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體間性”視域下基于真實情境創設“有效”活動

2024-04-30 17:20馬巧婷
中學語文·教師版 2024年3期
關鍵詞:主體間性共融共生

馬巧婷

摘 要 “三新”背景下,一些語文活動或形式化、表面化,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或忽略教師的有效指導,將活動放任給學生;或直接舍棄文本,為了活動而活動,弱化了語文學科特性,均未做到活動的真正“有效”。究其根本,是未能處理好教師、學生、文本的多元主體關系。以“主體間性理論”對其加以觀照,有助于做到活動的緣師而設、依體而設、重生而設,注重師與文、生與文、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的多項互動交流,實現多元主體間的共識、共融和共生,實現語文活動的“有效”,達成學生的深度學習。

關鍵詞 “主體間性”? “有效”活動? 共識? 共融? 共生

一、背景分析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 年修訂)》在“教學建議”中提出“應關注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做好學生語文學習活動的設計、引導和組織,注重學習的效果。根據學生的發展需求,圍繞學習任務群創設能夠引導學生廣泛、深度參與的學習情境”[1]。新教材在單元學習任務設置上也傾向于引導學生以真實情境為載體,開展趣味、有效的言語思考行為活動。新高考積極響應新課標要求的“考試、測評題目應以具體的情境為載體”,如2023年新高考全國Ⅰ卷第9題以“讀書小組要為此文寫一則文學短評”為情境,要求考生任選一個小組加入,圍繞關鍵詞寫出短評思路;第17(3)題則以“小剛臨摹了一幅諸葛亮的畫像,想在上面題兩句詩”為情境,要求考生填寫兩句古人成句。由此可見,“三新”背景下基于真實情境創設“有效”活動成為必然趨勢,開展具有針對性、有效性、情境化、趣味性的語文實踐活動,成為語文學習方式轉變的著力點和突破口。

但在新教材實施過程中,基于真實情境創設“有效”活動仍存在較多問題:活動設計或形式化、表面化,將學生語文學科素養的培養放在次要位置,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或忽略教師的有效指導,將活動放任給學生,教師成了旁觀者;或直接舍棄文本,為了活動而活動,弱化了語文學科特性。究其根本,是把教師、學生、文本處理成“主客體”的關系,而非多元主體的關系。

“主體間性”是20世紀西方哲學的一個概念,其英文是“inter-subjectivity”,它還可譯為主體(觀)際性、主體間本位、共主體性等。從漢語字面意義理解,“主體間性”是“在主體之間的”一種形態,指的是兩個或兩個以上主體之間的關系,主要研究多個主體之間如何相互作用。在基于真實情境創設“有效”活動這一問題上,以“主體間性理論”進行觀照,或能直指問題實質,打破教師與學生、教師與文本、學生與文本之間的“主客體”關系,促進教師、學生和文本多元主體的對話交流,從而構建情境場域、明確任務內容、設計有效活動,保持課堂的持續生成。筆者在堅持教師、學生、文本三大主體的前提下,圍繞“3+3+3”進行了整合與創新。所謂“3+3+3”,即個人體驗情境、社會生活情境和學科認知情境三大學習情境類型,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三類基本的語文學習活動,自主、合作、探究三種學習方法[2]。

二、基本內涵

在“主體間性”視域下基于真實情境創設“有效”活動,教師首先需根據文本這一活動“依據主體”和學生這一活動“參與主體”,充分發揮自己活動“設計主體”的作用,創設貼合文本和學情的個人體驗、社會生活、學科認知等真實情境,設計以課堂核心任務為驅動的,具有綜合性、多樣性、開放性等特點的有效語文活動。其次,在課堂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作為“引導主體”,要在課堂活動中充分突出學生的“參與主體”地位,結合所設計的學習任務,綜合利用合作、交流、探究等多種方式,調動學生的內發性、協同性和能動性,同時不能忽視文本的主體地位,不能為了活動而活動,弱化教材的主體地位。

當然,在這樣的活動設計和實施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是主體,并在教師的指導下與同學、文本對話,實現共享經驗、共享知識、共享情感價值。經過教師、學生、文本多元主體間的有效對話,多方主體的視域融合得以達成。展開來說,即主體間的共識、共融、共生。

第一,實現主體間的共識,即教師對文本要有自己的解讀,同時對學生學習文本時產生的困惑有充分的了解。由此,“設計主體”教師才能與“依據主體”文本、“參與主體”學生達成共識,從而設計有效的課堂活動。

第二,實現主體間的共融。在課堂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并非旁觀者,只是從“設計主體”轉換為了“引導主體”,與學生共同融入活動,并隨時根據現場情況作出適當調整,對活動作出有效指導,實現“師生共融”;同時,每個學生作為獨立主體,在進行經驗、知識和情感價值共享的活動過程中,實現“生生共融”;活動的開展不能脫離文本,教師需引導學生從文本這一“研習主體”出發,與之對話,實現“生本共融”。

第三,實現主體間的共生。在“有效”活動的展開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師生之間的相互啟發,生生之間的思維碰撞,生本之間的深入溝通,從而實現“師生共生”“生生共生”。

由此,多元主體之間共識、共融、共生,保證情境創設下的活動真實有效(如圖1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創設有效活動,應立足單元體系以及任務群學習內容,充分分析、研究文本,挖掘文本中能夠聚焦學科核心素養的閃光點,并以之作為閱讀課堂活動的切入口,提取并擴充閱讀課堂活動的內核,由文字到情境,由文本到活動。同時,教師應充分調查分析學情,了解學生的學習程度與興趣潛能,將學情作為語文實踐活動類型選擇的重要參考。

三、具體實踐

教師在“主體間性”視域下創設基于真實情境的“有效”活動,可根據主體對象側重點不同,緣師而設,依體而設,重生而設,并在此基礎上創建學習共同體,進行傾聽和傾訴交往,從而促進多元主體的理解與生成。

1.基于社會生活情境,緣師而設“有效”活動

教師是活動的設計者,首先要有強烈的“設計主體”意識,不能閉門造車,而應做好文本解讀、資料查閱。在活動開展時,教師要做好“引導主體”,運用創造性的思維,給學生以智的啟迪、情的陶冶、美的享受,調動學生“參與主體”的意識,激發學生的創造欲望,由此實現師生、生生個性與共性的結合,提升學生的高階思維品質。

教學實踐案例:《體言而悟情,入境始與親——〈故都的秋〉〈荷塘月色〉》

活動一:品讀賞析,感受文人審美心理

活動二:細讀探究,體會散文話語方式

結合生活情境,理解“閑話”“獨語”的散文話語方式。郁達夫是浙江富陽人,富陽與我們毗鄰,所以語言表述上我們不妨結合自身生活情境,用我們的日常語言表述習慣去感受《故都的秋》中郁達夫先生的語言特點。比如,“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江南,秋當然也是有的”“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還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樣”“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來了”“上橋頭樹底下去一立”。

活動三:發揮想象,表達交流

“從生活語文追求與課堂語文實際角度來看,創設學習任務要立足真實的生活情境,以便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2]。以上案例中的活動二,主要從社會生活情境出發,以真實問題為載體,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或再現真實的生活場景。在這一學習活動設計過程中,教師首先做到了強烈的“設計主體”意識,查閱大量資料,了解到20世紀二三十年代散文的主導話語方式——“閑話”和“獨語”,從而在活動設計上另辟蹊徑。然后,教師在活動開展時,調動學生“參與主體”的意識,引導學生結合平時的說話習慣,發現郁達夫先生的散文語言生活化的特點,像是與自然的“閑話”。隨后,教師又引導學生知人論世,聯系寫作時間和時代背景,明白“閑話”并非閑情逸致,其實是文人與自然、與自己交流,是孤獨感在文字上的體現。郁達夫有個人思緒的苦悶和社會黑暗帶來的壓抑,所以他將情感寄托給了自然景物,在無人告語的境況下向自然“獨語”,尋求精神的寄托。由此實現了師生共融、共生,提升了學生的高階思維品質,做到了深度學習。

2.基于個人體驗情境,重生而設“有效”活動

語文活動的對象是全體學生。教師要讓活動有效開展,就必須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即注重每個學生的主體性,鼓勵學生進行共生、共創的合作探究,引導學生砥礪思想,切磋觀念,質疑問難。教師在活動中要做好引導,讓學生真正成為活動的“參與主體”,靈活挖掘有價值的文本內容,從而形成師生本的主體間性。

教學實踐案例:《披文入境賞景情,探變析因悟哲思——〈我與地壇〉》

真實情境:

紀錄片《文學的日?!肥且粰n展現當代作家精神風貌的人文紀錄片。第一季通過作家與朋友兩天的對談、走訪,體現名人作家對時代及生活的認知與解讀。在第二季節目組想通過訪談讀者的形式來展現作家對社會、對讀者的影響。這一期要拍攝關于作家史鐵生的內容,“地壇”作為史鐵生作品中的重要元素被列入話題之一。同學們將作為史鐵生的讀者接受訪談,來聊一聊“史鐵生與地壇的關系”這個話題。

活動一:知人探源,初識人與地的關系變化

活動二:披文入境,品析景情中的生命進階

活動三:總結升華,表達品賞后的人生啟示

在活動二“品析景情中的生命進階”環節展開時,筆者和學生一起細品第一處地壇景物,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再讓學生調動自身生活體驗暢所欲言,其中有一學生對第七段的景物描寫進行了如下分析。

第一處是落日,映照著地上的每一個坎坷,這仿佛映襯著作者一生之路,一生的坎坷。第二處是雨燕,它唱著歌,歌是蒼涼的,正如傷心的人喜歡聽傷心的歌。這歌不僅使作者感到慰藉,也吶喊出了作者的心聲,使作者受傷的心更清靜。第三處是孩子的腳印,孩子是歡樂,但這里卻沒有用“孩子”,而是用其留下的“腳印”,好像是在追憶往昔的歡樂,又向往著能再度獲得快樂,是回憶與追尋。第四處用了蒼黑的古白,似是一位老者,他不說話,但哭也好笑也罷,他都伴隨著你,對受傷的作者來說,陪伴最是讓他心安。第五處寫了暴雨、草木和泥土的氣味:暴雨是殘酷的,但草木和泥土則被其激得更灼烈、清純,予作者以鼓勵,讓其感受到了生機與美好。最后一處則是早霜、落葉和一種味道。這三樣都既安適又苦澀,讓作者心安,又展現著作者的心情——苦。一切景語皆情語,這一切都讓作者身臨其境,與之交流。我們再總體來看,首先作者用了一個不能改變,說明這些是永恒的東西,亙古不變之物,是經歷了時間的沖刷和積淀,這一份古老與時空感更吸引著作者,就像一個受傷的孩子會去老人前哭泣一般。其次,歡樂的意象用哀筆描寫,悲哀的意向用樂筆描寫,像雨燕的歡樂高歌,偏要用“蒼涼”來描述,這都體現了作者心緒的復雜。最后,上面的都是作者之意加于景之上而形成的。我覺得地壇最能吸引他的是寧靜,世事紛繁,一個寧靜的港灣,更能安撫一個受傷人的心,寧靜使其歸心,讓其獲得啟發,作者在寧靜中尋得了生活的樂趣,與地壇相融。

上述案例活動二中,教師注重把握《我與地壇》這樣一篇生命哲理散文的“文本主體性”,引導學生對文本中的景物描寫加以思考,與文本深入對話;同時尊重學生的活動“參與主體”身份,讓學生盡情分享對生命哲理的思考,做到了“生本共融”“生本共生”,也讓教師和其他學生得到了啟發,一定程度上也做到了“師生共生”“生生共生”。

3.基于學科認知情境,依體而設“有效”活動

文本表面上看是一個語言客體,其實是一個像“你”一樣的主體,是對話中的另一個人。語文的學科認知情境要求教師在創設活動時緊扣學科特質,讓學生與文本建立起關聯,不脫離文本這個“依據主體”和“研習主體”,尊重“文本主體性”,從而在人與文的“對話”中,教師、學生的個體視界不斷與文本的歷史視界融合,達到新意義的認同和共識。

教學實踐案例:《報道典型人物 樹立時代楷?!聪部吹据那е乩恕怠?/p>

活動一:理一理 人物典型事件

活動二:比一比 人物通訊特點

比較《林黛玉進賈府》中對林黛玉的外貌描寫和本課小標題“曾記否,到中流擊水”下的語言,了解人物通訊的特點。

《林黛玉進賈府》中對林黛玉的外貌描寫:“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p>

——《紅樓夢》第三回

2001年春節過后的第二天,湖南長沙馬坡嶺籠罩在薄霧之中,空中不時飄下雨點。袁隆平瞇起雙眼,出神地打量著這片幾百畝大的試驗田,然后跨過水渠,邁步走進田間。他蹲下身子翻看著土壤。

——《喜看稻菽千重浪·曾記否,到中流擊水》

活動三:寫一寫 人物評論文字

這一案例中的活動二,就是從文本情境出發,充分尊重文本作為課堂活動設計時“依據主體”的地位,貼著文本性質,通過對人物通訊與小說進行比較閱讀,從而得出人物通訊的特點是具有典型性(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真實性(時間、數字、發表的文章)和評價性(時代楷模、激勵鼓舞)等,讓學生充分了解了人物通訊這一文體的特征,實現了“本生共生”。

綜合來說,“主體間性”視域下真實情境之“有效”活動應是為發展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所開展的一系列有目的、有計劃、有行為主體,學生廣泛并深度參與的實踐性、體驗性、生成性學習活動,其創設應注重教師、學生、文本多重主體之間的認知、情感、精神領域的多向交流,包括師與文、生與文、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的互動,最終實現多元主體間的共識、共融和共生?;谡鎸嵡榫车恼鎸嵒顒觿撛O是實現語文學習方式轉變的重要抓手,教師應抓住這一推進語文教學變革的關鍵力量,站在課程育人的視角,以學科核心素養為本,堅定立場,聚焦關鍵,努力推進語文課堂的變革,充分實現語文學科獨特的育人價值。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 年修訂)[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42.

[2]高 菲.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語文實踐活動設計[J],天津教育, 2021(25):45-46.

猜你喜歡
主體間性共融共生
以“三聯”促“三力”共建共融謀振興
人與熊貓 和諧共生
共生
優生共生圈培養模式探索
優生共生圈培養模式探索
共融機器人
音樂與城市共融
師生主體間性理解的合理性考辨
淺析課堂話語模式的模糊與缺失
中國儒學外譯中的譯者主體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