確理解和大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人民日報》2023年2 月8 日。。

(三)彰顯制度優勢,為人類探索更好的社會制度提供了中國方案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人民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始終關注人類前途命運,把中國發展和世界發展結合起來,把中國人民的利益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根本利益結合起來。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蘊涵著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競爭態勢的變化。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在現代化的價值主體、現代化的成果分配、現代化的運行模式、現代化的發展方式等多個層面,實現了對資本主義現代化的批判與超越,中國式現代化蘊涵的獨特世界觀、價值觀、歷史觀、文明觀、民主觀、生態觀等及其偉大實踐,是對“西方中心論”“文明優越論”“歷史終結論”“零和博弈論”的整體性解構,是對“現代化=西方化”迷思的系統性澄明,是對世界現代化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中國式現代化對西方現代化的超越,實質上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對資本主義現代化的超越,是社會主義制度對資本主義制度的超越,是社會主義文明對資本主義文明的超越,充分彰顯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生機與活力,深刻改變了世界現代化的版圖,逐步改變了“資強社弱”的國際格局,促進“東升西降”成為未來趨勢。

當然,我們也要認識到中國仍是發展中國家,仍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式現代化并非完美無缺,對西方現代化的超越仍是進行時,在完成超越的進程中仍面臨著諸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推進高質量發展還有許多卡點瓶頸,科技創新能力還不強”①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14 頁。等問題。面向未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立足中國國情,牢牢把握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發揚斗爭精神等重大原則,積極借鑒世界各國現代化的成功經驗,善于吸收人類文明所創造的一切有益成果,在交流互鑒中不斷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廣度和深度,不斷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進一步凸顯中國式現代化的超越性特質,進一步彰顯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不斷為人類對現代化新道路的探索和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創造作出更大的貢獻。社會主義中國實現現代化,將創造人類歷史的奇跡,是世界現代化歷程中的重大事件,對人類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具有開創性意義。

猜你喜歡
中國式資本主義現代化
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主義是壟斷資本主義的最新發展,是新型帝國主義
邊疆治理現代化
中國式民主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剝削的兩重批判——基于《資本論》第一卷的思考
不要讓中國式焦慮,廢掉了你的孩子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現代化詮釋
中國式失敗
當代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發展趨勢
國內某1 700 mm熱軋廠現代化改造
中國式性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