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寧新經濟政策思想對完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有制結構的啟示*

2024-04-26 15:58彭五堂李彬
觀察與思考 2024年2期
關鍵詞:公有制非公有制人民出版社

彭五堂 李彬

提要:列寧新經濟政策強調,經濟落后國家在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不僅應該允許小農經濟和資本主義經濟成分存在,而且要有條件地利用資本主義建設社會主義。列寧的上述觀點是對馬克思主義所有制理論的重大發展,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要啟示。新時代新征程,既應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堅定不移地貫徹“三個沒有變”和“兩個健康”,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又應扎實踐行“兩個毫不動搖”,推動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共生共榮。

作為一位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列寧在社會主義從理論構想到成功實踐的偉大飛躍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他的偉大之處在于,他能夠根據現實條件靈活地運用馬克思主義來解決重大現實問題,并創造性地發展馬克思主義。這不僅體現在他發動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國家的過程中,更體現在他果斷地轉變經濟政策,用新經濟政策取代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從而使蘇維埃俄國走出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使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得以鞏固和發展。在推行新經濟政策的過程中,列寧不僅在實踐中發展了馬克思、恩格斯設想的社會主義模式,而且理論上也提出了一系列創新性的觀點和主張,從而為馬克思主義本土化和時代化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其中,列寧關于經濟落后國家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如何正確對待非公有制經濟的實踐探索和理論思考,對于當前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和啟示意義。

一、列寧通過調整糧食政策保護個體農戶等小私有制的利益,是對馬克思主義所有制理論的創新發展

新經濟政策首先是從調整糧食政策開始的,其實質是調整工人階級與農民階級之間的利益關系,承認和保護個體農戶的權益。這在實踐上和理論上創新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所有制理論。

(一)列寧最初認為余糧收集制是蘇俄農業生產向社會主義過渡的第一步

1917 年十月革命后,以列寧為首的俄國蘇維埃政權基本上延續了沙皇俄國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實行的余糧收集制度,要求農民按固定價格將全部剩余農產品交給國家,由國家統一分配,禁止私人買賣糧食和其他私人必需品。

當時列寧認為,余糧收集制不僅僅是應付戰爭的臨時性舉措,而且是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必要手段。在通過沒收地主土地消滅了地主階級后,蘇維埃政權在農村的主要任務,就是用集中管理的公有制性質的集體農場逐步取代個體農戶這樣的小私有制,完成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在1917 年二月革命后,列寧寫作了《四月提綱》,提出無產階級在革命中的任務是把民主革命引向社會主義革命,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列寧提出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制度的具體構想。對于農業和農村,列寧設想通過土地國有化消滅地主階級,在此基礎上建立由貧苦農民組成的蘇維埃,把農民組織起來,建設由政府出資經營、雇農代表進行監督的示范農場,使農業走上集體化道路,從而完成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在列寧看來,公有制性質的示范農場是社會主義制度在農業和農村的基本經濟組織形式。要做到這一點,不僅要消滅地主階級,而且要改造個體農戶。1918 年4 月,列寧在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會議上所作的關于蘇維埃政權的當前任務的報告中指出:“在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我們主要的敵人是小資產階級,是它的風尚、習慣和經濟地位?!雹佟读袑幦罚ǖ谌木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236、236 頁。這里的小資產階級主要指個體農戶。這時的蘇俄政府雖然沒收了地主階級的土地,但還沒來得及開展農業集體化運動,土地分給個體農戶進行耕種,余糧收集制就是從這些個體農戶手中征收全部余糧。在列寧看來,個體農戶屬于小私有制,他們雖然贊同消滅地主階級和資產階級,但他們與無產階級不同,他們只關心自己的利益,“絲毫不顧全國的利益和整個勞動者階級的利益”②《列寧全集》(第三十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236、236 頁。。列寧認為,小私有制和社會主義公有制是對立的,無法并存的。在俄國這樣的無產階級占少數而小資產階級占大多數的國家里,向社會主義過渡首先要改造個體農戶這樣的小私有制,“無產階級的作用就是要領導這些小業主向社會化的、集體的、公社的勞動過渡”③《列寧專題文集·論社會主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195-196 頁。。列寧大力提倡和鼓勵實行共耕制,認為在土地集體占有基礎上農民的共同耕作,才是社會主義經濟。1918 年11 月,列寧在中部各省貧苦農民委員會代表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分地只在開始的時候是好的。它是要表明土地從地主手里轉到農民手里。但這是不夠的。只有實行共耕制才是出路?!雹堋读袑幦罚ǖ谌寰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174 頁。列寧堅信,余糧收集制是把個體農民這樣的小私有制逐步改造為公有制的第一步,它首先在流通領域實現統一集中管理和分配,在此基礎上通過建設集體農莊就可以完成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列寧后來對余糧收集制進行反思時,承認自己在思想認識上低估了改造小農的艱巨性和長期性,急于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他說:“當時我們認定,農民將遵照余糧收集制交出我們所需數量的糧食,我們則把這些糧食分配給各個工廠,這樣,我們就是實行共產主義的生產和分配了?!雹佟读袑帉n}文集·論社會主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251、201、198、354 頁。這主要是由于蘇俄政府建設社會主義沒有前人的經驗可以借鑒,沒有認識到社會主義條件下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長期并存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農民等小生產者的利益。

(二)列寧強調用糧食稅取代余糧收集制的實質是承認并保護小私有者的利益

余糧收集制雖然在很大程度上維持了城市的糧食供應,為新生的布爾什維克政權戰勝國內外各種敵對勢力作出了巨大貢獻,但它客觀上嚴重損害了農民利益,不僅極大地挫傷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導致糧食產量大幅下降,而且遭到農民越來越強烈的反抗。1920 年,俄國的糧食產量只有1913 年的一半左右。到1921 年初,俄國所有省份都出現了農民武裝抗糧的事件,并引發了50 多起大規模的農民起義。②參見靳書君:《列寧“論新經濟政策”研究讀本》,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6 年版,第7 頁。在這種情況下,列寧認識到余糧收集制不能再持續下去了。1921 年3 月,列寧主持召開了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會,決定停止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代之以新經濟政策。在農業政策上,提出用實物稅代替余糧收集制,農民按照國家規定的稅率以糧食或其他實物形式繳納一定數量的稅收,剩余部分歸農民個人所有,農民可以在市場上自由交易。

這實際上意味著列寧在無產階級與小資產階級關系問題上的觀點和主張有了重大轉變。列寧自己也承認這一點,他指出:“關于以實物稅代替余糧收集制的問題,首先而且主要是一個政治問題,因為這個問題的本質在于工人階級如何對待農民?!雹邸读袑帉n}文集·論社會主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251、201、198、354 頁。實物稅取代余糧收集制,不僅大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更重要的是,這意味著蘇俄社會主義政權第一次以法律制度的形式,承認了個體農民獨立利益的合法性,實際上也就承認了小私有制的合法性。列寧的偉大之處在于,他不僅僅在實踐上根據形勢變化果斷調整了政策,而且在理論上進行了深刻反思。他沒有止步于馬克思、恩格斯關于西歐資本主義國家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基本構想,而是直面現實,并靈活運用馬克思主義關于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創造性地提出,在俄國這樣的生產力落后、農民占大多數的國家,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是一個相當長的過程,改造小農要花幾代人的時間,需要通過一系列不同于雇傭工人占大多數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特殊辦法。在這一過程中,必須滿足農民的需求,保護農民的利益。列寧指出:“在這個過渡時期,在農民占大多數的國家里,我們必須會采取從經濟上滿足農民要求的辦法,采取盡量多的措施來改善農民的經濟狀況?!雹堋读袑帉n}文集·論社會主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251、201、198、354 頁。列寧強調,在當前生產力條件下,小農經濟就是與生產力相適應的經濟形式,有存在的必然性。因此,在這一階段首先要保護小農的利益,保證他們的經營自由,這樣才能促進農業生產力的發展,為向社會主義順利過渡創造物質條件。這表明,列寧不僅在實踐上,而且在理論上超越了馬克思、恩格斯的構想,以至于列寧說道,“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對社會主義的整個看法根本改變了”⑤《列寧專題文集·論社會主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251、201、198、354 頁。。列寧的創造性貢獻在于,他把馬克思主義與俄國現實相結合,探索出在經濟文化落后的條件下向社會主義過渡的一條基本原則:在生產力落后、農民占多數的國家,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小農經濟具有長期存在的合理性,以大工業為代表的公有制與小私有制具有共同存在、相互促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列寧指出,改造小農需要有先進的生產力基礎,“只有有了物質基礎,只有有了技術,只有在農業中大規模地使用拖拉機和機器,只有大規模電氣化,才能解決小農這個問題”①《列寧專題文集·論社會主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204、202、210、209-210 頁。。列寧已經認識到,在當時的俄國農村,土地耕作以人力和畜力為主,并不具備與農業公社等公有制經濟形式相適應的生產力基礎,把全部農業生產活動都納入公有制范圍是與生產力現狀不相適應的。列寧強調,社會主義的生產力基礎是工業化和電氣化,俄國落后的生產力現狀決定了實現農業機械化和電氣化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因而改造小農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花幾代人的時間。在完成改造之前,不僅要認識到工人階級和小農的利益是各不相同的,“小農需要的東西同工人需要的不一樣”②《列寧專題文集·論社會主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204、202、210、209-210 頁。,而且要承認小農的要求的合理性,并且要滿足他們的要求,保護他們的利益。

(三)列寧強調保護農民利益必須保障農民的市場交易權利

那么,在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如何保護農民的利益呢?列寧指出,第一,要滿足農民的需求,給農民一定的流轉自由或貿易自由;第二,要為農民提供他們需要的商品。后一條需要通過恢復城市工業生產來逐步解決,而當下可以通過政策調整來解決的,主要是第一條。列寧指出,貿易自由不僅因為承認和保護農民的自身利益而受到農民的歡迎,有利于鞏固工農聯盟,而且有利于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增加市場的農產品供應。列寧指出:“如果不在工業和農業之間實行系統的商品交換或產品交換,無產階級和農民就不可能建立正常的關系,就不可能在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建立十分鞏固的經濟聯盟”③《列寧論新經濟政策》,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年版,第95、95 頁。,“同時,實行商品交換可以刺激農民擴大播種面積和改進農業”④《列寧論新經濟政策》,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年版,第95、95 頁。。所以,列寧強調,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不一定要采取余糧收集制這樣的國家壟斷制,“在一個擁有工業、而且工業正在進行生產的農民國家里,如果有一定數量的商品,那是可以采用實物稅和自由流轉的制度作為一種過渡辦法的”⑤《列寧專題文集·論社會主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204、202、210、209-210 頁。。而且對當時的蘇俄政權來說,流轉自由還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列寧指出:“我們必須在經濟上滿足中農的要求,實行流轉自由,否則,在國際革命推遲爆發的情況下,要在俄國保住無產階級政權是不可能的,在經濟上是不可能的?!雹蕖读袑帉n}文集·論社會主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204、202、210、209-210 頁。列寧強調,無論是從經濟層面還是從政治層面看,保護小農的合法權益都是蘇俄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必然選擇。

農業政策的改變使俄國農業生產迅速得到恢復和發展。1922 年,農業播種面積達到1913 年的80%;1922 年至1923 年農業總產量達到戰前的78%;到1926 年,農業播種面積和產量基本恢復到了戰前1913 年的水平。⑦參見鄭異凡:《新經濟政策的俄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年版,第88-89 頁。新經濟政策的成功實施,基本解除了俄國蘇維埃政權的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

實物稅取代余糧收集制的巨大成功,不僅在事實上證明了新經濟政策的正確性,而且在理論上證明了列寧相關思想的科學性。列寧的思想貢獻在于,他提出,生產力落后的國家在向社會主義過渡階段不可能立即采取單一的公有制,公有制的國有經濟與小私有制為主體的農業經濟并存將是一個長期的現象,并且是一個合理的現象。列寧對過渡時期社會主義所有制結構的認識,已經由單一公有制轉向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多元并存,這在理論上是一個重大突破。它不僅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所有制理論,而且對新時代中國農村所有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啟示。

二、列寧主張通過發展國家資本主義建設社會主義,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所有制理論

新經濟政策的另一個重要內容是采取租讓制等形式發展國家資本主義,其目的是通過在一定程度和范圍內恢復資本主義,以盡快促進工商業的發展,其本質是利用資本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的物質基礎。這是對馬克思主義所有制理論的又一個重大發展。

(一)列寧最初主張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國有化改造

十月革命勝利后,蘇俄政府按照馬克思、恩格斯對社會主義的構想,迅速開展了資本主義工商業的國有化運動。在1917 年12 月起草的《關于實行銀行國有化及其必要措施的法令草案》中,列寧宣布一切股份企業必須變為國家財產,其董事和經理以及屬于富有階級的股東(即全部財產在5000 盧布以上或每月收入在500 盧布以上者)必須向國家銀行交出一切股票。同月,他又在《關于消費公社的法令草案》中宣布現有的消費合作社一律收歸國有,全國公民都必須加入當地的消費合作社。后來又宣布實行鐵路國有化、土地國有化和糧食的國家壟斷制,并由國家壟斷對外貿易。通過國有化,蘇俄政權在短時期內迅速建立起公有制性質的社會主義經濟基礎。

列寧在推行國有化的過程中,只在很小的范圍內保留了一些資本主義的成分。例如:蘇俄政府對雇工在5 人及以下的企業并沒有實行國有化。在一些國有企業中,仍然讓原來的資本家和經理管理企業,并實行差別工資等激勵政策,列寧稱之為國家資本主義。列寧解釋說:“蘇維埃政權下的國家資本主義意味著什么呢?在目前實現國家資本主義,就是實行資本家階級曾經實行的計算和監督?!雹佟读袑幦罚ǖ谌木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236 頁。列寧認為,這些小范圍的國家資本主義有利于培養社會主義的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是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必要手段。

隨著國內戰爭的爆發,蘇維埃俄國工商業遭到嚴重破壞。到1920 年,蘇維埃俄國大工業的產值比戰前幾乎減少了6—7 成,生鐵產量只有戰前的約3%,煤炭產量減少2/3,石油幾乎減產3/5,紡織品減產19/20。②參見鄭異凡:《新經濟政策的俄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年版,第2 頁。國內戰爭基本結束后,恢復工商業成為蘇俄政府面臨的最緊迫的任務之一。在這種情況下,列寧改變了原來的設想,通過實行新經濟政策,擴大資本主義的范圍,主張利用資本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的物質基礎。

(二)列寧新經濟政策強調有條件地利用資本主義發展社會主義經濟

1921 年5 月,蘇俄政府宣布停止對雇工5 人以上企業實行國有化。與此同時,政府逐步放松了對企業的集中管理,擴大企業經營自主權,實行經濟核算,并逐步從實物支付過渡到貨幣支付,恢復商品流通。除了燃料、原料等效益較好的大企業繼續由國家經營,其余的國有企業則出租給各種合作社、機構或私人經營。

由于俄國外匯極度匱乏,列寧極力主張通過租讓制吸引國外資本參與國內經濟建設。1920 年11月,蘇俄政府發布《租讓項目的一般經濟條件和法律條件》,宣布某些工礦企業、森林、油田等按照一定的條件出租給外國資本家經營。列寧解釋說,“無產階級政權通過租讓辦法,就能同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達成協議,而達成這種協議就能使我國工業得到加強;工業不加強,我們便不能向共產主義制度繼續前進”①《列寧專題文集·論社會主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198、254、325、225、324 頁。。租讓制是新經濟政策的一項重要內容,成為國家資本主義的主要形式。

恢復資本主義,利用資本主義建設社會主義,是列寧新經濟政策的一個重要思想,也是對馬克思主義的重大創新和發展。列寧十分坦率地承認:“新經濟政策就是以實物稅代替余糧收集制,就是在很大程度上轉而恢復資本主義?!雹凇读袑帉n}文集·論社會主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198、254、325、225、324 頁。這一重要思想在以下三個方面創新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所有制理論。

第一,在無產階級政治上占主導的條件下,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應該允許資本主義私有制經濟在一定范圍內存在和發展。也就是說,工人階級只要掌控了國家政權,一定數量的資本主義經濟不會改變國家的社會主義性質,它的存在有利于向社會主義過渡。列寧認為,俄國是一個小農經濟占多數的落后國家,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后,改造小農經濟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允許資本主義在一定范圍內存在和發展,不僅能夠更好地滿足人民生活需要,而且有利于克服小生產者的渙散性,從而完成對小農經濟的改造。列寧指出,“無產階級,革命先鋒隊掌握著足夠的政治權力,同時又存在國家資本主義,這種情況是歷史上前所未見的。問題的關鍵在于我們要懂得,這是一種我們可以而且應當容許其存在、我們可以而且應當將之納入一定范圍的資本主義”③《列寧專題文集·論社會主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198、254、325、225、324 頁。。列寧強調,要辯證地看待資本主義私有制。資本主義私有制同社會主義公有制相比,固然是一種落后的制度,但同由小生產者的渙散性引起的官僚主義相比,則是一種進步的制度,值得社會主義建設者學習和利用。

第二,經濟落后國家建設社會主義必須利用資本主義。列寧認為,經濟落后國家建立起社會主義政權后,還面臨著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艱巨任務,即建立社會主義的物質基礎,這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幾代人的努力。在這一階段,不僅應該容許資本主義存在,而且在一定范圍內要鼓勵資本主義發展,要學會利用資本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物質基礎。列寧指出:“既然我們還不能實現從小生產到社會主義的直接過渡,所以作為小生產和交換的自發產物的資本主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們應該利用資本主義(特別是要把它納入國家資本主義的軌道)作為小生產和社會主義之間的中間環節,作為提高生產力的手段、途徑、方法和方式?!雹堋读袑帉n}文集·論社會主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198、254、325、225、324 頁。列寧強調,即使為此付出較高的經濟代價也是值得的。他說,“只要能夠改善工農的生活狀況,我們不惜讓外國資本家拿走2000%的利潤”⑤《列寧論新經濟政策》,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年版,第40 頁。。列寧實際上已經認識到,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競爭機制和利潤機制是一種高效的經濟激勵手段,經濟相對落后國家在發展社會主義經濟的過程中,應在國家政權控制下充分利用這些手段。

第三,把資本主義納入社會主義國家的管理和控制之下。列寧強調,允許和鼓勵資本主義經濟存在和發展,并不意味著放任其自由發展,而是要利用國家政權對資本主義經濟加以適當控制,把其納入國家軌道,建立起一種受國家控制并為國家和勞動人民服務的資本主義。十月革命勝利后,列寧就設想通過國家資本主義的方式改造私有制經濟,盡快過渡到社會主義。到新經濟政策階段,列寧擴大了國家資本主義的內涵。他指出:“國家資本主義,就是我們能夠加以限制、能夠規定其范圍的資本主義,這種國家資本主義是同國家聯系著的,而國家就是工人,就是工人的先進部分,就是先鋒隊,就是我們?!雹蕖读袑帉n}文集·論社會主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198、254、325、225、324 頁。在列寧看來,只要在無產階級國家政權控制和監督范圍內,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就不會對社會主義制度構成威脅。因此,過渡時期不僅應該允許國內資本發展,而且要引進國外資本,要利用資本主義作為提高生產力的手段。

新經濟政策在很短時間內使蘇俄因戰爭被破壞的大工業得到恢復和發展。1921 年,蘇俄工業生產達到戰前的33%,1922 年達到40%,1923 年達到50%。①參見鄭異凡:《新經濟政策的俄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年版,第98 頁。新經濟政策是列寧思想認識的一次重大轉折,也是列寧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對馬克思主義所有制理論的重大發展創新。戰時共產主義政策遭遇的挫折,使他充分認識到經濟落后國家向社會主義過渡的特殊性和艱巨性。他從蘇俄當時的實際出發,充分考慮廣大工農群眾的利益,創造性地提出經濟落后國家在向社會主義過渡階段、應允許和鼓勵非公有制經濟存在和發展、利用資本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的思想和政策主張,從而調動了各方面的積極性,使蘇俄經濟在很短時間內得到恢復和發展,使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得到鞏固。

三、列寧新經濟政策對當前中國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有制結構的重要啟示

列寧的新經濟政策及其思想揭示了經濟落后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的一般規律,對后發的社會主義國家具有普適性的指導意義。列寧新經濟政策的成功實踐表明,經濟落后國家在建立無產階級政權后,都面臨著生產力落后、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困境,一方面需要加快發展社會生產力,滿足廣大人民的生活需要;另一方面需要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因此,充分考慮各個階層的需求和利益,充分調動各種經濟主體的積極性,在國家主導下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是經濟落后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盡管列寧講的是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后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問題,但由于中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生產力仍然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要任務,二者面臨的形勢和任務有一定的相似性,因而這些思想對中國當前的經濟建設仍然具有重要的啟示。

(一)堅定落實“三個沒有變”和“兩個健康”,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國現在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加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創造充裕的物質條件,是中國在今后相當長一個歷史時期的主要任務。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背景下,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形式共同發展,有其必要性。在這種情況下,正確處理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的關系是一個需要被認真對待的重大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逐步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構建起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不僅鼓勵和支持個體經濟發展,而且鼓勵和支持具有雇傭勞動性質的私營經濟和外資企業存在和發展。實踐證明,中國的制度設計是十分成功的。中國改革開放40 多年取得的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非公有制經濟的快速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他充分肯定了民營經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他指出:“非公有制經濟是穩定經濟的重要基礎,是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是技術創新的重要主體,是金融發展的重要依托,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雹凇读暯街鬟x讀》(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463 頁。他堅定不移地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他反復重申:“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沒有變,我們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沒有變,我們致力于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的方針政策沒有變?!雹佟读暯街鬟x讀》(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462、466、463 頁。他十分關心民營企業家的健康成長,多次強調,“非公有制經濟要健康發展,前提是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要健康成長”②《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462、466、463 頁。。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深刻闡明民營經濟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體系中的重要地位,高度評價了民營經濟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作用,既準確把握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際,又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所有制理論,充分體現了列寧新經濟政策一切從實際出發、維護和尊重廣大人民利益和愿望的思想精髓,對中國今后非公有制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黨的二十大以來,黨和政府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積極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步伐,在更高水平上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為此,必須充分調動各種資源、鼓勵各類經濟主體參與中國經濟建設;在當前復雜嚴峻的國際形勢下,也需要非公有制經濟積極參與國際經濟活動,打破某些國家的“脫鉤”圖謀給中國經濟發展造成的障礙和限制。因此,中國當前乃至今后相當長時期,必將堅定不移地支持和鼓勵非公有制經濟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黨和政府為推動非公有制經濟高質量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有力舉措。2019 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強調優化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健全平等保護的法治環境、鼓勵引導民營企業改革創新、促進民營企業規范健康發展,等等。2020 年,中共中央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強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的意見》,提出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戰略、鼓勵民營企業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等一系列措施。2023 年7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系統提出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三十一條措施,強調對各類所有制企業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等等。這一系列重大舉措為我國非公有制經濟高質量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提供了完善的制度保障和強有力的政策激勵。當前最重要的是,切實貫徹落實黨和政府的政策措施,堅決杜絕對民營企業的不合理干預,努力為民營企業營造公平、寬松的發展環境。

(二)扎實踐行“兩個毫不動搖”,推動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共生共榮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多次重申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強調“公有制經濟、非公有制經濟應該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③《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462、466、463 頁。。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準確定位了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和關系。首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既需要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也需要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其次,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之間不是此消彼長、相互排斥的零和博弈,而是相互補充、協調發展的共贏關系。最后,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促進新時代經濟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兩個毫不動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列寧新經濟政策相關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我們努力推動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絕不意味著放棄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放棄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相反,在大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和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不僅不能動搖,而且要進一步加強。公有制經濟在國家建設、科技創新、國家安全、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等方面發揮著非公有制經濟無法替代的作用,國有經濟在保障國家基本資源和能源供給、突破技術封鎖、參與國際競爭等方面發揮決定性作用。取消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和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中國式現代化就不可能實現。

在當前形勢下正確處理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的關系,就是要深刻領會和切實踐行“兩個毫不動搖”?!昂敛粍訐u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就是要堅持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要求,也是順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障;“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就是要堅持非公有制經濟是中國經濟制度的內在要素,這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應該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相互配合、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未來應從以下三個方面進一步促進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之間的優勢互補、協同發展。

第一,發揮公有制經濟在宏觀調控中的關鍵作用,為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宏觀環境。一方面,應充分發揮公有制經濟在宏觀經濟調控中的主導性力量,依靠其在能源、原材料、通信、金融、新技術等關鍵行業的控制力,有效調控國民經濟發展的方向和速度。通過精準的政策和措施,抑制經濟過熱或過冷,使經濟始終保持在健康、穩定的發展軌道上,為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提供穩定、有序的宏觀經濟環境。另一方面,通過公有制經濟引導宏觀經濟形成符合長遠和全局要求的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鼓勵公有制經濟發揮新興產業拓荒者的作用,引領技術創新,解決產業“瓶頸”問題,推動產業升級,為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發揮奠基作用。

第二,充分發揮不同所有制經濟在社會分工協作網絡中的互補性,引導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形成良好的協同發展生態。不同所有制企業具有各自的特點和相對優勢,它們的相互促進和共同發展是中國創造經濟奇跡的關鍵。未來,應進一步促進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在產業上形成了垂直分布的結構,①參見謝富勝、王松:《在協同競爭中推動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教學與研究》,2020 年第12 期。增進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的產業鏈協同,引導國有企業聚焦主業,通過戰略性重組和整合向重點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增加對基礎部門和戰略部門的影響力,為中下游民營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促進民營企業順利、快速發展。

第三,進一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一方面,可以通過股權投資、交叉持股等方式,引導產業鏈上下游的不同所有制企業深度合作,增進上下游企業的利益共融,加強產業鏈協同;另一方面,通過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鼓勵公有制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展開全方位合作,通過獎勵在公司治理創新、產業鏈整合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企業,激勵更多的企業參與到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來。

綜上,列寧關于所有制理論的實踐探索和理論思考,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他不僅從學理上闡釋了經濟落后國家對待非公有制經濟的策略,使蘇俄經濟得以恢復和發展,而且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主義所有制的思想。這一理論值得新時代新征程我們進一步借鑒、參考。

猜你喜歡
公有制非公有制人民出版社
我可以咬你一口嗎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國有經濟為主導的實證分析
從勞動主義的角度對當代中國經濟問題的思考
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的必備前提
抉擇
非公有制經濟是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
人民出版社
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樹立正向的價值觀
芻論社會主義公有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