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化2.0 時代教師微能力與小學教學深度融合的實踐研究
——以小學數學游戲教學為例

2024-04-30 13:39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西六路小學
家長 2024年8期
關鍵詞:信息化游戲數學

□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西六路小學 張 婕 王 萍

隨著新課標和“雙減”政策的深入落實,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構建高效課堂,成為數學教學所追求的重要目標。其中,信息化教育技術的運用能夠全面革新數學課堂模式,讓教師從教學設計、課前導入、知識講解、課堂訓練等方面入手,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掌握多樣的學習方法。本文以數學教學中的游戲教學為例,具體談一談信息化2.0 時代教師微能力與小學教學深度融合的實踐研究。

一、信息化2.0 時代教育技術的發展概述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領域運用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信息技術,以提升教育水平和促進改革的教學方式,使教育行業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受益。2018年4 月,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2.0 行動計劃》,提出“三全兩高一大”,即教學應用覆蓋全體教師、學習應用覆蓋全體適齡學生、數字校園建設覆蓋全體學校,信息化應用水平和師生信息素養普遍提高,建成“互聯網+教育”大平臺,這標志著我國教育信息化正式進入2.0時代。信息化2.0 時代所涌現出的信息化教育技術類型更為豐富多樣,包括希沃白板、電子書包、電子文稿、幾何畫板、大數據分析等。這些信息化教育技術能夠用于學情分析、教學資源整合、課前導入、課堂探究、課堂訓練、課堂評價以及其他多個環節,增強教師對學生的引導作用,培養學生靈活多樣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創造意識,推動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實現有力變革。

二、信息化2.0 時代教師微能力與小學教學深度融合的實踐策略

(一)進行多角度分析學情,優化教學設計

一節成功的數學課堂與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學生已有的知識素養以及學習習慣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信息化2.0 時代產生了如智慧課堂、UMU、騰訊文檔等多種具有學情分析功能的信息化教育技術,這些教育技術既能夠將課堂教學劃分為不同的維度,幫助教師設立更加科學系統的教學目標,又能夠對學生已有的數學素養以及在課堂中的表現進行分析與設想,幫助教師設置更加契合學生學習興趣和認知能力的教學方案,提高課堂活動的可實施性。教師可以利用這些信息化教育技術實施教學設計,提高前置性教學活動的實施效果。

例如,在教學四年級上冊《巧手小巧匠——認識多邊形》一課時,教師可以運用信息化教育技術實施游戲主題的教學設計。智慧課堂能夠提示本節課的游戲目標為:在圖形制作游戲中,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類推等方式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等平面圖形的特點。核心素養目標為在游戲中引導學生運用數、折、剪、圍等方式制作圖形,展開數學實驗,培養幾何直觀等核心素養。UMU 則能夠為教師提示開展圖形制作游戲所需要運用的工具材料,方便教師為學生設置課前學習任務,落實課前準備工作。騰訊文檔具有問卷調查、問題征集、數據匯總等功能。

在以學生為導向進行游戲主題的教學設計時,首先,教師可以制作調查問卷,考查學生對本課知識的學習興趣、學生對之前所學習的其他圖形的掌握狀況,提示學生做好復習工作,為本節課的游戲活動開展奠定堅實的知識基礎。其次,教師運用問題征集功能,讓學生提出對于本節課的游戲活動的設想,表達自己感興趣的知識,確立重點和難點教學內容。最后,教師運用數據匯總功能,分析每個學生在以往圖形制作游戲中的表現,進一步細化教學活動的實施。比如,在以往的學習中,一些學生對于制作數學模型較為陌生,教師則根據數據匯總的內容,在課堂教學中確立重點輔導的學生群體。一些學生在游戲中缺少合作意識,教師也可以在課堂教學中提示這些學生要經常參與互動。教師運用信息化教育技術,能夠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更加有的放矢,教師與學生的配合更加密切。

(二)實施趣味性課前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的重要前提。教師要做好課前導入工作,讓學生在課堂剛開始時就具備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感受課堂中濃厚而輕松的學習氛圍。在信息化2.0 時代,教師要注重以新課標理念為指引,運用信息化教育技術創設關于課堂知識的多種情境,引導學生發揮想象、聯想、體驗等意識,感受多種生動有趣的數學現象,增強對數學課堂學習的期待。這種運用信息化教育技術開展教學的方式,能夠進一步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關注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態度的養成狀況,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例如,在教學四年級下冊《圖案美——對稱、平移與旋轉》一課時,教師可以運用信息化教育技術實施游戲形式的課前導入活動。以對稱教學為例,在課堂剛開始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教育技術中的虛擬現實功能播放以下游戲畫面:一群孩子在玩跳方格的游戲,他們踮起一只腳,按照順序跳入每個方格;一個孩子陪奶奶玩剪紙游戲,剪出了一只蝴蝶、一只小鳥、一只青蛙;一些兒童在游樂場中參與摩天輪和旋轉木馬的游戲,摩天輪和旋轉木馬都在快速旋轉。通過觀看這些畫面,學生能夠體會到這些游戲的輕松與有趣,形成積極的學習狀態。教師可以借此機會提出如下問題:“大家知道這些游戲可以分別對應于對稱、平移與旋轉的哪些現象嗎?”促使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產生積極的學習興趣。隨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說出關于對稱、平移與旋轉的其他游戲,利用虛擬現實技術播放,發揮學生在課前導入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展開探究。

(三)進行多樣性資源融合,提高探究能力

新課標強調將多種學習資源融入課堂教學中,助推數學課程教育的實施。數學教學中的資源類型非常豐富,包括生活資源、自然資源、物質資源、精神資源等。在信息化2.0 時代,教師可以運用電子書包等具有搜索功能的信息化教育技術,根據課堂教學內容的特點融入不同類型的教學資源,讓學生進行模型制作、數學實驗等學習活動,培養形象化思維,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分析能力,優化探究活動的開展效果。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運用信息化教育技術,直接演示模型制作和數學實驗過程,讓學生展開推理,也可以讓學生在信息化教育技術的啟發下自主尋找數學資源,提高其手動操作能力。

例如,在教學五年級下冊《完美的圖形——圓》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教育技術搜集多種資源,開展游戲活動。比如,在學習“認識圓的特點”時,教師可以利用電子書包引導學生觀看制作車輪的紀錄片,并讓學生仿照紀錄片的過程展開車輪制作游戲。學生可以將硬紙板裁剪成圓形,作為車輪的主體形狀。接著用一些小木條粘貼在車輪上,形成輻條。通過測量,學生能夠發現車輪中的每根輻條長度都相等,并且都經過車輪的最中心,從而對圓心、半徑、直徑等“圓的相關知識”產生具體理解。

又如,在教學“圓的周長”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電子書包介紹滾鐵環這種游戲。學生同樣可以仿照提供的內容自主制作鐵環,展開滾鐵環游戲。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用直尺測量鐵環的直徑,通過計算求出鐵環的周長,還可以用一些絲線纏繞在鐵環上,測量絲線的總長度,并用“圓周長計算公式”對所求出的周長數據進行驗證。由此可見,信息化教育技術能夠融合多種數學教學資源,供學生展開以模型制作和實驗為主題的數學游戲,有效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四)設計完善性電子文稿,構建知識脈絡

總結課堂知識是數學教學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課堂知識的總結往往較為機械化,具有較強的枯燥性,學生在總結時經常缺少明確的思路。在信息化2.0 時代,教師可以以電子文稿為主要工具,提出生動有趣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參與數學游戲、分析游戲的特點、解讀游戲的規則提取出重要的數學知識,對電子文稿進行填充,構建課堂知識脈絡。這樣能夠打破學生以背誦和抄寫為主體的復習方式,培養學生善于總結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學會反復回味所學知識,不斷獲得新的認識、得到新的體驗。

例如,在教學三年級下冊《繁忙的工地——線和角》一課時,教師可以設計電子文稿,幫助學生構建知識脈絡。首先,教師可以在電子文稿中提出具有游戲特性的問題,如將電子文稿的第一欄目設置為“孫悟空的金箍棒”,并給出如下問題:當金箍棒像孫悟空一樣高時,它是一條( );當金箍棒向上不斷延伸時,它是一條( );當金箍棒向左邊和右邊不斷延伸時,它是一條( )。學生可以想象這種游戲的場景,對線段、射線和直線有關的知識做出總結。其次,教師可以利用電子文稿設置一些游戲活動,讓學生在體驗中總結課堂知識。比如,教師可以設置以下游戲活動:“將一把扇子緩緩打開,隨著扇子越來越大,我們能夠看到哪些類型的角?”學生可以以扇子和量角器為工具展開游戲,總結銳角、直角、鈍角以及其他角的相關知識。由此可見,在信息化2.0 時代,信息化教育技術的運用能夠真正實現寓教于樂,讓學生借助數學游戲解讀數學現象、匯總數學知識、夯實數學基礎。

(五)進行全面性教學評價,優化學習效果

新課標注重教學評價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要求教師要實施教師評價、學生評價、階段性評價、過程性評價以及其他多種評價活動。信息化教育技術的發展和運用為教師實施教學評價提供了更廣闊的思路,教師可以利用大數據分析等信息化教育技術設置多種類型的數學游戲,記錄學生的游戲表現,根據學生參與游戲的時長、在游戲中得到的成果評價學生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能力的養成狀況,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認識自身的優勢,學會取長補短,獲得個性化成長。

例如,在教學四年級上冊《快樂農場——運算律》一課時,教師可以運用信息化教育技術實施游戲活動,開展全面的教學評價。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如下游戲:“在課桌上放置25 顆綠色糖果,16 顆藍色糖果,20 顆紅色糖果,讓學生數出所有糖果的總數量,并說出不同的方案?!边@種游戲總共有以下方案:

方案一:先數出綠色和藍色糖果的總數量,再加入紅色糖果,數出總數量。

方案二:先數出綠色和紅色糖果的總數量,再加入藍色糖果,數出總數量。

方案三:先數出藍色和紅色糖果的總數量,再加入綠色糖果,數出總數量。

教師可以利用大數據分析功能錄制學生的游戲過程,統計學生使用的方案,以及每個學生根據這些方案所列出的算式,對于相應算式含義的解釋內容,評價學生對加法交換律的理解深度。

又如,在“68+53+32、57+143+89;256-59-56”巧算游戲中,教師可以利用大數據分析功能錄制學生的作答過程,統計作答速度最快、作答正確率最高的學生,邀請這些學生分享計算方法,評價這些學生在加法交換律運用中取得的成果。同樣,借助大數據分析功能,教師還能夠確定對加法交換律運用不夠熟練的學生,從而幫助這些學生分析學習中的問題,做出進一步的輔助。由此可見,信息化教育技術對學生的游戲過程具有客觀真實的記錄功能,能夠成為教師開展教學評價的重要依據,幫助學生在循序漸進中實現提升。

(六)融入多題材德育資源,培養道德品質

信息化2.0 時代是全民共享信息化教育資源,全民共用信息化教育技術的時代。教師不僅要注重提升自身運用信息化教育技術開展教學的能力,還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運用信息化教育技術拓展學習資源、從不同的角度體驗數學知識、獲得多種學習的感悟。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運用信息化教育技術融合德育資源,讓學生在信息化教育技術的輔助下開展具有德育功能的探究性和實踐性的游戲活動,進一步發揮信息化教育技術的實際價值,讓學生以信息化教育技術為媒介,實現數學文化、數學知識的綜合學習與運用。

例如,在教學三年級上冊《慶元旦——時、分、秒的認識》一課時,教師可以運用信息化教育技術開展德育游戲,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運用信息化教育技術,搜索與時間有關的名人名言和傳統文化知識,開展數學文化分享游戲。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認識到時間的重要性,養成珍惜時間、刻苦學習的品質。又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信息化教育技術,閱讀關于一日生活主題的繪本并表演繪本中的時間故事。對此,學生可以共同運用硬紙板、竹簽制作鐘表,將鐘表調整到“8:30”“12:20”“3:50”這些不同的時刻,表演吃早餐、午休、超市購物這些生活場景,感受日常生活的豐富多彩,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由此可見,教師將信息化教育技術運用到德育層面,能夠讓學生以更加全面的視角學習數學知識、體會數學知識、運用數學知識,并增強自主運用信息化教育技術輔助數學學習、提升知識素養的意識。

三、結語

綜上所述,進入信息化2.0 時代,信息化教育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關聯性越來越密切,應用層面和范圍越來越廣闊。教師要具備信息化的學習意識,不斷鉆研前沿的信息化教育技術運用方式,提高自身運用信息化教育技術開展課堂教學的能力,讓小學數學教學緊跟時代的步伐,彰顯科學性與先進性。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運用信息化教育技術,創新教學設計、課前導入、課堂教學、課堂總結、課堂評價、德育等活動的開展形式,整合豐富的教育資源、開展生動多樣的教學活動,增強與學生的互動,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積極創造的思維品質,團結協作、反思提升的學習品質,讓學生在信息化教育技術的引領中實現長遠發展。

猜你喜歡
信息化游戲數學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兒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數獨游戲
瘋狂的游戲
爆笑游戲
我為什么怕數學
數學到底有什么用?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戲
信息化是醫改的重要支撐
信息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