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心—邊緣”理論視域下“雙一流”與非“雙一流”高校建設路徑探析

2024-04-27 10:37龍肖冶劉步青
華章 2024年3期
關鍵詞:一流邊緣中心

龍肖冶 劉步青

[摘 要]文章探討了“中心—邊緣”理論視域下“雙一流”與非“雙一流”高校的角色地位、面臨的問題以及建設路徑?!半p一流”高校應當著力于優勢學科,增強學科實力,力爭建設成世界一流水平。非“雙一流”高校應當保持戰略定力,穩步前進;同時立足自身,著眼于“特色重點學科”建設,凸顯核心競爭力?!半p一流”高校要加強對非“雙一流”高校的對口支援建設,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也應當推進省域范圍的“一流”高校建設,實現中國高等教育“均衡”發展,創造多中心、網格化、緊密聯系、互相依賴的良好發展格局。

[關鍵詞]“中心—邊緣”理論;“雙一流”高校;非“雙一流”高校;建設路徑

2015年10月,國務院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提出到21世紀中葉之前,推進重點高校和重點學科爭創世界一流。2017年9月,教育部等部委聯合印發“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1]。在經歷了第一輪的建設之后,“雙一流”高校在師資隊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與學科聲譽等方面都實現了良好的成效[2]。2022年2月,教育部等部委聯合公布了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建設高??偣?47所;而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院校,包含獨立學院)共1270所,“雙一流”建設高校數量僅占全國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數量的11.6%;“雙一流”高校均有碩士、博士培養點,而全國研究生培養機構共827所,“雙一流”高校數量也僅占全國研究生培養機構的17.8%。因此,“雙一流”高校數量和規模僅是全國高等教育的少數,非“雙一流”高校才是高等教育的絕大多數和絕對主體。如何促進“雙一流”高校更高質量的發展,創造真正意義上的世界一流;以及如何促進占我國高等教育絕對主體的非“雙一流”高校發展,成為當前十分重要又萬分緊迫的研究課題[3]。

一、“雙一流”與非“雙一流”高校的角色和地位

從當前各高校的學術水平和社會影響力來看,顯然存在著發展不平衡的現象。學科建設水平高,學術和社會影響力大的高校(“雙一流”建設高校)無疑處于我國高等教育的“中心”地位,而學科建設水平一般,學術和社會影響力一般的高校(非“雙一流”高校)只能處于“邊緣”地位;運用“中心—邊緣”理論分析“雙一流”高校與非“雙一流”高校的角色和地位,對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規劃和政策制定無疑具有引領價值與指導意義。

“中心—邊緣”理論,是1966年由弗里德曼在熊彼特“創新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提出的關于解釋經濟空間結構演變模式的一種理論。弗里德曼認為,任何國家或地區都是由中心區域和邊緣區域組成。中心區域指城市集聚區,工商業發達,科技水平高,各種資源要素高度集中,發展速度快。邊緣區域是相對中心區域來說,經濟發展、工商業、科技水平、資源要素相對較為落后的區域??傮w上,中心區居于統治地位,邊緣在發展上依賴于中

心[4]。從元哲學(或元理論)角度講,“中心—邊緣”理論淵源于哲學中的“二元對立統一”思想,因此,具有普遍意義上的理論適用性和恒久創新的思想生命力[5]?!爸行摹吘墶崩碚撛緫糜趨^域發展和城市規劃研究,其后理論研究逐漸向橫向和縱向兩方面深化,并開始形成一種研究范式,推廣到國際關系、區域發展、人際交往、組織管理等領域[6]。

二、“雙一流”與非“雙一流”高校的發展階段與面臨的主要問題

根據“中心—邊緣”理論,區域空間發展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即離散型、聚集型、擴散型、均衡型。離散型階段:社會經濟不發達,生產水平低,區域之間聯系不緊密,彼此相對孤立。聚集型階段:某些地理位置優越或行業率先發展的區域經濟增長速度較快,成為中心地區,其他地區成為其邊緣區域。擴散型階段:中心區域已有相當規模,影響擴散作用顯著增加,中心—邊緣區域控制與依賴關系強化。均衡型階段:中心區域對邊緣區域的擴散作用加強,整個區域體系呈現高度依賴、網格化、多中心的特征。

分析當前“雙一流”與非“雙一流”高校之間的關系,既在各自獨立發展的同時,也有交流融合發展的態勢。例如,高校間學術和人才交流日漸頻繁,各種聯合研究中心、共建學科平臺已經成為高校間愈發常見的合作方式。分析二者的關系,可以發現,二者顯然已經超過了“聯系不緊密,彼此相對孤立”的離散型階段;當前正處于橫向聯系愈發緊密,但是尚未達到高度依賴的融合階段;即介于“聚集型”和“擴散型”階段之間,可稱為“聚集—擴散”型階段,即高等教育現代化由初期向成熟期邁進過程。進一步分析當前“雙一流”與非“雙一流”高校面臨的主要問題與矛盾,是探討高校未來發展路徑的必要前提。

(一)“雙一流”高校面臨的主要問題

“雙一流”各高校內部之間實力差距較為明顯。至少可以將“雙一流”高校分為兩類,即強“雙一流”高校和弱“雙一流”高校。強“雙一流”高校一般可認為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原屬“985”建設高校,強“雙一流”高校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某些高校的某些學科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但是大多數高校的學科建設與世界一流水平存在實力差距。弱“雙一流”高校一般認為是非原“985”建設高校,而又納入“雙一流”建設序列的高校,對于這些高校而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某些學科實力已經接近或達到國內一流水平,但是與世界一流高校存在差距;同時,學校綜合實力與強“雙一流”高校存在差距。

(二)非“雙一流”高校面臨的主要問題

“雙一流”建設是一個動態調整過程,達到其要求、符合條件可調入,不符合要求也會被警示整改乃至調出。非“雙一流”高校是中國高等教育數量意義上的絕對主體,同時非“雙一流”高校之間的實力差距也相對明顯。某些高校已經接近“雙一流”建設要求和條件,而另一些高校尚未擁有碩士研究生招生資格。因此,非“雙一流”高校就其實力而言,至少可分為兩類:強非“雙一流”和弱非“雙一流”。對強非“雙一流”建設高校而言,其學科實力水平已經接近“雙一流”建設要求,因此,當前存在的問題主要在于雖然接近“雙一流”建設標準,但是在其學科某一方面還存在短板。弱非“雙一流”高校,特別是對于西部地區和經濟不發達地區的非“雙一流”高校,面臨的主要問題在于,學科實力與綜合水平和比國內一流高校存在明顯差距。

從強“雙一流”到弱“雙一流”高校,再到強非“雙一流”和弱非“雙一流”高校,四個層次水平的高校,其教學科研能力、學科建設水平和社會影響力是逐漸下降的,中間并不存在明顯的斷層。不管是“雙一流”高校還是非“雙一流”高校,如何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高校重點建設項目與高校內涵建設、長遠發展的關系,是當前所有高校,應該予以認真思考的問題。

三、加強“雙一流”高校與非“雙一流”高校建設的路徑措施

對于“雙一流”與非“雙一流”高校而言,是否入選只代表過去的成果,最重要的是繼續加強建設,那么如何更好地促進“雙一流”高校與非“雙一流”高校的建設?至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索實施:

第一,“雙一流”高校應當抓住新時代發展契機,乘勢而上,錨定優勢學科發展,帶動其他學科前進。具體而言,強“雙一流”高校應當著力于優勢學科,增強學科實力,力爭盡快建設成世界一流水平的學科和高校。弱“雙一流”高校應當繼續發展優勢學科,保持國內一流水平,并趕超世界一流水平,同時把握優勢學科“溢出效應”,帶動其他學科發展,著力提升學??傮w綜合實力?!半p一流”高校代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中心”地位,強化中心地位,增強中心實力,更好地帶動其他處于“邊緣”的非雙一流高校發展,是掌握先行優勢高校的責任。

第二,非“雙一流”高校雖然處于相對“邊緣”地位,但是,應當堅持“內因決定論”,立足自身,自立自強,找差距,補短板,要有“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戰略定力,腳踏實地穩步前進。同時要加強與“雙一流”高校的合作,共同培育教學科研基地與平臺,共享資源,共同建設,共促成果。

第三,正如“中心—邊緣”理論中,邊緣國家和地區以期通過整體性“走西方化”道路來走出邊緣化角色定位是不可能實現的;勢必要通過本土化、特色化的發展模式來實現。對于高校建設也同樣如此,各高校應當立足自身,突出“特色重點學科”,凸顯核心競爭力。特別是區域性高校的學科建設,應當緊跟地方政府政策,結合區域發展與社會需求,突出“特色重點學科建設”導向,將教育資源進行統一整合,緊緊圍繞“特色重點學科建設” 進行資源的調配,發揮核心競爭優勢。同時,地方政府可以采用“學科建設”競爭的方式,將科研項目按“優”分配,建立合理的績效考核和末位淘汰機制,鼓勵高校之間公平競爭,促進高校學科水平的提高。

第四,“雙一流”高校應當加強對非“雙一流”高校的對口支援建設。2013年,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印發《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2012—2020年)》,其中明確要求“鼓勵東部地區高等教育率先發展,支持中西部地區高等教育加快發展”。重點加強“促進優質資源共享、擴大中西部學生入學機會、優化院校布局結構、加強交流與合作等方面”的主要任務,并取得了良好成效。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會議,審議《關于新時代振興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意見》,決定實施“對口支援西部地區高等學校計劃”。目前已有106所部屬高校和東部高水平大學組團支援85所中西部高校,形成了“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的訂單式合作、階梯式幫扶、滾動式支持、多層次合作的支援幫扶模式,顯著提升了受援高校的綜合實力和師資水平以及科研創新能力、人才培養能力。

第五,“雙一流”與非“雙一流”高校名單由國家教育部門確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也應當在省級內部建設“一流”高?;颉案咚健备咝9こ?,加速培育優勢高校和優勢學科。到目前為止,已有江蘇、黑龍江、吉林、四川、山東等多個省份陸續出臺文件,支持省內高水平大學建設。以江蘇省為例,目前“雙一流”建設高校數量為16所。2021年2月,江蘇省印發《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方案(2021—2025年)》,明確到2025年,江蘇要有20所高校進入國家層面開展的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行列,并明確了支持措施。其他各省市也相繼印發文件,支持省內高水平大學建設。2017年,四川省印發《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統籌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實施意見》;2018年,黑龍江省印發《關于公布黑龍江省高水平大學和優勢特色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吉林省印發《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大學、特色高水平學科專業建設項目實施方案》;2022年,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山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實施方案》等,都是省級政府支持省內高水平大學建設的舉措。

結束語

當前,中國高等教育處于各高校橫向聯系愈發緊密,但是尚未達到高度依賴的“聚集—擴散”型階段;通過加強“雙一流”高校與非“雙一流”高校的建設,力爭使我國高等教育突破該階段,達到“均衡”發展階段,雙一流高校對非雙一流高校的擴散作用加強,整個高等教育體系達到多中心、網格化、緊密聯系、互相依賴的欣欣向榮良好發展格局。

參考文獻

[1]原 珂,廖逸兒.重點高校專項支出對“雙一流”大學建設促進了多少?基于 156所重點高校的績效檢驗[J].中國軟科學,2022(3):1-10+35.

[2]卞顯洋.“雙一流”建設中高校學科建設的分層治理:兼談非“雙一流”高校和學科的建設路徑[J].科教導刊,2020(1):1-3.

[3]教育部.各級各類學校校數、教職工、專任教師情況[EB/OL].http://www.moe.gov.cn/jyb_sjzl/moe_560/2020/quanguo/202108/t20210831_556365.html.

[4]張桐.“中心—邊緣”結構及其消解:理解人類思維的新視角[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47(5):89-94.

[5]詹國輝,王奕驊.中心邊緣理論功用及其引申[J].重慶社會科學,2015(7):26-32.

[6]趙一凡.從胡塞爾到德里達:西方文論講稿[M].北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

作者簡介:龍肖冶(1995— ),女,漢族,山東滕州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助教,碩士。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通訊作者:劉步青(1987—),男,漢族,山東泰安人,南京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博士。

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項目:南京醫科大學教育研究課題——“MOOC+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建設與評價機制研究(課題編號:2019ZC001)。

猜你喜歡
一流邊緣中心
剪掉和中心無關的
在打造“兩個中心”中彰顯統戰擔當作為
關注一流學科
我校獲批4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
“雙一流”建設如何推進
別讓托養中心成“死亡中心”
一張圖看懂邊緣計算
北上廣操心“副中心”
在邊緣尋找自我
走在邊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