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巴山作家群IP開發的意義和路徑

2024-05-10 14:52王云彤謝騰歐趙定貴
四川文理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作家群巴山達州

王云彤,謝騰歐,趙定貴

(四川文理學院a.巴山作家群研究院;b.知識產權學院,四川 達州 635000)

一、巴山作家群IP開發的含義

IP 作為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縮寫,本義指知識產權。知識產權是人們依法對自己的特定智力成果、商譽和其他特定相關客體等享有的權利。[1]我國《民法典》123 條采用列舉的方式,羅列的知識產權的類型有:作品;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商標;地理標志;商業秘密;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植物新品種;法律規定的其他客體。自本世紀初開始,我國日益重視對知識產權的保護。

文化產業一詞第一次提出是在2020年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中,《建議》要求完善文化產業政策,加強文化市場建設和管理,推動有關文化產業發展。時至今日,IP 已逐漸成為我國文化產業、旅游產業領域的熱門詞匯。

在文化、旅游產業中,當“IP”與“文化”,“IP”與“開發”組合在一起,便產生了特定的含義。最初的文化IP 是指可進行影視化改編的文學作品?,F在文化IP 已發展成“一種文化產品之間的連接融合,是有著高辨識度、自帶流量、強變現穿透能力、長變現周期的文化符號”。[2]現在人們常說的IP 開發已不再僅僅是對文學作品的影視化改編,而是對IP 所代表的文化符號的全商業、跨領域的開發。通過文化符號將文化產業的各種形態進行連接,進而開發形成龐大的產業生態圈,形成以文化IP 為核心的跨業、跨界發展。[3]如網絡小說《鬼吹燈》大獲成果后,將其改編成電影。手游、動漫,同時對人物周邊進行開發,發行人物手辦等。在旅游產業的IP 開發中,既包括對有關文學作品的IP 進行開發帶動旅游業的發展,也包括對旅游景點IP 進行開發,即將旅游產業進行產業鏈的延伸。如金庸先生的小說《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中,天下高手為爭奪武林第一而進行華山論劍,對此進行IP 開發產生的“華山論劍”碑已成為人們去華山旅游的打卡地。而故宮博物院在故宮這一大IP 之下推出的故宮主題書簽、明信片、文具等系列文創產品,將產業鏈由旅游服務延伸至文化創意產品。

向勇、白曉晴認為,根據IP 內容產生的時間積累和影響力的持久性,可將明星IP 分為老經典IP、新經典IP 和快時尚IP。[4]《西游記》等超過了著作財產權保護期進入公共知識領域的古典名著屬于老經典IP。而已成為中國文壇現象級的巴山作家群及其作品則屬于新經典IP。那些能在文化市場短時間內迅速引起強烈反響的則屬于快時尚IP。

本文所稱的巴山作家群IP 開發,既包括利用巴山作家群作家的作品進行IP 開發,也包括對巴山作家群這一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崛起于中國文壇的大IP(文化符號)進行跨業、跨界開發。巴山作家群“小荷才露尖尖角”之初便屢屢觸“電”,如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田雁寧將其小說《嗩吶,在金風中吹響》改編為同名電視劇。據不完全統計,截止1989 年巴山作家們已創作了20 部電視劇。但在互聯網時代巴山作家群IP 開發的成績卻不令人滿意,在數字經濟時代如何挖掘巴山作家群及其作品的價值并對其進行IP 開發值得深入研究。

二、巴山作家群IP開發的意義

(一)有利于巴山作家群自身品牌建設及打造巴山文壇品牌

盡管對作家進行品牌打造是近年來文化產業界借鑒市場營銷理論的嘗試,但事實上巴山作家群的作家們早在上個世紀80 年代已經開始無意識地進行IP 開發、品牌建設。李明泉、龐清明在媒體上首次提出“大巴山作家群”之后,巴山作家們雖未有意識的進行巴山作家群品牌打造,但事實上拉開了巴山作家群品牌建設的大幕。經過20 多年的發展,到本世紀初,巴山作家群作為一個整體已經形成了品牌效應,已成長為具有代表性的區域作家品牌。

通過對巴山作家群進行IP 開發,跨界融合,將巴山作家群作家創作的優秀作品通過多元化的方式展現給大眾,既能進一步提高巴山作家群的知名度、美譽度,亦能吸引更多的巴山學子、文學愛好者加入到文學創作中來,形成以老作家為第一梯隊、中青年作家為第二梯隊、文學愛好者為第三梯隊的巴山文壇三級創作梯隊,培養文學創作與文藝理論的兩支隊伍,[5]進而形成:創作隊伍的成長、文學作品的產生、文學作品的IP 開發、巴山作家群品牌建設、巴山文壇品牌打造的良性互動、循環。

(二)有利于弘揚巴文化,推動達州建設巴文化高地

達州是古巴國的核心區域,是巴文化的重要傳承地。大巴山的“巴”即來源于古巴國。古巴國雖已消逝在歷史長河中,但郁郁蒼蒼的大巴山,浩浩蕩蕩的渠江水,已不僅僅是單純的地名。圍繞巴山渠水,在巴山子女的日常生活中,在民間傳說、傳統手工藝制作、山歌小調、婚喪嫁娶的風俗中、在宣漢羅家壩遺址以及渠縣城壩遺址中無不蘊含了巴國古風。巴山作家群的命名,就在于作家們的作品中共同的巴山特色,共同的或明或暗的巴文化意蘊。通過對巴山作家群作品尤其是那些直接以巴山為背景的文學作品進行IP開發,有利于將巴文化通過影視作品、體驗式旅游等方式呈現出來,使更多的人了解巴文化、熟悉巴文化、喜愛巴文化。

巴文化“是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文明發展史的重要組成部分”。[6]達州當前正在積極推動建設巴文化高地,創建有影響力的巴文化品牌需要充分發揮巴山作家群品牌優勢,不斷創作優秀巴文化作品。[7]將巴山作家群作家創作的優秀作品進行IP 開發,有利于宣傳弘揚巴文化,推動達州在巴文化建設中取得優勢地位,早日將達州建設成為巴文化高地。

(三)有利于弘揚紅色文化,謳歌時代精神

原達縣地區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僅次于中央蘇區的全國第二大根據地川陜蘇區核心區域之所在。革命先輩們在此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戰斗,留下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在這塊紅色的土地上孕育出“智勇堅定、排難創新、團結奮斗、不勝不休”的紅軍精神。這些紅色文化都已經深深融入巴山子女的基因?!捌咭粍渍隆鲍@得者、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周永開的革命精神又為達州的紅色文化增加了新的內容。王永明、楊貴華的《巴山游擊隊》作為紅色題材小說,是對巴山地區紅色精神的文字闡釋。而賀享雍的小說《蒼涼后土》《怪圈》則是對改革開放后巴山農村基層生活的白描,通過對鄉土巴山人、事的敘述,冷靜觀察農村基層在時代大浪中的變化。田雁寧的《都市放?!穭t反映了巴山兒女進入都市后的迷茫與反思。對這些巴山作家群的優秀作品進行IP 開發,通過對作品的影視化改編,對小說場景還原的體驗式旅游,對作品周邊產品衍生開發,必將有利于弘揚紅色文化,謳歌時代精神。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迫切地需要巴山作家們創造出更多優秀紅色文學作品,更多能反映當下新農村的時代精品,如李明春的《山盟》即講述了一個農村脫貧的故事,而讓人民群眾脫貧就是共產黨人的山盟。

(四)有利于發展文旅融合,推動原達縣地區鄉村振興建設

對作品進行IP 開發歷來已久,尤其是最近十余年對各類網絡文學作品的IP開發引發了大眾的廣泛關注。就傳統文學的IP 開發而言,據不完全統計,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至今《西游記》已被改編過至少150余次,《西游記》獲封“國民IP”。[8]

充分挖掘巴山作家群作品中的巴文化、紅色文化、時代精神,對作品中鮮活的巴風民俗、極富地方特色的巴言巴語進行深入挖掘,結合作品背景所在地的實際進行IP 跨界開發,帶給游客更多沉浸式的體驗。如可將大竹縣劇作家張尚全創作的方言劇《逗硬工分》再次搬上舞臺表演,同時可將一些臺詞不多、表演技能要求不高的角色拿出來由普通游客體驗式演出等。

達州旅游產業發展主要依靠達州的自然風光和人文內涵。巴文化是達州人文內涵中最具特色、最為璀璨的明珠。達州文旅產業的發展需要構建以巴文化為核心的巴文化品牌。而通過對巴山作家群已有作品中涉及的巴山元素進行IP 開發,鼓勵巴山作家創造更多蘊含優秀巴山元素的優秀作品,進一步打造適合IP開發的原創內容,將提高達州旅游產品的文化內涵,推動達州農村文旅融合,開發鄉村旅游,從而助力鄉村振興。

三、巴山作家群IP開發的路徑

(一)進一步提升巴山作家群品牌效應,對巴山作家群進行品牌化運營

巴山作家群作為享譽中國文壇的地域作家群體,自上世紀80年代如彗星般崛起于原達縣地區,已成為中國文壇響當當的品牌。巴山作家群的IP 開發,首先是對巴山作家群進行品牌化運作。通過開展專業層面的巴山作家群作品研討會、面向普通受眾的巴山作家群優秀作品讀書會、在達州高校開展巴山作家群作品改編的影視作品展、打造年青一代巴山作家的領軍人物等方式,向社會公眾展示巴山作家群在中國文壇的地位、展示巴山作家群的優秀作品、新一代巴山作家群的精神風貌。同時通過開通巴山作家群微信公眾號、微博,利用新媒體矩陣宣傳巴山作家群及其作品。充分利用互聯網時代人民群眾利用碎片化時間休閑娛樂的特點,開發巴山作家群新媒體矩陣,通過新媒體矩陣系統推薦、宣傳巴山作家群及其優秀作品。如可利用喜馬拉雅等平臺的聽書功能,將巴山作家的優秀作品制作音頻進行推廣展示。四川文理學院四川巴山作家群研究院利用“星光巴渠”微信公眾號每周選取巴山作家們的優秀作品制作成精美音頻推廣,是擴大巴山作家品牌知名度的有益嘗試。

(二)對巴山作家群優秀文學作品進行影視化運營

以《盜墓筆記》《慶余年》為代表的網絡文學IP開發均證明了IP開發運營中內容為王,優質內容是IP 運營、開發的源頭活水。將有影響力的小說改編為影視作品,以及開發游戲、動漫及周邊等,是現代文學IP 開發的常見模式。早在上世紀80 年代巴山作家們就已開始對其優秀作品進行影視化改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由原達縣地區文化局與廣西電視臺聯合攝制的,根據田雁寧小說《嗩吶,在金風中吹響》改編的同名電視劇獲得了全國電視劇“金鷹獎”二等獎。

巴山作家們雖較早觸“電”,但從整體看,巴山作家群優秀作品的影視化運營并不成功。文學作品改編為影視作品僅僅是IP開發中影視化運營的一部分而非全部。IP運營的最大特色在于內容的多元化開發和多樣性挖掘,最大限度地開闊產品開發和衍生空間,追求產品效益最大化。[9]在對巴山作家群優秀文學作品進行影視化運營中要做到兩個轉變。一要由原來的對作品的單一化改編轉變為對作品的多樣化改編。原有的對巴山作家群優秀文學作品改編類型單一化,僅僅將優秀作品改編為電視劇、電影?,F在對巴山作家群優秀作品的影視化運營,需要將巴山作家群優秀作品進行多樣化改編,除原有的改編為電視劇、電影外,還可將優秀作品改編為紀錄片、音樂劇、話劇,對于一些短篇小說也可用短視頻的形式予以改編。二要轉變原有的重改編輕運營的觀念。對巴山作家群優秀文學作品的影視化改編,是影視化運營的第一步,在完成影視改編后要重視發行時間、渠道等的選擇,重視對文學作品及影視作品周邊衍生產品的開發運營。

(三)對巴山作家群優秀文學作品進行游戲化運營

網絡文學的“文字作品→影視作品→漫畫作品→游戲”的開發路徑,在網絡文學IP 化中不斷被證實是切實可行的IP 發展路徑。該模式在傳統文學IP 化過程中被借鑒,傳統文學與游戲設計的跨界融合雖然阻力重重,但也有了成功典范。從各種版本的以金庸武俠小說為背景的網絡游戲,到以經典傳統文學IP《西游記》為背景的各類網游,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巴山作家群優秀文學作品故事背景清晰(大巴山背景)、情節曲折生動、人物形象鮮明的特點,作品中濃郁的巴山風情,從巴山美食到巴山風俗,這些優秀作品具備游戲設計、開發的可能性。值得指出的是,巴山作家群作品由于其內容具備豐富的巴山背景,因此在游戲開發設計時應當突出其巴山特色,其游戲的潛在玩家應當是巴山作家群的粉絲以及對巴山風土人情感興趣的受眾。如可根據王永明、楊貴華的小說《巴山游擊隊》的相關描寫,采用真人CS 的形式進行模擬,讓游客體驗革命先輩的颯爽英姿。

(四)對巴山作家群優秀作品進行體驗式運營

對文化IP 的開發中,場景式體驗式運營在特色小鎮的開發建設中尤為引發人們的關注。就文學作品帶動文旅融合而言,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孔乙己》是繞不開的話題。這兩篇文章已深深刻入國人骨髓。如今外地去紹興旅游的,必去魯迅故居看看那“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尋找那記憶中的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必去圍繞《孔乙己》進行IP 開發的咸亨酒樓一游,去聽聽“回”字的幾種寫法。

巴山作家群的作家根植于大巴山,大巴山的風土人情、美食美景在其作品中比比皆是。將巴山作家群作家的優秀作品中所展現的巴山美食、風土人情,結合達州特色文化小鎮建設,深度打造體驗式旅游。根據巴山作家群優秀作品中所蘊含的巴山美食、巴山民俗進行提煉,在工藝設計、紀念品開發、商業化產品設計等方面與其他特色小鎮區別開來,確定原創IP,[10]打造真正原創的巴山風情特色小鎮。達州萬源打造的茶文化特色小鎮,其實并無多少萬源特色。在后續的茶文化小鎮建設中可引入巴山作家群作品中的典型巴山場景,打造地道巴山特色的茶文化小鎮。讓游客在其中能體驗到原汁原味的巴山風情,而非毫無特色的茶藝表演、茶葉銷售。

(五)對巴山作家群及其優秀作品進行衍生化運營

在對網絡文學衍生產品開發和銷售模式的借鑒中,以故宮為代表的老經典IP 積極回應市場需求,不斷延伸文創產品體系,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在對巴山作家群及其優秀作品的衍生化運營中,應當充分予以學習、借鑒。將巴山作家群作為整體打造文創產品,吸引更多的年輕人了解巴山作家群、進而喜歡巴山作家群及其作品,成為巴山作家群的粉絲。因為粉絲的接受、熱愛與信任是周邊文化產品或者生活方式產品營銷的基石。[11]對巴山作家的優秀作品,結合潛在受眾的審美要求和消費需求進行有針對性地設計,將巴山元素與現代時尚相結合,推陳出新,守正創新,通過衍生產品及服務為消費者構建溝通巴山作家群作品中蘊含的巴山風情的橋梁、平臺。[12]

猜你喜歡
作家群巴山達州
莫言與“紅高粱作家群”
巴山送紅軍
吉尼斯世界紀錄
巴山背二哥
巴山背二哥
巴山背兒哥
建立非公經濟組織參與精準扶貧的長效機制
巨大的翅膀和可能的高度——“寧夏青年作家群”的創作困擾
達州行十三首(錄五)
達州農商銀行:借平臺營銷金融產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