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實驗儀器的自制與改進

2024-04-27 13:40許波祥
文理導航 2024年14期
關鍵詞:實驗設計初中物理創新能力

許波祥

【摘? 要】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和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而實驗儀器作為實驗過程中的關鍵工具,對提升實驗效果和學生實踐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討初中物理實驗儀器的自制與改進,通過對自制實驗儀器的意義、分類與作用進行分析,提出一系列策略以促進學生參與實驗儀器的制作和改進過程。這些策略以期在降低實驗成本基礎上提升實驗操作的靈活性與實用性,為學生提供一個發揮創造力和探索精神的平臺,為實驗教學順利開展提供有效保障。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儀器;自制與改進;實驗設計;創新能力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和實踐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儀器作為實驗教學的重要工具,對保證實驗過程的順利進行以及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具有重要作用?;谫Y源受限等因素的影響,一些學校無法提供足夠多、高質量的物理實驗儀器,需要通過自制與改進實驗儀器的方式解決實驗操作難題。自制實驗儀器是指通過利用簡單材料和工具,結合物理原理,制作出符合實驗需求的實驗裝置,這樣能在提升實驗儀器精準度的基礎上獲得更加可靠的實驗數據。

一、自制與改進實驗儀器的意義分析

自制與改進實驗儀器是實驗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和實踐價值。自制實驗儀器能夠降低實驗成本,提升實驗效果。首先,相比于購買昂貴的實驗儀器,利用簡單的材料和工具自制實驗儀器,能在保證實驗質量的前提下降低實驗成本。其次,自制與改進實驗儀器可以拓展實驗的應用范圍。通過靈活運用自制與改進技巧,可以使實驗儀器適應更多不同類型的實驗,拓展其應用范圍,為教學實驗提供更多可能性。同時,根據實際教學需求改進實驗儀器,能提升實驗儀器的性能和精確度,使實驗數據更加準確可靠。最后,物理教師通過指導學生參與實驗儀器自制與改進,能加深學生對實驗目的、實驗原理等內容的了解,通過動手操作實現創新思維與操作能力的培養。

二、初中物理實驗儀器的分類與作用

初中物理實驗儀器是在物理實驗中用于進行各種測量、觀察和驗證物理原理的工具裝置,大致分為測量儀器、光學儀器、電路儀器等幾類。測量儀器用于測量物理量,如刻度尺、溫度計、電表等;光學儀器用于研究光學現象,如面鏡(平面鏡、凸面鏡、凹面鏡)、透鏡(凸透鏡、凹透鏡)等;電路儀器用于進行電路實驗,如電源、電阻等。不同類別的實驗儀器在實驗中起到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實驗儀器的運用幫助學生了解物理學原理,而通過自制和改進可以提升實驗儀器性能,使實驗效果更佳。

三、初中物理實驗儀器的自制與改進策略

(一)根據教學目標自制簡單實驗儀器

初中物理實驗是培養學生科學思維和實驗技能的重要環節,而實驗儀器的自制與改進能有效提升實驗的趣味性和教學效果。物理教師應根據教學目標和實驗內容的要求,結合學校資源和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自制一些簡單的實驗儀器,以滿足教學需求。首先,教師應該明確實驗的教學目標和要求。不同的實驗目的和內容需要不同的儀器,因此,在自制實驗儀器之前要梳理清楚實驗的具體目的、確定所需的儀器種類和功能。其次,教師可以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和實驗設計,尋找合適的自制實驗儀器的方案。教師通過參考教科書、網絡資源、學術論文等途徑,了解已有實驗設計和儀器構建方案,然后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和改進。最后,教師需要評估自制實驗儀器的可行性和成本效益??紤]到學校資源限制和實驗器材成本,教師需要權衡利弊,選擇簡單制作且成本較低的實驗儀器。

以“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制作一個簡單的杠桿實驗裝置,用于學生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第一步,教師選擇一根長度適合實驗需求的均勻細木棍,確保木棍沒有明顯的瑕疵或彎曲。根據實驗目的設計杠桿的形狀,可以選擇直杠或L形杠等,本次實驗中選擇直杠。第二步,將支架座放在實驗臺上,選擇一個適當的位置設置一個固定的支點,確保杠桿可以在其上順利旋轉。將選好的木棍放置在支點上,確保其能夠自由旋轉,以模擬真實的杠桿運動。第三步,使用繩子或線將小砝碼掛載在杠桿的一側,確保砝碼可以在杠桿上自由移動(通過將繩子繞過砝碼并系在杠桿上來實現)。第四步,教師將自制杠桿帶到實驗課堂教學中,讓學生使用尺子等工具確保砝碼位置的準確度,使杠桿保持平衡。第五步,指導學生在實驗中觀察杠桿在不同位置時的平衡狀態,記錄相應的數據,如杠桿長度、砝碼位置等信息。通過以上操作,教師能制作一個簡單的杠桿實驗裝置,讓學生通過實踐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有助于學生掌握杠桿實驗的原理與操作方法,也能培養其實驗操作與觀察能力。

(二)重視改進現有實驗儀器提升性能

現有實驗儀器是提升實驗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物理教師通過對已有實驗儀器的性能進行改進,使其更適應教學需要,提升實驗精確度和可靠性,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和科學認知水平。首先,在進行實驗儀器的改進之前明確改進的具體目標和需求。例如,是否需要提升儀器的測量精度、穩定性或擴展其功能等,這些目標會直接指導后續的改進方向。其次,對現有實驗儀器的原理和結構進行深入的了解,通過分析實驗儀器的工作原理,確定哪些部件或參數需要進行改進。教師通過學術論文、專業書籍、科研機構的技術報告等渠道獲取最新技術與設計思路等信息,確定實驗儀器改進的具體方向。再次,在進行實驗儀器改進時選擇合適的材料和元件至關重要,選擇高精度的傳感器、穩定的電子元件等能提升儀器性能。最后,在進行實驗儀器改進后進行充分的測試和驗證,確保改進的效果符合預期。

實驗儀器的改進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教師根據實際的教學經驗和學生的反饋,不斷優化和改進實驗儀器,使其逐步達到最佳狀態。如在進行熱傳導實驗裝置改進過程中,物理教師可以將原來的金屬棒替換為具有不同熱傳導特性的材料,如塑料、木材等,以便學生比較不同材料的熱傳導情況。在熱傳導實驗棒的兩端各增加一個溫度傳感器,以便實時監測溫度變化,利用數據采集設備進行記錄和分析。同時,配備熱像儀,用于實時顯示實驗棒表面的溫度分布,使學生直觀地觀察熱量的傳導過程。利用數據采集設備記錄實驗數據,讓學生通過數據的整理和分析,能更清晰地了解熱傳導的規律和特性。通過這些改進,學生能夠更直觀地觀察和分析熱傳導實驗的過程,深入理解不同材料的熱傳導特性。同時也讓實驗操作更加生動有趣,促使學生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參與實驗操作與交流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驗精神與獨立思考能力。

(三)指導學生分組制作簡單實驗儀器

本文認為通過親自動手制作實驗儀器,初中生將在實踐中獲取直觀、感性的認知,使抽象的理論知識更加具體和實質化。物理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分組制作簡單實驗儀器,讓學生在儀器制作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知識體驗。小孔成像是初中物理實驗中的重要內容,通過分組制作簡單的實驗儀器,讓學生親自動手制作實驗裝置,深入理解小孔成像的基本原理,培養實驗設計和團隊合作的能力。第一,教師在實驗之前講解小孔成像的原理——當光線通過一個小孔時,光線會在小孔處發生衍射現象,從而形成一個像。教師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實驗合作小組,每個小組需要共同努力制作簡單的實驗操作儀器。第二,鼓勵學生在兩個紙杯上制作小孔,在兩個紙杯的底部用剪刀剪出一個小孔,小孔直徑約為1毫米。用黑紙剪出兩張小圓片,直徑稍大于小孔,將這兩張小圓片粘貼在紙杯底部的小孔周圍,以阻止過多的光線通過。將一張白紙剪成一個小方塊,大小適中可以覆蓋住紙杯的打底部,將這個白紙方塊用膠帶固定在一個紙杯的口部作為屏幕。將兩個紙杯對口相套,確保小孔對齊,用膠帶將兩個紙杯固定在一起,以保證位置不會移動。將這張裝置放置在陽光照射的地方,或者用手電筒照射,調整紙杯的位置,使小孔對準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紙杯的屏幕上觀察形成的圖像(會看到一個倒置、放大的影像)。第三,指導學生完成實驗儀器制作之后進行操作,重點記錄實驗現象與數據,如物體形狀與大小等信息。這樣不僅利于學生進行實驗儀器制作探索,也能在互動交流中深刻理解光學成像的基本原理,進一步思考小孔成像的特性,還能培養學生的實驗設計與觀察記錄能力。

(四)鼓勵學生對實驗設計進行優化改進

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學習是一種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生通過參與實驗設計和改進,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具體的實踐經驗。物理教師通過鼓勵初中生對實驗設計進行優化改進,可以培養他們的實驗設計和創新思維,也提升解決問題和應用知識的能力。例如,在進行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以下做法激勵學生對實驗設計進行優化改進。

首先,在實驗開始前,明確實驗的觀察目標,例如觀察成像位置的變化、研究成像的清晰度等,讓學生知道實驗的重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平面鏡成像的問題,例如“在何種條件下成像會最清晰?”或“如何使成像位置發生變化?”“背景條件不同是否會產生不同的成像結果?”鼓勵他們提出猜想或者想法。其次,需要準備多個不同尺寸的平面鏡,讓學生嘗試使用不同大小的平面鏡進行實驗,讓學生觀察到不同尺寸平面鏡的成像效果,更全面地了解平面鏡成像特點。再次,鼓勵學生提供多個光源的位置選項,通過自由選擇光源放置位置的方式,讓學生探究光源位置對成像的影響。學生在選擇光源位置后逐一觀察平面鏡中的成像效果,對比分析成像位置、大小與清晰程度等信息。同時,指導學生運用不同顏色的背景板或物體,實驗觀察不同背景條件是否對成像效果造成影響。最后,學生應該自主設計實驗記錄表格,涵蓋平面鏡尺寸、光源位置、觀察角度等信息,以及相應的成像效果。這樣在保障學生參與度基礎上實現實驗設計的針對性優化,培養其創新思維能力,利于學生在實驗操作中深入理解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提升他們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結束語

初中物理實驗儀器的自制與改進是一個有益且具有實踐意義的活動,能在降低實驗成本基礎上提高實驗儀器的操作性能,為學生理論學習與實驗操作提供更好的條件支持。本文認為在自制與改進物理實驗儀器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教學目標自制簡單實驗儀器,重視改進現有實驗儀器提升性能,以此提升實驗精確度和可靠性。同時,教師也需要指導學生分組制作簡單實驗儀器,重視鼓勵學生對實驗設計進行優化改進,讓學生在分析實驗數據基礎上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

【參考文獻】

[1]郭曉萍,秦曉文,尹瑋,等.基于認知理論的初中物理實驗分類研究[J].物理實驗,2021,41(11):55-59,63.

[2]王建籌.初中物理“隨手取材”實驗的意義與實踐[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0,21(12):47-48.

[3]洪維貞,張貴林.對初中物理實驗儀器使用的冷思考[J].物理教學,2020,42(5):39-41.

猜你喜歡
實驗設計初中物理創新能力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不同的溫度
有趣的放大鏡
創新能力培養視角下的無機化學教學研究
哪個涼得快?
無字天書
推進軟件產業創新能力提升
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高職音樂教育改革探討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切入生活,構建魅力初中物理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