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任務驅動的學習中心課堂策略

2024-05-06 19:00林淑琴
天津教育·中 2024年3期
關鍵詞:驅動創設中心

林淑琴

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笏石中心小學

小學課堂是基礎教育的主陣地,長期以來,小學課堂教學效率與效果始終得不到提高,而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各種先進的教學思想和前沿的教學理論逐漸進入廣大教師的視野,其中就包括任務驅動教學法和學習中心課堂構建這兩種科學的教學方法,但是如何使二者融合發展,擴大彼此的作用效應,還需要廣大教師深入探索?;诖?,本文以二者融合發展為切入點,探索構建任務驅動的小學數學學習中心課堂策略。

一、基礎理論分析

(一)任務驅動教學

任務驅動教學的理論基礎源于構建主義學習理論,其核心在于以完成任務、解決問題來促進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多維互動,同時以探究式學習來保證學生維持積極學習狀態,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根據自身對問題的理解,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和自身經驗來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從而解決問題。

任務驅動教學法中的“任務”并不單單代表知識任務,其表現形式具有多樣性,可以是一項活動、知識資源,也可以是特殊的教學活動,但總體來說,“任務”是教師教學目標的具象化,教師通過創設一個個的任務來實現對學科知識的主動構建,從而發展學生對學科知識認知、積累以及運用的過程,實現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課堂結構的轉變、學生定位的轉變,以學生發展為本,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讓核心素養落地。

(二)學習中心課堂

學習中心課堂是指以學生學習活動作為整個課堂教學過程的中心或本體的課堂,這一概念與教師中心課堂有很大區別。首先,教師在學習中心課堂扮演的角色僅僅是引導者和輔導者,并不占據課堂主體地位,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環境,提供充足的學習時間和學習空間,確保教學活動正常開展。其次,學習中心課堂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驅動為導向,課堂教學活動的真正目的在于促進學生進步,同時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各類合作學習活動、自主探究活動等,充分發揮課堂“學”的作用,幫助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勇敢追求自身發展。最后,學習中心課堂進一步補充和完善了“學生中心課堂”,既體現了“以生為本”的科學理念,又保障了教師和學生之間“教”與“學”的緊密聯系,從而使課堂教學既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又體現教師的輔助作用。從以教為主轉向以學為主,建立學習中心課堂是育人方式轉變的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現。學習中心課堂本質上就是一種基于學生獨立學習能力、通過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為了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的新型教學。構建學習中心課堂是創立新型教學的最直接的抓手,是實現核心素養落地最實質的切入點。

二、任務驅動的學習中心課堂策略構成要素

將任務驅動和學習中心課堂充分融合,就形成了一種更先進、更科學的教學模式,但是由于二者融合使整體教學方法發生了變化,相應的教學要素也發生了變化,因此,筆者將圍繞學習任務、學習環境以及學習過程三個方面來分析任務驅動的學習中心課堂教學要素。

(一)學習任務的設計

在任務驅動模式下,學習中心課堂的構建應當以學習任務為核心,將學習任務貫穿始終,而學習任務需要有序推進,因此可以圍繞以下幾點進行設計:一是創設大任務,可以稱之為主任務,需要教師基于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整合學習資源以及真實情境來精心設計;二是分解子任務,需要教師細致梳理教學目標落實線索對主任務層層分解,從而形成子任務;三是搭建任務支架,需要教師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學習資源,以及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使學生學會利用典型的學習方法完成任務,通過驗證式和體驗式交叉的學習方法來創造性地使用資源,高效完成任務,進而全面落實育人目標,發展核心素養。

(二)學習環境的構建

在任務驅動模式下,學習中心課堂的構建需要注重學習環境的創設,教師應當在課堂上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環境,可以圍繞以下幾點來進行:一是推動主體地位的轉變,將學生從課堂邊緣拉回課堂中心,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深挖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二是帶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互動,教師要善于引導、啟發,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任務;三是提供充足的學習資源,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源,幫助學生有效學習,此處重點強調有效教學情景和學習情景的構建,要優化學生的學習情景,創設與教學內容融合統一的學習情景,推動學習任務的進展?;谝陨峡剂?,建構任務驅動的學習中心課堂,將有效改變課堂教學生態,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落實。

(三)學習過程的引導

在任務驅動模式下,學習中心課堂的構建需要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加強引導,激發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綜合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把控引導的程度,留給學生充足的探索空間,不能直接告訴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是要以層層遞進的問題來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啟發學生思維的同時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三、構建任務驅動的學習中心課堂實施策略

(一)情境創設,提出任務

教師要想構建任務驅動的學習中心課堂,應當加強情境創設,秉持任務設計的情境性原則,創設與當前教學主題相關的、盡可能真實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進入情境,使學習更加直觀化、形象化。

創設能夠聯系生活實際的情境,增強學生的真實體驗。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總是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數學問題源于生活中的某種情境,離開了生活情境,數學問題的產生就失去了肥沃的土壤。因此,教師應創設一個貼近生活的數學情境,打造學習“大任務”。以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時、分、秒間的簡單換算”為例,教師可以圍繞學生的實際生活創設數學情境:“同學們,每年除夕大家是不是都和家人在一起吃團年飯、看春節聯歡晚會呢?你們知道每當新年鐘聲敲響之前,主持人和大家一起倒計時是用什么做單位的嗎?”通過創設與學生生活貼近的真實情境提出數學問題,能夠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帶動學生進入探究狀態,完成課堂導入。

(二)心智驅動,探究任務

教師要重點關注學生的心智水平,以提高學生心智為目的,打造任務鏈,提出學習任務。因此,教師應當在創設情境之后提出學習“大任務”,一方面,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來打造完整的任務鏈,讓學生抱著“抽絲剝繭”的態度來分解主任務,從而層層遞進、階梯式地完成環環相扣的子任務;另一方面,教師要注重任務設計的合理性,合理設置任務的難易程度,避免過于簡單或過于復雜。以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數學廣角-集合”為例,教師設置了問題情境(如圖1所示),并提出學習任務(如圖2所示)。

圖1? ? ? ? ? ? ? ? ? ? ? ? ? ? ? ? 圖2

問題情境圍繞“什么情況下,老師會派7個人參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你的想法?”這一學習任務,可以廣泛地讓學生參與其中。這一任務難度不大,起點較低,每個學生都可以用寫、畫、算等不同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一學習任務設計的起點較低,參與度廣,大多數學生有辦法來表達自己的數學思維,但是這一數學任務也是有挑戰性的,隨著班級不同層次學生作品的呈現,生生之間的思維產生碰撞,慢慢地由具象作品抽象到韋恩圖的過程,從而體會集合思想,在逐步遞進中形成教學思維。

(三)交流提升,感悟任務

教師要想構建任務驅動的學習中心課堂,應當提升課堂互動和課堂交流效果,使學生加深對學習任務的理解,可以通過搭建學習合作小組、開展項目化教學等方式完成學習任務,加強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提高課堂交流效率。同時,教師在構建學習合作小組的過程中要重點考慮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共同發展,即學習小組應當具有共同的目標,學生在明確個體目標的時候也要考慮小組合作目標,通過小組討論以及協商等多種方式來達成共同目標;二是科學分組,由于學生的個人能力、學習水平以及知識儲備等各個方面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按照一定的層級合理分配小組成員,確保小組成員能夠均衡搭配、優勢互補;三是明確分工,避免學生出現太大的分歧。教師應當明確小組成員的分工,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重視小組團結合作意識的培養。

以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噸的認識”為例,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劃分成為幾個合作小組,來增進學生交流,共同進步。首先,以解決實際問題為項目主題,設置以下任務:煤礦廠有兩輛車要運煤,藍色卡車一次載重2噸,紅色卡車一次載重3噸,每次每輛車都要裝滿,怎樣裝才能恰好運完8噸煤呢?其次,讓學生以合作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各小組成員分工明確,探究裝載運煤的規律。最后,每個小組派出代表匯報項目成果,教師在聽取匯報之后一一點評,這樣能夠凸顯實踐性、思維性、自主性和教育性,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四)思維發散,拓展任務

教師要想構建任務驅動的學習中心課堂,應當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重視學生思維的發展,創設具有拓展性質的任務,從而實現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強化學生思維邏輯的目的,使學生的思維得到充分鍛煉。教師要梳理教材,設定有效的教學目標,創設具有一定難度的探究任務,并呈現梯級上升,將探究性任務活動與本課教材深度融合,提升學生的學習思維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整體發展。

以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扇形統計圖”為例,教師應當明確教學目標:認識扇形統計圖,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掌握扇形統計圖的使用情境,讓學生實現知識能力的遷移。教師可以設計階梯遞進的學習任務,先提出簡單的問題:“同學們,教師這里有個表格,分別記錄了某小學六年級同學喜歡的體育運動,你們能幫助老師計算喜歡每種運動的人數各占全班人數的百分之多少嗎?”學生完成計算之后,教師再拋出這樣的問題:“在同學的幫助下,老師完成了這個表格,那么從這個表格中你們能了解到哪些信息呢?”等學生回答之后,教師可以將任務升級:“通過這個表格大家是不是很難清楚地看出各個部分數字與總量的關系呢?那么可以用扇形統計圖來表示嗎?”這一環節旨在引導學生往扇形統計圖方面思考,以制作扇形統計圖的方式來考查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掌握情況。在學生完成制作之后,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具有開放性的問題:“大家畫的扇形統計圖都很正確,那么大家可以開動小腦筋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情況可以通過制作扇形統計圖來解決的呢?”學生踴躍發言,教師對此進行點評并給予其鼓勵,不僅加強了師生之間的溝通,而且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散,讓學生在探究中獲得進一步發展。

(五)學習反思,評價任務

教師要想構建任務驅動的學習中心課堂,應當注重學習反思,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進行任務評價,構建多元化的學習任務評價體系。

首先,教師要注重評價方式的多樣性,既要體現評價的針對性,又要體現評價的互動性。一方面,教師應當開展過程性評價,強調學生的學習任務完成過程,注重學生的付出和努力,關注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中的表現;另一方面,教師應當積極開展民主性評價,除了常規的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之外,還可以拓展評價方式,積極開展生生互評、小組互評、學生自評和師生互評等多種評價方式,以便更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的綜合發展情況,同時在學生互評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關注他人的優點,營造民主、和諧的評價氛圍。

其次,教師注重評價內容的維度,通過評價促進學生進步,全面掌握學生的學情。評價內容應當具有三個層面的維度:一是知識掌握層面,即通過評價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與理解程度,方便教師了解學生學情,并及時調整教學計劃;二是學習任務完成情況,即通過評價來考查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實踐能力等多方面的綜合能力,如學生在展示和匯報學習成果時的表達是否清晰、明確,從而重點進行強化和提升;三是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層面,即通過評價來了解學生是否具備團結合作意識,是否能夠發揚探究精神和創新創造精神。

四、結語

綜上所述,構建任務驅動的學習中心課堂的意義重大,不僅能夠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還能強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教師應當積極圍繞情境創設、心智驅動、交流提升、思維發散、學習反思等要點來構建學習中心課堂,充分發揮任務驅動的作用,為學生打造充滿趣味、充滿活力的全新數學課堂。

猜你喜歡
驅動創設中心
剪掉和中心無關的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驅動防滑仿真系統分析
在打造“兩個中心”中彰顯統戰擔當作為
屈宏斌:未來五年,雙輪驅動,砥礪前行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創設情境 提高效率
軌旁ATC系統門控柜接收/驅動板改造
“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問題串創設的實踐
別讓托養中心成“死亡中心”
基于S3C6410的Wi-Fi驅動移植實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