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標引領下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重構策略研究

2024-04-27 04:13何曉琴
考試周刊 2024年19期
關鍵詞:高中英語課堂教學

課題項目:文章系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3年度立項課題“新課標引領下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重構策略研究”(立項批準號:njkt2326)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何曉琴(1983~),女,漢族,福建南靖人,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蘭水中學,研究方向:高中英語教學與研究。

摘? 要:新課標為新一輪高中英語課程教學改革明確了基本走向和路徑,新課標編寫的內容要求,給教師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為重構高中英語課堂,教師需要深層研讀新課標的基本內容,明確新課標引導下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重構方向。而后結合教學內容,采取一系列的教學策略實現英語課堂的重構,推進實現學生的高質量學習。文章基于此點,首先闡述了新課標引領下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重構價值,隨即分析了新課標引領下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重構方向,最后探尋了新課標引領下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重構策略。旨在讓高中英語課堂能夠契合新課標的要求與理念,更好地優化教育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新課標引領;高中英語;課堂教學;重構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4)19-0095-04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對高中英語課程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旨在促進學校教育的內源性變革,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實現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核心素養的教育目標。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基于新課標的指示,實現英語課堂教學的重構,打破傳統單一化的課程教學模式,以學生、學習及學情為中心,最大限度地將課堂還給學生,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與創新精神,逐漸推進學生形成主動學習、積極思考、合作探究、質疑創新的新型學習方式,以此達成課堂的轉型,落實學生的深層發展。

一、 新課標引領下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重構價值研究

新課標引領下的高中英語課程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的終身發展,要求學生能夠具備社會發展所必需的能力與品格。在這一背景下,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重構將為學生后續多元、多維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實現學生對知識的深度理解及有效應用,貫穿知識輸入與輸出的過程,使得課程教學能夠回歸教育本質,達成知與行的統一。具體價值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有利于學生奠定扎實基礎

新課標引領下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重構將幫助學生奠定扎實的知識基礎,側重學生基于自身已有的知識基礎完成多元且高效的學習,實現對知識的深度理解。在以往的英語教學中,教師過于重視學生英語成績的提升,只是讓學生死記硬背,忽視了學生對知識點的多維探究。課堂教學的重構將讓教師從學生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更加重視對學生的點撥、啟發和引導,讓學生主動探究知識內容,促進他們對知識點的深度理解,深化對知識的認知,將為學生后續的學習及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二)有利于學生靈活運用知識

新課標引領下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重構將幫助學生更為靈活地應用所學知識。新課標明確指出了高中英語課程教學要以核心素養發展為核心,讓學生具備適應終身發展的關鍵能力與必備品格。所以教師聚焦新課標的指示重構英語課堂教學,將更加注重學生對知識的靈活運用,改變以往學生被動式學習的狀態,讓學生充分認知英語學習的必要性,并串聯一系列實踐探究性的活動,促進學生對英語的多元應用與表達,著力于核心素養的發展與提升。

二、 新課標引領下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重構方向研究

(一)理解教學對象,重塑學生主體觀

新課標引領下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應該貫徹以學為中心的原則。在理論探究層面,教師明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教學的重心應該放置在學生“學”的層面,而不是教師“教”的層面。在實踐教學中,大部分教師仍習慣性地將重心偏向“教”的層面,更加注重對知識的全面性、概念性講解,忽視了學生在課堂學習活動中的參與度,導致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缺乏主動性,始終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因而教師在實現英語課堂教學重構的時候,就一定要理解教學對象,重塑學生主體觀?;谡n堂教學的具體情況,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讓學生能夠真正參與課堂學習,拓寬思維廣度,發揮主觀能動性,使得學生能夠以良好的心態參與課程學習活動,實現他們對知識的深度理解。

(二)優化教學內容,凸顯語篇學習觀

新課標引領下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應該重視教學內容的重構,改變傳統以單一語篇教學為主的模式,要能聚焦單元主題,綜合分析單元內語篇之間的關聯性,以語篇為依托,重構教學內容,讓其更好地為課堂活動而服務。語篇承載語言學習的全部,脫離語篇的英語學習既無文本主線賦予的凝聚力,也無文本主題賦予的向心力。所以教師要凝聚時代性和多樣性進行語篇理解,關注內涵性與文化性進行語篇挖掘,聚焦指導性和誘發性進行語篇分析,著重凸顯語篇學習觀,完善教學內容的重構模式,引導學生獲得豐富的課堂學習體驗。

(三)創新教學手段,實踐英語學習活動觀

在明確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性,探究語篇在教學中的重要性之后,教師還應該重點研究如何讓學生在語篇解讀中開展活動。立足學生主體,聚焦語篇內容,全面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學習過程就是新課標所強調的英語學習活動觀。所以教師在創新教學手段的過程中,就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積極實踐英語學習活動觀,讓學生經歷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和遷移創新層層遞進的活動,指向教學手段的創新與重構,使得學生的英語課程學習更為科學、多元且高效,引領他們經歷富有特色的思維理解與感知過程。

三、 新課標引領下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重構策略研究

(一)遵循身心發展規律,完善知識講授環節

新課標引領下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要重構教學觀,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在整個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基本規律,完善知識講授環節,讓學生能夠在富有特色、循序漸進的課程學習活動中達到對知識深度理解的目的。因而教師要明白學生的知識學習是不斷積累的過程,其實質是內化所積累的知識并提高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而學生知識內化和能力提升的過程其實就是思維品質培養的過程。所以教師的知識講授環節就應該關注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及發展,要能夠讓學生的知識學習及能力訓練富有梯度,學習活動從淺層走向深層,思維從低階轉向高階,經歷“知識—能力—素養”逐層提升的過程,借此發展學生的學科綜合能力。

以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為例,教師在教學“History and Traditions”時,在“Reading and Thinking”模塊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實現有意義的學習,教師就要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基本規律,合理布局教學環節,從知識學習到能力發展最后到素養提升,層層深入,指向學生的深度學習。對此,教師可以完成以下教學環節。

1. 整體感知

教師應該從具體的教學內容入手,引導學生對這一語篇的內涵進行整體感知,初步理解即將閱讀的內容,讓他們有較為清晰的閱讀方向。比如,這一語篇的主題是讓學生“通過歷史了解一個國家”。整個語篇介紹了英國的歷史地理文化特征和名稱的變化,在閱讀過程中需要簡要概述英國歷史的發展進程,明確英國地理、社會及文化的基本情況。同時能夠聚焦單元主題,思考歷史與社會文化之間的關系。教師可以讓學生大致閱讀整篇文本,概述這一語篇的主要內容,為后續階段的學習奠定基礎。

2. 探究建構

在這一環節,教師需要引領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活動,讓他們對整個語篇進行由淺入深的學習。對此,教師要指導學生細致閱讀整篇文本,大致概述每一段的基本含義。而后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將整篇文本的框架呈現出來。比如,在文體結構上,語篇一共有五段。第一段是提出謎題,闡述英國不同名字背后的含義,深入淺出地了解英國的歷史;第二段是按照時間順序解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名稱的形成過程;第三段則是指出四個國家的一些合作領域及各自獨特之處;第四段概述了歷史上四個不同時期接管英國的不同群體以及給英國帶來的具體變化;第五段則是總結英國同時具有歷史和現代文化,建議游客在游覽英國時,要先了解相關的文化背景。學生完成對每個自然段基本內容的概述之后,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以思維導圖的方式提煉概括語篇的內容布局。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整篇文本框架

通過歷史了解一個國家

宏觀歷史主線:從人們對英國有不同名稱的困惑入手,概述了英國名稱的形成過程及四個國家之間的關系

具體發展主線:不同族群在各個歷史階段對英國產生的影響及倫敦悠久的歷史

指向語篇主題:學習歷史對深入了解一個國家有著重要意義

3. 應用實踐

學生經歷了以上兩個階段的學習之后,教師要繼續引導學生內化并應用所學的語言知識及文化知識,實現知識到能力的有效轉化。比如,學生在解讀了文本內容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聚焦整個語篇中的重點單詞、重點短語、重點句型及重點結構,完成“小練筆”活動,選擇自己的家鄉或者國家的發展歷史,從某一個維度出發進行描寫。比如整個語篇的重點單詞有kingdom、surround、evidence、achievement、location;重點短語有join...to、belong to、as well as、keep your eyes open、take over;重點句型有getting to know、They had castles built;重點結構是動詞過去分詞作定語和賓語補足語。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提煉概括基本的知識內容,而后選擇某一個維度完成“小練筆”活動,實現對知識的應用實踐,提升讀寫能力。

4. 拓展重構

學生在完成了讀與寫的有效遷移之后,教師就要帶領學生拓展重構,聚焦單元語篇主題,閱讀本單元內的其他語篇,實現知識、技能的遷移應用,最終達成素養提升的目的。比如,學生學習完本語篇之后,教師就可以帶領他們閱讀后續的“Reading for Writing”這一模塊的內容,讓學生遷移閱讀技巧完成閱讀,進一步解讀單元語篇主題,充分彰顯學生的學科思維,推進實現學生的高質量學習。

(二)基于主題意義探究,實施單元整體教學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在教學建議中提出了關注主題意義,制訂指向核心素養發展的單元整體教學目標。所以教師要圍繞特定主題,深入解讀、分析、整合、重組教材等多項資源,結合學習主體的需求,搭建起一個由單元大主題統領,各個語篇之間相互關聯、邏輯清晰且完整的教學單元,引導學生通過不同文體形式的多模態語篇閱讀,探索主題意義,完成整合性、關聯性及實踐性的單元學習活動,獲得更為良好的課程學習體驗。

以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為例,教師在教學“People of Achievement”時,就要聚焦單元主題意義,完成教材解讀,提煉主題意義下的小話題,科學布局語篇內容,使得學生得以在多模態形式的語篇閱讀中解讀單元主題。本單元圍繞“卓有成就的人”這一主題展開,單元語境是“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物”。內容多涵蓋取得卓越成就的中外人物,比如屠呦呦、愛因斯坦、簡·古道爾、海倫·凱勒等。學生需要在本單元的學習中多角度認識、思考、探索這些卓有成就的人物獲得成功的原因及人生的價值意義所在?;谶@一主題及單元教學要求,教師可以提煉三個子話題,具體為:“什么是成功?”“我是否能成功?”“我怎樣成功?”三個話題呈層次遞進的關系,最終均指向“卓有成就的人”這一主題。完成了教材解讀及主題提煉之后,教師便可以聚焦子話題,合理布局語篇,精設單元教學目標,構建完整的單元教學體系。具體如表2所示。

表2? 單元整體教學體系

主題意義單元教學目標主題語篇類型

什么是成功了解本單元提及的相關任務,深入解讀語篇內容,學會提煉關鍵信息描述人物的品格

Opening Page:以屠呦呦獲獎圖為背景,圖片中有愛因斯坦的名言,明確本單元的學習目標圖文

Reading and Thinking:講述屠呦呦及其團隊科學研究過程中的艱辛和發現青蒿素的偉大價值閱讀

Build up Your Vocabulary:介紹魯迅棄醫從文的經歷及對中國革命和文學做出的偉大貢獻閱讀

我是否能成功:偉人也是普通人,普通人也可以成為英雄能夠結合人物事跡更為全面地理解“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的內涵,說出自己對“成功”與“偉大”的認知

Using Language: Explore the Meaning of Greatness。Mr Wang、Wang Lin、Anna Smith三人對“偉大”與“成功”的討論聽力對話

Using Language: Introduce someone you admire。簡要介紹愛因斯坦的一生閱讀

我怎樣成功:熱愛自己的祖國,堅守民族氣節是成為有價值人的基本條件和必備品格能夠正確理解“個人成就”與“社會價值”之間的辯證關系,對照自己的成長經歷,思考成長的意義及未來發展的方向

Assessing Your Progress:簡要介紹孫中山對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貢獻閱讀

Video Time:簡要介紹梅蘭芳的成就和品格視聽

如上,教師在單元整體教學時,提煉了單元主題,分解了主題意義。隨即基于主題意義,凝練單元語篇內容,引導學生在多模態語篇閱讀中逐層解讀單元主題,完成層次遞進、富有深度及邏輯性的單元學習活動,驅動引領他們獲得了高質量的發展。

(三)踐行英語學習活動觀,創新并優化手段

英語學習活動觀是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它是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圍繞英語教學主題進行探究性學習。整個教學過程更加注重學生的多元學習及深度理解,同時能夠激發學生的思維及語言能力,使得學生能夠有針對性地展開英語課程學習。因此,教師要創新并優化教學手段,積極踐行英語學習活動觀,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整個學習活動具有綜合性、關聯性及實踐性,助力核心素養的落地。

以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為例,教師在教學“Cultural Heritage”時,在“Reading for Writing”模塊的教學中,教師便需要聚焦英語學習活動觀,優化教學手段。這是一篇新聞報道,重點講述了一群中國科學家和研究人員為了研究和欣賞中國的文化遺產,對莫高窟進行了數字化。學生需要在讀的基礎上完成寫作,而這恰恰與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基本步驟一致。對此,教師可以完成以下步驟的教學。

1. 學習理解

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莫高窟的一些圖片,引領學生結合圖片表達出敦煌莫高窟的一些信息,直觀感受莫高窟數字化圖片的魅力。隨即讓學生識別新聞報告的結構和語言特點,并基于新聞報告的結構,閱讀莫高窟相關的新聞報告內容,進一步分析新聞結構的語言和結構特征,同時在每一個段落的分析中概述莫高窟歷史文化的價值。

2. 應用實踐

學生在文本閱讀中了解了莫高窟的歷史文化價值之后,教師就要讓學生嘗試模仿閱讀文本并用定語從句描寫更多的細節,嘗試寫一篇有關于保護文化遺產的個人或團體的新聞報告。在這一環節,教師需要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一步概述新聞報告的特點,并結合教材中給出的提綱,總結寫新聞報告的基本步驟,并根據步驟一一展開寫作。

3. 遷移創新

學生完成了寫作之后,教師要讓各個學生進行組內交流,結合語篇內容及新聞報告的基本結構進行交流和闡述,進行互相評價。在互相交流中,學生需要繼續談論文化遺產保護的話題,不斷優化并凝練文章主題。最后選出一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進行全班分享,以此驅動學生完成創造性的表述與交流。

四、 結論

綜上所述,在新課標的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師應該重視英語課堂教學的重構,要能夠從意識理念層面清晰地認知新課標引領下高中英語課堂教學重構的價值。隨即解讀新課標,明確新課標導引下英語課堂教學重構的方向。最后聚焦方向,尋求有效的重構策略,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基本規律,完善知識講授環節;基于主題意義探究,實施單元整體教學;踐行英語學習活動觀,優化并創新手段,持續優化英語課程教學的全過程,助力高效英語課堂的建構,以此達成課堂重構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顏小麗.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英語高效課堂構建策略分析[J].高考,2022(3):72-74.

[2]鄧偉玲.信息化對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批判性思維培養的影響[C]∥華教創新(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中國環球文化出版社.2021傳統文化與教育創新理論研討會論文集,2021:697-700.

[3]王為忠.重構高效英語課堂教學的三個支點[J].教育視界,2021(27):44-49.

[4]鐘素芬.基于大觀念的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以譯林版新教材必修一第二單元Lets talk teens為例[J].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0(3):85-91.

[5]魏惠.談談指向核心素養的英語單元教學目標設計的幾個問題[J].江蘇教育,2021(37):7-11.

[6]田麗.新課程改革下高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2022(13):21-23.

猜你喜歡
高中英語課堂教學
高中英語集體備課的探索
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的教學策略
高中英語詩歌創作教學探索與實踐
高中英語詩歌創作教學探索與實踐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高效之路的探索
取舍有道,方為有效課堂教學
基于讀寫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