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后續高質量發展的思考與對策

2024-04-29 17:54杜軍民黃智俊王海峰
行政科學論壇 2024年2期
關鍵詞:南水北調水源供水

杜軍民 黃智俊 王海峰

一、引言

南水北調工程自2014年12月建成通水以來,基于丹江口水源的優質性、穩定性、可靠性等因素,南水北調水源已由規劃建設期沿線受水城市的備用水源穩步成為主力水源,越來越多的城鄉居民飲用上了清澈甘甜的丹江水。為管好用活這一渠清水,讓更多的人民群眾直接受益,推動數字孿生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同時研究探索破解制約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用高水平的運行管理和不斷擴大的供水規模促進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后續高質量發展刻不容緩。

二、南水北調現有工程已發揮的效益

以2023年8月23日鄭州市南部片區南水北調水源通水為節點,通水8年多以來,累計向河南供水199.33億立方米,通過39個供水口門和7個退水閘向104座水廠供水和生態補水,覆蓋沿線11個省轄市市區、49個縣(市)城區、122個鄉鎮,水源水質始終保持在Ⅱ類標準及以上,直接惠及人口2950萬。南水北調工程的社會、生態、經濟效益穩步擴大。

一是南水北調水源可靠穩定,有效補足了沿線受水城鄉供水“單一性、脆弱性”短板,水資源短缺狀況得到極大緩解。二是南水北調水源水質穩定達標,徹底改變了一些地區長期飲用高氟水、苦咸水、硬質水的狀況,有力保障了人民群眾的飲水安全和健康水平,人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顯著提升。三是通過南水北調水源置換和生態補水,河湖水系生態用水增加,沿線城市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四是南水北調水源由原規劃的“補充”水源變為城鄉“主力”水源,受水區水資源增加、承載能力提高,促進了當地產業結構優化調整。五是南水北調水源城鄉供水同源、同網、同質、同服務,加快了城鄉供水一體化進程。

三、南水北調定位及要求

南水北調是黨中央、國務院決策建設的緩解我國華北地區水資源嚴重短缺、優化水資源配置的重大戰略性基礎設施,是關系華北地區各省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子孫后代福祉的千年大計。

(一) 中央層面的定位及要求

1952年10月,毛澤東主席視察黃河時,遙望著滾滾東去的黃河水,對當時的黃委會主任王化云說:“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一點也是可以的?!睆拇?,共和國就開始精心編織一個宏大的水之夢——南水北調!

21世紀,全世界面臨著淡水資源匱乏的問題。淡水已經上升為與糧食、能源相提并論的三大戰略物資之一。我國人均淡水資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值的1/4,是世界上最貧水的13個國家之一。北京市人均水資源量已從多年前的不足300立方米降至100立方米,大大低于國際公認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線。北方黃淮海地區,更是以7%的水資源,支撐了35%的人口、39%的耕地和32%的GDP。

2021年5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省南陽市主持召開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時指出:“南水北調工程事關戰略全局、事關長遠發展、事關人民福祉?!薄耙涌鞓嫿▏宜W,‘十四五’時期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為目標,以優化水資源配置體系、完善流域防洪減災體系為重點,統籌存量和增量,加強互聯互通,加快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p>

(二) 省級層面的定位及要求

南水北調工程在河南省重大基礎建設里屬于國之重器、國之大者,是河南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水資源支撐。河南省委、省政府站在對黨、對人民、對歷史負責的高度,堅持“政績融在清水里,豐碑刻在青山上”的執政理念,堅守南水北調“一池清水入庫、一泓清水北送”的政治責任,劃定3054.43平方公里作為水源保護區,其中一級保護區203.17平方公里,二級保護區2851.26平方公里。水源地保護范圍內的3市6縣關停并轉污染企業801家,拒建200多個存在水質污染隱患的企業項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126 平方公里,流轉下崗職工27147人,減收增支70多億元。

四、可持續發展視角下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存在的提升空間

一是對標國家2021年頒布印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水利部2021年印發的《“十四五”智慧水利建設規劃》及2023年印發的《關于推進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的指導意見》,現有的規范化、標準化、智能化運行管理方式和標準化體系存在質量標準不夠高、操作規程不完善、評價細則不具體等不足。二是雖然實現了遠程智能控制,但是在智慧化巡檢、智慧化調度、智慧化工程結構及設備性能安全預演預警等方面仍需加強。三是橫向對比北京市城區供水南水北調水占七成以上、天津市主城區供水基本為南水北調水的現狀,河南省因沿線部分受水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口增長規模不及預期,分配水量指標尚未能全部落地,供水空間需進一步擴大。

五、后續高質量發展的思考與對策

在理清南水北調工程現狀、定位要求及可持續發展提升空間后,后續高質量發展總的思路與對策是:用科學化、標準化、智慧化管理方式高質量高水平管好用好已建成實體工程,通過實現更長工程使用壽命、更好工程運行狀態,發揮更大社會、生態、經濟效益;用高標準高技術規劃建設新的供水工程,緊盯“引江補漢”新增的南水北調中線20億立方米調水指標,堅守南水北調公益性基本特征,西提東送,讓更多的南水北調優質水源落地,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進程。

(一) 用科學化、標準化、智慧化管理為已建工程高質量運行護航筑基

1.以數字孿生南水北調建設向科學化、智慧化轉變

學深吃透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十四五”智慧水利建設規劃等,掌握政策、把握方向。摸清家底現狀、切中需求要害、適當超前謀劃,統籌資源編制數字孿生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建設頂層規劃。聚焦“三個安全”,實施清單管理、掛圖作戰、節點推進。以已建成的自動控制和調度等8大系統為基礎,以工程建設階段預埋的安全監測設備為根本,以確保工程設施安全為目標,利用感知智能、集成數據、AI超算等技術,對工程設施全生命周期安全護航;通過數字孿生的超強算力,精準推演全省39個已供水口門水量變化對總干渠水面影響,進而推送各個水廠不同時段可供水量數據區間,為全省水量精準調度提供決策依據;通過數字孿生南水北調研發推廣,為全省39個供水口門前池和25座提水泵站前池安裝去淤止淤專用設備,解決前池因長時間積淤富氧對供水水體的二次污染問題,確保水質安全。

2.以標準化管理創建提升管理質量和水平

將標準化管理創建融入數字孿生南水北調建設全過程。把數字孿生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建設作為標準化建設管理示范的應用實踐,全過程執行現實需求、項目調研、頂層設計、項目立項、責任體系、管理標準、獎懲辦法等標準化。按照可復制、可借鑒、可推廣目標,在進行數字孿生南水北調建設時,成立標準化管理創建專項攻關領導小組,專業攻堅團隊實操,業務職能部門配合,在已有責任體系、管理制度、質量標準、操作規程、獎懲辦法標準化體系下,逐項檢視補充、完善提升,并高度融合運管一線實操,構建起具有一定行業領先水平的標準化管理體系。

(二) 西提東送、適當超前規劃南水北調水網

1.南水北調水網

南水北調優質水資源是戰略資源,遵循河南水利供水“一張網”原則,統籌全省水資源分布和利用,西提東送、覆蓋全省、適當超前,規劃“系統完備、安全可靠、集約高效、綠色智能、循環通暢、調控有序”的河南南水北調供水網絡。充分消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已分配存量,超前規劃“引江補漢”新增20億立方米調水指標中可分配給河南的水量指標,“一張藍圖”全覆蓋,實現大供水格局,提升全省城鄉居民飲用水安全系數,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2.互聯互通、深度融入河南現代水網

基于河南省水資源的統籌調配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戰略儲備能力等綜合指標,規劃南水北調供水網絡深度融入河南“八橫六縱、四域貫通”現代水網,充分發揮南水北調水源的可靠性、穩定性、質優性優勢,構建互聯互通的河南現代化水網體系。

(三) 謀劃建設一批補網強鏈工程

在“一張藍圖”框架下積極謀劃一批補網強鏈供水工程,成熟一個、建設一個、通水一個,早日讓分配給河南的余量指標水量落地。以南水北調中線“引江補漢”新增20億立方米建成通水為節點,堅持南水北調公益性基本特性,積極謀劃、分步建設一批惠及偏遠地區的供水工程,讓更多的河南人民飲用上南水北調水?;诠┧踩?、嚴重干旱來水減少等極端情況考慮,結合河南區位優勢,規劃建設幾座抽水蓄能工程,正常年份為電力行業消峰填谷,防止特殊干旱年份丹江口水庫水源不足?;谒W安全、地方水廠沒有調蓄功能的突出矛盾,謀劃幾座供水調蓄工程,防止突發狀況下水廠斷供。

(四) 創新體制機制

一是創新運行管理體制機制,全省南水北調配套工程運行維護實行垂直管理,在現有人員基礎上選拔組建一支專業化的運行維護管理隊伍,切實提高配套工程運行維護的科學化、標準化、智能化水平。二是創新投資建設體制機制,針對一些偏遠地區建設運行供水工程成本偏高、當地經濟發展落后的問題,爭取國家投資或創新投資,由南水北調運行管理機構統一管理、自行調節投資建設,滿足偏遠地區人民提高飲水質量的迫切需求,達到同飲南水北調水目標。

猜你喜歡
南水北調水源供水
保護水源
南水北調東線山東段工程建設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南水源頭清如許
南水北調運行管理研究
南水北調
分區分壓供水在雕鶚水廠供水中的應用
尋找水源
供水產銷差的組成與管控建議
DRAINING THE SOUTH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