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原創性貢獻

2024-05-10 05:51劉偉兵
關鍵詞:現代文明文明特色

劉偉兵

(復旦大學 馬克思主義研究院,上海 200433)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勇于進行理論探索和創新,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集中體現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1]17。這一論斷指明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為人類文明遇到的現代性問題尋找解決方案,推動了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形成與發展。人類文明新形態是在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程中,逐漸形成的社會主義文明、中華文明、現代文明的統一體。因此,把握新時代對社會主義文明、中華文明、現代文明的貢獻,是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動人類文明新形態形成與發展的重要生長點。

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社會主義文明的原創性貢獻

社會主義文明是在科學社會主義的實踐中逐漸形成的文明形態。馬克思作為一個嚴謹的思想家,并沒有去空想社會主義文明的圖景,而是通過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規律的科學發現,規定了社會主義文明的哲學定向是實現人類解放,未來前景是共產主義,文明主體是人民。

進入新時代以后,社會主義文明發展遇到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這些問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出了兩方面的貢獻:一是對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理論創造的社會主義文明內容進行了完善和發展;二是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通過馬克思主義的“兩個結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創造和創新了社會主義文明新內容。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創造的社會主義文明內容進行了完善和發展,并用新的話語符號表現了出來。在社會主義文明領導力量方面,新時代既加強了全面從嚴治黨,又堅持和強化了黨的全面領導,明確了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以及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新時代還建立健全了黨的各項領導制度體系,完善了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和制度建設,完善了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加強了反腐敗斗爭,使得黨的領導方式更加科學,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顯著增強,從而以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方式推進了社會主義文明領導力量的發展。

在社會主義文明主體方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發展了以人民為中心的人民觀,鞏固了社會主義文明的人民主體,明確了人民至上的世界觀,明確了中國共產黨根本的政治立場是人民立場,明確了人民是社會主義文明發展依靠的力量,明確了要以人民的獲得感作為評價治國理政內容的重要標準。全面從嚴治黨就是從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作風問題抓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還明確了中國共產黨的初心是為人民謀幸福,明確全面深化改革是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2],積極發展了全過程人民民主,堅持并發展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等內容 。

在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方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將“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然性的新定位”[3],明確了要“把法治建設和依法治國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戰略布局之中”[4],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黨的民族工作主線,全面推進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不斷健全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在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方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和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強化和完善了黨領導經濟工作體制機制,明確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建立了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和新型舉國體制,初步確立了“一個大不相同于以往的新時代中國宏觀經濟調控體系”[5],創造性提出并實施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共同富裕,增強了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的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

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方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明確了意識形態工作是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要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主張,在實踐上通過建立健全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制度等制度化、儀式化的方式推進意識形態工作的常態化,注重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明確了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發展導向,推進了我國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發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

在社會主義社會文明方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和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構想,提出了全面脫貧的底線任務,明確了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體系建設方向,明確了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并再次將勞與德智體美并提,納入教育方針,堅持和推進了健康中國、體育強國、平安中國建設,推進了“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2]。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面對時代任務時,還實現了對社會主義文明新領域、新內容的創新和創造,發展了社會主義文明。

其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面對建構什么樣的人與自然關系以及如何建構人與自然關系的時代命題時,創新發展了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內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第一次將生態保護提升到社會主義文明的高度?!皬狞h的十七大報告提出的‘生態文明觀念’到十八大報告的‘生態文明理念’和‘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再到十九大報告的‘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是一個認識水平逐漸提高、理論凝練不斷系統化的過程”[6]。進入新時代后,生態文明是作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一環踐行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中,正式成為了社會主義文明的一部分。生態生產力的提出,明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和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這些都是對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原創性貢獻,并深刻影響社會主義其他文明內容的方方面面?!傲暯缴鷳B文明思想開辟了21世紀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思想,為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作出了卓越貢獻”[7]。

其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面對培育和踐行什么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如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代命題時,創新提出并發展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展了社會主義文明的價值維度,那就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同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還明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的方式,是“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8],是以培養時代新人為根本著眼點。這是因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只是抽象的理論,還是具象的社會存在,生成于人們的歷史社會實踐之中?!耙庾R形態在內容上是精神的,在形式上卻不得不是物質的”[9]。馬克思直言“意識一開始就是社會的產物,而且只要人們存在著,它就仍然是這種產物”[10]。

其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面對如何治理社會主義社會以及治理成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社會的時代命題時,創新發展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容。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第五個現代化”,是之前四個現代化的邏輯結果,也是實現之前四個現代化的制度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把握是從制度建構上進行的,包括了社會治理體系、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全球治理體系等內容,表現為經濟、政治、文化、生態、社會、軍事、黨建等領域的系統化、法治化的制度建設、制度協調與制度運行,推進了社會主義文明制度建構。

總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既完善和發展了社會主義文明已有成果,也對社會主義文明進行了創造,將社會主義文明發展推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高度。

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中華文明的原創性貢獻

《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第一次提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2]的新論斷。這在文明發展維度上,就是闡明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還實現了對包括傳統、近代、現代在內的中華文明整體性賡續與時代化發展,構建和發展了包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諧共生的文化生態。

第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民族標識。新時代以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就是要在時代化中,實現內容的現代性變革與形式的現代化轉型,從而重新激活生命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性發展就是要在時代化中,實現內容和形式的完善與發展,從而增強影響力和感召力。

一方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中繼承與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化發展進程,是現代化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相統一的歷史進程。所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就是要用馬克思主義作為評價、鑒別、取舍的標準和方法,用馬克思主義來指導文化創新發展的取向和內容。這一過程,就是用馬克思主義指導中華民族文化記憶的敘事框架、話語體系、傳承方式的發展,包括對中華民族文化記憶符號體系的再建構,對儀式體系的再融入,對話語體系的再闡釋等,通過“記憶再造”的方式,實現文化的發展,促進中華文明的創新。

另一方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實踐層面進行了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成為了治國理政借鑒的重要經驗和智慧來源,發展了中華文明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承并發展了中國傳統的德治、禮治、教化、廉政等思想與經驗,在治國理政中注重德治的價值認同,注重禮治的國家儀式規范,注重教化的家風家教的倡導,注重廉政的修身律己等,繼承發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文化整合功能。新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整合功能,是通過符號整合、話語整合、記憶整合、儀式整合的方式,從文化認同到文化自信再到文化自覺的文化心態進路,在時間、空間、心理意識三個維度上實現整合。

第二,革命文化是中華文明在近代中國革命時期,由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在革命斗爭中形成的先進文化。其中,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是中國革命文化產生和形成的關鍵時期。革命文化形塑了近代以來中華文明的斗爭品格、革命特質與追求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夢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還實現了對中華文明革命時期革命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強調并重塑了紅色記憶,明確了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人民謀幸福和為民族謀復興,明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發展了中華文明偉大夢想的內涵。同時,在文化心理方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承發展了革命斗爭品格,發揚斗爭精神,進行結合當下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1]64,進行全面深化改革和反腐敗斗爭,豐富了中華文明的斗爭精神與斗爭品格。在思想文化建設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繼承發展了革命文化,發揮革命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功能,開展各項愛國主義教育,將革命時期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和各種革命精神結合新時代的歷史特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三,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中華文明進入現代以后,在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基礎上,由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在實踐中形成的,符合先進生產力需要,滿足人民群眾自由全面發展的先進文化,是中華文明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階段的產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通過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堅持與發展,促進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化,明確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現代化進程中,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思想指導,并通過制度化的方式規定了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的方式和形式。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的鞏固與加強,塑造了中華文明的文化心理,規定了中華文明的前進方向。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還轉變了中華文明自近代以來的文化心態,突出了中華文明在現代化階段的文化自信。其中,只有對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和能夠代表最廣大人民需要,適應先進生產力需要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自信,才能在文化層面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第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精神,提出了“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命題,整體性地豐富和構筑了中國精神。提出中國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統一的命題,本身就是對中華文明精神層面的創新概括與發展。中國精神命題的提出,在精神動力層面明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精神動力之源和中華文明延綿不絕的精神紐帶。

在此基礎上,又生成了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命題。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是歷史生成于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之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使命擔當和精神面貌,彰顯了不同時代的價值追求與道德風范。就兩者關系而言,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是中國精神的引領旗幟、重要內容,中國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之源。這是因為中國精神是生成于中國人民的歷史奮斗,是人民精神品格、精神意志和價值追求的集中體現。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則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共同鑄就的精神果實。因此,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具體內容,不僅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的凝練表達,也是中國精神中的重要內容,不僅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價值取向,還反映了中國人民的價值要求。

在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坐標系里,已經存在著延安精神、抗戰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等具體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內容。這些精神內容既是當時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奮斗的精神結晶和精神動力,也錘煉了民族品格,成為中國精神的一部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僅傳承和結合時代要求弘揚已有的精神,還正式提出了建黨精神、新時代北斗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等,豐富了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和中國精神。這些新精神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和中國精神發展的貢獻,充分反映了新時代以來的精神動力和精神面貌。

總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景式地描繪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夢想,全面地規劃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路徑、步驟、方法,是在延續中華文明的基礎上,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增強了中華文明的斗爭品格,豐富了中國的精神譜系,立體式地豐富和整體性地發展了中華文明的具體精神內涵以及復興愿景。

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現代文明的原創性貢獻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面對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貢獻了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也為現代文明開辟了新領域,建構了新形態。

第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關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系列思想,為現代文明發展尋找到了新的現代化道路,為人類提供了美好生活的新樣本。當前人類已經進入現代文明的階段,各個民族、國家、地區都結合了本國的歷史、現實的特點進行了現代化道路的探索,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現代化模式。較為典型的有盎格魯撒克遜模式、萊茵模式、北歐模式、東亞模式等。但是,這些現代化模式并不適用于人口眾多、長期落后的中國。因為其依賴資本增殖邏輯而呈現為一種不可調和的現代性悖論,使其現代化進程既不持久也有限度。因此,人類文明需要一個適合發展中國家、在發展現代化的同時還能規避現代性風險的現代化道路。在此背景下,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就具有了文明發展的意義。

一方面,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全面性”,是發展趨勢的全面性和計劃的全面性的辯證統一。在借助資本增殖的內在驅動力開啟的現代化進程中,會由于資本的全面擴張而獲得全面的現代化的發展趨勢。資本在追逐剩余價值的過程中,會出現全面生產、全面消費的趨勢,會成為不自覺推動生產力發展的“自覺”力量。但是,資本增殖的全面性在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尺度上又具有片面性,甚至虛假性。因為資本會通過制造虛假需要來刺激人們的消費,從而使得人們在各種拜物教的異化方式中片面發展。因此,中國式現代化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通過駕馭資本邏輯的方式,既通過資本增殖實現全面擴張,也要發揮宏觀調控的引導作用,有計劃、有步驟地實現共同富裕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盀槭澜绺鲊s小貧富差距、改善人民生活貢獻中國智慧,以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促進人類文明發展進步”[11]。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正是通過“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以及14個“堅持”、10個“明確”,全景式地勾勒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各領域。這種計劃的全面性、豐富性,又是建立在開放性、發展性基礎上的,是隨著生產力發展和社會主要矛盾變化而不斷增加內容的全面計劃。正是在這種意義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面規劃,可以超越社會主義制度與資本主義制度的對立,為人類現代文明提供一種新的發展圖景可能,描繪出人們美好生活的愿景。

另一方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還觸及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計劃,為現代文明建設什么樣的強國提供了樣本。西方現代文明遵循的是資本邏輯,建構的是霸權國家,其“強國”的強大性建立在與人類的對抗性基礎上,即西方的現代化強國必然是要有在其體制內的弱國供其剝削。這種強國是依靠資本剝削與掠奪的方式建立起的現代文明,是“竊取”的文明。這種方式既不正義,也不持久,更不可持續,會在國際上愈加嚴重的兩極對立與對抗中走向自我滅亡。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描繪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圖景,在人類現代文明史和社會主義文明史上重新定義了強國的內涵。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國家圖景。強國不再只是經濟實力富裕、國防實力強大、政治民主,更是社會文明和諧、生態環境美麗。這在事實上規定了強國的人與人的關系、人與物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而且強國的主體是人民而不是資本,評價標準是人民的美好生活而不是財富的多少,必然前提是基本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是貧富兩極分化,增進的是“民生福祉”[12]而不是資本增殖。

第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面對現代文明人類命運關系愈加緊密的現狀時,就如何進行全球治理,提供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論貢獻。建設一個什么樣的世界,將世界帶向何方,是人類文明不同道路、不同形態都要回答的一個問題。資本在推動人類文明進入世界歷史的進程時,是以資本增殖的邏輯作為發展的內在動力,滿足的是資本增殖的需要而不是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需要。這使得資本主導的世界歷史進程,建立的人類命運關系是全球霸權體制,把世界帶向的是一種人與自然、人與人對抗性的關系。

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提出,就是在遵循世界歷史進程的規律基礎上,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關口,提出的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承認現代文明已經發展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階段,面對著共同問題、共同矛盾,有著共同利益、共同責任,具有著共同價值,需要進行共同行動才能實現共同生存和共同發展。這就意味著,人類命運共同體超越了以往的霸權主義、單極世界的人類命運關系建構,以文明共生取代了文明沖突,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人類命運關系的原創性建構,也是對現代文明發展的創新和貢獻。

人類命運共同體包括了安全、經濟、責任、生態、文化的共同體建設。其一,是人類通過共建的方式形成普遍安全的安全共同體,共同應對人類的共同危險。通過超越國家、民族的安全建設,建立一個涵蓋不同國別、民族和人民安全訴求的普遍安全的共同體,共同應對恐怖主義、自然災害等。其二,是人類通過共建的方式形成同舟共濟的責任共同體,承擔共同但是有區別的責任。各國在辦好自己事情的同時,根據自己的能力大小共同承擔全球治理責任。其三,是人類通過共建的方式形成互利共贏的經濟共同體。經濟共同體就是在世界歷史階段,不斷堅持和發展世界市場和經濟全球化,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其四,是人類通過共建的方式形成開放包容的文明共同體。文明共同體就是互相尊重各自的歷史、文化、風俗的不同,在文明共生、共存、平等的前提下進行文明互鑒,互相學習。其五,是人類通過共建的方式形成清潔美麗的生態共同體。生態共同體就是人們意識到地球只有一個,任何一個地方的生態環境問題都會影響到整個人類的生存,需要全人類的共建、共治,共同承擔責任。

第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現代文明尋找到了共同價值基礎,提出了人類共同價值理論?,F代文明之所以可以共生、共存、互鑒,是因為現代文明存在著共同的人類價值觀。習近平在2015年,正式就人類文明中人類共同價值觀是什么,做出了現代文明意義上的概括與提煉: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這在現代文明意義上,是對西方文明“普世價值”的超越。

西方文明也曾就現代文明的共同價值是什么,做出了自己的回應。他們立足于抽象的人性論和資本主義私有制的生產關系,以普遍主義的方式抽象建構出了“自由”“民主”“博愛”“平等”“法治”等“普世價值”?!捌帐纼r值”用抽象的人性論作為自己的邏輯起點,掩蓋了其現實生成起點是資本的事實?!捌帐纼r值”普世的并不是人類共同價值,而是資本主義文明中普遍的資本關系。這是因為在資本的文明中,把所有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系?!捌帐纼r值”的“自由”是資本的自由,“普世價值”的“平等”是交換的平等。而且在資本增殖的邏輯中,“普世價值”追求的是共同的“同”,是不同價值觀的同一,其實質是資本關系普遍化的世界歷史進程。這在價值觀領域就表現為“全盤西化”的錯誤思潮。很明顯,如果現代文明中共同價值基礎是“普世價值”的話,那么在事實上就是接受了現代化只是單一的資本邏輯,現代文明現狀就是文明沖突。人類共同價值的提出恰好是對現代文明共同價值的正確把握,是對現代文明價值觀領域的“撥亂反正”,為現代文明尋找到了正確的價值觀建構道路,具有重要的文明意義。

人類共同價值的提出,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現代文明價值觀領域的重要創新。因為只有在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的社會主義文明中國,才能明確共同價值的出發點是現實的個人而不是抽象的人性。只有明確出發點是現實的個人,才能從人的需要出發,明確共同價值觀之所以可能共同,是因為其滿足了人民共同的需要,是人們共同實踐的價值反映。同樣,也只有中華文明的智慧才能在“和而不同”的文明主張中,明確人類共同價值的關鍵不在“同”,而在“共”,就是要共生、共存、互鑒。

其中,和平與發展是人類基本生存需要的價值反映,公平與正義是人類尊嚴生活需要的價值反映,民主與自由是人類政治解放需要的價值反映。這三組概念、六對范疇,回應了現代世界歷史狀態下人成為“類”的共同價值。人作為“類”的前提之一,就是人能夠以“類”的形式生存下去。這存在兩個基本要求:一是人類能夠和平共處,而不是戰爭互相毀滅;二是人類能夠持續發展下去而不是停滯不前。前者是人類生存的底線需求,后者是人類生存延續的需求。在此基礎上,人類還有尊嚴生活的需要。有尊嚴的生活,是人之為人的文明體現,是現代文明中人的社會關系本質的價值反映。民主與自由則是世界歷史階段政治解放的價值反映,是現代文明政治關系的價值體現。正是基于此,現代文明的不同模式、不同道路、不同形態,都可以超越制度的對立,以歷史條件下共同的價值觀實現共生、共存、共同發展。

總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不僅在理論原創性上回應了社會主義文明、中華文明、現代文明發展遇到的難題、問題,還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了社會主義文明、中華文明、現代文明的內容與形態。

猜你喜歡
現代文明文明特色
特色種植促增收
請文明演繹
摩擦力催生現代文明
漫說文明
中醫的特色
《犬之島》:形式主義的美學突圍與現代文明的存在之思
當原始人遭遇現代文明
完美的特色黨建
對不文明說“不”
文明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