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資源融入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路徑研究

2024-04-27 04:09楊艷
華章 2024年3期
關鍵詞:思政課高職院校數字化

[摘 要]教育數字化是我國開辟教育發展新賽道和塑造教育發展新優勢的重要突破口。進一步推進數字教育,為個性化學習、終身學習、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和教育現代化提供有效支撐。教育數字化是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引擎。在當前教育與數字化變革的大背景下,數字資源賦能高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不斷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不僅提升了教學效果,也順應了時代發展趨勢。

[關鍵詞]數字化;高職院校;思政課

一、數字資源融入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的必要性

教育數字化指持續利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技術手段革新教育、教學系統的過程。數字化賦能思政課實現了數字技術與課程融合發展。數字資源融入高職院校思政課堂使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和價值得以廣泛傳播,這既是對思政教師教學能力的自省與挑戰,也是對學生的期待感、獲得感、滿足感的深度把握。思政課教學資源是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和教師隊伍建設的源頭活水,數字資源賦能思政課教學,能夠有效推動數字資源共商共建共享,提升思政課教學的親和力、感染力。

(一)順應數字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痹谛聲r代我國將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加快建設教育強國。數字化通過將各種信息融合在一起形成可視化的數據。教育部等六個部門于2021年發布了《關于推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構建高質量教育支撐體系的指導意見》,要求以教育新基建為抓手,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加速教育信息化、智能化的升級和融合創新,為高質量教育發展提供有力支持。這表明數字化正在引領教育領域的重要變革,而在這一變革中“互聯網+”和“網絡思政”等新型思想政治理論課形式得到了廣泛運用。誠然,“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睘槌浞职l揮思政課立德樹人的關鍵作用,需要堅持把“講什么道理”“如何講道理”作為思政課改革創新的根本立足點,智能助教和虛擬教研等數字資源對思政課進行了啟發式、互動式、沉浸式和混合式的教學,推動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式改善,有助于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升思政課的教學質量。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總目標就是要面向新時代要求,對思想政治理論課進行“提質增效”。通過數字資源的拓展和廣泛運用,擴展了思政課的影響范圍,拓寬了思政教育途徑,增強了思政課的實效性和感染力?!吨腥A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了加速數字發展、構建數字中國的要求,指出要激發數字要素潛力,推動數字國家建設、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全面推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全面革命。這為數字教育資源在思政課中的應用提供了指引,數字資源助力思政課教學符合時代發展的趨勢[1]。

(二)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的獲得感和滿足感

在數字時代,思政課教學工作借助技術手段將數字教學資源整合到教學中能更好地滿足高職院校學生的需求,提高教學效果和吸引力。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要實現全過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就要因地制宜、與時俱進,抓住當前技術發展的機遇,探索數字語境下高職院校學生思政工作的數字化變革。數字資源以其快速運算、廣泛覆蓋及大容量存儲等突出優勢,使得學校、社會和政府三方的數據得以整合,極大地提高了教學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數字化思政課堂將大數據、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數字科技融入思政工作的各個領域,有效融合了豐富的理論和實踐資源?!癡R+思政課”成為新時代高職院校思政課的新范式,以智能化手段重建歷史場景,帶領學生“走進歷史”,更深切地感悟歷史。如畢節職業技術學院2023年建成的“思政課教學協同創新中心暨思政教育虛擬仿真教學基地”,就是系統構建以思政課程為主體、文化思政為浸潤、課程思政為延展、網絡思政為創新的思政教育教學格局。該中心是教書育人、實踐育人、環境育人的重要載體,整個基地分為三個區域:思政專題學習區、智慧教學區和互動教學區,配備豐富的思政及紅色經典書籍,海量數字資源通過思政數字資源智能學習屏、電子閱報欄、“經典詠流傳”朗讀亭進行線上+線下的混合式學習、沉浸式學習。虛擬沉浸體驗技術的創新與使用使思政教育的歷時體驗、共時互動、全位連接成為現實,思政課堂真正實現了“活”起來。慕課、短視頻等數字資源的應用旨在將案例資源直觀化、立體化,使得教學內容更加具有時代感、滲透性和親和力。

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數字資源融入思政課堂體現了多元素的智能化交互,如教師的采集、推理、感知信息的能力融入思政教學活動中,使得育人場景、育人體驗、育人效果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以數字技術為媒介使得教學內容真正做到入腦、入心、入行,提升學生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中的獲得感,實現了思政課程的實效性。數字資源推動了思政課教研過程與效果,如平臺建設、信息共享等多環節和過程都體現了數字資源對于思政課教學的支撐,有助于教師進行學情分析,使得思政教育實效透明化、可測量化,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征、知識基礎更加合理地設計教學內容完成教學目標,使得思政教育變得更加科學化、規范化、合理化。教學內容的單一性弱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甚至顛倒了教育主體與客體的地位,數字化資源更能滿足學生對教育內容豐富化、年輕化、多樣化的需求,沖破了傳統的唯教材、唯課堂、唯理論的教育范式,有利于構建教與學的數字化空間,實現了教學供給端與學生需求端的平衡。以數字資源為技術支撐,以豐富的教育載體和學科交叉為優勢,構建“大數據+思政”的教育新范式。數字資源融入思政課有利于更合理地制訂教育計劃并有效把握學生的內在需求,提升學生對知識點吸收內化的效能,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對學生的知識、情感和行為的認知,使他們能夠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實現數字教育的目標。通過數字資源有效賦能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既符合高校思政課教學的變革與創新,又滿足大學生多樣化需求,對促進高職院校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2]。

二、數字資源融入高職院校思政理論課教學的現實困境

數字化資源賦能思政教學中通過動態監測和分析完整的教學活動,了解教與學之間的特點和規律并不斷調整供給內容與方式,實現精準施策,有效滿足學生自我的教育需求,完成教育與自我教育的相統一,但數字化信息量呈幾何數量的增長趨勢,網絡信息的準入門檻低導致一些不良思潮的出現,讓思政課教育教學面臨著新的挑戰。

(一)數字資源本身質量良莠不齊

大學生在信息處理方面和素質上存在著自然的差異,大學生在接觸數字資源時,一開始就有選擇地接觸、篩選信息,就有可能陷入“信息繭房”的困境中,可能只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選擇和關注。長此以往,云計算和大數據對大學生造成了深遠的影響,同時也給不健康信息侵蝕提供了進入的機會。對于心智還未完全成熟的大學生,在高密度、快節奏的信息中極易陷入私人化、單一化、碎片化的信息圈層之中。數字時代呼吁思政教學模式的創新,但思政課教師收集、運用數字化資源能力的良莠不齊難以給學生提供優質的精神食糧。數字資源內容的良莠不齊帶來的雜亂化、碎片化的現象使得教育受到一定的干擾,如現在深受年輕人喜歡的抖音、微博等網絡信息載體,融合了文字、動畫、視頻等方式,給學生帶來更加強烈的視覺體驗。由于信息傳播難以把握,如進行暴力、消極等負面信息的傳播,可能導致價值觀易受到影響的大學生判斷出現偏差,思維活躍的“90后”“00后”很難從碎片化的淺閱讀中甄別出有益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不利于大學生價值觀塑造和能力提升,通過傳播又使得受到“傳染”的人陷入主流思想文化和價值觀念的認同危機。數字資源應用的過程中極大可能采集教師和學生的隱私信息,對信息的采集種類、采集次數及采集防范等難以形成系統的規范性制度。雖然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保護數據安全,但如何在教育領域中加強對數據的保護仍然沒有具體可參考的法律實施細則,出現師生隱私信息泄露安全隱患,不利于思政課立德樹人目標的實現。因此,規范數字化信息管理是當下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大難題。

(二)數字資源共享與整合欠缺問題

目前的網絡信息多以“碎片化”形式出現,容易割裂原本完整的數字資源內容,而這種碎片化、快餐化的浸染恰恰會弱化觀看者的思考能力,這既是對思政教師的挑戰,也是對學生的考驗。大學生自己就是內容供應者,也是當下網絡文化的傳播者。當前,高職院校高度重視數據平臺的建設與更新,但是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各職能部門和各院系的數字資源都是按照自己的業務工作需要建構的,無法真正實現業務數據和思政教育平臺的數據同步,也就難以將數字資源有效銜接起來。當前面臨著成熟的數據篩選和精準化監控未建立的困境,海量的信息匯聚也可能降低信息數據的真實性與可靠性,高職院校的數據難以和政府、企業、社區的數據實現交融互通,高職院校所掌握的數據仍然是海量數據中微小的數據分流,而把這些資源整合成實用性較高的信息有一定難度,從而影響了教師有效整合數字資源并運用到教學實踐中[3]。

三、數字資源融入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的可行性策略

數字資源賦能思政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傳統育人模式和數字資源運用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深入探索數字資源在育人實踐中的可行性策略,審視和反思數字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中的內容變化與育人邊界,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數字資源育人的共識,推動優質數字資源均衡配置。通過對高職院校的學生發放問卷調查及現場交流訪談,發現大部分學生更喜歡數字資源融入教學的授課方式,使學生擁有獲得感和幸福感。目前數字資源融入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網絡信息內容良莠不齊、教師運用數字資源的能力不足、數字信息的法律法規不完善等問題弱化了數字資源融入教學的優勢,應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探究數字資源融入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的可行性:

(一)把握大學生內在需求

隨著國家日漸富強,我國已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脫貧攻堅的勝利,這極大地提升了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也讓大學生逐漸有了深厚的家國情懷,新時代青年與國家的偉大歷史進程同生共長、命脈相連。大學生普遍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如大學生村官投入基層、青年學子參加“三下鄉”社會實踐、青年志愿者參與支教、支農、支醫……有志青年投身社會、扎根基層,助力鄉村振興,在實踐中書寫無愧于歷史、無愧于時代的人生華章,在勇于擔當民族復興使命進程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在數字資源融入思政課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在信念上引導大學生“識大勢”,教師應順勢而為,及時更新教育理念以滿足大學生的成長需求。例如在重慶歷史教育中的系列虛擬仿真實驗項目、紅巖精神系列虛擬仿真教學項目等“大思政課”課程項目,讓學生置身于虛擬的情境中,使課堂充滿生機活力,豐富、更新了教學內容,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數字資源的有效運用,助力教學效果的提升。例如,通過教育大數據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對學生在線學習進行實時監測,動態了解學生的精準需求,有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內心發展,并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更加堅定地聽黨話、跟黨走,吃苦耐勞、勇于承擔責任,并成為新時代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4]。

(二)提升思政教師的數字素養

2019年3月18日,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對廣大思政課教師提出六項要求:“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其中思維新、視野廣要求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緊跟時代發展潮流,強化創新意識,及時革新思想觀念。思政課教師隊伍是優化教學內容的核心,承擔著教學供給側的重要任務。數字資源賦能教師創新課堂的技術動能,教師應從多個維度進行創新方能有效將數字資源融入課堂。我國2018年頒布的《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明確提出“教師應該在對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進行學習,適應和運用的過程中,對教學工作進行組織和開展”,對于思政課教師而言,應運用翻轉課堂、課前“微課”“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等形式,促進課堂場所、課程設計、師生互動形態等方面的數字化,將思政課程創新化表達、場景化敘述、媒體化推廣。

一是教師的數字化思維及運用能力。教師應沖破唯教材的固化思維,主動運用數字資源,熟練運用大數據平臺,如在教學中引入視頻、動畫等新型元素,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互動參與度,激發學生的興趣,為學生篩選出優質的數字教學資源,幫助學生革新思維。教師要充分認識數字資源賦能思政課的價值,提升數字資源促進思政課教學內容、教育對象、育人方式、評價手段方面創新的認識。要善于運用數字教育思維改進自身的教學方法,深入挖掘和準確解析數字資源,從網絡和各個領域的熱門詞匯、熱點話題和知識理論中汲取并將其迅速轉化為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生動語言、典型案例和豐富材料,以解決教學中一系列重點和難點問題。二是數字教學資源的互動能力。思政課教師要充分利用數字資源的優勢,不斷探索數字資源的學校優勢、專業優勢、地域優勢,依托于名師、名家、名校等資源,提升思政課數字資源的質量,建設好數字資源的案例庫、問題庫,從供給端實現對思政課優質數字資源的整合。數字資源雖然賦能內容的創新能力,讓思政課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模式中潤物無聲地得以體現,但數字資源難以取代教師語言的親和力,應以數字資源為基礎加上言語的感染力才能實現思政教學供給側與學生需求側的平衡。三是建構思政課教師培養機制。完善數字資源場地的建設與更新,保障數字資源高效運轉,定期邀請數字資源的專家舉辦講座。在激勵機制方面,通過考核評價、教學競賽等形式來激發思政課教師運用數字資源的能力,提升思政課的實效性。

(三)推動優質數字育人資源均衡配置

應用好數字資源并不只是學?;蛘邔W校的某個院系的事情,而是需要整合政府、社會、學校等主體的資源,凝聚全員育人的力量標準化地建設統一的系統接口及數據標準,打造標準化的數字資源系統,促進數據之間的交互融通,整合不同的部門與思政教學情況實時溝通,均衡數字資源的配置保障育人數據的精準性和合理性。高職院校中管理人員及思政課教師需要根據育人訴求,積極調動和整合數字資源的信息數據,依托數字信息積極開展線上線下培訓、交流研討等活動,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數字資源交互融通機制,促進學校與學校之間,學校內部職能部門之間的信息融通和數據共享。在涉及學生數據資源的應用與管理問題上,應建立政府、企業、家庭協同育人的機制,全面、準確地預測和分析數據,擴充和完善思政課理論話語庫,提升思政課教師的工作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著力提高高職院校教育資源配置的均衡性。

(四)完善數字資源管理的相關規章制度

充分、完善的規章制度保障才能讓數字資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長效發展。一是依托于國家大數據信息安全相關法律法規完善高職院校的信息制度。推進數字資源融入課堂必須有法可依,基于國家已出臺的相關法律法規,制訂以數據、平臺、服務等要素驅動的標準規范、實施方案,多角度維護學生的隱私信息。二是教師在運用數據過程中也要注意保護學生的隱私,盡可能覆蓋學生信息的每一個細節。推進思政課數字資源的良性互動,促進師生共同成長,開展師生協同創新的教學活動,將思政教師自身的信息感知、信息收集、信息轉化能力融入課堂中,形成教育合力,適應數字時代的變革[5]。

結束語

思政課依托數字資源的發展對大學生的成長有重要的引領價值。數字時代為思政教育的科學化、現代化發展開辟智慧空間,是滿足大學生多樣化需求、個性化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思政教育親和力、感染力的必然選擇。數字資源在未來思政教育智慧化發展的過程中將會更多地與現代技術結合,立足數字時代提升大學生思政課的實效性,助力創設新時代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質量整體提升、鑄魂育人工作高效開展的大好局面。

參考文獻

[1]李巍.“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高專智慧課堂實踐研究:思想政治理論課藍墨云班課教學改革為例[J].晉城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41-43,54.

[2]任娜.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創新分析[J].長江叢刊,2017(15):229.

[3]李玲玲.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資源共享機制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9(26):46-47.

[4]習近平.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J].求是,2022(9):1-8.

[5]王海威.思政課要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N].光明日報,2022-05-25(6).

作者簡介:楊艷(1991—),女,漢族,貴州畢節人,畢節職業技術學院,助教,碩士。

研究方向:法治教育、思政教育。

基金項目:畢節職業技術學院“雙高建設”項目立項“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項目編號:【2022】13號)畢職院通建設項目成果。

猜你喜歡
思政課高職院校數字化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中中國故事的創新表達
——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的打開方式》
淺議高校學生在思政課中的情感認同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思政課堂這樣“沸騰”——陜師大思政課從“有意思”到“有信仰”
數字化制勝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