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推進廣西縣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思考

2024-05-07 02:09辛璐君
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 2024年1期
關鍵詞:石漠化縣域環境保護

辛璐君

(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廣西南寧 530022)

1 引言

廣西地處我國華南地區西部,沿海、沿江、沿邊,是我國唯一與東盟國家陸海相連的省區,也是唯一有出??诘淖灾螀^,區位優勢獨特。但由于種種原因,廣西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仍處于全國中下游,后發展、欠發達,面臨著做大總量、做優質量的雙重艱巨任務[1]??h域經濟作為國家、地方宏觀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乎著發展大局。推進縣域全面落實“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是重要一環,同時也是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點之一。廣西歷來重視縣域經濟發展,2017 年召開全區縣域經濟發展大會,把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立足區情,出臺了“1+6+2”系列政策文件,提出了發展特色農業、特色工業、特色旅游、縣域城鎮化、生態環保、開放合作六大重點領域發展任務;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在重大項目建設、財稅支持、土地保障、金融服務、人才支撐等方面給予重點保障,并對全區縣域經濟發展實施分類考核[2]。2018 年以來,廣西共實施了5 個年度的縣域經濟發展分類考核,考核指標包括經濟發展、農業發展、工業發展、服務業發展、城鄉發展以及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等六大類,縣域的生態環境保護始終是考核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指標之一。2021 年,廣西實施新一輪縣域經濟提升行動,先后印發《廣西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廣西加快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攻堅行動方案(2021—2023 年)》《廣西支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等文件,指導各縣(市、區)依托資源稟賦,突出比較優勢,不斷提升縣域經濟發展活力和綜合競爭力[3]?!稄V西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明確,把綠色作為縣域經濟的底色,全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動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增強縣域產業發展的承載能力。在《廣西加快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攻堅行動方案(2021—2023 年)》中也確定了六大重點行動,其中,“生態美縣行動”要統籌推進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扎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稄V西支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也在現代特色農業發展、縣域文旅產業發展、縣域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提出了多項政策支持。

2 推進廣西縣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意義

2018 年5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提出,要加快構建生態文明體系,并詳細闡述了生態文化體系、生態經濟體系、目標責任體系、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生態安全體系等五大生態體系[4]。生態文化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靈魂,自古以來就蘊含在人類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歷史文化中。人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樸素生態保護觀,并逐步傳承和發揚成為睿智的生態文化,它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類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應用自然的智慧結晶。實施生態建設,保護生態環境,切實維護好人民群眾生態環境權益,既是對生態文化的保有、尊重、延續和發展,也是人們易于認同、易于達成共識的客觀所需、內心所盼。廣西縣域地區雖然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拓展不足,但仍保持區域重要的生態、農業生產、水源涵養等功能。推進縣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作為縣域發展的重要著力點之一,通過建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產業結構,推動生態、文化與產業三者相互聯系、相輔相成,既提高“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能力,又實現經濟、文化的生態化、綠色化以及可持續化發展。生產生活方式的綠色低碳轉型、生態環境的優美良好以及生活質量的穩步提升,既是人民群眾所向往的美好生活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城鄉發展、共同富裕的關鍵一步。

3 近年來廣西推進縣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情況

近年來,廣西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廣西生態優勢金不換”的囑托,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將生態環境保護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綠色發展底色愈加鮮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推進城鄉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規范化建設、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生態文明示范創建和重點生態功能區監測評估等工作,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保持優良,生態系統得到有效修復,生態文明示范創建持續深化,縣域生態環境保護取得顯著成效,優良的生態環境為縣域經濟帶來一定的發展優勢與潛力。據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網站公布的數據,2018—2022 年,廣西111 個縣(市、區)中,75 個縣(市、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范圍為81.3%~100%,PM2.5平均濃度范圍為11~47 μg/m3;縣級城鎮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源達標率為89.6%~100%;先后成功創建了16 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5 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綠色發展的典型示范效應逐步凸顯。2020 年年底,廣西森林覆蓋率達62.5%,石漠化土地減少率、植被生態改善程度居全國首位[5]。

4 廣西推進縣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面臨的挑戰和問題

4.1 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的能力不足

縣域發展產業要因地制宜,既發展優勢產業,又鞏固生態優勢。產業發展既是一個經濟發展問題,又是一個環境保護問題,還是一個社會問題[6]。雖然大化瑤族自治縣的七百弄雞養殖產業、金秀瑤族自治縣的瑤醫藥等六大產業的發展模式已取得較好的成效[7],但現階段廣西縣域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的機制體制尚未健全,生態產業發展規劃相對滯后,生態優勢轉化和提升的能力不強、水平不高,仍然迫切需要通過大力發展生態經濟、融入區域戰略等途徑擴大生態優勢轉化,突出區域特色,促進協同發展和錯位發展,推進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

4.2 生態環境總體仍較脆弱

縣域自然資源相對豐富,是國家實施生態安全的重要區域,但大多縣域也地處生態環境“脆弱帶”“敏感帶”。廣西作為滇桂黔石漠化連片特困地區,根據全國巖溶地區第三次石漠化監測結果,區內受石漠化影響的地方涉及河池、百色、桂林、崇左、南寧、來賓、柳州、賀州、貴港市等9 市76 縣(市、區),石漠化土地總面積為153.29 萬hm2[8],包含了廣西大部分縣域。一些地方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現象突出,地表土壤貧瘠,大面積石漠化土地無法集中種植經濟作物,可利用土地的耕種產量和經濟收益并不樂觀,同時石漠化綜合治理難度較大,自然環境恢復率較低[9]。

4.3 生態環境保護能力有待提高

廣西既是多民族聚居地區又是西部地區,生態環境保護公共服務水平低,發展和保護的任務十分艱巨。地方有限的財力既要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又要承擔一般性的生態環境保護和國家生態安全戰略的雙重任務,雖然近年中央生態環境領域方面的資金投入逐年增加,但總體上看,難以滿足地方維持優良生態環境、推進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等巨大資金需求?,F階段廣西生態環境基礎設施仍存在短板,部分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及配套管網設施不完善,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與全國平均水平存在差距,特別是邊境、偏遠地區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由于地形復雜,治理難度較大、維護成本高,地方財力難以負擔。

4.4 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態文化理念尚未形成

生態文化是由“人類統治自然”過渡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化,是一個民族對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環境的適應性體系[10]。長期的歷史實踐中,人們已將對自然的認識和探索融入日常生產生活,形成的生存經驗、風俗、習俗是傳統生態文化的具體體現。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農業生產的機械化和產業化以及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大大小小的生態環境問題相繼出現,傳統生態文化與現代生產生活方式仍未能形成一個良好的、可持續發展的適應體系。同時,人們對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的意識還有待加強,低碳、綠色的生產生活方式未能廣泛形成。

5 推進廣西縣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思考

5.1 以加快推動生態產業化為主線,抓經濟促發展

立足生態優勢,持續把“生態+”理念融入產業發展之中[6],著力培育生態產業集群,探索建立生態優勢與林業碳匯試點、特色農業、紅色文化旅游、少數民族醫藥、傳統文化等融合發展新路徑,提高農業、服務業綠色低碳發展水平,拓展生態產品價值、歷史人文價值實現通道,豐富生態產業模式和特色品牌創立,延長產業鏈,提升附加值。加快構建“健康+N”新業態,培育發展旅居養老、森林康養、健康旅游等項目,打造特色鮮明的大健康產業。持續深化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創建,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示范樣板;開展百鎮千村生態特色文化旅游示范創建,推進鄉村生態振興與文化振興有機融合。

5.2 以加大生態系統修復為關鍵,健功能富涵養

加強生態系統修復,對位于石漠化片區的縣域因地制宜封山育林,嚴格自然濕地保護和用途管制,全面實施退化濕地、濱海濕地保護與修復,提升濕地、海洋生態系統的碳匯功能。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海濕地生態保護和修復,加強漓江流域整體性和系統性的生態保護和修復,保護好珠江流域的重要“水源涵養區、生態功能區、水系源頭區”。進一步完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推進漓江、左右江等流域上下游生態補償試點,開展濕地生態效益補償。做好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評估,增加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規模;支持位于重點生態功能區、農產品主產區的縣域把發展重點放到保護生態、提供優質生態產品上,提高生態服務功能,提升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有效性。

5.3 以提高環境治理效能為抓手,優質量抓監管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保持縣域生態環境質量優良,加大城鄉社會面源污染管控,強化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做好污染天氣應對;提高縣級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投入和監管能力水平,防控農業農村面源污染對水源水質的影響,加大鄉鎮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農村“千噸萬人”飲用水水源保護力度,穩步推進農村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排查整治。開展耕地土壤重金屬污染成因排查,識別影響耕地土壤環境質量的污染源和污染途徑;實施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動態調整,落實耕地分類管理措施。持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以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為重點,協同治理農村黑臭水體,優先治理納入國家監管清單的及較大面積的農村黑臭水體。

5.4 以構建現代生態文化體系為切入點,重教育強文化

在推進縣域生態環境保護過程中,挖掘和傳承生態文化中的思想內涵,將自然環境融入社會價值觀、道德觀構建,推動當地群眾形成以生態價值觀念為重要內容的文化認同[11]。加強生態文化教育,培育地方群眾生態文化自信,樹立保護生態的社會風尚,因地制宜優化宣傳貫徹方式,宣傳解讀生態文化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引領作用,引導群眾成為本地生態文化的重要傳承人和傳播者[12]。自覺樹立人與自然的生態協調觀念,倡導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產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促進消費環境的生態化、科學化和人性化。深入挖掘傳統生態文化與現代生產生活方式的結合點,給傳統生態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將生態文化的創新性轉化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6 結語

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是凝心聚力建設新時代壯美廣西的重要保障之一,要深刻認識縣域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環境保護的內在聯系,著力推進“生態美縣”行動。在當前國家關于推動綠色發展、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部署和要求下,要堅決扛起保護廣西秀美山水的責任,筑牢南方重要生態屏障,加快推動縣域綠色低碳發展,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生態文化,奮力譜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廣西篇章[13]。

猜你喜歡
石漠化縣域環境保護
貴州省北盤江流域喀斯特石漠化變化特征及治理成效分析
環境保護
縣域消防專項規劃研究
云南省石漠化土地利用現狀分析與評價
典型巖溶區不同水土流失強度區石漠化特征分析
基于環境保護的城市污水處理
山東縣域GDP排名出爐
石漠化治理存在問題及對策——以廣西為例
縣域就診率為何差了40%
新《環境保護法》解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