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終末期患者的安寧療護對策

2024-04-29 19:07
中西醫結合護理 2024年2期
關鍵詞:療護終末期安寧

奚 汶

(北京市隆福醫院 康復科, 北京, 100010)

安寧療護是指為終末期或老年患者在臨終前提供身體、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關懷等服務,控制痛苦和不適癥狀,提高生命質量,幫助患者舒適、安詳、有尊嚴地離世,最終達到逝者安詳,生者安寧,觀者安順的目的[1-2]。安寧療護方式有多種,如“臨終關懷”“慈懷療護”“善終服務”“緩和醫療”,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將臨終關懷、舒緩醫療、姑息治療等統稱為安寧療護[3]。本研究就終末期患者的安寧療護對策進行總結分析,旨在為提高終末期患者的生存質量提供參考。

1 醫患溝通操作要點與注意事項

護理人員應主動熱情關心和撫慰患者。傾聽時,護理人員與患者相對而坐,兩眼相視,身體微微前傾,語言上給予適當的回應,如有必要,重復患者的語言;囑患者充分表達和談論自己的內心感受,不隨意打斷、訴說,保持耐心,戒驕戒躁。護理人員在安慰患者時,既要強調希望的一面,又不要過于樂觀,應表現出沉著冷靜、大方、認真、負責的精神態度,在心理上給予患者更高的支持。護理人員可以適當運用語言和行動表達對患者感受的理解,尊重患者的決策意愿,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減輕其心理壓力,作出的決策盡量與治療、護理相協調。護理人員工作之余盡可能陪伴患者,使用鼓勵和引導的話,并在適當的時候使用撫觸治療。表情、眼神、手勢和非語言交流的正確恰當應用,也是護理人員對患者同情和尊重一種有效的方式。護理人員與患者言語交流時,注意適當的溝通時機,說話緩慢清晰,用詞要簡明扼要,告知信息應清楚簡短。護士表情親切、態度誠懇,耐心傾聽患者的訴說,是消除患者焦慮與抑郁心理的有效方法之一。

2 幫助患者應對情緒反應

情緒是患者精神世界的真實反映,醫護人員應密切注意臨終者的心理反應、行為改變及個性心理特征,給予相應的安撫。為避免患者出現過激及消極情緒,護理人員在交談過程中,鼓勵、支持臨終患者敞開心扉,將應激性情感如憤怒、恐懼、暴怒和失望用言語表達出來,以促進心身疾病的緩解,從心理和精神的不安與痛苦中解脫出來,使臨終者感到被尊重、被關心和被接納,促使生命最后階段的順利超脫[4]。干預要點如下:①鼓勵患者充分表達自我。②適當運用溝通技巧(如:傾聽、沉默、觸摸等)對患者表示理解和關心。③時刻注意患者在談話過程中的情緒變化,及時調整談話內容,調動正面情緒,減輕焦慮、抑郁等情緒癥狀。④指導患者運用放松技巧,如深呼吸、熱敷、冷敷、按摩放松、音樂療法等來減輕焦慮,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身體上的疼痛和傷害,使其享有人格的尊嚴和精神上的權利。⑤引導患者實現切合實際的目標和實現目標的計劃。⑥幫助患者維持積極健康的情緒,獲得患者的信賴,使患者感到親切可靠,消除孤獨感,降低患者的恐懼和不安。⑦鼓勵家屬多陪護患者,促進家屬與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使患者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⑧盡可能為臨終患者提供單獨、安靜、舒適、整潔、隱私的環境,減少外界對情緒的影響,避免室友間相互影響。病房布置應素雅、和諧,可擺放一些患者喜歡的東西如照片、慰問卡、鮮花綠植等物件,以增加生機和溫馨感。

3 尊重患者權利,維護患者尊嚴

患者雖然處于臨終階段,但個人尊嚴不應因生命活力降低而遞減,個人權利也不可因身體衰竭而被剝奪。醫務人員在執行各項操作時,要及時與患者及家屬解釋、溝通,尊重臨終患者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保護患者的隱私,減輕患者的失落感和自卑心理,幫助患者在生命的最后一站安靜、舒適而又有尊嚴的度過[5]。具體操作:①評估患者的人際關系狀況,家屬的支持情況[4]。②對患者家屬進行教育,教授家屬了解死亡知識,鼓勵家屬盡可能多地陪伴臨終者。③指導家屬了解治療過程,鼓勵其參與部分心理護理。④家屬在陪伴患者的同時也要配合護士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減輕心理壓力。⑤根據患者疾病的不同階段選擇不同形式的社會支持,鼓勵患者積極尋求社會支持,充分發揮社會支持的作用。⑥親情關愛,親屬的理解支持是患者調整心理狀態的重要環節。

4 舒適與關懷

護理人員應及時解決或減輕患者身體上造成的不適,如疼痛、呃逆、嘔吐、便秘等。護理人員鼓勵患者遵醫囑服用藥物,并觀察用藥后的反應;為患者創造干凈、整潔、安靜、溫暖的康復環境,維護患者尊嚴。護理人員盡可能為患者提供單人病房,讓患者和家屬有更多獨處的時間,年輕的癌癥患者更希望由家人完成生活護理,更能體會到親情關愛和安全感。

5 死亡教育

患者病情的惡化,患者自身與家屬均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言行舉止和情緒受到影響。護理人員需要及時與家屬進行交談和溝通,改變其對死亡的負面認知。①尊重患者的知情權利,引導患者正視和接受當前的疾病狀況。幫助患者獲得有關死亡、瀕死相關知識,引導患者正確認識死亡。②提醒家屬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保持良好的情緒,順利度過居喪期。引導患者回顧人生,對人生的意義予以肯定。③鼓勵患者制訂現實可及的目標,并協助患者完成心愿,鼓勵家屬相互陪伴、坦誠交流,適時表達關心愛護之情。④鼓勵家屬探望患者,與患者談論積極、快樂的事情,減輕患者的焦慮與不安。允許家屬陪伴,盡量滿足家屬的合理要求,給予家屬盡可能的幫助。⑤針對患者的一些失控行為,家屬應給予同情和理解。

6 哀傷輔導

居喪期的護理不僅是幫助患者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后路程,同時也是幫助家屬度過悲傷期,重新開始新生活的重要措施,充分體現了醫務人員的責任感和臨終關懷的宗旨。①觀察家屬悲傷的情緒反應及表現,對患者家屬的心理狀態和意識狀態進行評估。②提供安靜、私密的環境??醋o人員應親自動手或協助家屬料理好遺體,動作要輕柔、穩健,并按規定程序進行操作。③尊重死者生前的遺愿或家庭風俗習慣與宗教信仰,適應家屬需要,允許參與為死者整理遺容和穿戴服飾。④鼓勵家屬將悲傷情緒充分表達出來,護理人員耐心陪伴、傾聽,激勵家庭成員參與社會活動,平穩度過悲傷期,重新開始新生活。⑤通過電話、信件、網絡等形式,提供喪期的隨訪支持,以表達對居喪者的慰問與關懷。⑥充分發揮志愿者或社會供養系統在喪事期間的隨訪、供養作用。⑦協助辦理喪葬等事宜,并為其家屬提供相關社會支持機構的有關信息,幫助其疏導悲痛情緒,勸導患者家屬面對現實,訴說內心的痛苦,盡可能減輕家屬的負擔和悲痛,重塑生活信心[6-7]。

7 小結

醫護人員在護理終末期患者時應針對患者的病情與癥狀做好相應的評估、觀察,注意操作要點并輔以人文關懷及優質的安寧療護,使患者感受到身體舒適、精神健康和靈魂安寧,減輕家屬的負擔和悲痛,重塑生活信心[8-9]。安寧療護在國內處于起步階段,相關的政策、規范等尚不完善,廣大醫護人員有待進一步加強姑息護理及人文關懷的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深化優質護理服務內涵,共創和諧醫患關系。

猜你喜歡
療護終末期安寧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開展第三批安寧療護試點工作
多地加速推進安寧療護工作
急診科護士安寧療護知識和態度的調查研究
探討心理干預在終末期腫瘤患者康復中的臨床作用
腹膜透析在有腹部手術史的終末期腎病患者中的應用
還鳥兒一個安寧的家
贏來安寧獻給黨
安寧的戰爭
姑息護理在終末期心衰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終末期腎病透析患者的心理支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