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策略研究

2024-05-08 02:10劉云飛李木易陳熙碩方舟淼
現代食品 2024年2期
關鍵詞:法律法規經營部門

◎ 劉云飛,李木易,陳熙碩,方舟淼

(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審評查驗中心,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本文探討了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的關鍵策略,包括法律法規的完善與落實、監管部門職責的明確、生產經營主體責任的加強、監測與評估的加強、宣傳教育與消費者權益保護,提出了準入與備案管理、供應鏈追溯與管理、標準和規范制定與執行、監督抽檢與執法檢查等監管策略[1],以供參考。

1 食品安全監管策略探討

1.1 完善與落實食品安全法律法規

隨著社會發展,食品安全相關部門需要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以適應新形勢、新問題和新挑戰。例如,制定和修訂相關法律法規,明確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和標準,并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等。①相關部門應加強對法律法規的宣傳和培訓,增強相關部門和從業人員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②各級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應加強對食品生產、經營和流通環節的監督檢查,嚴厲打擊違法行為,確保法律法規的執行。同時,加強與其他相關部門的協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動食品安全工作的落實。③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加強對食品生產流通環節的監控和追溯,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風險??傊?,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的完善與落實,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通過加強法律法規的制定和修訂,明確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和標準,以及加大執法力度和監管力度,能夠有效提升食品安全監管的水平,保障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和健康[2]。

1.2 明確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的職責與權責

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應明確自身的職責和權責,確保監管工作的有序進行。①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應加強對食品生產、經營和流通環節的監督管理,并制定和執行相關的監管政策與措施,確保食品安全監管的科學性和有效性。②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應加強對食品從業人員的培訓和管理,增強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意識和技能水平,并加強對食品生產經營主體的指導和監督,確保其依法經營,符合食品安全要求。③相關部門應加強對食品安全風險的評估和預警,及時采取措施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并加強與其他相關部門的協作與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動食品安全工作的開展,形成多方參與的食品安全監管格局。此外,相關部門還應加強與媒體的溝通和合作,加強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增強公眾的食品安全意識和素質。

1.3 加強食品生產經營主體的責任與義務

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包括食品生產企業、經銷商、餐飲服務提供者等,他們在食品供應鏈中承擔著重要的責任。①各主體應加強食品安全管理,確保生產經營過程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要求,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包括制定和執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建立食品安全責任制和追溯體系等。②食品生產企業應加強對原材料的采購和供應商的管理,加強對生產加工環節的控制與管理,確保食品生產過程的衛生安全。③相關部門應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培訓和管理,增強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意識與技能水平,并加強對食品安全風險的識別和評估,及時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④食品生產企業應加強對產品質量的監控和檢測,確保產品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并加強和監管部門的溝通與合作,主動接受監管部門的監督和檢查,及時報告食品安全事件和事故,配合監管部門的調查和處理工作。同時,食品生產企業應加強與消費者的溝通和交流,傾聽消費者的意見和建議,改進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3]。

1.4 加強食品安全監測與風險評估

食品安全監測是指對食品中的有害物質和微生物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評估食品的安全性。風險評估是指對食品安全風險進行識別、評估和控制,確定食品安全控制措施的科學依據。食品安全監測應覆蓋全程,包括從原材料采購到食品消費的整個流通環節。監測應針對不同食品類別和風險因素進行,重點關注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質和微生物,并將監測結果及時反饋給相關部門和食品生產經營主體,以便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

此外,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應綜合考慮食品的生產、加工、儲存、運輸和消費等環節,全面評估潛在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應基于科學數據和風險評估模型,確定食品安全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與可行性。加強對新興食品安全風險的研究和評估,及時應對新的食品安全挑戰。在此基礎上,相關部門可借助先進的技術手段和方法。例如,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分析監測數據,提高監測效率和準確性;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食品供應鏈的可追溯性,確保食品安全可控;利用無人機和遙感技術監測農田和水源的環境質量,預警食品安全風險。

2 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策略

2.1 網絡餐飲企業的準入與備案管理

隨著網絡餐飲業的快速發展,網絡平臺上涌現出大量的餐飲企業,如何確保其合規經營和食品安全,是相關部門需要重視的問題。針對網絡餐飲企業的準入,相關部門應制定明確的準入標準和程序,嚴格審核和評估網絡餐飲企業。準入標準應包括食品安全管理、從業人員資質、生產加工設施等方面的要求,確保企業具備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條件。同時,網絡餐飲企業應按照規定進行備案登記,向相關部門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證明材料。

備案管理可以實現對網絡餐飲企業的全程監管,包括對其經營行為、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衛生條件等進行監督和檢查,及時發現和糾正問題。備案信息應公開透明,供消費者查詢和監督。此外,網絡平臺應加強對入駐企業的管理,對違規企業采取相應的處罰措施,保護消費者的權益。通過建立準入機制、進行備案管理,能夠確保網絡餐飲企業的合規經營和食品安全,加強對其的監管和自律,促進網絡餐飲行業的健康發展[4]。

2.2 食品供應鏈的追溯與管理

食品供應鏈涉及從農田到餐桌的各個環節,包括種植、生產、加工、運輸和儲存等。追溯與管理能夠幫助識別和控制食品安全風險,保障食品的質量和安全。食品供應鏈的追溯是指對食品的來源、生產過程、流通路徑等進行溯源追蹤。①相關部門應建立健全食品追溯體系,要求食品生產經營主體記錄和保存相關信息,包括原材料采購記錄、生產加工記錄、銷售出庫記錄等。其中,追溯體系應具備可追溯、可查詢、可驗證的功能,確保食品的可追溯性。②相關部門應制定食品安全管理標準和規范,對食品生產經營主體進行監督檢查,加強對食品原材料和生產加工環節的抽檢與檢測,及時發現和處理不合格產品。③相關部門應加強與第三方認證機構和科技企業的合作。第三方認證機構可以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對食品生產經營主體進行認證和評估,提供權威的認證標志,增加消費者的信任度,提高食品供應鏈的可追溯性和管理效率。

2.3 食品安全標準與規范的制定與執行

食品安全標準是對食品質量和安全性的要求,食品安全規范是對食品生產經營行為的規定。通過制定和執行科學合理的食品安全標準與規范,能夠提高食品生產經營的質量和安全水平。①食品安全標準的制定應基于科學研究和風險評估。對此,相關部門應組織專家和科研機構進行食品安全標準的制定,包括對食品中有害物質的限量要求、微生物指標、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等。此外,食品安全標準還應根據不同食品類別和風險因素進行分類制定,確保食品的質量和安全。對此,相關部門應制定適用于食品生產、加工、運輸、銷售等環節的規范,要求從業人員按照規范操作和管理。②食品安全規范應包括食品生產經營的衛生要求、操作規程、設施設備要求等,確保食品生產經營過程的衛生安全。對此,相關部門應加強對食品生產經營主體的監督檢查,確保其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和規范要求,對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及時采取相應的處罰措施,保護消費者的權益。

通過科學合理地制定食品安全標準,針對不同環節和從業人員制定規范,可以加強對食品生產經營主體的監督和檢查,提高食品生產經營的質量和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和健康[5]。

2.4 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與執法檢查

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與執法檢查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通過對市場上的食品樣品的抽檢和檢測,以及對食品生產經營主體的執法檢查,可以發現和處理潛在的食品安全問題。①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是對市場上的食品樣品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評估食品的安全性。監督抽檢應針對不同食品類別和風險因素進行,重點關注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質和微生物,并及時公布監督抽檢結果,供消費者參考和監督。②對食品生產經營主體進行監督和檢查,確保其依法經營,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執法檢查應覆蓋食品生產、加工、儲存、運輸和銷售等環節,重點關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衛生條件、產品質量等方面的問題。對于違法違規行為,相關部門應及時采取相應的執法措施,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③加強與其他監管部門的協作與合作。相關部門應加強信息共享,形成聯防聯控的工作機制。對于發現的食品安全問題,應及時通報和協調處理,確保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3 結語

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是保障消費者權益的重要任務。本文通過探討食品安全監管策略,從法律法規、監管部門職責、生產經營主體責任、監測與評估、宣傳教育與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入手,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監管措施。同時,結合網絡餐飲服務的特點,提出了準入與備案管理、供應鏈追溯與管理、標準與規范的制定與執行、監督抽檢與執法檢查等具體策略。通過這些監管策略,有望提升網絡餐飲服務的食品安全水平,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可靠的食品。

猜你喜歡
法律法規經營部門
7月起將施行新的法律法規
這樣經營讓人羨慕的婚姻
法律法規與民生新聞
海外房屋出租市場法律法規
最新安全生產法律法規 文件提要
哪些是煤電部門的“落后產能”?
變爭奪戰為經營戰
醫改成功需打破部門藩籬
“特許經營”將走向何方?
7部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