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當防衛——從“沉睡”到大膽適用

2024-05-06 01:15何軍
百科知識 2024年8期
關鍵詞:司法人員最高人民檢察院條款

何軍

電影《第二十條》的片名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條,即關于正當防衛的條款,“正當防衛”也是貫穿影片始終的關鍵詞。出手幫助被流氓欺負的女乘客的公交車司機、為制止校園霸凌而打傷施暴者的高中生、對村霸忍無可忍而悲憤難當的村民……在司法實踐中,類似電影所述案件中的防衛人的行為是否屬于正當防衛,一直是法律界長期關注和討論的焦點。

刑法第二十條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條明確規定:

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該條第一款是關于正當防衛和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的規定。該規定可以鼓勵群眾見義勇為,積極同犯罪做斗爭,從而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在全社會形成遵紀守法的良好氛圍。第二款是關于防衛過當及其刑事責任的規定。第三款是關于面對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而采取防衛行為時,不存在防衛過當問題的規定。

刑法第二十條提醒人們,在進行正當防衛或實施見義勇為行為時,應當掌握好必要的度。首先,必須是不法侵害正在進行時,如果不法侵害還沒開始或者已經結束,則不適用正當防衛。其次,必須只能針對不法侵害人,如果是不法侵害人以外的其他人,不適用正當防衛。最后,必須不能超過一定限度。當然,針對特別嚴重的暴力犯罪,防衛人可以采取比較激烈的防衛措施,即使導致犯罪人死亡,也不會構成防衛過當。

之所以有這些規定,是為了將正當防衛與故意刺激他人后再予以反擊、事后報復、互毆等情形進行區分,既要防止一些人不當使用正當防衛制度來掩飾自己的不正當行為,也要避免對正當防衛人予以過分苛責。

曾經的“沉睡條款”

我國法律鼓勵公民依法行使正當防衛的權利。但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很多人都把關于正當防衛的條款稱為“沉睡條款”。這主要因為涉及正當防衛的案件,往往事實證據比較復雜,有的案件還缺少證據,導致在認定時會出現一些較大的爭議。另外,受傳統司法理念影響,部分司法人員不敢適用該條款?!八勒邽榇蟆薄罢l能鬧誰有理”“誰死傷誰有理”的觀念也對正當防衛制度的適用造成了一定影響。

正當防衛理念的缺失也導致該條款一度無法被廣泛適用。在司法實踐中,有些司法人員受舊的辦案理念影響,辦案時只關注行為人傷害不法侵害人這一具體行為,而對該行為是正當防衛還是防衛過當關注不夠。部分司法人員沒有充分考慮防衛人面臨不法侵害時的緊迫狀態和緊張心理,而以正常情況下冷靜理性、客觀精準的標準去評判防衛人,將本應認定為正當防衛的行為理解為以暴制暴。

正如電影《第二十條》中,檢察官韓明指著案發視頻對公交司機講解哪段是見義勇為,哪段是防衛過當,哪段是故意傷害一樣,這種解讀式的講解真實反映了過去多年來司法工作人員在大量判例的影響下,不敢“亮劍”,只能按照既有辦案慣例來辦案的事實。

“沉睡條款”終被喚醒

2018年以來,在最高人民檢察院的直接指導下,一系列正當防衛案件的出現激活了“沉睡”多年的條款,終于使其保障人民權益的功能得以彰顯?!坝诤C髡敺佬l案”就是其中之一。

“于海明正當防衛案”發起于道路行車糾紛。2018年8月27日21時30分許,劉海龍駕駛車輛在昆山市震川路西行至順帆路路口時與同向騎自行車的于海明發生爭執,劉海龍從車中取出一把砍刀連續擊打于海明,后被于海明反搶砍刀并捅刺、砍擊數刀,劉海龍身受重傷,經搶救無效死亡。在案發后的供述中,于海明表示:“我以為會被砍死,腦子一下就空白了……在撿起刀后,對著他胡亂揮了兩三下,砍在哪里不清楚?!彪S后,公安機關以涉嫌故意傷害罪對于海明立案偵查。在江蘇省檢察院的指導下,蘇州、昆山兩級檢察院迅速啟動重大敏感案件提前介入機制。

2018年8月28日晚,江蘇省檢察院向最高人民檢察院領導匯報了有關情況。案情緊急,最高人民檢察院領導以“一竿子插到底”的方式親自研究案件情況,指導辦案,并連夜做出批示,要求江蘇省檢察機關與公安機關積極溝通,依法妥善處置。該案發生時,附近路面監控記錄了案發經過。為了復原案件事實,工作人員一幀一幀反復查看現場監控錄像。相關領導親自指導,給出指導意見。最終,司法機關在深入分析案件證據、準確適用相關法條的基礎上,認定于海明的行為構成正當防衛。

在以往辦案中,不敢認定正當防衛背后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不敢擔當。而“于海明正當防衛案”仿佛一聲春雷,對正當防衛制度的適用起到了融冰解封的作用,給正當防衛案件的辦理帶來了震撼性的啟示,打破了正當防衛司法實踐領域沉寂已久的靜默。2018年12月18日,“于海明正當防衛案”被收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二批指導性案例。之后,一系列正當防衛案件出現在公眾視野,這些發生在老百姓身邊的個案的辦理,契合了社會大眾最為樸素的公平正義感,彰顯了依法保護正當防衛者和見義勇為者的信心?!俺了瘲l款”終于被喚醒,向社會傳遞了“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理念。

為依法準確適用正當防衛制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于2020年印發了《關于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提出:要切實防止“誰能鬧誰有理”“誰死傷誰有理”的錯誤做法,堅決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要立足具體案情,依法準確認定;要立足防衛人防衛時的具體情境,綜合考慮案件發生的整體經過,結合一般人在類似情境下的可能反應,依法準確把握防衛的時間、限度等條件;要充分考慮防衛人面臨不法侵害時的緊迫狀態和緊張心理,防止在事后以正常情況下冷靜理性、客觀精確的標準去評判防衛人。

影片中有這樣一句臺詞:“我們辦的不是案子,而是別人的人生?!苯陙?,這句話已成為法律工作者的座右銘。它強調了司法人員在辦案時要多站在當事人的立場,多去了解當事人的訴求。如果罪犯沒有得到依法懲處,被害人的權利沒有得到依法保障,公平正義沒有得到伸張,那么當事人的整個人生都將受到嚴重影響。

“法不能向不法讓步,正義不能向邪惡低頭?!惫撬痉ɑ顒拥撵`魂,是法治的生命線,司法不公會造成嚴重的后果和致命的破壞作用?!芭ψ屓嗣袢罕娫诿恳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的這一要求應該牢牢刻在每一位法律人的心里。在辦理重大、敏感案件時,各地檢察機關對辦案中的重大情況、重要問題要及時向上級院報告,上級院要加強對下指導,要全面查明案件事實,綜合考察案件的前因后果,綜合判斷全案的事實和證據,既要避免對防衛行為做過苛、過嚴要求,也要防止“一刀切”,實現“法、理、情”的統一,讓更多的人敢于與不法行為進行抗爭。

【責任編輯】諶 燕

猜你喜歡
司法人員最高人民檢察院條款
性侵未成年人新修訂若干爭議條款的理解與適用
國家監委、最高人民檢察院首次聯合發布5起行賄案例
正確審視“紐約假期”條款
On Knock-for-Knock Principle:Analysis of SUPPLYTIME 2017 Clause 14(a)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
司法人員職業保障機制的檢視
論司法辦案的多維度思維
“冒充司法人員實施電信詐騙”犯罪的防控對策研究
保障司法人員安全維護司法公正權威
——專訪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秦希燕聯合律師事務所主任秦希燕
制定一般反濫用條款:達成平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