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工院校幼兒教育專業“校中園”培養模式初探

2024-05-04 02:10李香青
職業 2024年6期
關鍵詞:雙師型教師

■摘 要:本文提出了在當前學前教育發展勢頭良好的情況下,幼兒教師數量不斷增加,合格的幼兒教師卻嚴重不足的問題。針對這一情況,筆者探索了幼兒教育專業“校中園”的培養模式,供大家參考和討論。

■關鍵詞:“校中園”;幼兒教育專業;“雙師型”教師

目前,學前教育發展勢頭良好,各種性質的學前教育機構不斷增加,但合格的教師卻嚴重不足,許多幼兒教師不具備系統的知識技能,不能勝任幼兒園課程教學與活動組織等工作。目前,技工院校幼兒教育專業招生和就業達到了新的發展高度。這也對幼兒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技工院校培養出的幼兒教育從業人員要想適應相應崗位工作,必須實現學校與幼兒園之間的無縫對接,解決這個核心問題的關鍵是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本文通過剖析實例,探究一種全新的幼兒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校中園”培養模式。

一、技工院校幼兒教育專業“校中園”培養模式的實施意義

(一)社會需求

目前,我國幼兒教育專業人才培養同社會實際需求之間存在一定差距。畢業學生存在適應性差、綜合能力不強等問題,“校中園”培養模式很好地解決了學校人才培養和幼兒園人才需求脫節的問題,對于提高人才培養的實用性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二)內部需求

學校實訓基地存在功能單一的問題,與各類幼兒園的合作存在溝通不暢、要求不一致,缺乏規范性和系統性等問題,部分幼兒園實習實訓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部分學生就業暴露出來的問題也不少;對幼兒生活管理、衛生保健等日常工作更是缺乏科學的態度和嚴謹的操作流程。各幼兒園師資匱乏,每年都會出現在畢業季搶畢業生的情況,但隨后畢業生流失和轉崗嚴重,幼兒園期望值與畢業生綜合素養落差較大。

(三)實現學習與崗位需求的無縫對接

根據幼兒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設置,其主要職業類別包括育嬰員、保育員和幼兒教師。幼兒園設有大、中、小班和托班,學生通過在不同崗位的工學交替和頂崗實習,基本能掌握這三個崗位所需要的技能,同時發揮“校中園”優勢,利用晚自習時間針對實踐中的短板和疑惑進行補充學習。筆者所在學校通過建立工學一體的“校中園”,使學生不出校園就能實現專業所需的技能和實踐能力的提高,幼兒園成為幼兒教育專業的實訓基地和實踐課堂。

二、創建“校中園”培養模式的實踐探索

(一)“?!薄皥@”合作修訂和完善原有的人才培養方案,體現實用性和創新性

2021年9月,晉城技師學院幼兒園(以下簡稱幼兒園)建成投入使用。幼兒教育專業團隊與幼兒園管理團隊共同創建了“夯實基礎、提升技能、工學一體”的實踐型人才培養模式。這個培養模式以學生就業能力發展為核心,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為目的,努力打造具有實踐能力的教學團隊,旨在培養具有科學的教育觀及現代教育理念,系統掌握幼兒教育的知識與技能,合理設計和組織幼兒園日常教學活動并具有一定的教學研究能力、終身學習能力及創新實踐能力的幼兒教育師資及各類兒童教育工作者,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形成適應本地及周邊地區幼兒教育發展需要和獨具特色的實踐型人才培養模式。

(二)重新構建幼兒教育專業一體化教學體系

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引領下,學院幼兒教育專業與幼兒園密切配合分階段重新構建幼兒教育專業一體化體系。

第一階段,增加了班級環境創設和幼兒生活管理課程,這兩門課程重視實踐操作,學生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在課堂上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在幼兒園參與幼兒生活管理及班級環境創設,掌握了幼兒園一日生活各環節管理的基本技能,參與了班級環境創設的設計和制作,理解了環境與幼兒發展的關系。

第二階段,2022年11月,學院幼兒教育專業相關人員參與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組織的工學一體化課程開發工作,恰好承擔的是班級環境創設模塊的課程標準制定。因前期學院幼兒教育專業與幼兒園所做的工作為課程標準的制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課程標準與幼兒園實際工作結合得更為緊密。

第三階段,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幼兒教育工學一體化課程體系初步構建完成,除五大領域活動設計與實施外,增加了幼兒園班級環境準備、幼兒園環境設計、幼兒園生活及活動保育、幼兒常見疾病照護、幼兒常見意外傷害應急處理、幼兒園規則性游戲和創造性游戲設計與指導。

2023年9月,學院幼兒教育專業著手對十門一體化課程標準進行調整和轉化,形成符合學院實際情況的校本課程標準,依據該課程標準進行活動設計。幼兒園管理人員負責幼兒園班級環境準備和幼兒園班級環境創設兩門課程的課程標準轉化和活動設計,幼兒園前期制定的衛生保健相關制度,以及室內地面、室內玩具、幼兒毛巾水杯和餐前桌面清潔消毒,清潔物品管理、清潔消毒物品的清點與申領、物品的歸置與收集和消毒液的配制,清潔消毒用具和設備的檢查與準備等一系列文字、視頻的操作方法與流程,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三)“?!薄皥@”合力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

幼兒園建成后,管理人員和部分教師由幼兒教育專業教師擔任,她們既是幼兒園管理者或教師,承擔幼兒園管理及教學任務,又是幼兒教育專業教師,是實習指導教師,承擔幼兒教育專業課程,如幼兒園班級環境創設、班級環境創設、五大領域活動設計與指導、奧爾夫音樂和幼兒疾病照護等課程的教學任務。這些教師專業功底扎實,教授的課程更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更受學生歡迎。學院鼓勵廣大教師積極到企業進行實踐鍛煉,“校中園”方便了專業教師的實踐鍛煉,除按計劃定期到幼兒園進行實踐鍛煉,熟悉幼兒園各崗位的工作職責和內容外,這些教師還能隨時深入幼兒園觀摩和參與實踐教學,參與大型活動的組織實施,與幼兒園聯合開展教研活動,豐富的實踐經驗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需要改進和創新教學方法,調整和充實教學內容,更加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

(四)工學一體提升學生職業素養

幼兒園開園后,每年可為所有新生提供職場體驗機會,實現40多個工位的工學交替。幼兒園還向幼兒教育專業學生提供周歷表,學生可根據需要隨時觀摩集體教學,參與大型活動。學校還對幼兒教育專業學生進行分組,將其安排至幼兒園對應班級,學生根據幼兒園主題活動和課程進展,通過任務型晚自習,完成對應班級教具制作、環境創設等具體任務。

幼兒園在承擔工學交替學生頂崗實習任務過程中,逐步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一是結合專業需要制訂詳細的實習計劃;二是在實習的過程中,按時間節點詳細安排實訓內容,每項內容有具體要求及需要提供的佐證資料。

三、感悟與思考

一是“校中園”培養模式使教學內容實用化,學習情境職業化,學習過程崗位化,學習成果市場化。在開展幼兒園教學、服務實踐活動中,學生掌握了幼兒園工作的方式、方法,養成了耐心、認真、負責的工作習慣,職業態度、職業道德水平和實踐教學能力顯著提升。

二是一體化教學體系的重新構建,使學生就業渠道更加通暢,就業視野更加開闊。新的課程體系與幼兒園實際工作結合更緊密,內容也更豐富,學生在“教、學、做”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綜合職業能力得到提升,同時對職業的認知也發生了變化,眼高手低的現象有所改減少。

三是“雙師型”教師能力趨于多元化、全方位?!靶V袌@”培養模式的采用,打造了一批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通過承擔專業課程教學及幼兒園管理和教學工作,她們不僅具有豐富的行業、職業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實踐能力,還能根據專業需要進行課程開發,成為項目建設的主力軍,更重要的是具備較高的管理能力,即在具備良好的班級管理、教學管理能力的同時,具備企業、行業管理能力,懂得企業和行業管理規律,并具備指導學生參與企業、行業管理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孫柏如.學前教育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究 [J].衡水學院學報,2011(3).

[2]趙辛.對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模擬教學模式之我見[J].讀寫算(教研版),2012(23).

(作者:李香青,晉城技師學院黨委委員)

猜你喜歡
雙師型教師
最美教師
大山里的教師
教師如何說課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教師贊
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半p師型”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保障與實施
吉林省經濟轉型對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培養的影響
新時期民辦應用技術類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實訓基地“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研究
高職院?!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現狀分析與對策探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