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向度需求下的藝術品市場
——以NFT交易為例

2024-04-30 12:34郭雨欣
藝術家 2024年1期
關鍵詞:藝術品藝術家價值

□郭雨欣

NFT 全稱為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通證),是一種基于區塊鏈技術上的具有不可替代、不可分割、不可互換、不可復制、可驗證、可交易、可流通等特性的數字資產權益證明,可以理解為一種虛擬資產或實物資產的數字化所有權證書。它也被稱為非同質化代幣、不可替換通證、異質代幣等。NFT 是基于區塊鏈技術的獨特數字資產,有著獨一無二的身份和所有權信息,在藝術品收藏和投資領域中具有創新性。NFT 的出現不僅僅是對現有藝術收藏的增補,它還代表了一種“創造性破壞”,徹底改變了藝術品的收藏方式,使之超越了傳統的、封閉的小圈子限制。這種創新正是NFT 在藝術品投資中的獨特魅力。NFT 及類似的數字權利資產經營模式為中國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提供了難得的機遇。以往,藝術品市場的投資活動相對較為小眾,其參與圈層和操作方式較固定。而NFT 與藝術品的結合為整個藝術品的創作、生產、交易、收藏的價值創造過程帶來了全新的想象空間,預示著藝術產業將更繁榮,藝術市場形式更多樣化。NFT 的應用不僅包括數字內容版權的保護和交易,還涉及數字內容的發行和知識產權價值的實現。

從全球化發展的宏觀背景來看,更多的國家將本國的文化產業視為促進自身產業規劃與調整的積極因素。2000 年以后,文化產業占比持續加重,它以生產和提供精神產品食糧為主要活動,以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為目標。在其中的藝術市場里,藝術家與藝術從業者皆是文化的輸出方,藝術品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消費者、藝術家和藝術交易平臺三者構成了藝術市場的固定循環,不斷促進著藝術市場發展。各類高額的藝術作品與繁復的藝術品交易平臺層出不窮,藝術品拍賣價格屢屢刷新紀錄(如圖1)。藝術品收藏甚至成為抵押交易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科技網絡的發展、藝術市場的完善、人們素質和審美水平的提高,藝術鑒賞與交易將逐漸普及,推動文化產業提質增效,豐富我國的文化藝術,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時,NFT 技術的應用,使數字藝術品交易市場出現大量藝術家依附平臺的用戶生產內容(UGC),藝術家直面大眾和市場,使藝術市場逐漸下沉。

一、需求下的藝術品價值

(一)藝術品價值判斷背景

藝術品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其價值難以用傳統商品的評價標準來衡量。從早期到現代,人們對藝術品的價值認知經歷了深刻的變遷。在傳統觀念中,藝術品的價值往往與其歷史和文化意義、藝術創作的復雜度和獨創性、藝術家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等因素緊密相關。然而,隨著市場的發展和商業化程度的提高,藝術品的價值逐漸受到商業炒作和市場規律的影響。這種商業化趨勢有時會導致藝術品價值的扭曲,使藝術品的市場價格與其內在的藝術價值脫節。藝術品交易的局限性也影響了其價值判斷。藝術品的運輸和儲存存在一定難度,加之藝術品往往具有獨一無二的特性,其交易和消費主要局限于高端市場和少數收藏家。這種局限性導致藝術品市場長期保持著高度的專業性和排他性,普通大眾往往難以參與。此外,藝術家的創作意圖和主體訴求有時也會在市場的演變中被忽視或曲解。市場和消費者對藝術品的需求可能與藝術家的創作初衷不符,導致藝術品的市場價值與藝術家的精神文化訴求脫節。在這種背景下,藝術品的價值不僅依賴藝術品本身的質量和特性,還受到市場需求、文化背景、消費心理等多重因素的影響。

(二)藝術品消費

當今時代,審美藝術不再局限于高端場合,而成為一種更具有社會性意義的藝術形式。藝術的商業價值由市場和大眾消費的趨勢決定。在消費主義盛行的今天,商業價值已經逐漸成為整個社會的主導因素。同時,藝術博覽會逐漸多樣化,國際化程度提高并形成品牌效應,細分市場下藝術品外溢效應也更明顯,被符號包裹的人們開始追求物質和符號的意義。

消費社會逐漸完善了藝術市場的消費機制,藝術品可以作為一件商品被自由地購買收藏。在藝術消費市場經濟大環境下,藝術不僅僅要保持其藝術性,還需要與消費文化相適應。一件成功的藝術品,不僅僅是表面內容具有吸引力,其內涵要包括對生活的思考、對人文的關懷,以及對現實的反思和批判。當前的加密技術提供了一種嶄新的藝術表達和消費形式,這為我國現代藝術的商業化、藝術品市場的發展、個人藝術價值的體現等提供了一個更廣闊的空間。

二、數字藝術新興交易模式

人類發展至今無論處于何種時代都無法擺脫其精神的訴求,如遠古的巫術、中古的藝術音樂文學、近代的電影、現代的游戲,無論其形態是文學、音樂還是藝術,都為人們的精神世界帶來慰藉。藝術的出現是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當今藝術市場不斷興盛,人的精神需要藝術來填充。但時代在變,人的需求也在變。

(一)數字藝術品市場

藝術品市場發展分為三個重要階段,第一是把玩鑒賞階段,第二是收藏和饋贈階段,第三是作為投資品的階段。與發展階段相適應,交易市場逐年擴大,我國藝術品市場的交易模式也在不斷變化。NFT 技術的應用也使藝術品交易市場下沉,其作為新興的話題,在2017—2020 年間呈增長趨勢,于2021 年實現井噴式增長,話題討論度攀升。在海外市場中,根據調查顯示,NFT 交易平臺的總交易量由2020 年的8 570 萬美元上升到2021 年的196 億美元。以太坊平臺排名前三的NFT 交易市場包 括OpenSea、Rarible 和Axie Marketplace。其 中OpenSea 是以太坊區塊鏈上的第一個 NFT 交易市場,用戶可以制作NFT 并通過點對點方式購買、出售和拍賣。

(二)區塊鏈上的NFT

NFT 與同質化資產在交易過程中只關注數量的特性不同,非同質化資產具有獨特性、唯一性,如樓房、藝術品、數字資產、游戲皮膚等資產的價值往往不是固定不變的,其唯一性和稀缺性可能會使價值出現較大的浮動。

現階段關于NFT 的研究主要在三個方面,即概念介紹及價值探討、模型結構及系統組件、應用案例及其實現。

三、NFT對藝術品市場的影響

杰夫·昆斯曾說過:“歷史上最享有盛名的藝術家——萊奧納多·達·芬奇和他的投資人曾經極度富有,因為他的作品讓社會受益,而整個藝術行業里許多個體的發展也需要藝術作品創造的經濟利潤,藝術家和收藏家得益于當下藝術市場的拓展。當今的藝術收藏、藝術銷售、藝術評論比之前任何一個時代都收獲了更多的經濟支持和發展空間?!?/p>

NFT 打破了傳統藝術市場的閉環,進入主流藝術市場,擴展了藝術收藏的方式與路徑,同時為人們欣賞藝術的方式提供新的可能。更多市場規則將被重構,但這一切的利弊還有待時間檢驗。無論進入何種領域,了解NFT 所涉及的技術以及知識都是必要的前提。NFT 對藝術市場的介入與影響還需要大眾理性看待。

(一)對藝術品價值的影響

NFT 對藝術品價值的影響可以說是革命性的。在傳統藝術品市場中,藝術品的價值通常取決于多種因素,如歷史和文化意義、藝術家的創作技巧、作品的精神內涵和審美特征、社會的廣泛認可、藝術家的知名度以及市場需求等。這些因素共同決定了一個藝術品的價值和地位。然而,NFT 的出現重新定義了藝術品的價值觀念。

NFT 藝術品通過區塊鏈技術,確保了每件作品的唯一性和不可復制性。這意味著,即使是數字形式的藝術品,也可以像傳統藝術品一樣,擁有無可爭議的所有權和身份。這種技術保證了數字藝術品的稀缺性,從而在市場上創造價值。與傳統藝術品相比,NFT 藝術品的制作過程更多地依賴科技,這使藝術創作過程被簡化,但同時也帶來了新的藝術表達形式。

此外,NFT 藝術品的價值還體現在其創新性上。它們往往能夠跨越傳統藝術的界限,結合現代科技,創造出全新的視覺和感官體驗。例如,一些NFT 藝術品結合了三維動畫建模技術,甚至是增強現實或虛擬現實技術,為觀眾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藝術享受。

然而,NFT 藝術品的價值評估并非沒有爭議。由于NFT 藝術品高度依賴技術,有觀點認為這降低了藝術品中手工藝術和傳統創作的價值。此外,NFT 藝術品的市場價值往往與其藝術價值不完全對等。市場投機、炒作以及對新技術的過度追捧有時可能會導致NFT 藝術品價格的非理性上漲。盡管如此,NFT 也為藝術品市場帶來了新的活力。它們為藝術家提供了一種新的表現和盈利手段,也為收藏家和投資者提供了新的投資機會。NFT 藝術品的交易不再受限于傳統的藝術市場和拍賣行,使藝術品的買賣更加便捷和透明。

(二)對消費市場的影響

NFT 經游戲應用、藝術拍賣等宣傳,其價格遠超大眾的心理預期,這對藝術市場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其話題討論度增加,知名度提高,促使各大拍賣行擴大數字藝術在藝術市場中的影響力。在知名拍賣行與名人的輻射力和影響力下,各大企業公司積極響應,嘗試參與到數字藝術制作中。數字藝術品發展前期秩序混亂,沒有統一的標準,藝術品數量多、范圍廣,但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顯著。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各行各業都在探索和實踐“互聯網+”的發展模式,藝術行業也不例外,藝術的“互聯網+”發展模式為藝術家和觀眾之間的互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使藝術更容易被大眾接觸和了解,也使藝術家的創作和展示更便利。通過互聯網,藝術家可以將自己的作品發布在各種平臺上,不再受限于傳統的畫廊或展覽場所。這使藝術家的作品可以被更多人看到和欣賞,提升了藝術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在這樣的藝術市場中,無論消費者、創作者還是中介,對藝術品的交易欲望都空前高漲。NFT 藝術品因一筆巨額交易而為人所知,其刺激使NFT 藝術品的價值基調形成,使NFT 藝術品變成身份與地位的象征。藝術家追求藝術品消費潮流為其帶來的名譽和財富,為迎合市場的趨勢,主動創作出滿足市場需求的藝術品。當下的藝術市場雖不再是藝術家們閉門造車的時代,也不是高端消費人群壟斷的時代,但這種藝術市場的消費模式也引發了諸多問題,具體如下:

第一,發售平臺不合規與市場監管缺乏。第二,藝術消費門檻降低,易受交易主體的主觀控制。第三,藝術市場中的藝術品良莠不齊,數字藏品質量出現問題,藝術品價值局限在單向度的需求中。許多藝術品僅追求視覺感官的刺激,大部分購買交易也有從眾投資行為趨勢。第四,市場與平臺有儲存風險。第五,各大資本的注水、名人的宣傳、市場報告的過度商業炒作等行為使群眾難以對NFT 藝術品保持客觀謹慎的態度。

對此,相關部門需加強對藝術市場的監管,不斷完善藝術品消費模式。

NFT 不僅為藝術創作與表現提供了新的保障,在消費主義的大氛圍影響下也為人們提供了不同的視角與模式去觀察思考藝術市場,調動了藝術家創作的積極性,發展了藝術市場,提高了藝術品的知名度與影響力。

猜你喜歡
藝術品藝術家價值
藝術品鑒,2021年征訂中…
《藝術品鑒》常年征訂中…
藝術品鑒,2020年征訂中…
藝術品鑒,2020年征訂中……
小小藝術家
小小藝術家
一粒米的價值
“給”的價值
小黑羊的價值
放大你的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