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向思維能力培養的口語交際教學例析

2024-05-04 02:06時曉妹
語文世界(小學版) 2024年5期
關鍵詞:李剛辨析事例

時曉妹

思維能力是語文核心素養內涵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從語文核心素養目標出發,在訓練學生傾聽與表達的同時重視思維能力的培養。比如,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口語交際以“父母之愛”為話題,要求學生就案例中父母表達愛的不同方式發表自己的看法,并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交流。在這樣的口語交際中,學生有不同的思考與觀點,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系列進階式思辨活動,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一、在創設情境中進行思辨

針對口語交際中有爭議的話題,教師需要創設真實的情境,引導學生在適宜的氛圍中進行分辨與判斷,形成正確的理解,獲得思維能力的發展。在“父母之愛”口語交際板塊中,有些學生對來自父母表達愛的方式不理解,尤其是對那些看上去要求嚴格的行為甚至有抵觸、反感情緒,教材給出了具體案例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情境,播放嬰兒啼哭的聲音、母親哄孩子睡覺哼的歌曲、父親鼓勵孩子學走路的話語。學生認真傾聽后,教師追問:“這樣的聲音,你們熟悉嗎?你們從中聽出了什么呢?”學生意識到其中包含著父母對孩子的精心呵護。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入話題:“現在,你們長大了,父母是不是就不再愛你們了呢?”學生互相交流,把典型的事例寫在紙條上交給教師。教師板書口語交際話題“父母之愛”,用課件展示課文中的第一個事例,讓學生針對李剛爸爸的言行進行小組討論與交流,提出各自的看法。接下來,教師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如果讓你給第一個事例擬個題目,你擬的是什么,為什么擬這樣的題目;實際上這是讓學生對自己的想法、觀點進行概括與表達。有的學生認為那是扭曲的愛,有些家長把分數當作衡量愛的標準。對此,教師又拋出新的話題:“你有什么高招讓李剛爸爸在兒子考得不好時改變愛的表達方式嗎?”有的學生認為最重要的是幫助李剛找出沒有考好的原因在哪兒,并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法,不僅幫助李剛補齊了短板,而且能夠讓李剛感受到父親愛的力量。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通過多樣的思維實踐,對父母在學習上如何表達愛有了清晰的認識。

二、在搭建支架中進行思辨

在口語交際中,教師可以搭建適宜的交際支架,從思維的條理性、靈敏性、開放性、求異性等方面,引導學生學會通過事物現象認識事物本質的方法,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在“父母之愛”口語交際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用表格梳理課文《“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從童年和成年后兩個層面呈現父母之愛的不同表達和“我”的不同理解,根據表格內容的對比進行辨析:父母之愛有沒有變化,變化的是什么,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從這樣的變化中你受到了什么啟發,能不能用具體的事例進行說明。這一教學活動是以單元文本內容的理解與把握為抓手,通過搭建表格這一支架,圍繞對父母之愛認識的變化這一重點話題,引導學生在自主理解、交流、討論中開展辨析活動,讓學生認識到生活和學習中,不管你理解與否,父母的愛都在那兒;重點辨析“我”對父親以“糟糕透了”所表達的愛:開始對父親以“糟糕透了”評價“我”寫的第一首詩感到“受不了”、很失望,后來父親對“我”新寫的小說在“寫得不怎么樣”的評價后,加了一句“也不是毫無希望”,再后來還是總是出現用“糟糕透了”評價“我”的新作,但“我”已經認識到父親作為一個作家,最懂得如何刺激一個想寫好作品的人如何面對失敗,在失敗中磨煉自己。這才是對深沉父愛的正確理解,只是這樣的理解學生需要借助支架辨析才能獲得。

三、在交際運用中進行思辨

在“父母之愛”口語交際中,學生經過上述辨析訓練后,教師可以進一步創設真實情境引導學生進行交際活動。比如,教師可以播放一位家長通過班級群發給教師的語音信息:“老師好!我的孩子成績一般,我很著急,給他多買了幾本課外資料讓他多做題,把成績搞上去。但是,他堅決反對,要把那些資料都燒掉,您說說,這多氣人??!”學生聽完上述語音后,教師提出:“母親和兒子在對待課外資料這件事上發生了沖突,請你幫我出個主意,該怎么處理這一問題呢?”學生經過討論,認識到母親希望兒子把學習成績搞上去的想法是好的,但是這一想法并不是靠兒子多做題就能實現的,而且母親沒有同兒子商量,一下子就買了好多本課外資料讓兒子做題,增加了兒子的學習負擔;兒子反對母親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誰都不想被沒完沒了的課外作業壓得喘不過氣,但是兒子處理的方法不對,可以建議母親將這些課外資料送給老師,讓老師從中選擇適合的作業讓全班學生都練一練。

四、在反思中進行思辨

通過“父母之愛”口語交際訓練,學生對生活、學習中來自父母的愛,有了清楚、正確、全面的認識。這樣的認識,需要學生在口語交際活動中經過多方辯論,不斷反思,才能最終獲得。在學生對教材中的事例和教師提供的真實事例進行討論、交流后,學生進入“在生活中遇到類似的事情時,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請與同學交流”這個環節, 教師拿出上課開始時學生寫在紙條上的典型事例,讓那些認為自己長大后父母就不像從前那樣愛自己的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與做法。學生討論學習今天的口語交際課之后,需要如何改變原有的想法和做法,并思考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改變。接下來,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進行總結:在生活、學習中,如果父母做出了與自己想法不一樣的事情,首先是需要冷靜地想一想,父母為什么要這樣做,理解父母的愛心所在;然后再思考如何說服父母改變做法,形成自己可以接受的方案,讓父母的愛得到體現;當然,如果自己一時說服不了父母,可以請同伴或教師幫助自己去勸說父母,這樣做才不會傷到父母的一顆愛心。最后,教師提醒學生,如果自己想好的方法向父母開不了口的話,可以嘗試用筆寫下來。

總之,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需要主動作為,積極引導,通過創設情境、提供真實案例、重視開展思辨活動,讓學生在進階式的系列口語交際中獲得思維能力的發展與提升。

[本文系河北省保定市教育科學規劃“十四五”課題“積極心理學理念下的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策略與實踐研究”研究成果,立項編號:2201064]

猜你喜歡
李剛辨析事例
怎一個“亂”字了得!
——辨析“凌亂、混亂、胡亂、忙亂”
The Channel Tunnel
李剛作品
傳神寫照,意味深長——寫人要關注具體事例和細節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論證說理”與“溝通說服”:高考論述類與實用類寫作之異同辨析
Testing Photons Coupled to Weyl Tensor with Gravitational Time Advancement?
中國十大憲法事例(2017)
你撿到錢了
“征、伐、侵、襲、討、攻”辨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