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學生網絡意識形態風險生成的心理探源與防范研究*

2024-05-03 13:46郝景亞
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網絡空間內容學生

郝景亞

(徐州工程學院 團委,江蘇 徐州 221006)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使青年學生網絡意識形態風險問題日益凸顯,此類風險不僅內容復雜、表現多元,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總體國家安全,也與青年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有密切的關聯[1]。青年學生群體是互聯網的敏感人群,同時也是其積極參與者和在場者,化解網絡意識形態風險即需高度關注青年人的價值傾向與意識主張,通過不斷優化網絡內容、加強網絡監管、推動依法治網,在網絡空間弘揚時代主旋律和社會正能量來引導青年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守持本心,自覺抵制各種錯誤思潮,使主流意識形態在其價值觀形成與發展中發揮更為凸顯的規范引領作用。

一、青年學生網絡意識形態建設的價值意蘊

一方面,青年學生網絡意識形態建設是夯實思想基礎的有效路徑。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達成過程中,必須要不斷深化思政教育工作。新時代背景下,網絡空間的重要性日漸凸顯,在學生思想交流、自我展示方面都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還可推動思政教育空間的延伸。高校肩負著培養優秀接班人、建設者的重任,育人過程中占據主導的是什么價值觀,對最終培養出什么樣的人才有著決定性的作用。網絡意識形態工作開展過程中,高校必須要將思政理論課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始終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作為育人工作的指導理念。積極建設大思政課程,充分發揮網絡平臺的育人作用,指引學生提升政治素養,增進學生對黨的理論形成高度認同。強化網絡平臺的育人效用,不僅可鞏固思想基礎,還可將網絡意識形態育人功能更大程度發揮出來,引導青年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另一方面,青年學生網絡意識形態建設是發展網絡思政的關鍵內容。在網絡時代背景下,青年學生思政教育已不再是單一的線下課堂進行,線上網絡平臺的應用也日漸廣泛,在最新的技術與傳播形態支持之下,網絡思政教育的功能愈發凸顯,作為傳統線下課堂的有力補充。高校必須要加強教育教學工作和新技術的融合,不斷增加育人載體、豐富育人資源、延伸育人渠道,打造良好的線上育人氛圍,為網絡思政教學模式、內容的創新提供良好助力,有效激發協同育人的活力,建立具有影響性的網絡思政品牌,保障網絡意識形態工作更具滲透力。所以,網絡意識形態建設工作的落實,對思政教育成效的鞏固、民族復興人才的培育都有著重要意義,必須要對此形成正確認知并著手開展各項工作。

二、新時代青年學生網絡意識形態風險的客觀表現

(一)多元價值理念沖擊主流意識形態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網絡日益成為人們生產生活的重要存在情境,人們依托網絡空間而交流互動、表達思想、分享體驗,大眾對網絡的依賴程度愈來愈高[2]。當前,青年群體已成為互聯網的重要參與者,他們徜徉在網絡海洋中,享受著網絡所帶來的種種便利,但與此同時也不可避免地被網絡空間價值文化所影響干擾,由此為網絡意識形態安全風險的發生埋下了伏筆[3]。有效防范和處理青年學生網絡意識形態風險關乎著國家和社會的良性運行與協調發展,也關系著學生個體的全面健康成長。目前主流意識形態對網絡輿情的引導效用日趨凸顯,但網絡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更新迭代速度非常之快,網絡環境動態變化,復雜多元,在此情勢下,準確識別把控青年學生網絡意識形態風險面臨諸多挑戰。

網絡意識形態風險首當其沖表現在價值風險層面,多元價值理念沖擊著主流意識形態,由于種種原因,主流意識形態的抗沖擊能力、對多元思潮的牽引導向能力表現疲軟,由此助長了紛繁雜亂的多元價值觀肆意傳播?;ヂ摼W的進入門檻很低,而其影響效應卻極為強勁,在互聯網空間中,不同社會個體擺脫了傳統交際模式中的顧慮與限制,任性地放飛自我,展現個性特征,表達自身利益,在網絡世界尋求不一樣的存在價值[4]。多元價值理念在虛擬世界中快速傳播,對于一些重大熱點問題,不同的價值觀念紛紛涌現,有的甚至南轅北轍,然而主流意識形態卻因話語內容及話語方式的刻板、嚴肅、缺乏生動性而很難在人們的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無法做到對社會熱點的及時有效回應,在輿論場中的地位被削弱,此即為多元社會思潮提供了存在機會與空間[5]。

(二)去中心化傳播加劇內容信息風險

一方面,信息時代大數據技術、物聯網技術蓬勃發展,萬物互聯互通,各種信息無縫對接。網絡的迅捷性、即時性特點使海量信息的交互傳播在短時間內即可實現[6]。直線性、單向度的傳播模式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上行、下行、平行等各種傳播機制的綜合,結構緊湊的內容傳播網絡鋪陳開來。在此網絡中,分布著眾多的節點,網民個體即是節點的典型代表,他們通過對信息的把控來擴展影響力,贏得話語權。青年學生對于網絡情境更是偏愛,且在強烈的好奇心、濃厚的興趣支配下,他們積極地參與各種網絡話題,對熱點事件、重要節點發表自己的觀點認知,其生產網絡內容、分享網絡信息、高度活躍在網絡世界里,易于觸發網絡意識形態風險。另一方面,網絡的不斷發展使去中心化特點日益突出,新時代的網絡空間中,人人皆是信息內容的創作者、編輯者、發布者與傳播者。網絡的開放性、交互性降低了個體生產傳播信息的難度,并為此提供了諸多便利條件,但網民個體實則差異性很大,無論在知識結構、專業能力方面,還是道德素養、價值取向方面,不同個體特征不同,層次性及區別性顯著,由此使得個體所生產的網絡內容良莠不齊,混亂無序。

(三)網絡監管滯后于網絡媒體形態更迭

在碎片化、即時性的傳播模式下,多元思潮獲得了大量的內容接受者,加之大數據、精準推薦等的積極助力,受眾的主觀偏見被一再強化,主流意識形態所能起到的價值引導作用非常有限。對于青年學生而言,其經常性地集聚于微博、短視頻平臺、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空間中,不時為多元思潮所侵襲感染。青年學生尚處于價值觀念的形成與發展過程之中,其缺乏足夠的鑒別能力,于是在斷章取義、裁剪嫁接的雜亂信息影響下,其價值認知開始出現偏差扭曲狀況。

與此同時,信息時代背景下,諸多新媒體形態紛紛涌現,它們鱗次櫛比,層出不窮,且以很快的速度更新迭代,令人們眼花繚亂、應接不暇,比如繼微博及微信之后出現的網絡直播、短視頻、問答社區等,這些媒體形態吸引著人們的關注和參與,在潛移默化間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理念。對于信息內容的表達,同樣生成了多種多樣的媒介元素,如表情、符號、彈幕等,網絡媒體形態的快速變遷雖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某種程度上優化了人們的生活體驗,使受眾獲得了不一樣的感官感受,但它們雜亂無序地生長,突破了傳統的規則制度約束,為網絡監管帶來了諸多難題。以新興媒體為載體,詐騙、暴力、色情等更是無孔不入,它們在網絡空間中泛濫肆虐,使更多的人因此而受害,且網絡的開放性、交互性為其提供了庇護,使這些負面信息更為隱蔽、滲透性更強,網絡監管難以及時有效地發現并治理這些問題,監管能力的滯后性由此表現得更加突出。

三、青年學生網絡意識形態風險生成的心理探源

(一)網絡為青年表達訴求提供了良莠不齊的虛擬空間

據相關數據顯示,當前互聯網行業從業者規模甚大,人數已達2000多萬之多,年齡結構方面年輕化趨勢凸顯,平均年齡在26歲左右。信息時代互聯網高度發達,這使社會權力也發生了諸多變化,由傳統的集中化、組織化向現代的分散化、個體化轉變。網絡空間中,社會權力以文本、圖像、音視頻等形式存在著,它們為青年學生表達利益訴求提供了工具和載體,網絡從業者的網絡行為深度地影響著社會權力的分配與使用;網絡社交實踐即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進行的多元化社會交往,青年學生網絡社交實踐以朋友和同學為主,且網上交流優先于線下交流;網絡學習實踐指的是青年學生通過網絡媒體平臺來獲得豐富的學習資源,進而展開興趣學習或專業學習,由于網絡學習內容魚龍混雜、良莠不齊,使得其易于觸發網絡意識形態風險。

(二)現實難以滿足青年需求滋生了網絡意識形態風險

馬克思主義觀點認為,社會變遷、政治變革根源在于社會生產方式及交換方式的改變,對于青年學生網絡意識形態風險的生成而言,即需從網絡實踐中尋找原因。青年學生是生活于現實社會情境中的個體,他們是真實鮮活的存在,其對于網絡意識形態有自我的需要和訴求,這些訴求一方面是價值層面的訴求,另一方面則是利益層面的訴求,前者屬于高層次需求,后者則屬現實性需要[7]。青年學生在網絡空間中基于一定的價值認知而聚集,他們對各種網絡現象、風俗習慣等進行討論,積極地參與網絡話語系統,由此來凸顯自身的網絡生存意義,因此,當價值主張等不盡相同時,意見與分歧在所難免,矛盾和沖突必然生成。此外,網絡也為青年學生提供了表達利益訴求的渠道與空間,青年借此提出在學業、就業、社交等各方面的現實需要,其利益訴求在現實社會無法得到充分滿足使其將這種訴求投射于網絡,尤其是當前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存在,青年學生在各種生活學習情境中會產生心理落差,這種落差感逐漸集聚,最終爆發為負面極端的情緒,進而在認知層面出現偏差。當個體情緒漸次演變為社會情緒,民生問題會發生質變,從而轉化為影響社會良性運行的群體性問題、政治性問題。

(三)網絡的資本屬性為資本主義意識滲透提供了機會

互聯網的開放性使其與世界格局、國際政治等密切結合在一起,不同國家借助互聯網而展現自己的軟實力,他們以青年人為對象展開爭奪,希望贏得青年群體的青睞。美英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將網絡視作其輸出自身意識形態的媒介與平臺,借網絡來實施價值觀滲透活動。在此情勢下,諸多活躍在國內各大新媒體平臺上的青年導師、意見領袖等實則是網絡滲透的代言人,他們海外背景深厚,對西方社會心向往之,表面道貌岸然,實則品質惡劣,更有很多海外控股的網絡媒體平臺,同樣在惡意地引導青年學生的價值觀,妄圖動搖青年學生信念。在它們的侵蝕下,青年學生面臨著網絡意識形態風險,這對我國青年是一項嚴峻的挑戰,在這種情況下堅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應對這些挑戰的不二法門[8]。

事實上,網絡的本質屬性是資本性,其逐利特性不可能改變,受此影響,其對于網絡內容會疏于管理,在選擇內容信息時更多從利益價值出發,由此境外資本有了進入中國互聯網市場的機會和空間。網絡平臺在攫取大量利潤的同時還不忘宣揚資本主義價值觀,企圖獲得網絡空間更多的話語權與支配權,進而干擾網絡輿情,使之向有利于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滲透的方向發展,一些海外媒體也不甘寂寞,屢屢攻擊圍堵中國社會輿論場,進而為其輸出意識形態提供便利。

四、青年學生網絡意識形態風險的防范策略

(一)注重內容建設,結合青年認知規律打造優質內容

一方面,加強信息管理,優化網絡內容。青年學生尚處于價值觀的形成發展時期,其人生道路剛剛開啟,面臨的來自學業、就業、社會交際等各方面的壓力也比較大。為了紓解情緒、擺脫煩惱,他們往往選擇將這些問題訴諸網絡,希望在網絡空間中得到寬慰與幫助,然而網絡輿論的不可控性經常使普通的民生問題被無限放大,最終演變為群體問題、政治問題。鑒于此,化解網絡意識形態風險急需加強對信息內容的管理,從改進網絡內容出發將風險的發生幾率降到最低。其一,要重視和推進網絡細分化、專業化的發展,使不同類型的網站各有所長,基于自身特點而建構發展模式,由此來向青年學生供給和輸出專業性、趣味性較強的網絡內容[10]。其二,網絡內容要講究實用性、精準性。政府、學校、社會組織要充分發揮自身職能,促進網絡文化建設的高質量發展,要為青年營造良好的網絡氛圍,提供高效的信息交流平臺。其三,針對低俗、暴力、色情、恐怖主義等網絡內容,應給予嚴格監管,使其失去在網絡中生存的空間,對于引發的問題要及時處置,最大可能地消除負面影響。

另一方面,利用智能技術,強化內容供給。其一,需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工具充分利用起來,對網絡圈群成員的年齡層、認知水平、喜好等進行分析,精準制作主流意識形態內容,采取可視化形式呈現出來,并在互動傳播之下激發網絡圈群成員的興趣,對此形成清晰的認知,并不斷提升認同感。其二,需將網絡平臺在創作創新中的作用發揮出來,打造出更多優秀的文化作品,提升對青年人的吸引力。在網絡沖浪的青年學生,并非只是單純好奇,更多的是想找到和自身需求相匹配的內容,若是內容供給不夠精準或數量不足,極易使得青年對非主流內容產生錯誤認知。因此,必須要對青年的訴求有清晰認知,并針對性地供給內容,確保青年需求獲得更好地滿足。

(二)強調主流價值,運用媒體手段進行信息高效傳播

一方面,弘揚正能量,傳播主流價值。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一直以來對我國的敵對滲透之心不死,網絡時代它們更是依托互聯網來兜售中國威脅論、中國分裂論等居心叵測的政治思潮,面對此情勢,需弘揚正能量,傳播主流價值,通過有效宣傳來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效用,使社會主旋律得以弘揚。其二,要積極支持優秀網絡文化作品的創作與傳播,以文化的潛移默化作用來調動青年學生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同時通過文化作品來反映青年學生的訴求,探索現實問題解決方案。其三,培養網絡意見領袖,引導網絡輿情發展,使青年學生的利益得以維護,關切得到回應,進而有效化解網絡意識形態風險。

另一方面,加快媒體整合,推進立體傳播。當前各種類型的新媒體形態紛紛涌現,網絡直播、APP等新媒體工具在青年學生群體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之間出現了逐步融合的趨勢,協同高效、資源集約的融媒體時代已然到來。在此背景下,要牢牢把握機遇,積極進行技術研發與創新,將人工智能等數字信息技術應用到新聞采集、生產等領域之中,使主流意識形態因此而獲得更大的傳播空間。此外要對眾多的報紙、期刊、電視臺、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形態加以整合,建構立體化的傳播格局,有效推動主旋律的弘揚傳播。要發揮新媒體平臺小而精、短平快的信息生產傳播優勢,其作為新時代傳播最前線與最高點應在關鍵信息節點的傳播中發揮更大的功能與作用。

(三)完善制度體系,推動依法治網創設風朗氣清環境

對于網絡意識形態風險的防范,要突出法治意識,以法治思維、法治方式來治理各種網絡亂象。要建構網絡空間的長效治理機制,推動依法治網工作的高效開展。其一,應在現有法律規范基礎上加快制定自律性規定、公約,以形成全方位的法律制度體系,有效提高法律規范的實效性、操作性。其二,從嚴從重處置網絡大V、網紅等對青年學生群體有較大影響力的網絡主體的錯誤言行,對于突破意識形態工作底線的網絡行為要零容忍,給予嚴厲懲治。其三,不斷提升青年學生的綜合素質與信息素養,強化其網絡法律意識,使其自覺抵制各種錯誤思潮,堅定信念信仰,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引導言行,以法律武器來維護自身的網絡合法權益。其四,構建師生意見反饋平臺。學生正當訴求無法獲得有效解決,也是引發網絡輿情的關鍵因素。所以,高校應針對師生訴求的解決設立反饋渠道,從而更精確地了解師生的需求。如在校園公眾號中專門設置師生訴求表達窗口,并對訴求進行集中受理、分類處理、及時反饋,讓師生的意見不再無處可訴,確保師生的合理訴求可以及時獲得有效解決,網絡風險可以實現有效防范與化解,從而降低網絡輿情發生的概率。

五、結語

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使人們對互聯網的依賴程度愈來愈深,青年學生作為網絡空間的重要參與者和在場者更是與網絡建構起了密切的關系。隨著青年學生參與網絡實踐的不斷增多,其觸發網絡意識形態風險的可能性也在增強,基于此,需要不斷優化網絡內容,加強信息管理,積極推動社會正能量在網絡中的弘揚與傳播,同時加快媒體整合,完善制度體系,推進依法治網,由此來強化青年學生的底線思維,有效防范青年網絡意識形態風險的發生。

猜你喜歡
網絡空間內容學生
內容回顧溫故知新
共建誠實守信網絡空間
網絡空間并非“烏托邦”
趕不走的學生
學生寫話
主要內容
學生寫的話
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探討
論網絡空間的公共性
聰明的學生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