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險導向下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

2024-05-01 15:41王琳琳
管理學家 2024年8期
關鍵詞:風險導向財務內部控制改進對策

王琳琳

[摘 要]隨著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與市場環境的變化,企業競爭愈發激烈。財務內部控制是內部控制在財務領域的重要體現,是企業開展各項經濟活動的基礎。從宏觀角度來看,盡管大多數企業對財務內部控制進行了相應的探索與實踐,但并未形成完善的財務內部控制體系,其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文章闡述了財務內部控制的內涵及重點,說明了風險導向下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的意義,基于內部控制五要素討論了當前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針對不同問題提出了幾點解決對策,旨在為企業強化內部管理能力、防控財務風險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風險導向;財務內部控制;改進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722(2024)08-0067-03

一、財務內部控制的內涵及重點

財務內部控制是內部控制在財務領域的重要體現,是企業開展各項經濟活動的基礎,指的是企業運用科學的方法建立與企業實際相適應的財務管理框架及流程,監督、引導、控制財務管理的各個關鍵流程環節,進行適度的考核與評價,實現對財務風險的有效防控。

一是財務日常監督。受企業內外諸多因素的影響,企業財務管理往往處于動態變化之中,企業需要通過財務日常監督來了解當前財務管理中的缺陷與不足,調整財務工作方案,將相應管控責任落實到具體的崗位上,同時升級財務內部控制制度體系[ 1 ]。

二是財務風險的識別、評估、預警與控制。財務風險客觀存在,為避免重大經濟損失,企業需要全面識別、評估財務風險,了解不同風險的來源、成因、可控性以及影響程度,提前預警重大、特大風險,按照風險特點采取對沖、承擔、轉移等措施進行風險控制。

二、風險導向下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的意義

資金是企業的重要物質基礎,企業各項經濟活動都離不開資金的支持。在經營與發展過程中,企業易遭遇資金流動性風險,加大自身負債,影響資金鏈的正常運轉。風險導向下,企業財務內部控制通過對資金流動性風險的準確識別與評估來把握資金流向,企業應基于資金需求對資金進行合理分配與使用,保障經濟活動有序開展。

傳統財務管理模式下,企業風險管理傾向于事后,往往在風險發生后才進行風險應對,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企業經濟效益的增長。財務內部控制注重風險的事前、事中、事后管控,前置風險管理關口,這有利于企業提前處理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降低風險的發生概率,達成效益最大化目標。

三、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控制環境建設有待完善

控制環境是企業財務內部控制體系的基礎要素,直接影響其他要素作用的發揮。其建設有待完善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思想認知不夠深入,比如部分企業管理者較為短視,沒有以前瞻性的眼光來看待財務內部控制,也沒有認識到財務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聯系,導致財務內部控制流于形式。

二是制度約束力較弱,或是直接借鑒其他行業企業的制度建設經驗,使得已有制度缺少實用性;或是雖然結合企業實際建立了財務內部控制制度,但并未對其進行及時更新,弱化了制度的約束力[ 2 ]。

(二)風險識別與控制不足

從當前公開公示的企業信息來看,風險識別與控制不足的問題較為普遍。例如,國家稅務總局2023年公示的涉稅違法案件顯示,某物流投資企業在沒有發生真實交易的情況下,讓他人為自己虛開增值稅專票221份,價稅合計2500余萬元,涉及少交增值稅等稅費1600余萬元,最終該企業被稅務局稽查局追繳稅款、加收滯納金,共計3069余萬元。從風險角度來看,該企業缺乏對稅務風險的有效識別與合理控制,如果能夠提前預警由虛開發票引起的財務風險,在第一次虛開增值稅專票問題發生時就對此進行處理,企業也不至于陷入如此境地。

(三)控制活動成效低

其一,資金管理不足,以某中小型商貿企業為例,該企業是諸多保健食品知名品牌的區域唯一代理,其定額備用金申請并未設置上限,審批也由總經理一人決定。此外,該企業將現有資金分散到了6家銀行的11個銀行賬戶中,加大了集中管理的難度,也降低了資金使用效率。

其二,賬目處理不到位,受人工操作的影響,企業賬目處理錯誤率較高,往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進行對賬、調整與修正[ 3 ]。

(四)信息傳遞與溝通效率不高

信息傳遞與溝通效率不高會對企業財務內部控制信息的傳遞與共享造成巨大阻礙,目前來看,多數企業并未建立有效的信息溝通機制,導致信息傳遞與溝通效率不高的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比如,跨部門溝通不順暢,尤其是財務部門與其他業務部門間有明顯的部門邊界,其他部門不會主動與財務部門溝通,上下級之間的溝通也較為被動,除了企業上級詢問下級工作情況之外,企業下級人員很少向企業上級反饋工作進展與工作中的問題。

(五)內部監督欠缺

內部監督是企業完善財務內部控制體系的關鍵,但現實中,不少企業中的內部監督較為欠缺。財務部門具有一定的監督職能,在實際工作中,財務的監督范圍有限,并不能深入到企業的各項經濟活動中。內部審計監督權限較大,但企業往往不能保持審計部門的獨立性,也沒有明確審計監督的工作重心,導致審計監督作用不顯[ 4 ]。

四、風險導向下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完善財務內控環境,夯實財務風險管理基礎

從思想、制度、組織等方面入手完善財務內部控制環境,夯實財務風險管理基礎。

在思想方面,企業管理者要用前瞻性的眼光看待財務內部控制,明確財務內部控制與財務風險管理的關系,深入了解當前的行業市場發展情況與企業經營現狀,把握企業財務內部控制需求,聚焦企業長遠發展制定財務內部控制體系建設規劃,同時研讀相關政策法規,樹立財務內部控制意識與合規管理意識。

在制度方面,以風險為導向,從企業實際出發完善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將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關鍵流程環節納入財務內部控制范疇,并根據企業內外環境變化對制度內容加以改進。以會計核算與管理制度為例,新修訂的企業會計準則對企業會計核算與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修改了存貨準則,縮小了債務重組范圍,改變了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法,引入了公允價值,企業需要以新會計準則為依據,更新原有的會計核算與管理制度,強化其約束力,提高會計核算與管理的效率效益。

在組織方面,遵循制衡性原則與“不相容崗位職務相分離”的控制要求,優化調整治理結構與管理組織。治理結構上,可選擇引入外部董事、外部監事,避免出現“內部人”控制現象。管理組織上,建立內部控制工作領導小組,設立業務財務崗位,由專門的財務人員負責監督業務流程運作。

(二)提高風險識別能力,實施風險全流程控制

企業內外環境中存在諸多財務風險影響因素,為實現對財務風險的有效識別與合理控制,企業有必要提高自身的風險識別能力,實施風險全流程控制。

具體實踐中,主要從內外兩方面識別與評估風險。對外關注宏觀經濟環境變化、財務相關政策法規變動等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對內重點識別企業層面的組織風險、人員履職風險以及業務層面的預算風險、會計核算風險、稅務風險等。就稅務風險而言,業務中的稅務風險包括稅務籌劃風險、稅收操作風險、轉讓定價風險等。其中,稅務籌劃風險是指企業并沒有在重大決策或資本運作前全面、深入研究交易稅務情況,增加了稅務成本,也影響了企業的稅務架構;稅收操作風險是指企業因稅款計算、申報、繳納等不及時、不準確而被要求接受相應的處罰,或是對稅收政策理解不清導致企業難以享受政策紅利[ 5 ]。

企業可將風險矩陣、風險清單等工具方法應用到財務風險識別與評估當中,以便企業對不同風險進行量化分級。例如,參考《管理會計應用指引第701號——風險矩陣》,繪制風險矩陣坐標,將橫坐標設置為風險后果的嚴重程度,將縱坐標設置為風險發生的可能性,運用定性定量指標對此予以描述。實際劃分風險重要性等級時,應綜合考量橫縱坐標的表現及企業的風險偏好,確定風險控制的優先級。

風險全過程控制中,事前控制以預測為主,企業可運用大數據技術挖掘、分析海量多元異構的內外數據,據此建立風險預警模型,提前預警可能發生的重大、特大風險。事中控制以監控為主,動態監控事前控制中識別到的關鍵風險事項,及時處理苗頭性、傾向性問題。事后控制以分析為主,多維度剖析風險的形成原因及風險管控措施的有效性,形成相應的分析報告,作為后續工作改進的有力依據。

(三)規范控制活動流程,凸顯財務內控成效

針對控制活動成效低的問題,企業應圍繞財務風險多發的關鍵管理領域進一步規范控制活動流程,以凸顯財務內部控制成效。

一要規范資金管理流程。設置資金申請上限額度,按照資金需求額度分類審批,比如將定額備用金上限額度設置為1萬元,1000元以下由部門經理直接審批,1000元以上到5000元以下先后經過部門經理、總經理審批,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由企業領導班子討論后決定。梳理企業現有銀行賬戶,及時清理長期未使用的銀行賬戶,整合同一銀行的多個賬戶,把好開戶關,防止開設私有賬戶。

二要規范賬目處理流程。運用管理信息化系統審核原始憑證,保證憑證日期、會計科目、業務金額等的準確性,依據審核后的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登記明細分類賬。定期與銀行方面對賬,確保賬賬一致、賬實一致。以已有賬目數據為支撐制作財務報表,根據財務報表實施納稅申報。對于收入的確認,采用企業新會計準則中的“五步法”模型進行確認。

(四)完善信息溝通機制,促進信息共享與傳遞

為促進財務內部控制信息的共享與傳遞,企業應不斷完善信息溝通機制。對內以業財融合為抓手,通過思想、組織、系統、流程等的融合促進跨部門溝通,使財務人員進駐業務前端,了解業務實際情況,圍繞存在的內部控制問題加強溝通交流,逐漸打破部門邊界。同時,暢通企業上下級間的溝通渠道,比如各部門每月底形成月度工作報告,闡述本月的重點工作情況、工作亮點及下個月的工作計劃,呈遞至企業上級,使上級領導對經營管理現狀有更加清晰的認知,便于其作出科學的管理決策。

信息化時代,財務內部控制信息的共享與傳遞依賴于信息化系統平臺,在現有條件下,企業可搭建類似于HW心聲社區的內部溝通平臺,或是在已有系統中增設內部溝通模塊,提高信息共享與傳遞效率。

對外溝通強調信息披露的準確性,通過企業官網等渠道定期如實披露企業的基本情況、主要財務指標、高層任職情況、財務會計報告、審計報告等信息,其中,審計報告應反映企業的財務內部控制建設與實施情況,對是否存在內部控制缺陷出具有效的審計意見。

(五)集成各監督力量,打造內部監督防線

為充分發揮內部監督的作用,企業有必要集成各監督力量,打造內部監督防線[ 6 ]。以COSO三道防線理論為指引,參考各行業領先企業的成功實踐,將業務設置為第一道防線,由各業務部門承擔各自管理范圍內的內部控制職責,識別、評估、控制工作中的風險。第二道防線為財務及其他職能部門,主要負責持續監控風險,執行財務內部控制政策,實施相關程序,為業務提供必要的財務幫助,推動企業全員形成對財務內部控制的統一認知。第三道防線為具有高度獨立性的內部審計部門,除了針對財務內部控制、財務風險管理效果進行審計之外,也對財務舞弊、財務管理成本浪費等形成震懾,彌補第一道、第二道防線的漏洞。

五、結語

風險導向下的財務內部控制有利于保障企業經濟活動的有序開展,能夠助力企業達成效益最大化目標。面對當前財務內部控制中存在的控制環境有待完善、風險識別與控制不足、控制活動成效低、信息傳遞與溝通效率不高、內部監督缺失等問題,企業應當把握其內涵及重點,從思想、制度、組織等方面入手完善財務內部控制環境,夯實財務風險管理基礎,提高風險識別能力,必要時運用風險矩陣、風險清單等工具方法進行風險的量化評估,實施風險全流程控制,事前強調風險預測,事中注重過程監督,事后落實管理分析工作,同時圍繞財務風險多發的關鍵管理領域,規范控制活動流程。除此之外,企業應緊抓信息與溝通、內部監督等要素建設,完善信息溝通機制,促進財務內部控制信息的共享與傳遞,集成業務、財務、審計等監督力量打造內部監督防線,逐步使財務內部控制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參考文獻:

[1]于倩.企業財務內部控制與風險防范路徑分析[J].今日財富,2024(01):161-163.

[2]劉紅.內部控制視角下企業財務風險防范策略探討[J].老字號品牌營銷,2023(13):106-108.

[3]竇雪瑩.企業財務管理及內部控制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24(04):157-160.

[4]高潔.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精細化管理研究[J].中國產經,2023(24):117-119.

[5]劉翠.企業財務風險管理視角下的內部控制[J].今日財富,2023(15):116-118.

[6]傅劍霞.內部控制視角下企業財務風險防范策略探討[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2(21):96-98.

猜你喜歡
風險導向財務內部控制改進對策
我國高校財務內部控制現狀綜述
醫院財務電算化與財務內部控制策略探究
我國城市社區服務存在的問題與改進
基于風險導向的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研究
內部審計在企業境外投資中的運用研究
初中語文教學現狀與改進對策
風險導向方法在央行內部審計實踐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