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造企業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2024-05-07 05:06陳志華
環渤海經濟瞭望 2024年4期
關鍵詞:成本核算準確性核算

陳志華

一、前言

近年來,制造型企業普遍面臨著要素成本上升、市場競爭激烈等問題,經營壓力不斷上升,而成本核算能夠反映企業各項消耗定額是否符合成本計劃,進而控制企業的各項支出,達到減少支出、增加企業利潤的目的?,F實中部分制造企業將管理的重心放在營銷和排產上面,忽視了成本核算的基礎設施建設,管理人員不重視或不能為成本核算人員提供良好的核算基礎數據,更不注重對專業成本核算人員的培訓,阻礙企業推進成本精細化管理,進而影響企業的競爭力,不利于其長遠發展。

二、成本核算的內涵與要素

首先,成本核算指的是企業對一切經濟活動的支出以及收入進行分配與收集,采集到真實可靠的成本數據后,計算總成本的一種行為。制造企業在發展進程中,面臨著機遇和挑戰并存的局面,而有效的成本控制手段,是提高制造企業市場競爭力、化解挑戰和風險的關鍵手段。在成本管理體系中,成本核算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因此制造企業要正確認識該項工作的現實意義,聯系企業發展的現實情況,建立健全正確核算體系,規范成本核算程序、細化核算流程。

其次,成本核算的主要流程為,對生產活動中需要用到的經費進行核算,并確定該費用是已發生還是未發生,若該費用已經產生,要結合實際情況,選擇是否將已發生的成本計入產品的生產成本中。同時,針對已經支出的資金,要根據具體的用途,進行分類收集,準確計算出產品生產的單位成本以及生產產品需要用到的總成本,為成本管控工作的順利推進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1]。

最后,在核算成本的過程中,還要注意三點:一是要明確各種費用的用途,并按照其用途劃分支出界限,其中包括收益支出、產品加工支出以及資本支出等,確保成本的支出具有合理性以及可行性。同時,制造企業在生產產品的過程中,主要是按期生產,即上期產品、本期產品以及下期產品,產品的生產時間不同,成本支出的界限也應有所不同,通過有針對性的成本核算方式,提高成本核算的準確性。二是要做好基礎性工作。成本核算涉及大量的信息數據以及資料,一旦原始憑證不完整,信息數據的記錄不全面,就會影響到最終的核算結果。因此,制造企業可以建立臺賬制度,對人力、物力以及財力的消耗進行計量,通過定額管理,為成本核算工作的高質量實施夯實基礎。三是要科學選擇核算方法。企業的經營規模以及業務性質不同,成本核算的方法也應有所不同,對此,企業要從實際出發,綜合選擇核算方法,如分類核算法、分批核算法以及定額核算法等。同時,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輔助核算人員開展工作,將人為因素對成本核算結果的影響控制在最小范圍內,獲得真實完整的成本核算數據,為企業的成本管控工作提供助力。

三、制造企業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促進企業合理分配資源

制造型企業生產工藝復雜、流程長、生產內容多,對成本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與企業生產特點相匹配的成本核算方法,能夠將實物在企業的流轉以金額的形式體現在賬面上,從而能夠清晰地反映出影響成本數據的各環節各因素,有針對性地推動成本精細化管理,利于資源合理配置。例如,存貨是企業資金流動時轉化而來,會占用部分資金,將存貨的庫存量控制在較低水平,能夠直接推動成本的下降。另外,積壓的存貨會增加產品過期的可能性,同時也導致場地管理費和維護費增加,增加了管理成本[2]。

(二)有助于推動降低產品成本

精確的成本核算有利于降低產品成本。在成本核算的過程中,方法與企業生產經營特點相匹配,管理措施具有針對性,結合定額數據,能夠在核算的過程中發現不合理的工藝環節,即時調整并加以改進,不斷提升各資源消耗量的合理性,以達到降低產品成本的目的。

(三)有助于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

對于制造型企業來說,財務核算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成本核算,關系到企業的經營狀況和經營結果,正確的成本核算為管理者的決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制造型企業的成本核算是對生產過程中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的統計分配入賬,是核算過程也是監督過程,為企業節能降耗以及研究如何降低成本提供數據支持,對成本預測、內部控制以及產品市場定價起到積極作用,為經營決策提供重要依據,有利于企業可持續發展。

四、制造企業成本核算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成本核算基礎數據不規范

成本核算的基礎依賴于真實完整的原始記錄,如原材料的入庫出庫、產成品的出庫入庫等。但是,部分制造企業在實際工作中的原始記錄不完整,例如領料后不能及時地將領料的數量和種類錄入ERP系統或者錄入ERP系統的數據與真實情況不一致等,還有部分企業沒有制定嚴格的材料領退制度,更沒有制定材料的定額消耗,不能根據BOM單領料,導致嚴重的浪費。以上問題使得成本核算工作難以開展,單位產品成本忽高忽低,難以控制。以下通過案例來說明真實準確的原始記錄對于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比如,某混凝土預制件制造企業發現管片的毛利率各月份波動巨大,某月的毛利高達90%,次月卻下降到只有8%,如此異常的數據引起了財務部門的注意。經過查找原因,發現原材料中的鋼筋整批入庫整批出庫。經過與采購及生產部門的溝通發現,為了盤點方便,始終保持鋼筋原材料零庫存,甚至是鋼筋在供應商送過來的時候就直接拉到了生產車間,省略了入庫領料的實際過程,只是在ERP系統里面生成了相應的單據。而且,生產部門在實際生產的過程中,沒有嚴格按照車間去實際使用鋼筋,鋼筋在各車間隨意使用而不在ERP系統里申請材料調撥,如此操作的結果導致成本費用與期間的及項目的嚴重不匹配。由此可見,該企業沒有建立規范的原材料領料制度,導致原材料消耗與記錄不符,成本基礎數據不夠準確。成本核算的基礎就是數據,而數據的來源就是各類實物流轉,其中又以材料的領退為中心,如果沒有規范的領退制度,不可能形成準確的成本數據[3]。

(二)成本核算人員專業素質不高

制造型企業體系龐大、產品物料多、工藝復雜,對成本核算的要求很高。在核算成本的過程中,需要財務人員根據其專業理論知識區分各類成本費用,需明確不同產品的成本、不同期間的成本等,還需要結合生產工藝選擇合適的分配標準完成成本數據在產成品和半成品之間的分配。部分制造型企業里面沒有專職的成本會計,即使有專職的成本會計,財務人員一般對產品業務知識知之甚少,無法直接核算產品成本,只能依靠其理論專業知識儲備來完成。因而,缺少一套適合企業生產特點的成本管理核算體系,不能準確合理地將企業發生的材料損耗、人力成本、水電費、折舊攤銷等消耗正確合理地分配到各個成本對象,不能為企業決策者提供有價值的成本信息。以下案例解釋了為何成本核算人員專業素養不高,不了解企業生產特點而造成成本核算數據失真的原因。

比如,某混凝土預制件制造企業屬于重資產企業,由于剛開始運營,各生產線運營情況還不穩定,存在眾多的技術改進工程項目,以求產能達到穩定狀態。而工程項目往往時間跨度長,存在預付款和供應商按節點開票的情況。理論上講,賬務處理時應當按照具體工程的竣工結算金額暫估計入固定資產或者長期待攤費用,再分期分攤至各月成本,等拿到發票再沖銷暫估即可。而該企業成本核算人員專業素質有待提高,仍然沒有擺脫發票思維,還是根據收到的節點發票直接接入制造費用,導致拿到發票的月份成本異常高,成本核算數據失真。從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該企業對于資產和成本概念區分不清,將本該屬于資產分期攤銷的項目直接計入制造費用,影響了成本費用與期間的匹配性,造成不同期間的成本數據波動較大,不利于成本精細化管理,更不利于推動成本的降低[4]。

(三)成本核算的基礎設施薄弱

1.未能全面使用ERP系統

成本核算借助一定的信息化手段可以提高效率,增強數據準確性,受到了很多企業管理層的認可。但現實是購置系統的成本很高,需要很強大的財力并且要求各業務崗位上的操作人員熟悉信息化操作流程,以上兩點導致很多企業對ERP系統望而卻步。即使有的企業已經在推廣并且使用ERP系統,但大部分只是開通了財務的總賬模塊和供應鏈倉儲模塊,生產模塊未開通或者開通了也無法使用,不能做到根據BOM單領料,在有系統的前提下,出入庫還是以線下單據為準,人工再根據線下的單據錄入系統,費時費力,數據出錯概率大,更沒有在整個企業聯通起來,業務財務數據脫節,影響成本核算的準確性,阻礙了成本管理的推進。

2.成本管理觀念落后

部分制造型企業成本管理觀念較為落后的表現主要有兩點:一是成本核算只是事后的統計,屬于財務部門的工作范疇。在傳統的制造型企業中,財務部門負責成本核算,生產部門負責生產,采購部門負責采購,各部門各司其職,管理層也不重視成本數據的準確性,更談不上成本管理,導致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的數據脫節,不能真實地反映生產情況。二是傳統的成本管理將降低原材料成本作為首要目標,側重對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的控制,忽視了研發過程中的設計缺陷或者工藝設計不合理導致的浪費等情況,增加了巨大的額外成本。對成本管理認知的片面性,導致成本核算不能覆蓋到整個企業的成本,影響成本管理效率[5]。

五、完善制造企業成本核算的對策建議

成本管理作為企業管理中的重要一環,其基礎是成本核算,如果成本核算不準確,就不能為成本管理提供良好的決策依據,成本管理也就失去了意義,進而阻礙企業的良性發展,需要制造型企業不斷提高基礎數據的準確性,注重對財務人員的培訓并且持續不斷地加強成本核算的基礎設施建設,進而提高成本數據的準確性,為成本管理奠定堅實基礎。

(一)制定符合企業生產特點的成本管理制度

結合當前市場環境,制造企業想要獲得長久的發展,必須積極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制度,結合自身生產特點,確保成本核算數據的準確性。制造型企業成本核算的準確性往往會受部門間溝通的影響,如財務部門與生產部門的溝通有效性、與采購部門的溝通有效性等。因此,財務部門如果想要增強橫向溝通,就要充分發揮帶頭作用,如積極組織各類活動、定期組織財務培訓等,讓其他部門的人員理解財務人員的工作,調動其他部門人員積極性的同時,財務人員也能更了解本企業的產品及生產工藝特點、生產流程等,在了解的基礎上利于發現異常情況,從而再次推動各部門的溝通,形成良性循環,達到提高成本核算準確性的目的。

由于產品型號及工藝特點各不相同,需要制造企業從多角度來制定成本核算制度,從管理流程、關鍵工序等方面出發,為成本管理打下堅實的基礎。首先,應當制定合理的三方比價制度,嚴格控制采購成本的同時要嚴把質量關,堅決杜絕采購與生產質量要求不符合的原材料。如果原材料的質量存在瑕疵,會造成巨大的浪費,更會影響企業聲譽。對于像水泥、鋼筋等價格波動較大的原材料,采購部門應當實時關注價格的波動,必要時可以采取根據生產任務適當囤貨的策略來抵抗價格波動的影響。其次,應當制定合理的庫存管理制度,包括計量、驗收、保管和領退等內容,并按要求嚴格執行,防止物資亂領亂用。倉管人員應當對生產領料進行檢查,對偷工減料情況加以防范,同時還要實時監控各材料庫存情況,避免出現斷供影響生產或者存貨積壓等情況。最后,還應當落實合理的盤點制度,采取倉庫盤點、財務監盤的模式,定期對原材料、半成品和產成品進行盤點。盤點過后形成盤點報告,提交管理層,針對性探討發現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避免嚴重的賬實不符,影響成本核算準確性[6]。

(二)提高成本核算人員的專業素養

產品成本從大方向來說包括料、工和費。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往往能夠對應到成本核算對象,而制造費用就需要一定的標準分攤到各成本對象。同時,還會涉及產成品與半成品的分配,其中半成品的約當產量法還包括加權一次平均法和先進先出法,因而需要扎實的財務核算基本功才能準確計算出產品的單位成本,因此,負責成本核算的財務人員的專業素養是直接影響企業成本核算準確性的關鍵因素。想要保證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第一,從源頭抓起,在招聘過程中可以從專業職稱入手選擇具備良好專業素養同時經驗豐富的人員。除考慮外聘的方式外,還可以考慮內推的方式,企業應當鼓勵內部人員通過自我推薦、競爭上崗的方式來取得晉升的機會。內部人員相對更了解企業情況,與各部門彼此更熟悉,溝通也更順暢。第二,應當注重對財務人員的培訓。一方面,企業可以采取多種形式的專業技能培訓,如由企業管理者組織內部培訓、請外部專家來企業面授或外派員工參加專業培訓等。同時,加強財務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避免某些人員為了自身利益而故意在賬目作假,導致財務數據失真。另一方面,財務人員本身應該發揮主觀能動性,充分利用直播課、線上錄播課或者小視頻等新的學習方式充電,不斷充實專業知識儲備。要充分發揮會計核算和監督兩大基本職能,為企業的成本核算獻計獻策,提高成本核算的準確性。第三,落實對財務人員的績效考核制度。采取激勵與懲戒相結合的策略,立足崗位實際,給予員工積極引導,激發財務人員的自覺性,提高主觀能動性[7]。

(三)加強成本核算的基礎建設

1.提升企業全員的成本核算意識

企業管理層應當重視成本核算工作,將其與企業的經營管理相結合,并提倡全員成本管理,從根本上意識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而不是簡單地認為成本核算只是財務部門的工作范疇。事實上,財務部門只是利用專業的方法將采購、生產和銷售等企業財務活動反映在賬面上,本身并不會產生基礎數據。反而是業務部門,雖然不參與成本核算,但卻是成本核算的源頭,如果不重視,比如,生產部門只是埋頭干生產、趕工期,忽視了對數據的統計和歸集,財務部門就沒有真實準確的基礎數據來做核算,財務數據不準確會影響管理層做決策,從而阻礙企業的長遠發展。

2.加強信息化建設,提高成本核算效率

成本核算借助先進的技術可以減少大量的時間與精力的同時提高準確性,因此,企業應當充分利用ERP系統,生產過程中的各個流程都能體現在該系統內,還能實現成本的自動結轉。如果設置了標準定額數據,軟件能夠自動進行成本分析。ERP系統是全面的業財一體化管理平臺,能夠實現流程化、標準化、專業化和智能化的管理,數據貫穿企業各個部門,使企業數據統一,在節省人力成本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數據的準確性,保證了連貫性、一致性,更體現了數據的可追溯性[8]。

六、結語

只有真實準確的成本數據,才能給企業管理層提供決策依據,以不斷促進工藝流程改進,推動成本降低,完善精細化管理,提升企業綜合實力。因此,企業必須重視成本管理制度的制定、會計人員專業素養的提高并結合信息化手段加強成本核算的準確性,為企業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實現企業穩健發展。

引用

[1]過蕓穎.新形勢下制造企業成本核算的困境及應對策略探析[J].商訊,2023(04):89-92.

[2]劉哲.制造業企業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財會學習,2021(19):139-140.

[3]張勤.制造企業成本核算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納稅,2021,15(06):169-170.

[4]張美園.制造企業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質量與市場,2022(07):106-108.

[5]郭俊標.制造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納稅,

2021,15(30):160-162.

[6]張連英.制造企業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與應對策略分析[J].商業觀察, 2023,9(12):113-116.

[7]荀昶.作業成本法在制造行業的應用研究——以XY公司為例[J].經濟管理研究,2022,4(01):86-87.

[8]周紹秦.制造企業成本核算與管控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時代商家,2022(32):16-18.

作者單位:蘇州四季清源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韓 柏

猜你喜歡
成本核算準確性核算
2020年河北省國民經濟核算
淺談如何提高建筑安裝工程預算的準確性
會計集中核算制下的內部審計工作
事業單位的成本核算
淺析我國中小企業成本核算的有效對策
成本核算與管理中的常見問題及完善對策
美劇翻譯中的“神翻譯”:準確性和趣味性的平衡
論股票價格準確性的社會效益
2014年GDP首破60萬億
超聲引導在腎組織活檢中的準確性和安全性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