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思政角度下的高中數學教學

2024-04-27 13:40夏兗明
文理導航 2024年14期
關鍵詞:教學案例課程思政高中數學

夏兗明

【摘? 要】新高考對高中數學課堂要求越來越高,如何去改變?如何做到與時俱進?課程思政這一種新興的模式符合當下的要求。本文將從三個角度探討在思政角度下的高中數學教學,通過理論與例題的結合,為高中數學教師提供一些參考,以便更好地培育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提升學生的素養能力。

【關鍵詞】課程思政;高中數學;教學案例

一、為什么(Why)要開展思政角度下的高中數學教學

從近幾年高考試卷分析來看,除了引入了多選題這個新型題型,更多的是為了發揮考試的導向區分作用,體現高考的育人功能。高考的數學題目既突出了數學的本質,又堅持以能力為主、思維為輔、素養為基的出題原則。高考數學強調在實際的基礎上考查理論,通過真實情境再現,讓學生體會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感受到中國文化的自信,科學把握了數學試題的開放性和引導性,科學把握了數學核心素養的考查與評價,穩中有變,體現了基礎、應用、創新、拓展、綜合五大特征的新高考要求。原有的高中數學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新高考要求,所以我們要引入思政課程這一模式,去鍛煉和提升學生的能力。

對學生在高中數學課程中能力的要求,由最早的四基四能到現在的六大核心素養,那么引入課程思政模式后,如何看到變化?怎么去評價?怎么去檢驗?標準是什么?體現的方法有很多,但我們更多的是在數學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去衡量、去實現思政育人。下面以一道概率統計的多選題為例淺析。

例題1(多選題)福鼎市某中學舉行“習爺爺故事進校園”演講比賽,總共有6名選手(包括小明和小文)晉級總決賽,為了保證比賽的公平,現進行抽簽決定出場的順序(1號表示第一個出場,依此類推),事件A表示“小明是1號”,事件B表示“小文是偶數號出場”,事件C表示“小明和小文出場號和為奇數”,事件D表示“小明和小文出場號和之和是7”,則(? ?)

二、思政角度下的高中數學教學是什么(What)

(一)扎實學識是前提

高中數學的教學可以分為下面幾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讓學生掌握知識,第二部分是讓學生學會應用知識,第三部分是幫助學生構建自己的數學體系,第四部分是讓學生透過數學進行思考和探索,從而延伸升華到立德樹人層面(思政角度)。因此,要在思政角度下開展高中數學教學,教師必須對數學學科本身和思政內容具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扎實的學科知識是在思政角度下開展高中數學教學的前提和保證。教師應該具備豐富的數學知識、廣泛的文化素養和思政能力,對社會現象、人生哲學、思政典故等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這樣才能在思政角度下引導學生掌握知識、應用知識、構建數學體系、思考和探索人生哲學等,從而真正實現思政育人的目的。

(二)立德樹人是本質

教師在高中數學課程設計時要學會三問:內容緣何如此設計?如何在課堂呈現?如何讓學生在思政方面有所收獲?所以,立德樹人是思政角度下的高中數學教學的本質,這就要求教師需要有較高的思想境界和思想政治素養,要求教師要深刻地理解立德樹人的核心價值觀并進行高中數學課程的思政設計,如自由、平等、公正、擔當、友愛等。只有理解才能走進學生、只有走進才能融入學生,只有融入才能引導學生,只有引導才能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才能在數學課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才能對學生的思想、情感、行為等方面有一個準確的把握。

(三)教技創新是抓手

思政角度下的高中數學教學前提是扎實的學識,本質是立德樹人,關鍵是如何在課堂進行呈現?教學技能的創新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抓手。創新在于與眾不同,與眾不同就能吸引學生,有吸引,就有互動,有互動,就有思辨,有思辨,就有探究,有探究,就有結果,有結果,就有理論,有理論就有思維,有思維,就有應用。下面以一道三角函數中求解的填空題為例淺析。

(2)解放思想,人生處處有風景,數學處處有圖形,引導學生學會思政轉換思想。

有的學生最終答案是左開右開,而不是左閉右開,學生不一定會講出來,但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再次思考,什么是臨界狀態?為什么上一次你吃了閉門羹(左閉),而下一次為你打開心扉(右開)?在錯誤中不斷成長,學生收獲的不只是知識點更是一種思維、一種哲學。講解方式一更多的是從傳統的模式切入,對于部分學生來說可能理解上有些困難。講解方式二是思想角度下進行探究,強調代數與平幾的結合,強調的是在思政角度與數學課堂的融合,在動態幾何畫板中(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引導學生去發現、思考、討論、實踐、歸納總結,最后升華到思政育人的層面。

三、思政角度下的高中數學教學要怎么做(How)

(一)回歸教材,資源挖掘要有深度

要尊重教材、回歸教材,對教材中的思政、育人資源進行深入的挖掘。比如教師在進行隨機試驗概念講解時,可以通過案例(扔硬幣)、視頻(體彩搖獎現場),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它的定義和特征,并對學生歸納出來的特征進行提煉(三大特征:重復性、明確性、隨機性)。教師在此基礎上進行思政教育,現在每天都在重復的學習(重復性),為了自己心中一個明確的目標(明確性),雖然說最終的結果是不確定的(隨機性),但青春無悔,我們無悔,因為我們全力以赴。

如何對數學教材內容進行思政挖掘?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思政引導和教育,要想真正取得成功,是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強調的是求真務實。

(二)多管齊下,創新方式要有亮度

教師要學會多管齊下,既要傳承原有的教學模式,比如板書、課堂歸納與小結,也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教學方式,課堂的呈現要有溫度、力度,更要有亮度。從試驗模擬角度出發,除了傳統的幾何畫板,我們還可以使用Excel、Geogebra等,給學生提供更加直觀真實的試驗模擬。從課堂呈現角度出發,除了PPT、視頻、黑板等,教師還可以利用希沃白板、云課堂、希沃競技小游戲、希沃自帶小功能等不同方式呈現,學生不一樣的體驗和選擇,在體驗中找到合適自己的方式。從課堂互動與交流角度出發,除了指定回答、隨機提問、小組協作與探討,還可以利用隨機點名小程序、希沃蒙層、拆盲盒等方式進行互動與交流,即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又增添了神秘性和不確定性,讓學生高度關注,讓課堂教學充滿了樂趣。

(三)緊扣熱點,融入教學要有效度

要緊扣學生關注的熱點(生活、社會、時政等),有效利用其中的思政育人的資源,融入高中數學教學。比如,有的學生把考試的成功歸結為運氣,教師可以針對這個問題,在條件概率和全概率的教學中,通過相關的例題或者試驗,讓學生去探究運氣和成功的關系。

通過上面的分組設計和討論回答,學生發現要想做對單選題,關鍵還是在于對知識的掌握。猜對答案是偶然事件,是不切實際的,不能通過這種偶然事件詮釋自己考試的得分。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思政教育,成功沒有偶然和捷徑,只有踏實的付出,方能收獲成功。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高中數學教育的任務不再是單純傳授知識和技能,更注重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教師應當與時俱進,從為什么(Why)、是什么(What)、怎么做(How)三個方面去理解和掌握思政角度下的高中數學教學。

猜你喜歡
教學案例課程思政高中數學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湘繡專業實施課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小學數學課堂導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反轉課堂模式與數學教學案例
促進初中化學定量觀建構的教學案例
高中數學數列教學中的策略選取研究
小學數學“反思型” 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調查分析高中數學課程算法教學現狀及策略
基于新課程改革的高中數學課程有效提問研究
數學歸納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