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向情感共鳴的小學古詩詞教學路徑

2024-05-04 16:55張詩韻
語文世界(小學版) 2024年5期
關鍵詞:梅花意境古詩詞

張詩韻

小學古詩詞教學中的情感共鳴,是指學生在閱讀中設身處地地感受詩詞所描繪的情境而產生與詩人相同的情感體驗。這樣的情感體驗在古詩詞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它不僅能夠引領學生走進古詩詞描繪的精彩世界,而且能夠領悟詩人寄托在文字中的精神、品質與追求。因此,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需要在把握形象特點的基礎上,采取多種方法體悟詩人賦予的思想感情,探索促進學生閱讀古詩詞時產生情感共鳴的路徑,有效拓展古詩詞教學的深度與廣度。

一、在創設情境中激發情感

小學古詩詞教學指向情感教育,教師需要根據古詩詞的意境,借助學生熟悉的事物,創設真實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順利走進古詩詞營造的情感世界,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增強學生學好古詩詞的信心,幫助學生在閱讀中產生情感共鳴。

如教學《鄉村四月》,這是詩人翁卷以白描手法描繪的一幅江南鄉村初夏風光圖:“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痹娭兴脑碌泥l村里,既有詩情畫意又有忙碌的農人,詩人以清新明快的筆調,表達了對鄉村生活的無比熱愛之情。這種鄉村生活是兒童都很熟悉的場景,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曾經的農耕文化已經淡出了學生的視野。對此,教師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借助圖片、視頻,創設真實的情境,呈現詩歌中描繪的鄉村自然景色和農耕活動。學生通過觀看,對江南四月的鄉村里,綠意盎然、煙雨如畫、布谷聲聲的立體畫卷,心生向往之情。有了這樣的情感激發,學生再讀詩句,便能夠在腦海中勾畫出詩人描繪的畫卷,如讀詩的第一句,在“綠遍山原”中,學生感受到江南的山是綠的,田野是綠的,樹是綠的,禾苗是綠的,滿眼都是綠意主宰的世界;在“白滿川”中,學生感受到山間的小溪是白亮亮的,田間的溝渠是白花花的,遠處的江河是白茫茫的。就這樣,學生跟隨著詩人行走在鄉村四月的腳步,盡情欣賞鄉村美景,用心體悟閑人少背后農人的熱情投入;學生能夠讀出如此的詩意美、生活美,順利走進詩人的內心,這正是教師創設情境引導的結果。

二、在誦讀表演中體會情感

小學生受年齡和認知能力所限,對詩人在古詩詞中描繪的時代風俗、人物情感等都有距離感和陌生感,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教師選擇講解的策略,往往是隔靴搔癢,學生難以真正進入詩詞蘊含的情感世界。對此,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小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特點,采取誦讀和表演的策略。誦讀作為傳播思想、體悟精神情感的重要手段,是學生理解古詩詞意境的有效路徑。針對古詩詞中含有人物動作、神態和內心活動的內容,學生可以借助表演加以體會與感悟。這樣的誦讀與表演,能夠讓學生在自主體悟中慢慢理解詩詞的情感。

如《長相思》是納蘭性德的一首詞,作者在詞中以簡樸清爽、真切自然的筆法表達將士在外深切思念故鄉的真摯情感。這種情感對于小學生來說自然是陌生的,如何引導學生理解、感悟就是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教學時,教師可以采用《琵琶語》一曲進行伴奏,引導學生通過誦讀與表演進行體會。如讀“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詩句中出現了兩個“一”,通??梢钥醋魅菀走_成的目標,讀起來好像有輕松感;但是這里的“一”前面出現的是“山”和“水”,又是在行軍路上,從后面看還是離開家鄉向邊關去的路上,這樣的“一”讀起來不僅沒有輕松感,步履還是很沉重、很艱難的,更沉重的還有心情。學生在反復練讀后,教師讓學生上講臺前表演讀,有的學生讀“山一程”時,身子前傾呈向上攀爬的態勢還夾雜著喘氣的感覺;有的學生讀“水一程”時,或者高抬腿一步一步走,或者摸摸索索向前行。這些都顯示出學生與詩人通過詩句的誦讀在情感上找到了共鳴點。按照這樣的模式,學生在后續讀“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時,就能突出詩人的情感——對狂風暴雪的極度厭惡,更加思念家鄉和親人。

三、在善于想象中領悟情感

古詩詞篇幅短小,具有語言簡潔凝練跳躍的特點,這就導致詩人的情感往往以隱含的方式呈現在文本中,給學生理解和把握帶來了難度。對此,教師需要找到古詩詞中感情的隱含點進行講解,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在想象中學生可以進入詩人創造的神奇意境,去推敲詩詞意象的內涵,領略古詩詞的意境美,把握詩詞的思想感情。通過想象,學生能夠架起與詩人情感相通的橋梁,實現情感共鳴。

如教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首詩被譽為杜甫平生第一快詩,痛快淋漓地抒發了詩人在得知唐軍在洛陽附近打了打勝仗后無比喜悅的心情。盡管七律詩看上去比五言絕句篇幅上要長得多,但對于表達這樣在長期壓抑后,能夠快意當前興意飛的情緒是遠遠不夠的,所以詩句的跳躍、省略處處可見,學生閱讀這一古詩,就需要充分發揮想象力才能跟上詩人的節奏,一起歌一起舞,一起飛向家鄉所在的方向。以閱讀該詩的最后兩句“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為例:兩句詩本身就是詩人想象的情形,通過巴峽、巫峽和襄陽、洛陽四個地名依次呈現,把詩人歸心似箭,恨不得一步跨到家的心情形象地表達出來。但是,這種表達顯然又是帶有抽象意味的,點出的四個地名是歸鄉途中的必經之地,也是旅程中的轉換之地。學生讀這兩句詩可以想象的內容有很多,從詩人想盡快到家這一理念出發,則可以想象:詩人站在從巴峽到巫峽順流而下的船上,一會兒對船工喊“用力撐啊,快點行啊”;一會兒對著風祈禱“風啊,再大一些吧!把船吹得更快些”。詩人坐在從襄陽向洛陽的馬車上,自己扯過鞭子揮舞起來:“駕!駕!馬兒你快跑??!你飛起來吧!”這樣的想象,與詩人急切想回到家鄉的心情很匹配,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領悟詩人急于回老家的喜悅之情。

四、在品析意象中滲透情感

在古詩詞中,意象作為作者寄托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是詩人心中的物象,也是學生理解古詩詞的重要抓手。古人喜歡將多變的情感賦予某些單一的意象,形成很深邃的意境。學生通過意象理解和把握詩人抒發的感情,就應重視“由象入情”。學生只有清晰、深刻地品析意象,才能領會由意象組成的意境及其蘊含的思想感情。

如《墨梅》一詩,詩人將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所畫的梅花上,將池邊的梅樹與畫上的梅花合二為一,讓梅花具有了勁秀芬芳、卓爾不群、清新高雅的獨特風姿,也將詩人追求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情懷注入了梅花這個意象中,形成了深邃的意境。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誦讀詩句,品析詩人筆下梅花的意象。學生讀著、想著,覺得畫中梅花的淡淡墨痕就是梅樹吸收洗硯池水中墨色的結果。這樣的想象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舉目所見都是梅花,仿佛詩人也化作了一株開滿梅花的梅樹,讓梅花獨有的氣味充滿整個教室。很顯然,學生在觸摸詩人情感脈絡的過程中,用心靈與詩人對話,形成了美妙的感覺,巧妙地將詩人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一一還原出來,詩人對梅花具有的不愿媚俗的理想人格也就滲透在學生的感悟之中了。

總之,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產生情感共鳴是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路徑,對培養學生文化自信同樣具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歡
梅花意境古詩詞
踏青古詩詞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意境的追尋與創造(外一篇)——錢起《省試湘靈鼓瑟》
詩詞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則)
梅花
我和古詩詞
趣讀古詩詞
古詩詞中的新年
舞蹈意境的認知與養成
梅花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