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工匠精神融入高技能人才培養實踐研究

2024-05-01 19:54章甜甜
科學咨詢 2024年3期
關鍵詞:高技能工匠實訓

章甜甜

(浙江金融職業學院,浙江杭州 310018)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盵1]提高人才的綜合素質,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都需要通過工匠精神來培養更多高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因此,為了響應社會人才強國戰略,我們需要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培養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效的人力保障。

一、工匠精神的內涵

“工匠精神”一詞于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及,之后多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及相關發展規劃中。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傳統的工匠精神被時代賦予新的含義,形成了新時代工匠精神,基本內涵主要包括敬業、專注、精益、創新等方面的內容。作為一種職業精神,它涵蓋了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品質三個層面的內容。同時,它也是從業者的一種職業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肮そ尘瘛笔菃T工個人成長的道德指引,是企業競爭發展的品牌資本,是中國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尺度?!肮そ尘瘛本褪怯脩糁辽系姆站?、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追求卓越的創造精神。

二、新時代工匠精神與技能型人才的關系

新時代工匠精神與技能型人才是密不可分的。技能型人才需要具備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也需要在技能型人才的培養中得到體現[2]。工匠精神與技能型人才培養都強調專業技能的培養和創新能力的發掘,二者相輔相成。新時代工匠精神強調不斷學習和提高自己的能力。這也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特點之一。同時,新時代工匠精神的傳承性也與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密切相關。傳統工匠精神中的技藝傳承,是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重要保障。工匠精神在傳承性方面也不例外,強調技能和經驗的傳承,注重學徒制度和師徒傳承模式。

三、工匠精神引領下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價值

工匠精神作為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對當今社會發展仍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將工匠精神融入高技能人才培養中,能夠幫助提升技能水平和職業素養,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促進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此外,工匠精神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增強其責任心和自信心,提高其問題解決能力和應對復雜環境的能力,使其更好地適應現代工作環境的需要。

(一)幫助提升技能水平和職業素養

工匠精神注重細節和品質,要求從事者在技藝方面達到高水平,并且具備高度的職業操守和責任心。將工匠精神融入高技能人才培養中,能夠幫助學生提高技能水平,形成專業素養,增強自身綜合素質,從而更好地適應現代工作環境的需求。

(二)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工匠精神要求從事者勇于創新、不斷追求卓越。這種精神可以幫助培養高技能人才具備開拓創新的思維和實踐能力,能夠為企業和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三)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工匠精神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價值觀和精神內涵的傳承對于中華民族的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3]。同時,將工匠精神融入高技能人才培養中,也能夠推動傳統文化的創新和發展。

(四)促進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

高技能人才是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工匠精神的要求和價值觀恰恰符合現代企業對于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因此,將工匠精神融入高技能人才培養中,能夠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四、工匠精神融入高技能人才培養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工匠精神引領下高技能人才培養的現狀

1.教育教學方面

越來越多的高等教育機構開始注重工匠精神的培養,開設了一系列的工匠精神課程和實踐教學課程,如創新創業、工程實踐等。同時,還有一些高校建立了工匠精神導師制度,為學生提供更加貼近實際的學習和實踐指導。此外,職業院校還積極對接相關企業,使學生能夠深入地融入社會實踐中,掌握業務技能,提高綜合素質,為培養具備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提供條件。

2.產業界方面

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和提高,建立了一系列的技能人才培訓體系和機制,以滿足企業的需求。在培訓過程中,企業注重培養員工的專業技能、創新能力和工匠精神,通過提供實踐機會和職業發展支持,使員工能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的素質和能力。

3.社會認知方面

首先,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與日俱增。隨著國家人才強國戰略及產業轉型升級的推進,社會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快速增長,工匠精神作為高技能人才的重要素質,得到社會大眾的廣泛認可。其次,社會對工匠精神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近年來,工匠精神作為一種優秀傳統文化,在國家層面得到了高度重視和扶持,也受到了廣大群眾的追捧和推崇。各級政府和社會團體積極開展工匠精神宣傳和培育活動,形成了較為濃厚的社會氛圍。最后,工匠精神成為企業招聘和評價人才的重要依據。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將工匠精神作為評價和選拔人才的重要標準之一,希望招聘到具備優秀工匠精神的高素質技術人才,推動企業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

(二)工匠精神引領下高技能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高職院校作為培養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陣地,在培養具備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方面進行了不斷探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具體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面:

1.缺乏完善的體制機制

在高職院校中,工匠精神未能充分融入高技能人才培養,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黨在該領域的引領作用未得到充分發揮,思想上未引起足夠重視,部分高校與之完全匹配的體制機制不夠完善,缺乏具體的實施方案,工作缺乏明確目標,相關落地措施不到位,理論學習方式不夠豐富,考核機制不夠健全,教育培訓經費投入不足導致。

2.工匠文化氛圍不突出

在高職院校中,工匠文化氛圍不夠突出,學生對于工匠精神的理解和認知存在偏差。學校的管理者和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更加關注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而忽視了工匠精神的培養。因此,學生對于工匠精神的認識不夠深入,對于自身技能的發展缺乏堅定的信念和動力。

3.工匠精神與教學融合不夠

在高職院校中,工匠精神與教學融合不夠。一些學校缺少對于工匠精神的系統性教育,導致學生對于工匠精神的理解不夠深入。同時,一些學校的教學內容和方法仍然停留在傳統的知識傳授和技能培養上,缺乏對于學生的工匠思維、創新意識和綜合能力的培養。

4.人才培養實訓設施不足

在高職院校中,人才培養實訓設施不足是一個較為普遍的問題。一些學校的實訓設施落后,無法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限制了學生的技能培養和實踐能力的提高。同時,一些學校缺乏對于實訓環節的重視,導致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較為薄弱,無法適應社會的實際需求。

5.參與競賽經驗過少

在高職院校中,學生參與技能競賽的經驗過少,缺乏與其他高水平學生的交流和比較,無法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同時,參與競賽也是提高學生實際操作技能和團隊協作能力的有效途徑。學生缺乏這種經驗會影響其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的提高。

五、工匠精神引領下高技能人才培養路徑

針對工匠精神引領下高技能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高職院??梢灾攸c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

(一)完善相關體制機制

要加強黨對人才培養工作的全面領導,校黨委應當提高思想認識,加強引導作用,把培養具備工匠精神的高技術人才思想融入思想意識和日常工作中,將其與學校的辦學方向、思想教育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建立健全體制機制,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和具體落實措施,統一全體教職工思想認識,加大員工思想政治考核力度,提高教育培訓經費投入,把工匠精神切實融入職業教育培訓中。

(二)營造工匠精神文化氛圍

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圍對培養高技能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能夠激發學生學習和實踐技能的積極性和熱情,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領悟工匠精神的內涵,增強學生的工匠意識和責任感。高職院??梢酝ㄟ^多種方式和途徑來實現,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技能提高和工匠精神的形成。

1.樹立工匠精神的導向和標桿。高職院??梢酝ㄟ^播放小視頻、張貼廣告、舉辦講座等各種形式的宣傳,介紹工匠精神的內涵和意義,同時介紹一些工匠精神典型人物的事跡和貢獻,讓學生從中領悟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和價值,激勵學生積極投身到學習技能的過程中。

2.加強實踐教學。實踐是學習技能的重要途徑。高職院校應該加強實踐教學的質量和水平。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技能和工匠精神,讓學生在實踐中更好地領悟和體驗工匠精神的內涵和實踐。

3.豐富文化活動。高職院??梢蚤_展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比如召開工匠精神主題講座、舉辦工匠精神技能比賽、開展工匠精神主題的文化展覽、組織以工匠精神為主題的交流和競賽等。高職院校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什么是工匠精神,感受到工匠精神的氛圍和價值。

4.建立工匠精神鑒定制度。高職院??梢越⒐そ尘耔b定制度,通過專業評審委員會的評審,對學生的工匠精神進行評價和認證。這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實踐積極性,而且可以為企業和社會提供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三)深化工匠精神融合產教育人機制

高職院校應當將工匠精神融入產教融合的各個環節中,從課程設計、教學方法、教材編寫、實訓方案等多個方面深化工匠精神的融合,通過與企業合作、開展產學研合作,建立雙向交流機制,不斷優化教學內容和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1.加強與產業界的合作

高職院校應該積極與企業、行業協會等產業界機構合作,建立產學研一體化的合作機制,引入企業實踐經驗,將行業標準融入教學內容中,提高教學質量。同時,高職院校應該積極參與行業協會和技能競賽,加強與產業界的交流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和職業發展支持。

2.設計實踐性強的課程體系

高職院校以工匠精神為核心,設計實踐性強的課程體系,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將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相結合。在課程設置上,高職院校應該注重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和實用性,緊密結合產業需求,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高素質技術人才。

3.強化師資隊伍建設

高職院校注重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豐富實踐經驗,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確保教學過程能夠體現工匠精神的核心價值。同時,高職院校還應該鼓勵教師積極參與行業實踐和技能競賽,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和實踐經驗,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資源和指導。

4.推進學生職業素養培養

高職院校注重學生職業道德、職業技能、職業心理等方面的培養,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和綜合素質。同時,高職院校還應該積極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和職業道德,培養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職業規劃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使學生能夠適應市場需求,為行業發展作出貢獻。

(四)積極參與技能大賽

技能大賽是衡量高技能人才水平的重要指標,也是鍛煉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徑。高職院校應積極參與國內外各類技能大賽,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學習交流的平臺,同時也可提升學校的知名度和聲譽。

首先,高職院校應該高度重視技能大賽的作用,積極引導和支持學生參加各類技能大賽。高職院??梢灾贫ㄏ鄳恼吆酮剟畲胧?,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技能大賽,提高他們的參與熱情。其次,高職院??梢酝ㄟ^組織內部技能競賽來提升學生的技能水平。這些內部競賽可以是針對特定專業的技能比賽,也可以是針對某項特定技能的競賽。內部技能競賽可以在校內或者區域范圍內進行,從而為學生提供鍛煉的機會。再次,高職院??梢怨膭顚W生參加各類技能大賽,包括國際、國內、行業和地區性的比賽。這些大賽不僅可以展示學生的技能水平,而且可以為他們提供廣泛的交流和學習機會。學生參加技能大賽不僅可以增強他們的實踐操作技能,而且可以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最后,高職院??梢詫⒓寄艽筚愖鳛橐环N教學資源,將比賽項目納入課程教學中。學??梢酝ㄟ^與企業合作,開發一些技能大賽項目作為學生的實習任務,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這樣的做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而且可以為企業輸送具有實踐經驗和實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4]。

(五)構建人才培養適配的實訓實施模式

實踐是高技能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而工匠精神的核心也在于實踐。因此,高職院校需要根據市場需求,構建適配人才培養的實訓實施模式,將實踐與理論相結合,從學生實際需要出發,構建符合職業能力標準的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建設符合實際需求的實訓基地和實訓設施,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1.加強實訓基地建設

實訓基地是高職院校實施產教融合教育的關鍵基礎設施。高職院校應該積極與企業合作,共同建設實訓基地,建設真實模擬的生產環境,以提高學生實際操作技能,制定符合市場需求和行業發展的實訓方案,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實踐教育,不斷提高他們的實際操作技能和工作能力,因材施教,因材施訓,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制定訓練方案。為了更好地適應實際需求,高職院校需要建設多元化的實訓平臺。

校內實訓基地。學校應該建設自己的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實訓場所和設備。這些實訓基地應該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讓學生可以進行真正的實踐操作。

校外實訓基地。學??梢耘c企業、政府機構等合作,利用這些外部資源建設實訓基地,讓學生在真實的生產環境中進行實踐操作。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適應能力,同時也可以增加與企業之間的交流合作。

線上實訓平臺。隨著數字化、智能化的發展,線上實訓平臺也越來越受到關注。學??梢蚤_發或購買適合自己的線上實訓平臺,讓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等方式進行實訓操作和學習。

多元化實訓形式。實訓形式也可以多樣化,比如模擬實訓、虛擬實訓、實景實訓等。這些形式可以根據不同專業、不同實訓內容進行選擇,以最大程度地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

2.引入新的實訓技術和設備

在實訓教學中,高職院校應引進最新的實訓技術和設備,鼓勵學生利用新技術進行創新性實踐,以便將實訓教育與實際生產緊密結合起來。

3.鼓勵創新實踐

高職院校通過創新實踐來促進工匠精神的落地。例如,學院可以為學生提供創新實踐平臺,鼓勵他們設計和制作具有實用價值的作品。這樣可以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心和創新能力。

4.與企業深度合作

高職院校應與企業建立深度合作關系,讓學生在實際生產中得到充分的鍛煉和實踐,學院可以通過實習、實訓、畢業設計等多種方式與企業合作,讓學生有機會接觸真實的生產環境,了解市場需求和行業發展趨勢。

(六)建立實訓管理與評估

加強實訓管理與評估是確保實訓質量的重要保障。高職院校應該建立完善的實訓管理與評估體系,確保實訓教學質量和效果,通過科學的實訓成果評估體系,評價學生的綜合水平能力,可以為學生提供更有價值的實踐體驗,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工作和生活。

高職院校制定實訓管理制度和規范,明確實訓目標和要求,制定實訓計劃和課程表,保證實訓教學有序進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理論水平和業務素質,確保實訓效果,建立實訓評估機制,對實訓教學進行評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不斷提高實訓教學質量,加強實訓資源建設,及時更新實訓設備和器材,為學生提供最新最先進的實訓設備和平臺[5]。

高職院校將工匠精神融入高技能人才培養中,能夠培養出更加優秀、具有高素質和高素養的人才,促進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同時也有助于傳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在工作中,我們要充分認識工匠精神引領下高技能人才培養方面存在的體制機制不健全、文化氛圍不突出、工匠精神與教學融合不夠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采取建立健全相關機制建設、培養濃厚的文化氛圍、深化工匠精神融合等措施,充分發揮工匠精神在培養高技術人才方面的作用,為培養具備工匠精神的高素質人才、加快我國產業轉型升級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職業教育應有力量。

猜你喜歡
高技能工匠實訓
90后大工匠
工匠風采
基于CDIO理念的數控實訓教學改革與實踐
實施“五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隊伍
工匠神形
電工電子實訓教學改革與創新
工匠贊
補齊高技能人才“短板”
微課在數控實訓課中的應用探析
現代學徒制培養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