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新工科的高校信息素養課程建設

2024-05-02 06:00沈劉峽
教育評論 2024年1期
關鍵詞:工科素養教學模式

●張 芳 沈劉峽

2018年4月,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提出“要從提升師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養轉變,推動教育信息化轉段升級”[1]。2019年4月,教育部等13部委聯合啟動“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工程,全面推進“四新”建設。新工科建設提出的新理念、新標準、新模式、新質量、新方法對工科專業建設、工程技術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2]信息素養作為“一種能夠確定、查找、評估、組織和有效地生產、使用和交流信息并解決面臨問題的能力”[3],是各專業人才的基礎教育,是高等學校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重要內容。建設面向新工科的信息素養教育課程體系是時代的要求,是培養工科學生契合新的知識生產模式的多元綜合能力的重要保障。在國家全面推進教育信息化與“四新”建設背景下開展面向新工科的信息素養教育,是新時期高校圖書館建設議題中應有之義。

一、信息素養課程建設研究概況與問題

課程建設指根據專業特色和人才培養方案要求,構建一個合理、穩定的指導教學實踐的教學行為系統,建設內容涉及課程定位、教學內容、教學大綱、師資力量配置、教學方法、日常教學管理以及課程教學效果等。[4]課程建設是有效落實教學計劃,提高整體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保證。信息素養課程是高校培養面對信息化社會人才的基礎通識課程之一,建設的內容包括信息素養教學團隊培育、教學內容設置、教學手段方法設計、教學效果評價等。西方高校普遍制訂有信息素養標準并用它指導信息素養教學,普遍重視信息素養教育的制度化、標準化和規范化。[5]美國高等教育委員會制訂《信息素養教育結果評估大綱》,規范對信息素養教育效果的評價;美國大學與研究圖書館協會 (ACRL)下屬的信息素質研究所發表“信息素質實踐課程標準指南”,分別設計面向不同級別學生的信息素質實踐課程。近年來,國外學者關注教學支持系統的設計,為數據素養教學提供基于標準的課程計劃示例、專用數據可視化工具和將現有在線工具置于社會研究環境中的手冊[6];對以講座、項目以及基于問題本身為基礎的教學方式進行對比研究,強調語境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7];提倡教師學習媒體技術,根據需求發展專業,研究在不同背景下的教學方式,為信息素養教育課程改革提供實際指導意義[8]。國外高校的課程設置呈現出發展性、工具性、層次性、靈活性和整合性特征,在共享資源建設、小班教學、教學案例研究、在線教學和效果評估等方面都卓有成效。國內對信息素養教育內容設計、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考核方式、平臺建設、能力培養、體系構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多[9],但針對工科信息素養教育的成果很少,主要是針對工科院校的信息素養課程教學模式、教學策略等提出理論建議。目前,針對工科信息素養教育課程建設的研究成果可歸納如下:其一,針對“新工科”人才培養標準在信息素養領域的映射,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討新工科背景下高校信息素養課程的教學改革措施。[10]其二,從實證研究和理論研究相結合、線上和線下教學相結合、綜合素養教育升級轉型上建設信息素養教育體系。[11]其三,建立課程思政教學原則、邏輯體系、內容保障性[12]以及微課程教學平臺設計、框架、管理及實踐應用[13]。

盡管國內的信息素養教育已經取得豐碩的研究成果,但目前仍然存在以下主要問題:一是課程理念滯后,過度強調信息素養的工具性導向,忽視信息素養意識和能力培養,影響學生終身學習能力培養。二是課程內容以信息知識的基本檢索技能為主,高階性不夠,數據素養關注度不高,缺乏結合現實復雜工程問題的綜合信息解決能力培養。三是缺乏針對性教學設計,忽視了工科教育的社會屬性,學習與應用脫節,難以有效賦能學生專業發展。四是以結果評價為主,導致教學實踐陷入“泛講、濫練、死記、硬背”僵化模式,影響信息素養教育內在發展活力的激發。課程建設是有效落實教學計劃,提高整體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保證。面對“四新”建設和高素質人才培養要求,高校必須及時更新教育理念,借鑒國外信息素養教育經驗,建設面向新工科人才培養需求的信息素養教育課程。

二、新工科背景下高校信息素養教育目標

為明確新工科背景下學生對信息素養教育的要求,本研究編制了信息素養調查問卷,包含“信息意識與信息需求”“信息檢索知識與技能”“信息倫理道德及其他”三大塊共35道題。通過問卷星對本校石油主干、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與信息技術等專業分年級調研。調研結果表明,新工科背景下的本科生對信息技能與本專業的結合、實踐課的課時、上機操作實訓內容、師生互動有強烈需求,他們高度重視和強調如何盡快培養適應新技術新環境需要的信息素養,即面向未來新興產業和新社會形態的數據素養、網絡素養、媒介素養、科學素養、學術素養、全球素養、學習與合作素養、批判思維與反思素養等多種有著交叉內涵的“大統一”素養。[14]培養學生具備“大統一”素養是新工科背景下信息素養教育的目標,歸納起來,關鍵素養有六個:一是數字和網絡素養,主要包括數據意識、數據思維、數據管理、信息倫理與道德等,知道自己什么情景下需要怎樣的信息,能夠在不同領域中、載體上、情境下使用各種新媒體進行信息的有效檢索、跨界整合、創新使用、開發研究。二是工具和平臺素養,掌握并使用學習工具、媒體工具、文獻管理工具等,具有深度分析科技信息、解決學科交叉復合問題的能力,能夠運用融媒體技術提升信息的利用價值。三是科研和學術素養,融入科研過程與學術環境,具備文獻調研、精煉、評估、標引及格式排版的能力,能夠結合特定需求、任務、場景進行科研和創新。四是知識產權和全球素養,具有專利檢索、專利申請文件撰寫、專利審查意見答復等能力。五是學習和合作素養,發展終身學習能力,具備閱讀、推理、研討、發現和理解新知識新技術等能力,養成與不同團體協同合作的意識和能力。六是批判思維和反思素養,遵守學術倫理和學術規范,批判性的使用數據,對新知識能夠進行分析、鑒別并有選擇地加以利用,遵循數據倫理準則。以上素養是當今時代對高校工科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的重新定位[15],通過重新建設課程加以實現。

三、面向新工科的信息素養課程建設體系

為了滿足新工科人才培養對信息素養教育的要求,筆者通過文獻梳理,厘清國內外高校信息素養課程教學改革與發展新趨勢;對接ACRL《高等教育信息素養框架》和《科學和工程技術學科信息素養標準》,結合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革命新態勢,從教育理念、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效果評價等方面提高要求、全面改進。第一,更新信息素養教育理念,重構符合新工科人才培養需求的信息素養教學大綱。第二,以“知識、能力、素質”三者融合為課程培養目標構建基礎層、進階層和高階層知識模塊教學內容。第三,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有效提升多場景教學效果。第四,組織全過程、發展性的多元考核方式,完善教學效果測評模式。第五,多渠道培育高素質的信息素養教學師資團隊。在大綱編制、教學組織、教案課件編寫、教學結果評價的各個環節中有意識地融入課程思政,將立德育人元素貫穿于課堂授課、教學研討、作業實訓、研究實踐等各個環節,形成內容具有工科專業特色、資源既分層又混合、學習方式多模態、結果考核全程化的新工科信息素養課程體系,賦能新工科學生專業發展,促進其終身學習能力的生成。

四、面向新工科的信息素養教育課程建設

依據新工科信息素養教育目標和工科人才培養對信息素養的要求,對新工科背景下的本科生信息素養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評價以及教師隊伍的建設進行重構。

(一)重構滿足新工科需求的信息素養教學大綱

教學大綱是確定教育內容、選擇教育方法、評價教育效果的主要依據,是教學活動開展的指導文件。信息素養教學館員要樹立工科教育新理念,變“以教為中心”為“以學為中心”,充當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廣泛調研新工科的信息素養教育需求,根據新工科人才培養方案,重構滿足新工科需求的信息素養教學大綱?!陡叩冉逃畔⑺仞B框架》強調,信息素養教育應該脫離既定技能、學習成果及標準,將有關信息、科研與學術的很多其他概念與思想融為一體。[16]面向新工科的信息素養教學大綱要緊密結合新工科特點和人才培養需求,面向全體學生,從課程性質、培養目標、教學模式、考核方式方面重新設計大綱,分專業類別、分年級層次重新設計教學內容,思考學習目標,分配學時課時,選擇教材參考書目,關注學習成效。

(二)設計符合新工科專業發展需求的教學內容

新工科要求信息素養教學內容要具有一定的系統性和前沿性,與專業課有一定深度的整合;要結合工科專業科技創新、學科情報信息服務、專題科技查新、專利分析等學科特征,通過案例演示,實現理論結合實踐的學科情報信息服務,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能實踐操作能力。面向新工科的信息素養教學內容遵循廣覆蓋、分層次、反向設計、正向實施原則,設置可裁剪、積木式“基礎層+進階層+高階層”三個層次教學知識模塊。根據不同層次的信息素養培養目標,靈活組合知識模塊?;A層主要包括信息素養相關概念、理論、方法、感知以及通用型綜合數據庫的使用等內容,重點培養學生信息意識和信息獲取、理解、甄別及應用的能力;進階層知識模塊包括各新工科類別的文獻信息資源利用,培養學生針對本專業復雜問題的信息分析與應用能力,將學生的專業發展融入信息素養課程教學中;高階層知識模塊包括知識產權、科技查新、專利導航、科技報告等特色信息資源的獲取與利用,培養學生交叉學科、跨專業情境下的復雜信息思維、信息綜合應用及創新能力。面向本校工科的專業設置,分年級設計專題內容,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實際需求增選學習內容?!叭K”教學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增強上機操作實踐課,著力提升學生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課堂之外,積極開發面向真實問題的深度信息需求檢索、分析和利用場景,創設場景化案例實踐訓練,加強綜合性項目訓練,提升學生課程知識融會貫通應用能力,培養學生深度思考、復盤實踐難題的能力。

在信息知識傳授和信息技能培養的過程中,潤物無聲地將核心價值觀教育、法治教育、勞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其中,引導學生深化對法治意識、安全意識、重要法律概念的認知,增強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潛移默化提升學生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維護自身權利的意識和能力,塑造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打造滿足學生多元需求的多場景混合教學模式

課堂授課一直是信息素養教育的基本模式。高校大多采用跨專業跨年級的公選課模式,未能依據學生的專業、年級進行有區別的教學對象劃分。傳統的教學模式存在授課時間短、實訓課時少、理論與實踐不能很好融合的問題。面向新工科的信息素養教學針對工科不同專業、不同年級學生對信息素養教育的不同需求,設計普遍性和針對性、課程式和嵌入式相結合的混合教學場景和方式,采用不同教學模式滿足多元化教學需求。如,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在講授基礎知識和技能應用時,與問題式、案例式、項目式、演示示范等方法相結合,并強化人工智能等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應用,通過小組研討促進師生、生生互動,轉學生被動學習為自主、探究及合作學習;嵌入式教學模式,依托自己的專業背景,采用學科案例、專題訓練、項目調研等方式與專業教師展開深度合作,有針對性地開展專業文獻信息資源推介、檢索、分析利用,賦能專業發展;實踐互動教學模式,借助大創項目、專題講座、學科競賽等開展專題性信息獲取、評價和利用技能教學,組織學生開展項目化實踐和自主式學習,培養定題檢索、檢索報告、檢索反思、情報分析等信息創新能力;開放平臺教學模式,利用SPOT、云課堂、雨課堂等網上課堂平臺播映課件、線上教學、交流作業、在線考試等,結合圖書館高校信息素養教育數據庫,拓展課堂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形成以學生為中心,融“教、學、研、用”為一體的混合式教學模式。

(四)創建促進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生成的形成性評價

傳統的信息素養教學效果評價側重于對學生信息檢索與利用的理論知識考核,對信息技能的實踐應用和創新使用能力評估不足。面向新工科的信息素養教育效果評價強化以學生的內涵式發展為核心,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由注重知識技能評價轉變到兼顧知識、技能、素質培養的綜合評價,從知識、技能、素養多維視角審視學生的學習效果。其一,以問卷形式考評學生信息意識、信息思維、信息的感知、獲取與利用能力;其二,以課堂討論和平時作業測評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三,以組內評價、小組評價和個人評價等自主評價,測評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分析、解決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其四,以寫反思、體會、反饋等方式進行價值多元、非標準答案的自主評價;其五,以試卷形式考查學生的課程終結學習效果。以上考核方式包括線上學習評價和線下能力評價。多樣化的測評方式取長補短,發揮立體、全面的測評功效,既測評學生在不同認知階段對信息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效果,也評判學生質疑精神、求真意識和創新思維的發展情況,較好地引導學生將信息素養課程學習與專業發展、終身學習能力的生成結合,實現信息知識技能與能力素質的綜合提升,增強學生獲得感。

(五)培育專業化高素質信息素養教師隊伍

圖書館教學館員是高校信息素養教育的最大主體。目前,高校圖書館的教學館員普遍缺乏圖情專業外的學科專業背景;部分學科館員兼職信息素養教學,但缺乏系統的教學技能培訓,教學能力有限?!陡叩冉逃畔⑺仞B框架》強調信息主體對信息產生全過程的批判性發現與評估,強調信息主體利用信息創造新知識的能力。[17]新工科的信息素養教育需要教學館員既有深厚的圖情專業知識背景,又有較為系統的工科學科基礎知識,還有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和學習能力。高校圖書館要明確信息素養教育發展方向,分析現有師資結構,編制圖書館信息素養課程教學團隊建設方案。教學團隊培育的主要方式有三種:一是開展崗前崗位培訓,定期舉行教學專題研討與說課、講課比賽等活動,充分利用線上培訓平臺學習同行優秀的教育方法和信息技術手段,并將其應用于教學實踐。二是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強化中青年教學館員教學技能的培訓,引進急需的高層次人才,邀請高水平專家開展信息素養專題講座,加強與文獻信息資源供應商和兄弟圖書館的交流與合作,拓寬教師專業視野。三是健全有組織的聽評課機制,搭建課程建設與交流平臺,開展同伴集體備課、定時教研,互學互鑒優秀教學案例和教學課件,促進整個教學團隊教學水平的提高。

在教學團隊培育過程中,要注重教師思政意識和思政能力的提升,打造一支結構合理、思想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的高水平信息素養課程教學團隊。

五、結語

面向新工科的信息素養教育是傳統信息素養教育的繼承與拓展,建設新工科背景下的信息素養教育課程,是高校應對信息化時代工科人才培養、實現信息素養教學目標的重要措施。高校圖書館作為信息素養教育的最大主體,必須走出原來的信息素養教育課程框架,結合工科專業重置分層教學知識模塊,融合“教、學、研、用”進行混合式、場景式、浸潤式教學,采用形成性評價促進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生成。高校圖書館要充分利用新工科建設的機遇期和窗口期,強化信息素養課程建設,推動本科生通過課堂學習、自主學習、項目化實踐、自選課題檢索報告、撰寫學習反思等內涵式提升信息素養,助力新工科培養具備實踐應用能力、創新創造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復合型人才。

猜你喜歡
工科素養教學模式
87年工科“學霸”成都追夢記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新工科下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項目推動式教學模式的探索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三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八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七測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