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缺席的小戰士”到“崛起的棟梁之材”
——淺析主旋律戲劇的青年參與

2024-04-30 12:34王佳奕
藝術家 2024年1期
關鍵詞:戲劇創作歷史

□王佳奕

青年學生作為時代浪潮里的主力軍,以自主與愛國意識、進步思想與實踐,不斷增強著近代中國與世界的對話能力。近百年來的中國戲劇舞臺上,青年人亦肩負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傳承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當代的青年戲劇人在主動參與主旋律戲劇創排與制作的多元實踐中,以積極樂觀的心態迎接時代的機遇與挑戰。本文以戲劇創作與制作思維為基礎,以社會歷史與文化為觀察視野,試圖從中找尋出一條能指引青年戲劇人探索主旋律舞臺作品的前景之路。

一、主旋律戲劇——永恒的紅色基調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到“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再到“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時代機遇助推文藝作品百花齊放。在首都乃至全國的舞臺上,涌現出了大量講述革命歷史、反映當代社會現實題材的主旋律舞臺精品力作。這些作品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

以2019 年至2022 年期間為例,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和“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兩個關鍵的歷史節點上,首都的劇場里展演的新制作原創主旋律戲劇作品和復排復演經典主旋律作品就多達百部,其中包括《冬日1948》《直播開國大典》《鐵流東進》《谷文昌》《抗戰中的文藝》《香山之夜》《上甘嶺》《萬水朝東》等。這些劇目的出品與制作單位既有國家文化事業單位和地方院團,又有商業戲劇運作的民營機構組織。也正是基于創制方多元的運營與管理模式,方能更有效地促成主旋律戲劇作品成為紅色文化的流量擔當、紅色產業的經濟密碼。同時,主旋律戲劇作品也通過講述中國故事,準確把握時代脈搏,堅持戲劇的人民性價值取向,反映時代風貌和時代精神,成為“叫好又叫座”的文化典范,不斷提升人民文化自信,獲得市場與口碑的雙豐收。

二、“缺席”的小戰士——主旋律戲劇只是父輩的特權嗎?

所謂主旋律戲劇,是指強調思想性和正面價值觀,倡導人民群眾的覺醒和奮斗,同時也反映社會現實和人民生活的戲劇作品。從制作規???,主旋律戲劇歸屬于高水準、大制作的規格,屬于政府及文旅部門主抓的重點項目,因此這些劇目的出品單位和制作團體要能夠滿足以下基本條件——較充足的資金、較高的政治站位、廣闊的平臺影響力和追求最高榮譽的目標等,如此才能整合最優質的演藝資源。從參與主旋律戲劇作品的主創團隊上看,這些戲劇作品幾乎仍由1950 至1970 年出生的人、職業生涯二十年以上的藝術家群體為主導,包括導演宮曉東、田沁鑫,編劇李寶群、孟冰等。他們幾十年如一日地進行主旋律命題創作,有著豐富的舞臺創作與實踐經驗,且能夠充分抓住國家文化藝術政策的精髓,對各級政府文化機構、部隊文工團所要求的文藝創作基調和要求等了然于心,對如何高效兼顧和平衡好藝術表達與政治訴求的關系亦有豐富的經驗?;谡握疚?、創作經驗、專業能力等綜合因素考量,當他們介入主旋律作品創作過程的各個環節時,會憑借豐富的創作經驗,及時有效地規避風險,把控、前置、排除藝術生產全鏈條上的各項不可控因素,以堅定的集體創作理念,克服一些困難,確保藝術生產的順利完成。這些都使他們在主旋律戲劇領域有不可替代的主導力和話語權。

不過,面對這股成熟、充滿主導力的前輩們,青年一代戲劇人或多或少會產生一些疑慮——主旋律作品的創作與制作,尤其是涉及革命歷史題材,或涉及表現戰爭、就義等相關內容創作時,是否只屬于當下父輩這一代戲劇人的“特權”?是否只有經歷或見證過歷史的長輩們才會更有資格以主旋律戲劇表達思想與情感?產生這樣的疑慮,大致出于以下原因:

首先,基于歷史與時代原因。主旋律戲劇作品的主題思想和故事情節更多集中表現民族歷史、革命戰爭、改革開放時代發展以及新時代的社會主義建設等內容,其中的故事、情節、情感等各類要素都組成了父輩一代真實的生活與成長經歷。因此,他們的言語與思考更有說服力。青年一代對過去歷史的了解多為被動式的,如通過查閱教科書及影像文獻資料,或歷史親歷者的口述講解。而真實歷史的見證者也必然是父輩以及祖輩的一代人。

其次,基于資歷與能力的原因??v觀父輩一代從事主旋律戲劇創作的藝術家們,他們多數為戲劇學院科,或部隊文工團文職人員出身。他們經歷了從青蔥到大樹的磨礪過程,思想觀念與藝術技法在歷練中必爐火純青。

再次,基于當下戲劇及舞臺創作的綜合環境。青年戲劇人較多仍以父輩一代的藝術家助理、副手身份介入,作為人才力量儲備,從最基層的崗位做起,在持續的歷練中積累豐富的經驗,有朝一日獨挑大梁。因此,很多機構負責人往往也會給這些青年戲劇人提供相關的助理崗位,使之有深度參與的機會,但事實上僅有少數“幸運兒”有機會參與其中的學習與實踐,而主導、把控、實現創造的主旋律戲劇作品的全過程,仍屬于父輩的權利。

最后,基于當下青年戲劇人群體的創作狀態??v觀近些年青年人的戲劇創作,較多興趣和創作意愿集中體現在對原創現當代題材話劇的探索。青年人緊跟時代與社會步伐,以戲劇的形式關注現代生活、婚戀、職場等議題。因此,他們對社會歷史認同、民族家國敘事題材的主旋律作品的嘗試興趣相應降低。

青年戲劇人在主旋律戲劇作品中的暫時缺位的實際情況和青年們的疑慮,促使我們大膽推測和試想,倘若給青年戲劇人主旋律戲劇創作的契機,該以何考量主旋律創制的青春之力?

三、崛起的棟梁之材——“青年參與”的機遇與挑戰

(一)以何考量主旋律創制的青春之力?

這一點至少包括兩個維度。第一,基于認知觀的維度,以現代性為追隨的時代語境,是否真的賦予青年戲劇人對這一“古老”命題進行自我理解和自我表達的權利?簡言之,青年戲劇人對主旋律戲劇創作的創新觀點、多元思維以及實踐探索方法是否能夠被認可、被肯定?第二,基于方法論的意義,當青年戲劇人作為主角介入主旋律題材的戲劇作品創作時,究竟該如何駕馭?兩個層面的討論指明了青年戲劇人參與主旋律戲劇創作的必要性、主動性和創新性。

(二)創造理解、想象和表達歷史的新方式

青年人對中華民族歷史的了解與研究無一例外,大都是以義務教育環節中最本質的愛國主義教育內容為基礎,它們構成了青年人對歷史的基礎共識。因此主旋律作品的價值觀、政治觀的正確性也是藝術表達的前提。2022 年國家話劇院出品的話劇《鐵流東進》,改編自作家季宇的中篇小說《最后的電波》,由青年導演查文浩執導,查文白、鐘鳴編劇。有著“90 后”身份的導演和“80 后”身份的編劇,在戲劇舞臺上講述20 世紀40 年代一個被信仰感化、蛻變、覺醒的普通人和一群意志堅定的新四軍戰士的故事,譜寫了一曲悲壯動人的英雄贊歌。話劇的歷史敘事抓住了“尋找”的戲劇行動線索;“孫子賀電在現實中尋找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爺爺的身份,爺爺李安本在歷史中尋找戰友們的光輝足跡,觀眾則隨著祖孫兩代人的視角,尋找著新四軍革命先烈的初心。尋找是代入式的,它充分調動了觀眾的情感與情緒,激發了觀眾的好奇心與探尋歷史的沖動,從而完成了舞臺藝術與觀眾的互動?!庇^眾看到兩代戲劇人講述故事方式的差異性?!皩ふ摇敝?,青年戲劇人打破人們對主旋律戲劇程式化固有的刻板印象,創造出新的歷史理解和歷史想象。

(三)可靠平臺為依托,集體合力創造主旋律成績

民族和時代為當代青年戲劇人提供了豐厚的創作背景資源。青年戲劇人依靠充滿活力的團體和機構組織,抓住更多機會實現主旋律創作的可能。2022 年11 月,由中央戲劇學院實驗劇團與中央黨校影視中心聯合出品、制作的話劇《萬水朝東》在北京成功上演。這部作品再現中華民族團結奮斗的輝煌歷程,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獻禮。2023 年,由國家藝術基金資助,中央戲劇學院優秀教師、校友及學生共同創作的大型原創話劇《風云兒女》成功上演并備受社會各界關注。以《風云兒女》為典型,該劇作為中戲實驗劇團恢復建制以來的第一部大型原創話劇,凝結著中央戲劇學院青年師生共同的心血,塑造了鮮活真實的藝術形象,在新發展理念和創作思維中,堅守現實主義創作原則,勇于創新,大膽實踐。

學院派的探索與實踐為青年戲劇人施展才華、表達思想創造了契機,同時不斷發展升級,逐步成為助力青年戲劇人提高政治站位、訴說家國故事的重要平臺。

(四)以高瞻遠矚的洞見,創造主旋律戲劇的經濟價值

當下的中國社會給青年戲劇人提供了思考、探索和表達的可能性。而從事主旋律戲劇,最核心的就是政治意識形態的正確性,這構成了藝術生產的前提,亦要彰顯文化自信和主旋律價值觀。作為當代青年戲劇人,他們善于并能夠抓住歷史與時代的機遇,在確保政治正確性的基礎上,通過藝術活動創造出經濟價值。

而藝術作品的經濟價值,總繞不過成本、票房、回收率、銷售率等關鍵詞。談及主旋律戲劇作品的經濟價值,人們固有思維往往都傾向于不必過多地“糾結”主旋律戲劇的經濟成績,而社會影響力、文化傳播力才是構成主旋律戲劇作品影響力的最重要因素。但青年戲劇人以實際行動,創造了主旋律戲劇經濟價值的奇跡,青年人自己本身就是經濟價值最龐大的生產群體。

《中國青年報》于2022 年曾刊發了題為《〈2021中國電視劇發展報告〉發布:青年觀眾喜歡看什么》的文章,其中概括了青年觀眾眼中的優質國產劇關鍵詞,包括“能量、劇情吸引人、演技在線、三觀正、主旋律、時代感、文化自信、小人物大時代、溫暖、煙火氣”等元素。在2021 年青年觀眾最喜歡的十大國產劇有《大決戰》《跨過鴨綠江》《覺醒年代》等作品。龐大的青年觀眾群體對主旋律作品的喜愛和期待,也直接促成了主旋律“大IP”改編戲劇作品的效應。2022 年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制作出品,由“80 后”導演何念參與創作的紅色題材舞臺劇《覺醒年代》的大獲成功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上話2021 年度觀眾問卷中,該劇以35%的投票數位居“2022 年您最期待在上話的舞臺上看見的劇目”一欄榜首。而青年人可通過自身擅長的網絡傳播手段,充分發揮媒介宣傳推廣的作用,不斷制造豐富有趣的紅色話題,創造可觀的紅色經濟數據等。而這些既是對主旋律戲劇創作本身的反哺,更是為之后持續推進線下演出,收獲市場、口碑、票房而做出的嘗試探索。青年之力,促使藝術與時代共振;而文化亦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主旋律戲劇作為中國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始終代表主流價值觀,匯聚著革命激情和昂揚力量。青年人承擔著民族與家國未來發展的歷史使命,青年戲劇人正活躍在當下的主旋律戲劇舞臺上,以青春之力推進中國主旋律戲劇舞臺未來的發展。從“缺席的小戰士”到“崛起的棟梁之材”,主旋律戲劇的“青年參與”正愈演愈烈,并將成為歷史之必然。

猜你喜歡
戲劇創作歷史
有趣的戲劇課
戲劇“烏托邦”的狂歡
戲劇觀賞的認知研究
《一墻之隔》創作談
戲劇類
新歷史
創作隨筆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歷史上的4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