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向“小小博物家”培養的課內外融合教學實踐

2024-05-04 23:20吳妙慧
閱讀(教學研究) 2024年2期
關鍵詞:核心素養

吳妙慧

【摘要】指向“小小博物家”培養的小學英語課內外融合的教學,是以教材單元為整體進行教學設計,在確立單元分課時主題以及教學的具體內容后,選擇與課時教學內容契合度較高的繪本,對教材內容進行有效補充。旨在加深學生對主題意義的理解,不斷提升綜合語用能力并發展核心素養,助力完善學生“小小博物家”的必備品格。

【關鍵詞】課內外融合;學用渠道;核心素養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提出:“在開發素材性英語課程資源時,要注意選用具有正確育人導向的,真實、完整、多樣的英語材料,如與教材單元主題情境相匹配的英語繪本、短劇、時文等學習材料?!崩L本主題鮮明,具有豐富多彩的插圖、曲折有趣的故事情節,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閱讀需求。因此,將繪本與教材融合是拓展學用渠道的有效手段。

指向“小小博物家”培養的小學英語課內外融合教學,就是根據教材單元主題以及語言知識的具體難度選擇合適的繪本作為補充素材,將繪本與教材進行高度融合,使學生能夠在不同的情境中學習豐富的語言表達,深入理解主題內容,從而發展他們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提升核心素養,完善必備品格。下面以譯林版小學《英語》6B Unit 8 Our dreams一課的Story time版塊與《跟上兔子》系列繪本中的Little Mouse Honey為例,探索指向培養“小小博物家”的課內外融合教學基本路徑。

一、教學背景介紹

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按照話題劃分為不同的單元,每個單元包含若干功能版塊,如Story time、Fun time、Grammar time、Cartoon time、Sound time、Checkout time等。在本課教學前,教師通過對學情和教材內容的分析,確定了單元主題和各課時子主題,設定單元教學目標及分課時教學目標,進而開展教學活動。本單元教學主題為“職業夢想”,屬于“人與自我”和“人與社會”主題范疇,涉及“自我認識”“職業啟蒙”等子主題,由七個版塊構成,可分為五個課時進行教學,其中涉及十多個語篇。

本課時教學將繪本內容和教材內容進行融合,教師需要關注和分析教材文本與繪本文本的主題、內容、語言形式等,找到切入點和突破口,設計合適的活動。本課教學內容為第一課時Story time版塊,分為三組對話。作為該單元的主版塊,Story time的總體結構十分清晰,然而語言表達卻較為單一,趣味性也稍顯不足。因此,為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主題意義的探究,教師引入了繪本故事Little Mouse Honey。

二、繪本與教材融合的教學實踐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基本依照“創設問題情境—建構問題鏈條—適時融入繪本”的基本思路進行本課時教學活動的設計和規劃,充分鼓勵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大膽啟思,積極探究,從而完善“小小博物家”的必備品格。

1.創設問題情境,點燃“博思”火花

新課標明確提出,教師需要為學生的主動參與營造氛圍,創設契機。教師通過創設真實的問題情境導入新課的學習,能快速激活學生對主題的感知,促使學生圍繞主題表達個人觀點和態度,解決真實問題。教學伊始,教師通過師生對話交流的形式熱身,引導學生根據提示猜測信息;隨后,教師用輕松愉快的rap形式談論自己的夢想,創造出活躍的課堂氣氛,學生則要注意從rap中提取關鍵信息。接下來,通過引導學生談論并評價教師的夢想,激發學生的主動思維,自然地引出教學主題并為學習課文做鋪墊。

2.建構問題鏈條,開啟“博學”探究

在具體的教學環境中,問題的出現總是伴隨著學習活動的開展。因此,教師所設計的問題鏈條也應當隨著課堂的深入而體現出進階性。在本節課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按照整體教學理念進行設計,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圖片觀察、預測故事情節,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激發,并通過信息匹配引導學生整體理解課文的第一層信息:“What are their dreams?”再通過設置開放性問題,如:“What do you think of their dreams?”鼓勵學生表達個人觀點,圍繞主題展開積極思考與探究。接著教師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第二層信息:“Why do they have these dreams?”通過一個人物的范例,引導學生在文本中查找并歸納其他人物有此夢想的原因所在。整個問題鏈條環環相扣,注重思維的發散,使學生沉浸在對主題的探索中,由淺至深地學習。

3.適時融入繪本,增強“博悟”體驗

主題銜接以及內容整合的方式是繪本和教材高度融合的典型模式,本課將繪本于讀后環節融入,幫助學生深化對主題意義的思考,延伸主題內涵。本課教學內容和繪本的融合點在于文本主題意義的第三個層次:“How to make dreams come true?”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回憶繪本中小老鼠Honey做了哪四件事最終使自己夢想成真,引發學生思考并討論如何實現夢想,得出結論:“Big dreams start from little things.”從而引發學生對本課“夢想”這一主題的深層意義的挖掘。

三、繪本與教材融合的實踐反思

指向“小小博物家”培養的小學英語課內外融合教學,是基于主題意義探究融合繪本和教材,幫助學生更精準地理解單元的核心主題,提升綜合語用能力、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繪本通常蘊含著德育主題,有豐富的育人價值,在英語課堂上引入繪本能潤物無聲地立德樹人,完成“學科育人”目標。

1.深化“博物課堂”素養導向,深入研讀教材

在具體教學活動正式實施之前,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對教材進行研讀,將單元的大主題拆解為前后銜接、遞進的幾個子主題,并依據子主題,有機劃分相應的課時和教學內容。教師在教學本課之前對本單元內容進行了深入的研讀,將單元大主題“職業夢想”拆解為三個子主題。在確立了課時教學所在的子主題之后,教師進行教學設計時目標指向就會更加明確,后續在選取繪本時也就更能精準地適配課時教學目標。

2.把握“博物課堂”核心要素,深入研讀繪本

繪本與教材的融合需要確立切入點,一般從主題和內容著手,篩選出相契合的繪本。所選繪本的內容應當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語言難度也應當與學生水平匹配,所選繪本力求語言鮮活地道、故事生動有趣,以彌補教材在語言輸入和情境構造方面的局限,同時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閱讀能力。

本課在選擇繪本時主要基于以下兩點思考:其一,基于主題意義的融合。教材內容和繪本的主題高度一致,“夢想”是其核心主題。在教材當中,Miss Li對男生和女生的夢想分別進行了詢問。但是教材只解決了What(是什么)和Why(為什么)兩個層面的問題,卻沒有涉及到How(如何做)這一層面的討論,而繪本恰能起到補充作用。其二,基于語言認知的融合。教材中主要學習運用句型“What do you want to be?”對他人的夢想進行詢問,并用 “I want to be a ...”來對自己的夢想進行描述。繪本中講述的則是對于夢想的實現,其中的 “wish”一詞可以視作“夢想”的差異性表達。繪本中涉及的許多關于實現愿望的動詞詞組和句式 “He wishes to be ...”與教材的知識要點能夠進行關聯對接,生詞量適宜。學生在閱讀的過程當中能夠產生共鳴。

3.提升“博物課堂”實施效能,細化教學設計

將繪本與教材融合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探索主題意義,幫助教師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問題。教材是根本,繪本的使用時機和所占的課堂時間比重需要教師提前做好規劃。

本課教學中,教師將繪本放在學習完課文內容后的讀后環節,通過對繪本的討論,解決課文中沒有提及的有關How(如何做)來實現夢想這一層面的問題,延伸主題意義。當然,繪本與教材的融合還可以放在同一版塊課時的不同環節,如:讀前融合,用以激活主題;讀中融合,用以凸顯主題,等等。此外,本課時教學是將繪本作為Story time版塊的閱讀補充材料,在不同的課時版塊當中也可實現繪本素材和教材的融合。比如,繪本可以作為Grammar time、Fun time版塊的有意義的操練材料,作為Checkout time版塊的語言表達支架。繪本與教材融合的不同時機承載著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功能,需要教師深入解讀教材內容和繪本內容,并根據班級學情進行選擇與調整。

總之,指向“小小博物家”培養的小學英語課內外融合教學實踐,需要教師仔細研讀教材,進一步明晰課時主題和教學內容,并篩選、匹配契合的繪本,對教材內容進行有效補充,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和探究主題意義,提升學生的綜合語用能力。同時,發揮教材和繪本的雙重育人功能,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完善“小小博物家”的必備品格。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桂婷婷.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繪本與教材融合教學探索[J].教育視界.2021(27):16-19.

[3]郄利芹,王靜.基于單元主題的小學英語繪本與教材語篇融合的教學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22,45(04):1-6.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赤壁路小學)

猜你喜歡
核心素養
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探究
提升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實踐
關于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研究
基于核心素養下的高中生物實驗拓展式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
拓展語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養
小學低段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思想教育視域下公民核心素養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