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環境風險評估和環境應急管理制度的探討

2024-05-07 02:09林世奇
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 2024年1期
關鍵詞:預案應急評估

林世奇

(佛山市三水區南山鎮人民政府,廣東佛山 528100)

1 引言

企業生產經營因為使用原料和工藝不同會產生不同的環境風險[1],不只影響企業自身發展,對企業附近的環境也會造成影響。為了降低企業環境風險,減少企業環境風險對企業四周的影響,推動企業加強環境應急管理,我國制定了多項企業突發環境事件[2]應急管理制度,企業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以下簡稱“企業環境應急預案”)管理制度是企業環境應急管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企業環境風險評估和應急響應進行管理的綜合制度。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國家越來越關注突發環境事件的監測和管理,企業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制度正在逐步完善。企業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是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加強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編制的認識和實施的力度,加強突發環境應急事件的管理,完善環境應急事件應急機制,這是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和維護企業環境安全的要求,也是維護企業周邊環境安全的要求。

隨著我國環境應急管理制度的完善,我國突發環境應急事件數量呈逐年下降趨勢,環境應急形勢逐年改善。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3-4],1990 年我國發生突發環境事件數量3 462起,2022 年發生突發環境應急事件數量為113 起,下降了96.74%,我國環境和安全發展不斷向好。

2 企業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概述

2.1 企業突發環境事件

常見的企業突發環境事件[2]包括企業產生的有毒有害物質廢氣和污水、危險化學品泄漏或者溢流等進入廠界外大氣、水體、土壤等環境介質。在我國涉及危險化學品生產使用運輸貯存處置、產生廢水等企業都是突發環境事件多發的企業,也是一直以來環境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為防范企業突發環境事件而重點監控的對象。涉及危險化學品企業是企業突發環境事件發生的高危類型企業,一直是突發環境事件監控類型的重中之重。危險化學品企業生產或運輸造成泄漏溢出是多發的企業突發環境事件,企業突發環境事件處理不當甚至會造成嚴重的安全事故。

2.2 企業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企業在生產經營中,因為管理不完善、安全事故影響或者不可抗力等因素,造成有毒有害物質排放到廠界大氣、水體、土壤等環境介質,將影響企業員工健康和安全,也影響四周環境。在企業的實際運行中,企業突發環境事件包括企業的水、氣、固廢等污染物排放,以及火災爆炸等生產安全事故,會對企業和附近環境造成影響。

企業通過編制和實施企業環境應急預案[2],不但可以防范企業突發環境事件的發生,也可以在突發環境事件發生的最短時間內做好人員應急疏散逃生以及采取救援等應急措施,將突發環境事故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企業必須全面評估其自身可能存在的環境風險或者可能出現的突發環境事件,做好應急預案的編制工作,制定有效的應急措施,保障企業環境應急制度行之有效。

隨著對環境應急認識的深入和科技的發展,我國發布并不斷完善多部關于環境應急的法律法規和制定相關技術標準,為企業環境應急預案編制和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政策和技術指導。國家層面上,我國發布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暫行辦法》[2]《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分級》[5]等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對企業環境應急進行規范化管理。地方層面上,廣東省生態環境相關部門按照廣東省環境應急的實際工作情況,發布《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行業名錄(指導性意見)》等相關法規和技術文件,對企業環境應急進行細化管理。

按照企業突發環境應急事件有關制度和技術標準要求,企業環境應急預案的編制要關注企業和當地基本情況,全面評估環境風險源和環境風險,按照企業組織結構和職責要求建立企業環境事件預警機制和信息報告機制,加強企業環境應急預案培訓和演練,完善后期處置,及時修訂企業環境應急預案,不斷完善和提升企業突發環境事件處理和管理水平。廣東省設置環境應急管理統計平臺對環境應急管理情況進行統計,至2021 年1 月4 日,廣東省累計18 567 個企業申報企業環境應急預案備案,完成企業環境應急備案16 574 個[6]。

3 企業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編制

3.1 編制應急預案前的準備工作

企業環境應急預案編制要明確責任人,這是企業環境應急預案編制的重要條件。企業要在投入運行前整理好相關環境應急資料和進行現場調研,對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進行有效評估。

3.1.1 成立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編制小組

企業環境應急預案編制要明確應急預案編制組組長和成員、編制工作任務和經費預算[7-9]。編制組成員要明確編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是為了防范企業突發環境應急事件的發生,讓企業了解并熟練掌握一旦發生突發環境應急事件時可采取的措施,減少應急響應時間,減少企業突發環境應急事件的影響。編制組成員要按計劃按任務進行編制工作,確保企業環境應急預案經費預算合理。

3.1.2 資料收集

企業環境應急預案編制前要收集的資料包括企業環境應急相關的資料和企業附近環境的相關資料等[7,9]。在前期資料收集階段,可以按照《環境應急資源調查指南(試行)》[10]先進行企業應急資源調查。

3.1.3 現場調研

企業環境應急預案編制要核實收集的資料與到現場調研了解的情況是否一致[7,9]?,F場調研后要對企業的環境風險源和應急資源狀況進行整理,對企業環境風險進行更全面的評估。

3.2 企業環境風險評估

企業環境風險評估有助于企業識別危險源,制定風險管理制度,加強企業環境風險管理,降低企業環境風險危害。企業環境風險評估是企業環境應急預案編制的重點任務。

3.2.1 企業環境風險評估內容

企業環境風險評估要全面全方位評估企業環境風險及企業對附近和當地環境及社會的影響,確定企業自身風險等級。

3.2.2 企業環境風險評估程序

我國已發布的企業環境風險評估和風險分級有關指南可科學指導企業環境應急預案編制,針對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防范也提出很多技術標準作為指導。企業環境風險評估按照5 個步驟進行[1],企業要按要求全面識別企業危險源和風險源,全方位評估企業生產過程環境風險控制水平,評估環境風險受體影響因素和敏感程度,綜合環境、安全和消防等因素評估企業環境風險和發生概率較大的環境應急事件,綜合評估企業環境事件產生直接、次生、衍生影響,對照環境應急管理法律制度和技術標準進行差距分析,制定企業環境風險防控和應急措施,準備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資源和建立應急救援隊伍,制定企業環境應急管理制度,明確企業環境應急預案要改善的地方,劃定企業環境風險等級,推動企業不斷改善環境應急管理。企業環境風險評估已越來越多樣化,可對企業環境風險進行全方位評估,全面識別環境危險因素,綜合評估各種因素對企業和企業附近環境的影響,是企業制定科學有效的環境應急措施和制度的前提條件。

企業制定環境應急措施要按照企業環境風險分級進行管理,評估分級分一般、較大和重大風險[5]。企業和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對不同風險按照風險程度不同分級管理和管控。

3.3 編制應急預案

企業環境應急預案要銜接當地政府環境應急預案,結合實際全面評估企業環境風險,重點說明要采取的事前事中事后等準備響應處置措施。編制過程中,編制小組要征求企業員工及可能受影響的居民和單位代表的意見[7,9]。企業環境應急預案編制要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要求,要結合企業實際運行情況和當地企業環境應急預案,評估企業運行的環境風險和對附近造成的影響,以及企業為減少影響要采取的防范和應急措施,明確企業環境應急事件上報機制等。

3.4 應急預案的評審發布和演練

企業應急預案編制完成后應組織評審[8,11]。企業組織專家和可能受影響的居民、單位代表對企業環境應急預案進行評審,開展應急演練[9]和現場核對[8,11],對企業環境應急預案編制進行評審。企業與評審人員共同對評審質量負責。評審專家一般包括政府管理部門人員和具有相關領域經驗的人員等[8,11]。應急預案評審要按照不同風險等級進行[8,11]。對評審人員提出的意見和建議,企業要充分考慮和盡可能采納,這有利于企業突發環境應急事件預案編制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企業環境應急預案經企業審議后由企業主要負責人簽署發布。

4 企業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制度實施存在的問題

4.1 企業管理人員對企業環境應急預案管理制度認識不夠

很多企業對企業環境應急預案認識不夠,認為這只是法律法規的要求,其編制只是為應付生態環境有關部門的檢查。企業的第一責任人是企業環境應急預案編制和實施的第一責任人。企業要成立企業環境應急預案小組和組織成員完成應急預案的編制,也要成立運行資金專項,確保企業環境事件應急物資設備等可以使用,加強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隱患排查和整治,確保企業環境應急預案適用企業的運行。如出現企業運行條件發生變化,企業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物資損壞和更換,企業環境應急預案已超過3 年,企業發現以上環境應急預案已不適用等情況,要及時重新修訂應急預案。

4.2 企業環境應急預案編制過于形式化

企業環境應急預案編制是法律法規的有關要求,也是企業可持續安全發展的要求,很多企業都會按照企業環境應急預案的法律和標準要求結合企業的實際進行編制。但是因為企業和編制人員對企業環境應急預案編制的認識不同,導致在實際中企業環境應急預案的編制過于形式化,識別企業環境風險不夠全面、沒有結合當地和鄰近企業的環境應急預案、或者沒有按照企業的實際運行情況制定環境應急措施等情況是企業環境應急預案中常見的問題。企業要注重提高環境應急預案編制質量,推動企業環境風險規范化管理。

4.3 企業較少甚至沒有進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培訓和應急演練

企業環境應急預案實施要求企業管理人員和員工對企業突發環境應急預案比較熟悉和能熟練響應,才可以在遇到突發環境事件時最大程度減少應急救援響應的時間,及時進行應急救援,減少企業因為突發環境事件造成的損失和人員傷害,減少企業突發環境應急事件對附近環境的影響。很多企業沒有對企業員工進行培訓,導致員工在遇到突發環境事件時不會進行應急逃生、事故報告或者應急救援。企業要在平時加強對管理人員和一般員工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培訓。為確保企業環境應急預案有效運行,企業要按要求適當進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應急演練可以讓員工更加熟悉企業環境應急預案,也更加熟悉企業突發環境應急事件的報告救援和處置方式。

4.4 企業環境應急管理信息化程度和環境應急預警靈敏度不夠

企業危險化學品管理應加強利用信息技術。在環境應急管理預警中,信息技術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在很多企業生產過程中沒有使用信息化管理,導致企業容易發生環境應急事件,或者應急響應時間較長,不利于企業的環境應急管理。企業要加強企業環境應急信息化管理,提高預警可信度。目前,相關技術標準環境風險分級管理管控技術措施還不夠明確,企業對環境風險和環境應急管理的認識不夠,實際運行中,企業對環境風險的管理注重事后管理,對事前預警還要加強管理。隨著技術的發展,環境風險管理管控措施將逐漸細化,環境風險管理管控越來越精準化。

5 企業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實施對策建議

5.1 注重企業環境應急預案編制質量,優化應急預案

企業在編制環境應急預案時要先明確編制小組和組員,要注意從企業運行的全過程全方位識別企業環境風險,按要求收集有關資料,調研現場環境和應急資源,識別各種危險源,評估生產過程環境風險控制水平,評估環境風險受體敏感程度和相關影響,制定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防控和應急措施。采取的環境應急措施要按照法律法規與技術標準的要求,也要結合企業運行狀況和附近環境條件的實際。生態環境部門可以制定更加具體的企業環境應急預案編制格式,規范企業環境應急預案管理。

5.2 加強環境應急制度的實施管理

企業要加強對員工的企業環境應急預案培訓和應急演練。企業要建立企業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有關的培訓制度,按計劃對企業管理人員和員工按崗位按職責分級進行培訓。企業要組織企業員工分類別進行應急演練,加深企業員工對企業突發環境事件的認識和加強員工的應急救援技能。企業要加強企業突發環境事件的監測預警能力,可以利用監測預警設備對企業運行情況進行監測,企業員工一旦發現突發環境應急事件應及時上報。

5.3 加強企業環境應急預案備案和實施檢查

生態環境和有關部門要對企業環境應急預案備案和實施情況進行抽查,督促企業制定環境應急預案并備案,督促企業實施環境事件應急培訓和應急演練,督促企業確保應急救援物資等正常使用,對企業環境應急預案和有關的應急制度實施情況實行嚴格監督。

5.4 利用地理信息系統等進行綜合評估

企業環境風險評估可以多利用地理信息系統等進行綜合評估,環境風險監測預警系統應更加信息化,更容易操作。我國工業企業多,制造業類別也較多,企業環境風險監測和預警要更容易操作,環境風險評估要更全面,才能更好地保證企業安全運行。

6 結論

(1)企業要提高企業環境應急預案編制質量,要結合企業運行狀況和當地環境實際,充分分析和考慮企業存在的環境風險及降低和防范環境風險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制定行之有效的環境應急事件處理措施,盡可能減少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造成的影響,要結合評審的意見,優化企業環境應急預案。

(2)企業要加強企業環境應急預案的實施和管理,加強企業環境風險和環境應急制度管理,不斷完善企業環境應急管理制度,提高企業環境應急管理水平,降低企業環境風險。企業要加強企業管理人員及員工的環境應急培訓和環境應急演練,通過企業環境應急預案實施和演練不斷完善企業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環境事件應急也要做好信息化管理,確保環境應急響應更高效。

(3)生態環境和有關部門要完善企業環境應急預案編制和實施管理的技術標準,地方和基層生態環境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要加強企業環境應急預案管理,推動環境應急制度更加完善。

猜你喜歡
預案應急評估
啟東市強化預案演練
多維深入復盤 促進應急搶險
核電網絡安全應急預案考慮
完善應急指揮機制融嵌應急準備、響應、處置全周期
應急管理部6個“怎么看”
國際新應急標準《核或輻射應急的準備與響應》的釋疑
2016年版《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解讀
緊急預案
評估依據
立法后評估:且行且盡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