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偉大建黨精神融入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現實考量*

2024-05-03 13:46朱安琪
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建黨精神大學生

劉 麗,朱安琪

(阜陽師范大學 商學院,安徽 阜陽 236037)

偉大事業孕育偉大精神,偉大精神引領偉大事業。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精神力量對實踐的推動作用。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了“偉大建黨精神”,并闡釋了其厚重的歷史內涵和深刻的理論要義。他指出:“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盵1]偉大建黨精神,濃縮了中華民族百年奮斗經驗的精華,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砥礪前行的精神動力,更是中國共產黨不斷走向勝利的精神偉力。黨的二十大報告開篇強調了“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全文貫穿著偉大建黨精神的深刻意蘊。創新創業教育源于國家戰略需要和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是一種以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培養為基礎、創新創業能力發展為中心,面向全體學生開展的具有專業水平的教育?!皞ゴ蠼h精神”與“創新創業教育”有著天然的內生關系,互相聯系、互相促進?!皞ゴ蠼h精神”是中國共產黨集體創業的偉大成果和精神財富,是驅動創新創業的強大精神動力,創新創業教育則是偉大建黨精神推進社會發展有效的外化載體和落腳點。青年強,則國家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學生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是創新創業的有生力量?!盵2]立足新時代新征程,把偉大建黨精神融入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全過程,堅持用偉大建黨精神鑄魂育人,為祖國培育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創新創業人才。

一、偉大建黨精神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的現實價值

“創新創業教育”概念乃中國原創,代表了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方向,其理論意義在于承認每個學生都具有創新創業潛能,其實踐意義在于引導每個學生都成為創新創業人才并促進高校教育教學范式轉型[3]。把偉大建黨精神融入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對于教育廣大學生傳承偉大建黨精神,推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培養新時代創新創業人才具有鮮明的時代價值。

(一)有助于偉大建黨精神傳承弘揚

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先驅者們在創造建黨偉業的實踐中,所表現出來的理想信念、責任擔當、精神風貌、崇高情懷、價值追求的高度概括和凝練,是中國共產黨立黨、興黨、強黨的強大精神支柱[4]。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傳。我們要繼續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永遠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發揚光大?!盵1]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陣地,創新創業教育必須充分發揮偉大建黨精神育人價值,自覺承擔起繼承與發揚偉大建黨精神的光榮任務。

首先,偉大建黨精神具有理想信念的引領價值。中國共產黨誕生以來始終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火炬,帶領中國人民經受了重重挫折與考驗,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創新創業教育中應引導大學生向革命先輩學習,堅定理想信念,樹立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將信仰、信念融入生命,做志存高遠、信念堅定的新時代青年。其次,偉大建黨精神具有使命任務的導向價值。新時代的大學生,是偉大建黨精神的傳承者、踐行者,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創新創業教育中應引導大學生將個人成長成才與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幸福結合起來,切實增強報效祖國、為民服務的本領,自覺擔負時代使命并為之努力奮斗。再次,偉大建黨精神具有頑強斗志的錘煉價值。一百年來,在應對各種困難挑戰中,中國共產黨錘煉了不畏強敵、不懼風險、敢于斗爭、勇于勝利的風骨和品質。創新創業教育中應著力錘煉大學生英勇頑強、百折不撓的意志、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本領,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勇于戰勝一切風險挑戰。最后,偉大建黨精神具有品格情懷的培養價值。堅定不移聽黨話,矢志不渝跟黨走,對黨絕對忠誠;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用心用情紓民困、解民憂。創新創業教育應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神圣使命,教育引導大學生在傳承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中樹立正確創新創業價值觀,聽黨話、跟黨走,做到知行合一,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二)有利于創新創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創新創業教育是深入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關鍵樞紐,是落實教育高質量發展、人才高質量培養的主要平臺[5]。目前,我國創新創業教育已領跑世界,推動形成了新時代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觀和新的教育質量觀。截至2022年2月底,我國高校開設創新創業教育專門課程3萬多門、在線開放課程1萬多門,成功舉辦7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6]。然而,相對于波瀾壯闊的創新創業實踐活動,我國創新創業教育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亟需解決。從高校層面來看,創新創業還未成為高校人才培養的價值追求。許多高校依然將創新創業教育視為緩解學生工作壓力、提高就業率的快速通道,對創新創業教育核心功能認識不清,創新創業課程體系不健全、教學內容不豐富、學科交叉融合不足、改革創新緩慢等,創新創業教育的價值還沒有得到有效體現。從大學生層面來看,大學生對創新創業認知不夠,大學生對創新創業興趣以及對諸多創業信息關注度較低,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有待提升。隨著創新創業上升到國家戰略層次,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受到多方重視,然而對于如何提升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質量、助力教育高質量發展這一問題仍待解決。

作為當前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改革的突破口,創新創業教育已成為素質教育縱深發展的時代體現,已成為高校落實立德樹人、實現創新驅動戰略發展的重要陣地。創新創業教育質量不僅反映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效果[7],更關乎我國高等教育改革成果和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狀態[8]。如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打造“雙創”教育升級版,培育具有理想信念堅定、愛國主義情懷、企業家精神的創新創業型人才,已經成為關乎人才培養質量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問題。

偉大建黨精神是具有深厚的歷史感、鮮明的時代性的理論敘述,明確了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資源,凝聚了黨的精神特質,展示了黨的精神形象,彰顯了黨的精神偉力,發揮著話語支撐、價值形塑、動員民眾等政治功效,成為政治思想文化再生產的源泉[9]。在創新創業教育中融入偉大建黨精神,可構建立德樹人的新格局,強化創新創業實踐要有造福人類的責任感、百折不撓的意志力、胸懷天下的精氣神、敢為天下先的開拓力,增強創新創業助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責任擔當;可堅定大學生理想信念、淬煉大學生敢闖會創的過硬本領、愛拼敢贏的意志品質,培育大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可教育學生堅守創新創業理想要有信仰之旗、堅持創新創業行為要有精神支柱、堅定創新創業情懷要有心靈家園,造就學生艱苦奮斗、鍥而不舍,不懼風險的探索精神。因此,從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發展的角度,將偉大建黨精神融入創新創業教育,既可以提升民眾對創新創業精神文化包容支持,又可以極大地豐富創新創業教育資源,拓寬創新創業教育陣地,還可以更新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和模式,在厚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土壤的基礎上高質量發展創新創業教育。

(三)有利于創新創業人才的培育

高校承擔創新創業人才培育的任務,這是國家、社會發展對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檢驗一所大學的辦學成效,歸根結底要看為黨和國家培養了多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看在此基礎上涌現出多少優秀創新創業人才。高質量高等教育必須將培養創新創業人才作為核心目標。如果不選擇創新創業人才作為培養目標,這樣的高等教育就是低質量的,是要淘汰的。這是因為在創新驅動發展的今天,社會變化發展非???。個體要適應社會變化發展,就必須具備創新思維,善于改變思維方式,具有創業意識、進取心和事業心,進而從容地選擇自己的行動方向,保持自己基本的價值追求,從而能夠從容應對社會發展的變化。然而,目前我國高校畢業生總體創新力不足,自主創業率遠低于西方國家,創新創業人才緊缺。創新創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突破口提升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質量的動能尚未得到充分釋放。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囿于當前西方創新、創業理論的影響,中國特色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尚未完全形成。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創新創業教育存在文化認同的偏離,對紅色文化以及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傳承不足,實用主義文化和個人主義的狹隘利己文化嚴重制約優秀創新創業人才的形成。新時代創新創業人才是贏得國際競爭主動權、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戰略資源與力量,應當具有堅定信念與遠大理想、創新意識與創造思維、敏銳眼光與深邃思想、堅強意志與剛毅品格、不懼風險與斗爭精神、人民至上與胸懷天下的情懷等精神特質,這些特質與偉大建黨精神內涵高度契合。因此,從提升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質量角度來看,將偉大建黨精神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積極挖掘偉大建黨精神的育人價值,培養大批具有家國情懷、敢創會創的高素質創新創業人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人才支撐。

二、偉大建黨精神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現實困境

將偉大建黨精神融入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從思想認識、理論建構和實踐層面來看,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二者融入的時代價值認識不清

從思想層面上看,偉大建黨精神融入創新創業教育還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對二者融入時代價值認識不到位,缺乏有效共識。偉大建黨精神是對中國共產黨在創建前后及其百年奮斗實踐歷程所取得的歷史經驗從精神層面予以凝練的結晶和產物,構建起中國共產黨精神發展史的完整鏈條和紅色精神家園的完整譜系,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科學理論[10],集中體現了客觀的真理邏輯、踐行初心的使命邏輯,奮斗的實踐邏輯、人民的價值邏輯,具有內在的普遍價值。在黨領導人民進行的創新型、創業型國家建設中,需要引導青年學生繼承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需要引導理解掌握偉大建黨立業精神科學內涵與時代價值。然而,在創新創業教育實踐中,我們發現大學生對偉大建黨精神科學內涵理解不透,對其認同感不足、認知程度不高,對其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的時代價值認識不清,仍需要深刻學習探討領會貫徹。因此,如何將偉大建黨精神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起來,深入剖析認清其在創新創業教育中的時代價值,從中汲取積極前行的方法論營養促進創新創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二者融入的理論研究尚不豐富

從理論層面上看,偉大建黨精神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理論研究相對缺乏,且二者并未完全實現有機融入。雖然,黨和國家非常重視國家創新創業教育,出臺了很多政策和文件,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和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支持,我國創新創業教育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然而,從文獻資料來看,偉大建黨精神傳承弘揚與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相融合的期刊論文數量不多,碩博論文更是寥寥無幾,專著教材也較少,兩者融入的研究基本上處于初步探索之中,缺乏現實的指導性意見。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為研究偉大建黨精神的學者不一定研究創新創業教育理論體系,而研究創新創業教育學者對偉大建黨精神研究又不夠深入。另一方面,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中極少加入紅色文化的元素,偉大建黨精神中蘊含開拓精神、建功立業等教育資源還沒有能夠被充分挖掘出來。探尋二者的共同契合之處,將偉大建黨精神融入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理論研究還不豐富,二者在理論研究體系的建構上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三)二者融入的實踐體系尚不完善

從實踐層面上看,偉大建黨精神融入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仍存在實踐上的一些困難。雖然,目前各高校都開展了創新創業教育,都重視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研究,但是各自情況及側重點存在較大差異。一方面,可能因為各高校對偉大建黨精神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目標定位不夠準確。如何處理好創新創業教育、專業教育和偉大建黨精神傳承三者之間的關系顯得很重要。一旦處理不好就很容易忽視偉大建黨精神的育人價值,甚至將創新創業教育功利化。另一方面,可能因為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參差不齊。偉大建黨精神融入創新創業教育,不僅對高校創新創業教師隊伍綜合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在教育方法和模式上也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實現兩者的有機融合,不是將偉大建黨精神科學內涵、哲學意蘊等生搬硬套創新創業教學課堂中,而是要以真正有效、生動的方式將偉大建黨精神演繹出來,真正讓偉大建黨精神中蘊含的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品質入腦入心,實現培養大學生開拓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的根本任務和目標。然而,現階段高校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也處于探索階段,存在著專業的創業導師數量少,實踐指導次數少,創業導師的能力不足,創業管理制度還不夠完善等問題。偉大建黨精神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的深度、廣度依然有較大的空間,偉大建黨精神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仍處于探索階段。

三、偉大建黨精神融入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路徑

將偉大建黨精神融入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是推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式,也是傳承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的重要舉措。因此,如何將偉大建黨精神有校融入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全過程,培育優秀創新創業人才,是目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一)進一步澄清偉大建黨精神融入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時代價值

首先,深刻理解偉大建黨精神在第二個百年奮斗新征程中的時代價值。偉大建黨精神,具有科學研究的理論價值、行動指南的實踐價值、永葆先進性的黨建價值、思想引領的社會價值,具有錘煉政治品格、塑造先進形象、形成激勵動能、存儲紅色記憶的功能[11]。偉大建黨精神構建鍛造了最強大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精神密碼,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精神動力。新時代傳承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必須在“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苦功夫”,加強教育引導、實踐養成,進一步把精神力量轉化為工作實效,將精神內核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用偉大建黨精神引領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涵養中國人的精神世界,推進中國共產黨的自我革命[12]。其次,深刻理解偉大建黨精神融入創新創業教育作用價值。偉大建黨精神融入創新創業教育,可發掘和闡揚偉大建黨精神的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實踐要求,使大學生在創新創業學習中將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個人命運與祖國前途緊密結合起來,把對祖國血濃于水、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貫穿學業全過程,提升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培養其創新創業精神與能力,為大學生的“創客夢”注入無限的正能量。最后,積極營造偉大建黨精神融入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氛圍。一方面,面向全體學生,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按照“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要求,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引導大學生扎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意,深刻觀察社會,敏銳捕捉社會問題,在服務國家、心系大眾和社會治理中建功立業,鼓勵學生利用專業知識和技能為解決社會問題提供方案,在創新創業實踐中提升服務社會的能力。一方面,以素質教育為主題,以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強化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理念、價值、精神、能力等知識的傳授,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本領和綜合素質。

(二)進一步豐富偉大建黨精神融入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理論研究

首先,探尋二者融入的契合點。契合點是二者融入的基礎。偉大建黨精神之“建”,不僅包含創建之意,也包含建造之意,更蘊含著“創新”“創造”“立業”等核心概念,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開拓創新的思維和建功立業實踐。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核心目標為面向全體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觀念、創業精神和創業綜合素養的培養。偉大建黨精神與創新創業教育具有融合相通之處。深入研究偉大建黨精神與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契合點,將偉大建黨精神育人資源充分挖掘出來并融入到創新創業教育中,提高創新創業教育的親和力和感染力,使大學生從中獲得精神鼓舞,升華思想境界,培養浩然正氣,激蕩起報效祖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其次,構建二者融入的理論話語體系。堅實有力話語體系是二者融入的支撐和保障。在這構建的過程中,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遵循創新創業教育規律,需要立足當下,放眼過去和未來,跨越學科體系的鴻溝和時代界限,用偉大建黨精神融入來豐富當代創新創業教育理論研究,同時用創新創業教育理論研究來推動偉大建黨精神傳承弘揚。創新創業教育還要以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為重點,建設具有思想價值影響力的教育教學內容體系,探索創新創業教育新路徑,最終構建創新精神培養、創造思維訓練、創業意識養成與創新創業品質塑造為一體的創新創業教育新體系。

(三)進一步完善偉大建黨精神融入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路徑

首先,進一步融入創新創業教材。教材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為此,首先在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教材中增加偉大建黨精神的內容。針對創新創業所需的思想意識、精神品質、毅力等等,把偉大建黨精神中蘊含的胸懷天下、開拓創新、敢于斗爭、人民至上等寶貴經驗和精神財富融入創新創業教材的編著,完善創新創業教材體系,實現偉大建黨精神的教材融入。其次,進一步融入創新創業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是創新創業教育的主陣地。一方面,提高創新創業教育教師的綜合素養,提升教師將偉大建黨精神融入課堂能力,做到“打鐵還需自身硬”,學??商峁└鞣N平臺使教師接受再教育、再成長,對偉大建黨精神進行深入學習,準確理解把握偉大建黨精神內涵,找準其與創新創業教學內容融入的契合點,將中國共產黨人建功立業典型事跡引進創新創業課堂,如南陳北李相約建黨的故事等等,引領青年學生向英雄學習、向前輩學習、向榜樣學習,讓創新創業精神遍布大學校園。另一方面,以學生為中心,利用媒體和現代化教學手段,創新課堂教學方法。在課堂上,教師不僅可以用生動語言講授偉大建黨精神與創新創業教育內在聯系,還可以利用視頻、圖片等多媒體手段,將傳統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本的體驗式教學,培養學生正確的創新創業價值觀。最后,進一步融入創新創業實踐教學。實踐是教育的一種方式,同時也是教育的終極目的。要使偉大建黨精神更好地融入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還必須發揮實踐教學作用??梢砸劳屑t色資源,如:參觀紅色革命基地,回顧建黨艱辛歷程等,拓展創新創業實踐平臺,組織開展紅色創新創業課外拓展活動,讓大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偉大建黨精神的思想偉力,堅定理想信念,提升自我思想境界,深化大學生紅色認知與紅色信念,激發大學生建功立業志向,堅定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意志,增強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效性。

四、結語

新經濟時代背景下,創新創業已經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13]。偉大建黨精神既有起始性歷史價值,又有穿越時空的普遍性時代意義。將偉大建黨精神融入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實現兩者的相融相促,必須從思想上引起重視、從理論話語體系建構和教育實踐多維角度入手,以思想指引行動,以理論指導實踐,不斷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育更多的創新創業人才。

猜你喜歡
建黨精神大學生
虎虎生威見精神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建黨百年頌
建黨百年
慶祝建黨百年(五闕)
初心,是來時精神的凝練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拿出精神
大學生之歌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