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的世界“非遺”里的節氣研究

2024-05-08 20:34方蘭
西部學刊 2024年8期
關鍵詞:非遺節氣世界

摘要:日本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里的節氣相關“非遺”主要包括2009年的奧能登的田神祭和秋保的插秧舞;2011年的壬生花田植;2013年的和食:日本人的傳統飲食文化;2014年的“和紙:日本手抄和紙技術(構成/石州半紙、本美濃紙、細川紙)”,共五項。日本對其的保護與傳承,對中國的啟示在于:日本的有關節氣的“非遺”保護能看出其在傳統音樂、舞蹈和儀式舉辦時間、形式策劃方面兼具堅守和變通;著眼日常生活,學校、家庭和社會攜手保護與傳承節氣飲食,發揮傳統節氣飲食的家國情懷和凝聚力;在傳統手工“非遺”方面,多領域融合,在國內外加強推廣和傳播。在借鑒日本的相關經驗時,需要注意中國應按本國的實際情況有選擇地借鑒日本的相關經驗。

關鍵詞:日本;世界“非遺”;節氣

中圖分類號:G13/1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916(2024)08-0060-04

On the Solar Terms in Japans Worl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ang Lan

(Wuhan City University, Wuhan 430075)

Abstract: Japans Worl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lated to the solar terms includes five items, namely, “Oku-noto no Aenokoto and the Rice Planting Dance of Akiu” in 2009, “ritual of transplanting rice in Mibu, Hiroshima” in 2011, “Washoku, traditional dietary cultures of the Japanese, notably for the celebration of New Year” in 2013 and “Washi, craftsmanship of traditional Japanese hand-made paper(composition/Sekishu Washi, Ishikawa, Hosokawa Paper)” in 2014. Japans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them have the following inspiration for China: Japans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lated to the solar terms can be seen in its adherence to and adaptability to traditional music, dance, and the timing and planning of ceremonies; its focus on daily life, the collaboration among schools, families and the society in the protection and heritage of festive diets and the play of the patriotic sentiment and cohesion of the traditional diet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many fields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promotion and dissemin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traditional handicrafts. In drawing on Japans relevant experience, 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China should be selective in the light of its own actual situation.

Keywords: Japan; Worl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olar terms

日本文化廳創立于1968年,2018年(平成30年)10月1日,廢除了以往由“文化部”和“文化財部”組成的二部制,通過跨領域的組織改編,確立了以“新·文化廳”為“軸心”,綜合推進各省廳的文化相關政策體制的目標日本文化廳相關介紹:參照日本文化廳官網[EB/OL](2023.11.25)文化庁創立50周年|文化庁(bunka.go.jp)。日本文化廳的宗旨是“守護文化,用文化創造未來”。

從2006年開始,日本屢次被選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代表委員國,在參與制作非物質文化遺產(簡稱“非遺”)保護條約的運行指南、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性一覽表審查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日本也采取行動,積極推進其最適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非遺”的項目。日本文化廳截止到2023年底,共公布了23件日本的世界“非遺”日本世界“非遺”一覽表:參照無形文化遺產/日本文化廳官網[EB/OL](2023.11.23)無形文化遺産|文化庁(bunka.go.jp)(截止到2023年現在,共公布23件日本的世界“非遺”。)。

一、日本二十四節氣的源起

二十四節氣從中國到日本,有文字記載的傳播,要追溯到公元600年的遣隋使、遣唐使時代。據《日本書紀》《日本書紀》:(にほんしょき、やまとぶみ)是日本留傳最早的正史,六國史之首,原名《日本紀》。與《古事記》合稱為“記紀”。全書用漢字和萬葉假名寫成,采用編年體,共三十卷,另有系譜一卷。參照百度百科[EB/OL](2023.11.23)日本書紀_百度百科(baidu.com)(《日本書紀》)記載,包含了完整的二十四節氣的古代中國歷法,在公元6世紀中期就已傳入日本,在日本的實際傳承時間已超過1 000年[1]。

對于從中國傳入的二十四節氣,日本人依據本土情況進行了相應調整。首先,以二十四節氣的觀測時間為基準,又加入了11個本土節氣,被稱為“雜節”(按照二十四節氣所定的日本本土的節日),如土用、彼岸、八十八夜、入梅等[2];其次,將二十四節氣再三等分,五天一候共七十二候。七十二候作為二十四節氣的衍生,在日本有了更大的應用和創新。二十四節氣原本服務于傳統農耕,現今北半球很多國家的世界“非遺”都與中國的農耕文化有關,也與二十四節氣相關,日本也不例外。

二、日本的世界“非遺”里的節氣相關“非遺”

日本率先在1950年制定了文化遺產保護法,致力于國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3]。2008年日本申報的世界“非遺”正式開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功收錄。

(一)2008—2012年的節氣相關“非遺”

2008—2012年,日本的世界“非遺”項目主要集中在傳統的舞蹈、音樂和祭祀儀式方面。

1.2009年的奧能登的田神祭

奧能登的田神祭奧能登的田神祭是能登半島上種植水稻的農民世代相傳的一種農耕儀式,能登半島位于日本本州島中心石川縣的北部。在每年的12月和2月舉行,12月大體是大雪、冬至的節氣;2月是立春、雨水的節氣。收獲后的12月,奧能登地區的人們就把田神從田里接回家,洗澡、吃飯、感謝收獲。然后到了次年耕作前的2月,再次洗澡、供奉食物,把田神從家里送到田里祈禱豐收。這個祭祀是向庇護水稻茁壯生長和豐收的田神,表達敬意和感謝的禮儀。

日本農家代代相傳的這個傳統活動,不是口頭傳承,而是行為傳承到今天。農家的孩子們看著父母的行為,自然地記住了祭禮的各項安排。另外,以前田神祭都在各家內屋里悄悄舉行,私密性很高,各家也有獨自的慣例。因此,以前沒法知道其他人家的“田神祭”。這樣封閉的儀式原本是不公開的,但近年為了將此傳統傳達給后世,旅行者在冬天(12月5日)和春天(2月9日)去奧能登地區(輪島市、珠洲市、穴水町、能登町)的農家就可以參觀祭禮等,日本從國家到地方,包括民眾都為此做了積極的努力。

相傳秦始皇時期,徐福東渡日本,給日本帶去了文字、農耕和醫藥,后來徐福也成了日本人民心目中的“農神”和“醫神”。另外,奧能登的田神祭會選擇在12月和2月舉行的原因可能與中國詞匯里的“田社”有關,該詞在《漢語詞典》里的解釋為“古代奉祀田神的處所”。之后,在中國的“田社”習俗逐漸轉變,都興宙的論文《青海漢族的社日風俗及其他》里認為,“田社”即為古代的春社,但儀式內容上發生了變遷[4]。對于“社日”的說法中國宋代以前各不同,宋代的各筆記體小說中的日期均為立春,立秋后的第五個戊日為“社日”,即春社自古與節氣緊密相關,因此日本的田神祭自古也與農耕節氣緊密相關。

2.2009年的秋保的插秧舞

日本宮城縣的秋保町的村落,小正月(農歷的1月)15日前后的3天里,要舉行兩次秋保的插秧舞。這是預先慶祝水稻豐收,祈禱當年五谷豐登的民俗藝術?,F在日本的湯元地區在農歷的4月15日,馬場地區在西歷的4月28日、29日,長袋地區在西歷的8月14日、15日、16日,都會在神社寺廟的祭禮時跳秋保的插秧舞,即日本神社保留了過去農耕村落的民俗傳統。雖然儀式舉行時間有變化,但過去都是在“小寒”和“大寒”之間舉行,這項日本的世界“非遺”自古也與農耕節氣緊密相關。

3.2011年的壬生花田植

壬生花田植是日本廣島縣北廣島市壬生町與河東町流傳的農作儀式,敬拜稻神祈求豐收。儀式在每年6月的第一個星期日舉行,重現播種和插秧的場景。村民們在插秧會場迎接田之神,村民先牽牛到壬生神社,為牛佩戴花鞍和彩色頸圈,一位持圣杖的長者率領牛群到為儀式準備的犁田,穿著和服戴著菅笠帽的美麗早乙女(日本從事插秧的少女)將進行插秧的農耕禮儀。少女們在歌聲、鼓聲和笛聲中倒著走進行插秧,儀式結束之后,將耙(えぶり)倒插在田中,上面放3束秧苗。社區長者負責儀式的傳承,包括插秧時的音樂等,并監督儀式。

從這個農耕禮儀的時間來看,恰逢二十四節氣里的“芒種”到“夏至”,這和中國的很多地方此節氣忙播種的時間不謀而合,如“芒種不種,再種無用”等?!懊⒎N”在農耕文化中屬于重要的播種時期,日本的壬生花田植舉行的時間,也說明此“非遺”自古也與農耕節氣緊密相關。

(二)2013年的節氣相關“非遺”

2013年,日本的世界“非遺”項目是“和食:日本人的傳統飲食文化”。

其歷史要追溯到早期日本人在學習了農耕后,會隨著節氣更替進行播種、收割、漁業捕撈等。順天應時,是人類永恒的生存規律,人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最佳方式。日本人的傳統飲食,十分講究善用四季的新鮮食材,感受季節氣候的細膩變化,表現日本人飲食中對二十四節氣的獨特理解和習俗傳承。

201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的注冊對象領域擴大到了“飲食”。法國的美食術、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地中海料理、墨西哥的傳統料理、土耳其麥粥都已經被列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后,2011年日本政府從“我們日本人應該如何應對逐漸失去的“和食”出發,提出了申請注冊“和食”。2012年以“日本料理:日本人的傳統飲食文化”為題提交了申請。2013年,“和食”正式列入世界“非遺”,成為日本的世界“非遺”之一。

“和食:日本人傳統飲食文化”的內容有四點。(1)尊重新鮮多樣的食材及其原味;(2)營養均衡的健康飲食生活;(3)表現自然之美和季節變化的裝盤;(4)與正月活動等全年活動密切相關。日本在其社會發展歷史中,既善于吸收和發展外來文化,還非常重視保護和傳承本國的文化傳統。在對“和食”進行保護和傳承方面,日本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例如,在學校供餐和地域活動中提供鄉土料理,實施親子教室等各種飲食教育活動,召開有關鄉土料理和飲食文化的研討會等。重視讓年輕人參加對“和食”的調查、研究和宣傳,使“和食”在年輕一代的日常生活中煥發新的生命力,大力培養年輕一代對“和食”的興趣和熱愛。

(三)2014年的節氣相關“非遺”

2014年,“和紙:日本手抄和紙技術(構成/石州半紙、本美濃紙、細川紙)”列入日本的世界“非遺”。在二十四節氣風物詩中和紙對應的是霜降節氣,如立春花道、雨水硝子、驚蟄友禪、霜降和紙等。日本的風物詩是將二十四節氣與在季節中具代表性、能讓人聯想到這個季節的事物聯系起來,即與他們的傳統生活方式和器物聯系起來,讓每個節氣都有對應的風物。

古代中國所發明的“紙”通過高麗傳到了日本后,以日本獨特的原料和制作方法產生了具有日本文化特色的紙張——和紙。和紙的制作和傳統的紙張制作非常像,但是化學材料不同,制作過程整體上是漫長而繁瑣的,就連制作的時間都有嚴格的要求,一般是要求在寒冷的季節,而其中使用的純的、流動著的冰冷的水會極大地影響到和紙的質量,因為寒冷可以抑制細菌的生長,從而可以對纖維起到防腐作用,因此有霜降和紙之說和紙的相關介紹:參照搜狗百科[EB/OL](2023.11.23)和紙-搜狗百科(sogou.com)。和紙的誕生帶來了日本文化的興盛。平安京時期日本因和紙與假名假名,日語的表音文字?!凹佟奔础敖琛?,“名”即“字”。意即只借用漢字的音和形,而不用它的意義,所以叫假名(かな),而稱漢字為真名(まな)。假名主要分為“平假名”和“片假名”兩種。平假名源于漢字草書,正式使用約從公元9世紀起;片假名源于漢字楷書,正式使用約從公元10世紀起。的發明,逐漸開始擺脫中國的唐風影響,樹立起日本國風。

三、日本對節氣相關“非遺”的保護與傳承

(一)日本的世界“非遺”產生的時代背景

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日本經濟飛速發展,日本社會生活急劇變化,西方外來文化及經濟發展對傳統文化造成巨大沖擊,日本的許多文化遺產瀕臨衰亡。根據情勢需要,日本官方于1975年、1996年、2004年分別對日本的《文化財保護法》進行了修訂。在《文化財保護法》的基礎之上,先后制定了“指定無形文化財的技藝傳承人及傳承團體的認定基準”法案[5]。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不但出臺相關法律,還在法律的框架下,對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了科學管理、保護與監督,日本國民也有很強的法律意識,使日本在搶救和保護“非遺”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從節氣相關的日本世界“非遺”研究中可以看出,由于農耕文化的傳播,日本世界“非遺”中有一部分受中國農耕文化和節氣文化影響很深。在一代又一代人的“非遺”保護傳承中,日本世界“非遺”既有獨自堅守的部分,又有變通的部分,并隨著時代和生活方式的變化做出了時間、形式上的相應改變和調整,使其更能適應當代人的生活,又能吸引不同年代的人都參與其中。

(二)教育保護傳承

21世紀初,日本教育界的眾多專家參與編制《東京都立學?!叭毡镜膫鹘y與文化”課程方案》,對“傳統與文化”作了如下解釋。所謂“傳統與文化”不僅指由過去傳承而來的傳統文化,它包含了三個方面,即“歷經漫長歲月、形式發生多種變化而傳至今日的事物”“在現代得到好評的有價值的事物”和“形成新的文化并將在未來繼續擁有生命力的事物”。簡言之,“傳統與文化”包含了傳統文化、現代文化和未來文化[6]。從日本的教育基本法、課程標準等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的制定,到地方課程、各校課程的開發,從政府到民間學術團體,“傳統與文化教育”成為當代日本的教育政策、研究和實踐中的重要議題之一。

參與編制該方案的“和文化教育研究交流協會”理事長中村哲指出,在課程實施層面,“傳統文化教育”的實施局限在較好地保存著傳統文化的地區,課程內容也以歷史悠久的傳統民俗為主。

(三)社會保護傳承

另外,日本非常重視對兒童、青少年和年輕一代的“非遺”文化教育和培養,鼓勵更多人從事宣傳和保護傳承“非遺”的相關工作,如在學校供餐和地域活動、親子教室等生活實踐中推廣“非遺”,不同地區的節慶活動中關聯“非遺”,鼓勵國民使用“非遺”產品等。此外,日本政府和各地方的相關團體組織也聯合起來,定期開展和舉辦相關“非遺”活動,促進日本的旅游觀光事業,擴大其文化傳播的國內外影響。

四、日本有關節氣的“非遺”保護對中國的啟示

首先,日本的有關節氣的“非遺”保護能看出其在傳統音樂、舞蹈和儀式舉辦時間、形式策劃方面的堅守的部分和變通的部分,能為現在的中國“非遺”保護帶來一定的啟發。

其次,在節氣“非遺”飲食方面,著眼日常生活,學校、家庭和社會攜手保護傳承節氣飲食,在“強身健體,健康飲食”的宗旨下發揮傳統節氣飲食的家國情懷和凝聚力也值得借鑒。

另外,在傳統手工“非遺”方面,多領域融合,創造廣為人知、更具美學價值的節氣風物詩,在國內外加強推廣和傳播也是一種很有意義的保護舉措。

在借鑒日本的相關經驗時,需要注意中國應按本國的實際情況有選擇地借鑒日本相關經驗。在鄉村,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治理功能弱化、保護主體缺失、活動場所縮減等困境,制約著鄉村文化治理的體系構建。應構建多元協同治理體制;強化“非遺”文化體系建設,完善治理載體,構建“非遺”活化助推鄉村文化治理新格局。在城市,以社區為基礎,需要人們轉變觀念和認識,以突破“以文本為中心”和“以藝人為中心”的傳統保護模式。只有充分尊重社區居民的主體性和能動性,“非遺”才有可能真正實現“活態傳承”。

五、結束語

日本的世界“非遺”里的節氣相關“非遺”主要包括2009年的奧能登的田神祭和秋保的插秧舞;2011年的壬生花田植;2013年的和食:日本人的傳統飲食文化;2014年的“和紙:日本手抄和紙技術(構成/石州半紙、本美濃紙、細川紙)”,共五項世界“非遺”。這些都與中國的農耕文化和節氣文化緊密相關,現今對傳統的理解和傳承是當代“非遺”文化創新的基礎,因此對“非遺”的保護傳承,今后必然是與未來“非遺”文化的創造聯系在一起的。

以期以上思考和啟發,能有益于大家今后一起在中國探索和享受“活態非遺”的多彩生活。

參考文獻:

[1]方蘭.從日本歷學看日本的二十四節氣文化流變[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6):32-40.

[2]畢雪飛.二十四節氣在日本的傳播與實踐應用[J].文化遺產,2017(2):31-40.

[3]王曉葵.日本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規的演變及相關問題[J].文化遺產,2008(2):135-139.

[4]都興宙.青海漢族的“社日”風俗及其他[J].青海民族研究,1998(4):49-53.

[5]胡澎.日本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上的措施[EB/OL].搜狐網.(2018-04-29)[2024-03-22].

https://www.sohu.com/a/229906888_519680.

[6]沈曉敏.從文化傳承到文化創造:日本“傳統與文化教育”的走向[J].全球教育展望,2011(11):83-89.

作者簡介:方蘭(1979—),女,漢族,湖北武漢人,博士研究生,單位為武漢城市學院,研究方向為中日文化比較。

(責任編輯:楊超)

猜你喜歡
非遺節氣世界
我愛你和世界一樣大
彩世界
“非遺”走進高校
官渡古鎮“非遺”聯展
奇妙有趣的數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24節氣
24節氣
24節氣一小滿
24節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