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雙減”?立足課堂

2024-05-06 20:45管吉敏
天津教育·中 2024年3期
關鍵詞:雙減整體目標

管吉敏

“雙減”政策是近年來我國教育領域一項重要的改革舉措,旨在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同時政策強調“著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確保學生在校內學足學好”。在此背景下,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實踐探究成為廣大英語教師著重探究的課題。不同于單課時和單篇教學,單元整體教學是一種以單元為單位,整合單元教材內容,突出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的英語技能培養為根本,運用整體化的教學設計,實現學生英語知識、英語技能、英語素養等多方面的整體提升。同時,單元整體教學聚焦課堂教學,以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為根本目標,教師時刻關注學生的實際需求,運用多元化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獲得聽說讀寫等多方面的訓練。本文聚焦“雙減”政策,立足小學英語課堂,對單元整體教學展開實踐探究。

一、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優勢

(一)增加知識的聯系性

單元整體教學并不是將幾節獨立的課程組合在一起,或者將幾個知識點聯系起來就可以實現的,其本質是將一個單元中的幾個語篇、不同課時通過一條潛在的主線結合起來。對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而言,教師應當在教學之前認真研究教材,將教材中一些相關的學習資源相整合,從不同課時和不同角度著手,圍繞同一單元主題運用不同的方式展開教學。同時在教學中,教師要把握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學習習慣,借助學習任務和學習活動,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那么在單元整體教學中,每一課時教學就不能按部就班地簡單完成,而是應當突破教材限制,通過拓展延伸的方式,將單元中的知識編織成一張網,有效延伸課堂教學,使單元中各個知識點的聯系更加緊密,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英語素養。

(二)教學過程更科學

單元整體教學可以將各單元知識有效整合,使學生在學習中建構完整的英語知識體系??v觀小學英語教學情況,實施單篇課堂教學時,教師常常會碰到一些教學限制,一些簡單的詞匯不斷重復出現,無法讓學生更系統地學習,一些有深度的語篇句型卻要求學生在當堂課中掌握,甚至顧及學生英語素養的培養,整體教學過程有一定的難度,不利于教學的開展。所以,單課時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實施只能讓學生初步學習英語,無法實現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而單元整體教學的出現使整個教學模式更加系統化、科學化,教師要縱觀教材整體,從全方位角度入手,分析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發展特點,重視培養學生的基本學習能力和創造性思維,同時可以根據知識內容的不同,將教學劃分為詞匯、聽說、語法、閱讀等不同課型,使教學方式最優化。

二、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實踐

(一)確定單元主題,創設學習情境

“雙減”政策的提出既是對英語教學的創新優化,也對教師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提出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實施,把握教學主題,為學生創設合適的學習情境是教學根本。從英語學科層面分析,小學英語課程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進而使學生在學習中逐步具備與自身相匹配的語言素養,那么教師需要設計真實的語言交流環境,為學生能力的培養提供有效載體。小學英語教材以單元為引領編排了不同的對話等內容,這充分說明有意義的單元整體教學應當以主題為引領、以內容為依據,才能將整個單元的知識整合,引導學生開展有效學習。

1.分析教材內容。

分析教材內容能夠讓教師全面了解本單元的知識編排,有助于單元整體教學的實施。針對小學英語單元教學設計的研究,可以明確單元教學設計,應當從教材分析、目標設計、活動設計、資源探索、作業設計幾個方面實施。而教材分析作為第一環節,應受到教師的充分重視,教師應當在深入解讀教材的同時,明確單元人文主題以及主題意義。

例如,外研版二年級上冊“ Unit1 Do you like bananas?”一課,本課內容從Amy邀請玲玲去家里品嘗食物開始,詢問玲玲喜歡什么食物,最終制作出玲玲喜歡的水果奶昔。同時,本單元中也涵蓋了有關水果、牛奶等關于食物的單詞,可以明確本課主題為食物偏好,主題意義為詢問他人對食物的喜好,并針對喜好進行回答。

2.考慮學生學情。

在小學英語教材中,不同模塊內容之間具有關聯性,同時教材內容與學生的認知水平、語言水平以及發展需求之間也存在著緊密聯系,為了讓單元整體教學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要找到單元內容與學生實際有關的方面,從而為教學主題尋找落腳點。

例如,在“Unit 1 Do you like bananas?”一課教學中,為了有效關聯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實際,實現學科育人的目標,教師可以在單元整體教學之前,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學生的情況。調查中可以發現,學生對食物普遍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但是不能很好地表達喜歡的原因以及喜愛程度,那么本單元所有教學都應當以學生積極地表達為主,通過真實語境的建立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表達自己的喜好,并詢問他人的喜好,進而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3.設計學習情境。

小學是學生接觸英語的初級階段,培養他們的興趣也是教學根本,在分析教材內容、明確學生學情之后,教師可以選擇學生熟悉的話題為單元教學重心,也可以應用引導、探究、討論的方式逐步展開教學。從單元主題入手,選擇學生熟悉的內容設計學習情境,讓學生充分體會英語與生活的聯系,不僅有助于發展學生思維,還能讓學生在情境中提升自身的內在學習動力。

本單元包括的食物種類豐富,有水果、牛奶、奶昔等,學生對這些食物比較熟悉,那么教師可以通過圖文結合以及實物展示的方式為學生創設真實的語境,并引導學生從自己喜愛的食物入手,學習詢問他人對食物的喜好。那么,教師可以從Amy與玲鈴的對話入手,設計這樣的情境:“Lingling likes milkshake.Do you like milkshake?”情境的創設能夠點燃學生的學習興趣,整體教學設計則可以通過游戲、活動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學習和表達。

(二)結合單元目標,制定學習任務

1.明確單元目標。

小學英語教師在開展單元整體教學時,應當依據循序漸進原則,設計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目標既要層層遞進,又要具有一定的連續性和整體性,如此才能為教學指明方向。首先,教師要明確單元整體目標與單篇教學不同,單元整體教學要求教師從整體層面開展教學,所設計的教學方案既要符合英語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又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考慮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和技能需求,并深入探索教學內容和教學廣度,如此才能制定出有針對性和導向性的單元整體目標。其次,在制定單元整體目標的基礎上,教師要根據由淺入深的原則制定課程目標或者階段目標,讓整體教學目標呈現遞進效果,逐步加大目標難度,引導學生在學習中進入深度學習狀態,從而提高教學質量,落實“雙減”政策要求。

以外研版四年級上冊“Chinese people invented paper.”教學為例,本單元是以“Chinese? inventions” 為主題的對話,教師在課堂上向學生介紹中國的造紙術和印刷術,學生在互動中談論印刷術在印刷書籍和報紙方面的應用。教師可以參照新課標的教學要求以及學生的學習能力設計單元整體目標:

(1)掌握本模塊中出現的八個新單詞,熟悉詞形的變化。(2)閱讀文本材料,熟練掌握習慣用語以及中心句型。(3)了解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對全世界的巨大貢獻,培養民族自豪感。

單元整體教學并非一個課時就能完成的,制定整體教學目標后,教師可以把握課時之間的聯系,針對具體的課時目標,融入對上節課教學內容的總結,加深學生的記憶,如此才能將課時目標與整體教學目標相對應,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2.制定學習任務。

學習任務是教學的推手,在單元整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明確整體教學目標之后,設計具有針對性和指向性的學習任務,以任務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同時要注意,學習任務的設計要堅持“學”為中心,讓學生可以在英語課堂中有更多參與、探索和表達的空間。例如,在“Chinese people invented paper.”一課教學中,教師設計了以下學習任務:

(1)自主搜集學習資源。教學之前,教師為學生布置自主學習任務,讓學生通過書籍資料、互聯網資料的查找深度了解我國的四大發明,并進行整理歸納,在課堂中展示給教師和同學,說明自己的感受,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收納、整理、總結能力,還能幫助學生樹立自主學習意識。

(2)小組合作探究任務。為了保障學生合作互動學習的有效性,教師可以為各個學習小組布置值得探究的問題,避免無效合作的情況發生。如“Do you know what important things did Chinse pople invent? ”“Chinese people also have other important invention. Look,can you talk about them?”學生在小組中積極表達各自的想法,主動提出建議,學會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有助于學習任務的有效完成。同時,在討論交流過程中,學生能夠迸發思維的火花,加深對單元主題的了解。

(三)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優化學習活動

小學英語學科教學的目的在于加深學生理解,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在這一領域得到可持續發展。那么在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中,教師設計學習活動時就要符合“雙減”政策下的英語教學新要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利用單元整體教學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教師要設計趣味性、實踐性并重的學習活動,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一方面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使學生學會知識的具體運用;另一方面達到小學英語教學目標,實現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的雙重提高。教師有必要重視學生英語知識體系的完整構建,從學生興趣入手,使其在活動中領悟到英語學習的真諦,感受到英語學習的快樂,提高主觀能動性。

例如,外研版五年級上冊“Module 6 You can play basketball well.”教學中,學生需要掌握與運動相關的詞匯,學會運用“Can you...well,I can ...well,You can...well”等句型評價自己和詢問他人的能力。雖然單元題目中包含basketball單詞,但是其并非單元教學核心,學生需要在明確英文單詞含義的同時,了解如何運用單詞進行提問,并真正做到舉一反三??紤]到五年級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習活動的設計應當強調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所以教師可以在講解“Can you...well”的相關句型之后,為學生設計一些實踐練習活動,引導學生熟練掌握這一句型的運用。教師可以將相關句式寫在黑板上,并提問:“想一想學過的單詞和詞組,將它們組成相關句型吧?!痹谧杂删毩暤倪^程中,學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表演情景劇。英語學習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刻板化、機械化的方式不利于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甚至會影響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教師作為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當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實踐空間,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探究,以此保障學習的有效性。

(四)建立評價體系,實施單元評價

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強調知識點的反復練習,常常忽視學生學習思維、文化意識、核心素養等的培養,對此,結合教材編排特點,單元整體教學既要實現教材資源的充分利用,又要在教學中細化教學任務,創新教學活動,使學生在學習中深化知識,最終優化英語課堂教學效果。

單元整體教學過程中教學評價的實施應當圍繞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活動,落實教學評一體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可以從單元整體作業設計入手,實施相應的評價,針對不同學生的情況將作業分為基礎型、發展型和拓展型三種類型,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水平靈活選擇作業類型,如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生選擇具有一定難度的拓展作業,其他學生則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根據自己的興趣完成基礎型或者發展型作業。在不同類型的作業完成過程中,學生既可以作為評價者,對自己的作業完成情況進行評價,也可以作為被評價者,在小組中開展相應的評價,認識到自己在學習中存在的不足。

在單元整體教學中,評價具有方式多樣、主體多元的特征,應以教師評價和小組互評為主。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的評價能夠激發學生的合作意識,充分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學生可以根據自我評價量表完成自我評估。此外,評價不僅要測評教學目標的達成度,也要將目光著眼于學生的終身學習上,教師可以通過肯定性的評價引導學生提問,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可以采用激勵性的評價方式,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評價體系的構建保障了單元整體教學的有效實施,能夠讓學生在評價中提升,同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反饋明晰自身在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有助于提高整體教學效果。

三、結語

綜上所述,聚焦“雙減”政策,立足課堂,教師應明確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優勢,明確單元主題,創設學習情境;結合單元目標,制定學習任務;凸顯學生主體地位,優化學習活動;建立評價體系,實施單元評價,從而使英語單元整體教學過程更加連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

猜你喜歡
雙減整體目標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歌曲寫作的整體構思及創新路徑分析
關注整體化繁為簡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設而不求整體代換
我們的目標
改革需要整體推進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