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學

  • 東林學派實學思想對清初及后世的意義
    稱之為東林學派的實學思想,是明代思想史上不能忽略的存在,對清初“經世之風”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對當代學術也有現實意義。一、東林學派實學思想對晚明文風、士風、學風的影響東林學派倡導“有用之學”, 晚明學界文風大變,出現了“經世文編熱”。東林學派把“履踐工夫”,看作是“君子小人之別”,使晚明士風為之一變。 東林君子面對“閹黨”的殘暴,舍生取義;明亡之時一批東林官員為道殉身,表現出崇高的氣節。 東林學派的實學思想還影響了清初學風,明末清初三大儒就深受東林學派實學

    廣西教育·D版 2023年6期2023-12-24

  • 王學末流的實學思想論辯
    諸“事物”,講求實學。此外,王陽明晚年所重訂《大學古本》,以《禮記》為準,不同意朱熹《大學今本》的綱領條目次序,以此來證明自己“致良知”工夫路向的合理性。王陽明重訂《大學古本》既有考證、又有辨偽,這種旨在求真的考據做法,也是務實精神的體現。王陽明之后,其門人后學多有分歧,形成少有能全面繼承陽明之學的所謂“王學末流”。自清初以降,王學末流多被斥為“游談無根”的空疏之學,四庫館臣認為:“自明正德、嘉靖以后,其學各抒心得,及其弊也肆。如王守仁之末派皆以狂禪解經之

    西部學刊 2023年20期2023-12-18

  • 東林學派實學思想對清初及后世的意義
    可分,東林學派的實學思想是晚明“天崩地陷”時局的產物,有著鮮明的時代特色。東林先賢主張“以實祛虛”,試圖以“實學”平息學派紛爭,回歸儒學經世傳統。清初的啟蒙思想家們總結明亡的教訓,無不以東林學派的實學思想為肇始?!扒宄鯇W風,盡出東林”(錢穆語),明末清初的“經世之風”始于東林,其實學思想對當代也有一定的現實意義。關鍵詞:東林學派;實學;明末清初中圖分類號:K2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23)06-0046-05明朝中后期是

    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3年6期2023-07-21

  • 橫井小楠研究綜述
    果涵蓋橫井小楠的實學、教育思想、儒學思想、對外認識、漢詩等方面。我國學界的橫井小楠研究起步較晚,相關論文數量不多,研究成果集中在橫井小楠的開國思想與對外認識等方面,且近五年來成果呈下降趨勢,今后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關鍵詞:橫井小楠;實學;三代之道;公共思想;研究綜述中圖分類號:K31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916(2023)07-0125-07橫井小楠(1809—1869年),通稱平四郎,名時存,字子操,號小楠、畏齋等,肥后熊本藩(今日本

    西部學刊 2023年7期2023-06-15

  • 陽明實學:思想內涵、傳承譜系與學派生成
    ”之外另立“陽明實學”名目,似有嘩眾取寵或標新立異之嫌。然而,陽明學不僅有實學一脈,有“陽明實學”之實,且其以“紹興府”這一地域為中心,有著清晰的傳承譜系。一、陽明學:心學與實學的統一近年來有“陽明學熱”,其實也有“實學熱”,只是學界較少把陽明學和實學連結起來進行研究。這里將在明清時期達到高潮的實學與在明中晚期走上巔峰的陽明學串聯起來,連結的途徑即以這兩種思想的基本主張——“經世致用”“知行合一”為紐帶。(一)何為實學實學者,實用之學也。從學術語義上來說,

    人文天下 2022年4期2022-11-02

  • 論古學派本體論對三浦梅園啟蒙思想的影響
    往被視為基于西方實學的自然科學。實際上,三浦梅園的啟蒙思想也受到了以伊藤仁齋為代表的日本古學派儒學的深刻影響。伊藤仁齋批判宋明理學為形而上學,解構了宋學中具有連續性的“理”,將其限定為物之條理,并進一步用形而下的實踐倫理來置換宋學中的形而上之虛理。伊藤仁齋的實學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日本近代科學的唯物主義自然觀的形成。其“一元氣”的本體論在根本上促進了三浦梅園注重實證實測之學、解放人性等啟蒙思想的形成?!娟P鍵詞】三浦梅園;啟蒙思想;伊藤仁齋;實學【中圖分類

    今古文創 2022年24期2022-06-20

  • 晚清關學人物賀瑞麟 、 劉古愚思想之異
    相結合的原則,向實學方面落腳,講求經世致用以救國,兩人不論在教學方法、教育主張以及最終學術成果方面均有不同?!娟P鍵詞】 晚清關學;理學正統;西學;實學;經學【中圖分類號】B259?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26-0068-02賀瑞麟(1824—1893年),自少熟讀四書五經,同治四年(1865年),賀瑞麟主講于三原學古書院,1870年,在清麓精舍收徒講學(1881年改名為正誼書院),18

    今古文創 2021年26期2021-09-10

  • 中國人類學的百年品格與新時代使命
    踐轉向”,使其“實學”品格更加鮮明。面對后現代思潮影響下的“范式危機”,新時代的中國人類學必須堅持百年發展中形成的“實學”品格,將學科價值融入社會價值,基于實踐邏輯來發現和創新理論,努力實現從本土特質到國際視野的跨越?!娟P鍵詞】中國人類學;實學;品格;使命【作 者】何月華,博士,廣西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柳州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主任;張發欽,廣西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廣西柳州,545006?!局袌D分類號】C

    廣西民族研究 2021年2期2021-07-25

  • 《樗繭譜》與沙灘三賢實學經世的意蘊
    述《樗繭譜》,以實學裨益于國計民生,彰顯的正是三賢的這一為學精神。繼承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考求鄭、莫、黎三賢撰述《樗繭譜》意蘊,光大業已岑寂的絕學,因地制宜發展名優特色產業,對于我們今天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仍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關鍵詞:樗繭譜;沙灘三賢;實學;憂患;經世中圖分類號:G0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7615(2021)02-0051-07DOI:10.15958/j.cnki.jywhlt.2021.02.008晚清士林,鄭

    教育文化論壇 2021年2期2021-06-11

  • 朱熹理學評價與實學內涵的變遷
    關鍵詞:實學 ?實學思潮 ?宋朝 ?佛道 ?明清時期宋代朱熹理學是儒學發展的一個階段,儒學的經世傳統一脈延續,縱觀朱熹一生他明體達用勤于實踐,善于把所學所思運用于改善民生、輔佐帝王,是古代士人成功的典范;另一方面,朱熹理學也發揮了重要的經世作用,主要體現在朱熹理學被宋、明、清歷代帝王欽定為科舉應試范圍,他所著《四書五經集注》成為科考教材得到廣泛普及,在多個朝代發揮了選拔人才,對讀書入仕之人進行人倫教育的作用,為封建政治統治發揮了重要的禮制作用。朱熹一直推崇

    民族文匯 2021年16期2021-05-16

  • 田本相先生治學方法舉隅
    方面:一是強調“實學”,二是提倡比較研究法,三是重視綜合研究法。關鍵詞:田本相 治學方法 “實學” 比較研究 綜合研究田本相先生曾在《我的研究道路》一文中自謙:“我始終不敢面對‘治學二字,因此讓我談治學,我真是心中發怯?!盿然而,我們仍能從其治學的文章、論著中窺見其嚴謹的治學作風和誠實的治學態度——“學術,是一個老老實實的東西,你對它老實,它就對你老實?!眀田本相畢其一生專注于研究治學,不為雜事分心,不為時潮所惑,不愧于稱其為一代大師。筆者通過對田本相先生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21年4期2021-05-04

  • 王陽明實學思想融入高職院校辦學研究
    了心學思想之外,實學思想也是重要內容之一。王陽明的實學思想中蘊含著豐富的教育思想,與高職院校辦學的諸多方面十分契合,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統領導下,將王陽明實學教育思想融入高職院校辦學具有重要意義。一、王陽明實學中的教育思想內涵特征學界關于王陽明實學思想的研究,葛榮晉先生的觀點影響較大。他認為王陽明實學思想屬于“實心實學”,可以概括為:“本體工夫合一”的“實心”論,“實地用功”的“實功”論,“踐履之實”的“實行”論,以及“愛人之誠心,親民之

    大慶社會科學 2021年4期2021-04-14

  • 《日知錄》(八卷本)與顧炎武“實學” ——紀念《日知錄》(八卷本)面世350 周年
    領域,被稱為明清實學思潮中的代表作之一,在我國學術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顧炎武27 歲(1639 年)“秋闈被擯,退而讀書”,開始輯錄《天下郡國利病書》和《肇域志》,主要素材來源是“二十一史以及天下郡縣志書、一代名公文集及章奏文冊之類”。這標志著顧炎武正式踏上了“實學”之路。根據顧炎武自述:《日知錄》(三十二卷本,遂初堂刻本)為“積三十余年,乃成一編”,而且還說:“所著日知錄三十余卷,平生之志與業皆在其中,惟多寫數本以貽之同好?!雹陬櫻孜洌骸杜c友人論門人書

    東吳學術 2021年1期2021-04-14

  • 從“當知其約,勿駭其博”到“守約施博”
    濟”、求實用的“實學”。關鍵詞:張之洞 《書目答問補正》 《勸學篇》 經學 實學張之洞《書目答問補正》所附《國朝著述諸家姓名略總目》中有“由小學入經學者,其經學可信,由經學入史學者,其史學可信,由經學史學入理學者,其理學可信,以經學史學兼詞章者,其詞章有用,以經學史學兼經濟者,其經濟成就遠大”之語,可作為有清一代學問進階的總括,對于后世治學路徑也有啟發意。以小學始,以經濟終,張之洞重“經濟”,在《書目答問補正》中已見端倪,“經濟家”名略中說到“士人博極群書

    科學與生活 2021年31期2021-01-18

  • 致中國學者的一封信
    好,我是日本東亞實學研究會會長片岡龍。近日,日本東亞實學研究會建立了官方網站。 我希望通過該平臺,能夠與中國實學研究會、韓國實學學會建立更加密切、更加深厚的友誼,同時也期待與中國學者構建新“實學”網絡,一起推動人類、地球命運共同體的發展。日本東亞實學研究會成立于20 世紀末,致力于以東亞實學為媒介,打造解決現代問題的新實學。 學會的英語名稱為“TRUE AND REAL LEARNING”,意思是致力于追求真實和現實的學問。 我們認為TRUE 是著重于人文

    北方工業大學學報 2020年3期2020-12-11

  • “經世致用”思想對兒童未來發展啟示的研究
    的指導作用。以“實學”搭起扎實的根基、以“寬用”開闊眼界、知行合一,這些都是“經世致用”思想對兒童發展給予的啟示?!娟P鍵詞】經世致用;實學; 寬用;知行合一一、淺談“經世致用”思想經世致用一般認為始于南宋,興于明清。當時的教育界多理論少實踐,學風空疏,于是,經世致用思想應運而生。而歸有光,正是這一思想的推崇者。林則徐形容歸有光的對聯里有這么一句:儒術豈虛談?水利書成,功在三江宜血食。對歸有光而言,空談的儒家學說并不能給社會帶來實際功效,做學問一定要對社會有

    學生學習報 2020年17期2020-12-07

  • 龔自珍實學思想芻議
    位具有獨特地位的實學家、思想家。作為一個滿懷經國濟世之志的啟蒙思想家,他以獨特的風格和犀利的文字,批判了封建統治和舊社會的種種弊端,主張“更法”“改圖”。他的批判、經世思想和啟蒙意識得到了同時代以及后人的肯定,其實學思想也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娟P鍵詞】龔自珍;實學;批判;經世龔自珍,初名自暹,字愛吾,更名易簡,字伯定,又更名鞏祚,字璱人,號定庵,晚年又號羽琌山民。宋代時龔家隨朝廷南渡,后定居于浙江仁和(今杭州),龔自珍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在杭州出

    決策探索 2020年18期2020-09-15

  • 卷首
    通志》,深慨中國實學之不講,嘗取圖譜之學以為說,曰:張華,晉人也,其博學之來,為得漢之宮室圖;武平一,唐人也,其深于春秋,為得氏族世系譜;即此圖譜,而實學可徵。夫圖譜,實學之一耳,夾漈重之,今天下圖譜固自在也,圖譜之外之宜講者且多矣,亦在學者之搜取而已。其得粗而不得其精,非“四教”之所謂“文”,亦非四科之所謂“ 言語文學”也。愿吾同學毋揣其末而探其本可也。因書諸端?!獜垑坨O《中國語文學研究序》張壽鏞(1875—1945)字伯頌,號詠霓,別號約園,浙江鄞縣

    語文建設·上 2020年1期2020-05-30

  • 明代隆萬改革時期經筵學術的理路
    經筵制度 理學 實學一.緒論對張居正學術思想的研究濫觴于民國,“儒法結合”與“實用主義”的基本框架即已建立。建國后,張居正一度被視為“法家”代表。改革開放以來,張居正學術思想研究日益增多,突出表現在“實學”成為研究熱點,以及政治思想和學術思想的邊界模糊。本文旨在從明代經學的內在理路出發,比較張居正的《論語直解》與程朱、陸王《論語》學的代表作,并結合明代隆萬時期的政治環境,分析其對高拱《日進直講》繼承性與改造性,探討其在明代政治文化史中的地位。二.對《論語集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20年3期2020-04-20

  • 漢譯西學書籍傳入朝鮮對實學的影響
    傳入朝鮮,對朝鮮實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西學理論知識豐富了朝鮮實學的內涵,天主教教義促進了朝鮮傳統的華夷觀、尊卑觀等的轉變,對朝鮮實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關鍵詞:漢譯西學書籍 實學 影響16世紀末,朝鮮國內土地兼并現象嚴重,民眾苦不堪言。統治階層內部黨爭不斷,社會矛盾尖銳。傳統的儒學思想不能滿足朝鮮現實的需要。與此同時,1592年,朝鮮爆發了壬辰戰爭,之后,1627年的丁卯胡亂,1636年的丙子胡亂,給朝鮮帶來沉重打擊,使原本復雜的社會矛盾更加激化。朝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20年2期2020-04-19

  • 卷首
    通志》,深慨中國實學之不講,嘗取圖譜之學以為說,曰:張華,晉人也,其博學之來,為得漢之宮室圖;武平一,唐人也,其深于春秋,為得氏族世系譜;即此圖譜,而實學可徵。夫圖譜,實學之一耳,夾漈重之,今天下圖譜固自在也,圖譜之外之宜講者且多矣,亦在學者之搜取而已。其得粗而不得其精,非“四教”之所謂“文”,亦非四科之所謂“ 言語文學”也。愿吾同學毋揣其末而探其本可也。因書諸端?!獜垑坨O《中國語文學研究序》張壽鏞(1875—1945)字伯頌,號詠霓,別號約園,浙江鄞縣

    語文建設 2020年1期2020-03-20

  • 試論朱熹的“格物窮理”說
    理學;經世致用;實學;物理[中圖分類號]:B22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39(2020)-03--02宋明時期的儒家思想在當代學界習慣被稱為“理學”,而宋代的思想家均稱自己的學問是“道學”。宋明時期的儒家分為三派,分別是理學、心學和氣學,主要討論的內容為義理、性命之學,僅稱理學,就忽略了心、氣學兩派的思想貢獻,故稱為道學更為準確。道學是儒家哲學的特殊形式,在中國哲學史上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它持續時間很長,社會影響很大,討論的問題

    青年文學家 2020年3期2020-03-17

  • 論清初儒學之重整
    初;理學;經學;實學;經世致用[中圖分類號]B24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1763(2020)06-0110-07學術總是個體思想吸納時代精神的產物。其創造性既表現為對前人具體識見的繼承與超越,又體現為對當下特定文化課題的思索與回應。因而,中國古代學術的發展變遷往往與波瀾壯闊的朝代更迭或政治調整息息相關。同樣,明清易代的歷史事件對清初學術的總體格局亦有重大影響。一方面,清廷基于拉攏漢族士子并加強文化專制的需要,因襲了前朝獨尊朱子的官學政策,

    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年6期2020-01-07

  • 井上毅的國語國文教育思想之變遷
    國文教育;實用;實學;近代教育日本的明治維新,在政治、教育、社會方面進行了廣泛的改革,日本從此走上了工業化國家的道路,是日本近代化的開端和重要的歷史轉折點。日本明治時期的教育思想對現代教育有著重要的啟迪意義。井上毅(1844-1895)是日本明治維新前期的官員、政治家。他擔任文部大臣期間,積極推進文化教育政策,推動了日本近代教育體制的確立,與森有禮并成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母”。其中,他所倡導的國語國文教育是其國民教育的中心教育內容之一,奠定了后來日本近代國

    智富時代 2019年9期2019-11-27

  • 淺析福澤諭吉實學思想的現實意義
    學問,即所謂的“實學”。福澤諭吉認為日本民眾想要提高個人素養,首先要做的事就是掌握“實學”?!?span class="hl">實學”不僅對當時日本教育影響頗深,對于我國現在的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娟P鍵字】福澤諭吉;勸學篇;實學中圖分類號:B304?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26-0218-02勸學,即勸導人們學習,鼓勵人們學習,以達到提高個人素養的目的。近年來,中國經濟進入了新時代,經濟除了增速外,也要轉型。轉型不僅是對經濟的

    戲劇之家 2019年26期2019-11-05

  • “經世”觀念史三題
    。關鍵詞:經世;實學;治道;治法;體用在筆者印象中,“經世”一詞的頻繁出現無不受制于外力超強度的脅迫,第一次“經世”話題的勃興乃是因為明末清初滿人南下,漢人潰敗;第二次重申“經世”議題是因西學全面滲透,中學困窘到沒有了退路,才呼喚出了一系列改革。即使到了當代,好像大家仍覺得“經世”觀念流行一定是個壞時代倒逼出來的一種叛逆行為,20世紀80年代臺灣率先召開一個“經世”思想的專題研討會,主持人呂實強和劉廣京不約而同都提到開會的動機乃是受到費正清《中國對西方的反

    文史哲 2019年2期2019-09-10

  • 陽光燦爛
    梁玉誠不和睦,梁實學的心中就像年輕時擔心自己的孩子外出與人打架那樣,越來越不安了。晚上,他一夜都沒有睡好,翻來覆去地考慮如何能促進二人的團結問題。也不知有多少次,梁玉誠和李軍昌在梁實學面前訴苦,說他們家中缺錢花,讓梁實學給出個掙錢的主意。梁實學心里明白,他們之所以求他出主意,一是因為他有祖傳的造粉條技術在身,二是他解放戰爭時期三級殘疾軍人的身份。他們無非是想讓他帶頭建一個粉條廠。平心而論,梁實學有國家發給的補助金,再加上地里的收入,錢也足夠自己和老伴花的。

    參花(下) 2019年3期2019-06-11

  • 唐文治科學與人文并重的辦學思想
    僅注重科學,創辦實學科目,力圖使學生成為專業技術人才而且注重通過國學和體育教育培養學生深厚的人文修養,使學生成為具備第一等品行的人才。關鍵詞 科學 人文 實學 國學中圖分類號:G529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4.072Abstract Mr. Tang Wenzhi is an important figure in the deve

    科教導刊 2019年10期2019-06-03

  • 中職“雙創”教育要以實用為旨歸
    “雙創”教育;“實學”精神【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9)92-0076-02重慶市女子職業高級中學是目前為數不多的專注女性教育的全國首批示范中職學校,學校把“實學”精神融入“雙創”教育,取得了特色成效。對“實學”精神要從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層面去領會:宏觀層面要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的實事求是思想,中觀層面要深刻領會各種學術的經世致用功能,微觀層面要深刻領會求真務實、腳踏實地的改革創新實踐。一、厚植“

    江蘇教育·職業教育 2019年12期2019-02-03

  • 明末清初實學教育思潮 ——以漳南書院為中心的考察
    初新思想之間,“實學”作為一個特殊的思潮而興起,然其思想脈絡、歷史淵源及時代特征卻難有統一的界定。在學界中,有學者奉自然科學為實學,或尊理學、心學為實學,更有學者主張釋氏學說當為實學?;谶@種眾說紛紜的歷史現狀,對“實”與“虛”的不同理解也成為實學論爭的焦點。在此基礎上,在反對宋明理學思想體系“空談義理、不務實際”的過程中涌現出一批實學思想家及實學流派。作為實學思潮發展的井噴期,明末清初之交的“實學教育思想”無疑為社會變革與教育進步提供了有益借鑒。以明清時

    現代教育論叢 2018年4期2018-02-24

  • 清代《大學》詮釋的內容及特色
    學思想,以及闡發實學思想?!碴P鍵詞〕 清代;《大學》;理學;心學;實學〔中圖分類號〕B2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4769(2018)01-0151-09《大學》是《禮記》的第四十二篇,論述了個人的道德修養、為學次第與治國平天下的關系。中唐以前,作為《禮記》的單篇,《大學》并沒有引起人們的特別注意。自從韓愈、李翱以及北宋二程表彰《大學》以來,《大學》的地位得到很大提升。朱熹將《大學》與《中庸》《論語》《孟子》合編為《四書》,《大學》

    社會科學研究 2018年1期2018-01-27

  • 由《顏氏家訓》看顏之推教育觀的實學特質
    必然為經世致用的實學所取代,顏之推的《顏氏家訓》標明了這一時期教育變革的實學品格?!额伿霞矣枴诽岢鰧W以修身、利行、利世的教育觀,明確教育對個體發展及其家族綿延的重要功能,主張早施教、慈嚴結合、德藝周厚的家庭教育觀,倡導勤學、 切磋、眼學等有效的學習方法,這些貴學求實的教育思想至今仍有啟發意義。關鍵詞: 顏之推 家庭教育 實學顏之推(公元531—約598年)出身士族家庭,生活在門閥統治轉向沒落、南北分裂趨于重新統一的時期,做官歷經梁、北宋、北周和隋四朝,“生

    文教資料 2017年28期2018-01-25

  • 從“孔顏樂處”到“三省吾身”
    ,注重事功外王的實學理論的建構。關鍵詞:顏元;實學;理學;孔顏樂處;三省吾身顏元(1635—1704)一生經歷了非常顯著的思想轉折。他晚年(1691)曾回顧了自身學思歷程的這一重大轉折:“予未南游時,尚有將就程、朱,附之圣門支派之意;自一南游,見人人禪子,家家虛文,直是孔門敵對,必破一分程朱,始入一分孔孟,乃定以為孔孟、程朱判然兩途,不愿作道統中鄉愿矣?!雹兕佋乃枷朕D折既是自身思想的邏輯演進,又是對明末清初“經世致用”思潮的積極回應,而他所建構的以“經世

    船山學刊 2017年5期2017-10-27

  • 陸隴其理學思想研究
    理學思想深受當時實學風氣的影響,從士人的責任意識出發,力倡程朱理學,反對陽明心學的空虛,主張躬行實踐。陸隴其作為積極入仕的理學名臣,對當時學術及社會風氣的轉變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關鍵詞:陸隴其;尊朱黜王;實學;太極;居敬窮理陸隴其是清代第一位陪祀孔廟的理學家,被清廷譽為“本朝理學儒臣第一”,在清代學術發展史上有著突出的地位。學術上,陸隴其以“尊朱黜王”學術宗旨,反對空談心性、太極玄想,講人倫之太極,提倡實學實行,重視學術的實際效果,積極維護封建社會倫理道德秩

    報刊薈萃(上) 2017年8期2017-08-31

  • 幕末佐久間象山對日本未來的探索
    索關鍵詞:洋學;實學;佐久間象山;朱子學中圖分類號:B3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20-0079-0217世紀開始,幕府以禁止基督教的傳播為名,實行了200多年的鎖國政策。然而,從19世紀初期開始,外國船只頻繁出沒于日本海,特別是1842年鴉片戰爭讓日本知識分子開始感受到西方列強入侵的威脅。佐久間象山作為生活在這一時期的重要思想家,以他獨到的眼光和敏銳的洞察力,從預防外強入侵的角度出發,為日本設計了一條增強國力、提高綜合

    教育教學論壇 2017年20期2017-05-26

  • 顏元實學思想淺析
    157011顏元實學思想淺析汪 瀅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黑龍江牡丹江 157011明清之際,理學的弊端日益暴露,實學思潮興起。顏元順應時代的需要,提出了他“經世致用”的實學思想。他的實學思想,與理學針鋒相對,以“實”斗“虛”,以“動”制“靜”,喚醒了被理學麻痹的民眾,成為了那個時代的強音。實學;理學;性善論;重利不輕義;習行明清之際,理學的弊端日益暴露,宋明儒者的內圣之學遭到批判,社會的發展迫切要求原始儒學的回歸。顏元的實學思想,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

    決策與信息 2016年29期2016-11-26

  • 元代經濟倫理思想的實學轉向
    追問和致用特征的實學進一步將其對“實體”的關注轉向“達用”;元代的經濟倫理思想表現出明顯的經世致用特征,并為明清實學之繁榮奠定了基礎。關鍵詞:元代;游牧民族;經濟倫理;思想;實學實學的理解有廣義狹義之分。狹義之極,以明清實學思潮為代表,認為實學即實用之學,主張學問須經世致用,與之相對的本體論哲學等形而上問題可謂虛學。廣義之極,認為上溯孔子時代,以內圣外王為核心命題的儒學思想均可謂實學。還有相對折衷的觀點認為:“中國所謂實學,實際上就是從北宋開始的‘實體達

    船山學刊 2016年4期2016-09-19

  • 論顏元的人才培養觀
    人才培養觀是他的實學教育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他認為,人才是國富民安的根本;教育要培養經世致用的“實才實德之士”;人才培養的機構是學校;學校要以“真學”、“實學”為內容,以“習動”、“習行”為方法教育學生,這些觀點至今仍值得我們借鑒。關鍵詞:顏元;人才;實學;習行中圖分類號:{G40-0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32-0099-02顏元(1635-1704),字易直,號習齋,直隸博野縣北楊村(今屬河北?。┤?,明末清初杰出的

    教育教學論壇 2016年32期2016-05-30

  • 實學角度談鄭樵《通志》的創作
    南宋鄭樵治學重視實學,這在《通志》的創作中有所體現。鄭樵一方面對傳統觀點和錯誤思潮提出批評和質疑,即求實;另一方面批判不務實學,主張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即主張實踐。在程朱理學主導的社會思潮之下,鄭樵的實學思想是其創新精神的體現,但由于時代所限,鄭樵的實學思想也存在局限性。關健詞:鄭樵 《通志》 實學實學,即探求真理、經世致用的學問。簡單來說,就是真實的、實踐的學問,實事求是乃其根本之所在。南宋鄭樵在治學上注重實學,他認為,實學知識必不可少,如果缺少實學知識就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16年7期2016-05-14

  • 實學角度談鄭樵《通志》的創作
    彭乾剛從實學角度談鄭樵《通志》的創作彭乾剛南宋鄭樵治學重視實學,這在《通志》的創作中有所體現。鄭樵一方面對傳統觀點和錯誤思潮提出批評和質疑,即求實;另一方面批判不務實學,主張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即主張實踐。在程朱理學主導的社會思潮之下,鄭樵的實學思想是其創新精神的體現,但由于時代所限,鄭樵的實學思想也存在局限性。關健詞:鄭樵 《通志》 實學實學,即探求真理、經世致用的學問。簡單來說,就是真實的、實踐的學問,實事求是乃其根本之所在。南宋鄭樵在治學上注重實學,他

    文學教育 2016年20期2016-04-03

  • 荻生徂徠思想的實學背景考量 ——另一種“近代”
    ?荻生徂徠思想的實學背景考量 ——另一種“近代”劉 瑩 (北京大學 哲學系儒藏研究中心,北京 100086)摘 要:關于日本近世儒學家荻生徂徠“近代先驅”的身份問題,學界已經不乏爭論,除了從徂徠思想本身具有的維護而非肢解幕藩體制的一面作為回應之外,還可以更加“釜底抽薪”地直接去考察所謂“近代”標準的合法性問題。本文即選擇了丸山真男及島田虔次勾勒出的中日“近代”節點作為探討的對象,通過對荻生徂徠的“政治性”解讀,我們可以發現丸山真男意義上的“政治性”其實與徂

    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 2016年3期2016-03-15

  • 東林黨的實學思想及政治理念分析
    師范大學東林黨的實學思想及政治理念分析徐紫林,余 瑤安徽師范大學東林黨的建立是在明末社會中的矛盾逐漸激化下形成的,以顧憲成、左光斗等人為代表的東林黨人士面對朝廷與社會主流思想的矛盾,發揮了自身作為知識分子針砭時弊的作用,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主張,而且也做出了相應的實踐,明朝末期的專制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也逐漸出現了宦官當權的政治局面,引發了東林黨的建立以及其實學思想、政治理念的發展。東林黨;實學思想;政治理念東林黨是明末以江南士大夫為主的官僚政治集團,其性質

    科學中國人 2015年29期2015-07-14

  • 淺析顏元《存性編》的人性理論
    ;氣質;存性編;實學中圖分類號:B24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12-0023-02人性問題的討論始終在中國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許多哲學家給出了不同的答案。在這一問題上顏元認為性即指氣質之性,除此之外別無它性,而此氣質之性是純善的。那么,他是在怎樣的背景下提出了自己的人性理論?對于人性他又是如何定義?如果說人性純善惡又是如何來的?關于這些問題,本文將以顏元《存性編》為依據,一一嘗試解答。一、駕一葉之舟而欲挽其流——顏元論

    學理論·下 2015年4期2015-06-01

  • 明清實學與朝鮮李朝實學的共同點
    21000)明清實學與朝鮮李朝實學的共同點李 祥(綿陽師范學院 四川綿陽 621000)本篇文章主要論述明清實學與朝鮮李朝實學的共同點。他們的共同之處是:一、歷史條件大體相同;二、舍虛務實,經世致用;三、濟世救民,批判專制的民主啟蒙色彩;四、反對復古,提倡個性解放的啟蒙意識。明清實學;朝鮮實學;共同點明清實學是我國歷史上特定時期的產物,是含有特定歷史內容的學術思想形態,它最初主要是針對宋明理學的日趨空疏衰敗,尤其是陽明“心學”的禪化而提出的,至明代后期而蔚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 2014年3期2014-04-17

  • 王陽明的實學思想及其現代意義
    少有學者提及他的實學思想。學界普遍認為,王學與實學是兩種對立的社會思潮,王學非實學。王夫之明確指出,王氏后學“廢實學,崇空疏,蔑規矩,恣狂蕩,以無善無惡盡心意知之用,而趨入于無忌憚之域”[1]。明清之際的實學家們認為王氏末流將“經世致用”的儒學變成了“空談心性”的腐儒,是導致明朝覆滅的重要原因,于是對王學持徹底的批判態度。但是,正如馬克思晚年說他自己不是馬克思主義者一樣,王學并不等于王陽明本人的思想,王氏之徒對理論的發展已經超出王陽明本人的范疇。一、陽明實

    太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年4期2012-02-10

  • “新實學”芻議
    0)近年來,隨著實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建構適應現代社會發展要求“新實學”的呼聲日漸高漲,在“新實學”理論的建構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積極的研究成果。但從總體上看,這些研究也還僅僅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有許多問題還有待進行深入細致地梳理、研究。這里擬就“新實學”的意涵做些初步探討,以求深化對新實學理論問題的認識。在實學研究領域,“新實學”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后期才出現的一個新概念。從已有的資料看,“新實學”概念最早是由韓國學者尹絲淳、姜春華提出的。他們認為,伴隨著遲到的近

    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 2012年2期2012-01-28

  • 關于實學研究的方法論散議
    710062)實學研究近年來取得很大的進展,但仍有一些眾說紛紜的問題需要進一步討論,即使如何謂實學這樣的元問題,也還有諸多疑惑需要辨明。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方法論問題,即我們應以什么樣的方法認識和研究中國實學?下面不揣淺陋,談一點粗淺的看法。第一,實學是儒學一以貫之的傳統,還是特定時期興起或流行的一種學術思潮?這個問題需要具體分析。從一般意義上說,目前多認為實學是明清之際以“經世致用”、倡導“實習、實講、實行、實用”為主要特征的思潮。這種看法比較流行。其

    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 2012年2期2012-01-28

  • 關于新實學構建的一點設想
    0872)構建新實學的呼聲,早在上個世紀就由中日韓三國從事傳統實學研究的學者提出。但是新實學是什么樣子?應當如何建構新實學?筆者跟隨老師多年,也想在這方面談一些自己粗淺的想法,乘東亞實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的機會,求教于三國的前輩學者。一、傳統實學的形成及其特點研究新實學的建構,首先需要對作為一門歷史思想流派的中國實學的性質和特點有深入的研究,才有可能對其發展的未來方向和形式,做出比較可行的設計。關于中國實學的基本性質,中國實學研究的開拓者葛榮晉先生有這樣的定位

    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 2012年1期2012-01-27

  • 王陽明的實學思想及其對新實學研究的啟示
    少有學者提及他的實學思想。學界普遍認為,王學(心學)與實學是兩種對立的社會思潮,王學非實學。王夫之明確指出,王氏后學“廢實學,崇空疏,蔑規矩,恣狂蕩,以無善無惡盡心意知之用,而趨入于無忌憚之域”。[1]明清之際的實學家們認為王學末流將經世致用的儒學變成了空談心性的腐儒,是導致明朝覆滅的重要原因,他們對王學持徹底的批判態度。但事實上,王學并不等于王陽明本人的思想,王氏后學的理論發展已經超出陽明心學的范疇。當今學界將陽明心學作為一種實學思想進行專門研究者并不多

    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年4期2012-01-27

  • 東日本大地震與實心實學
    的。我們日本東亞實學研究會(在東亞三個國家里最小的研究會),在這次的震災、核事故發生前,就下過結論:21世紀的實學是擁有實心的實學,必須是實心實學。此外我個人也認為“南”是自立的根本。①這次的經驗不僅證實了它的正確性,也告訴我們必須大聲呼吁廢棄原子能發電站和大力推廣實心實學。一、三浦梅園的實心實學-我們的理想與目標十八世紀的實心實學學者三浦梅園(1723-1789)認為人是由二個要素構成的?!耙匀说罏槿恕保ˋ)(即人道)“順天道成人”(B)(即天道)A指的

    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 2012年1期2012-01-27

  • 中日韓學者研討構建東亞新實學
    (2011)東亞實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中國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舉行。來自中國、韓國和日本等國五十余名學者出席了此次研討會,提交論文40余篇,對于如何構建東亞新實學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學術會議。實學是產生于中國古代的一種學術思想,是儒學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實學的核心價值,是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經世致用。實學思想從中國傳到韓國、日本后,成為東亞人民共同的精神財富。當代東亞各國雖已進入了現代社會,但古代思想家留下的寶貴思想財富,值得認真

    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 2011年5期2011-08-15

  • 明清實學是通往近代西學的中介和橋梁
    思潮,史稱“明清實學”。一 明清實學的產生條件16世紀至19世紀中葉的中國,在社會政治和文化思想方面為明清實學提供了條件。1.社會政治條件。從16世紀起,隨著封建制度各種社會矛盾的暴露及宋明理學的衰敗,特別是明王朝的覆滅,使許多進步思想家在痛苦的反思中都認識到:明朝之所以衰亡,根本原因是由宋明理學的空疏、迂腐本質所致,他們抨擊理學,要求“由虛返實”。地主階級改革派和新興市民階層反抗封建統治的斗爭,兩股進步的社會勢力共同構成了明清實學產生的社會政治條件。2.

    黑龍江工業學院學報(綜合版) 2011年8期2011-08-15

  • 顏元實學教育思想及其對當代職業教育的啟示
    10097)顏元實學教育思想及其對當代職業教育的啟示張丹萍(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江蘇南京210097)顏元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實學教育家、思想家,一生研習儒家經典,從事教育活動,提出了系統的經世致用、重實學、重習行的教育理論。顏元的這些見解在當時獨放異彩,別具一格,對中國近代職業教育的產生和發展產生了一定影響。在當代,他所倡導的實學思想仍具有重要啟示作用。顏元;職業教育;啟示梁啟超曾說:“有清一代學術,初期為程朱陸王之爭,次期為漢宋之爭,末期為新舊之爭。

    職教通訊 2011年15期2011-02-20

  • 實學的實現可能性與發展方向
    )一第十一屆東亞實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將在中國舉行,主題為“建構新實學”。在韓國舉行的第十屆實學研討會上,中國實學研究會會長葛榮晉發表了題為《時代呼喚東亞“新實學”》的文章。筆者認為,舉辦本屆研討會,旨在使上一屆提出的新實學得到全面構筑?!靶?span class="hl">實學”作為積極應對時代局勢的學術戰略,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議題。當研究主體醒悟到學問不可淪落為“虛學”時,即會產生實學。實學必然會以“我們推行的學問是不是真實的學問?會不會是‘虛學’?”等洞察性提問為前提。作為學者,絲毫不得

    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 2011年6期2011-02-18

  • 構建中國“新實學
    的第十屆東亞國際實學學術會議上,我發表了《時代呼喚東亞“新實學”》的論文,正式地提出了構建東亞“新實學”的重要課題。今天,在中國鄂爾多斯市舉辦的第十一屆東亞國際實學學術會議上,我想進一步就如何構建中國“新實學”發表一些具體看法,希望得到海內外學者的教正,以期共同完成偉大時代賦于我們的歷史使命。一、構建中國“新實學”是時代的呼喚21世紀,隨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社會轉型,中國實學將“由傳統走向現代”。這是時代的呼喚,也是歷史賦于我們的使命。中國“文化大革命”

    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 2011年6期2011-02-18

  • 顏元教育思想的現代性探微
    國明末清初杰出的實學教育家和哲學家,他反對傳統的理學教育,重視培養經世致用的人才,提出了以實學為特征的教育思想。他的教育思想具有鮮明的現代性因素,對當今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關鍵詞:顏元;教育思想;實學;現代性中圖分類號:G40-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09)11-0011-05顏元(1635~1704)字易直,又字渾然,號習齋,河北博野人,我國明末清初杰出的唯物主義實學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生活的時代動蕩不安,經歷了明末

    教育實踐與研究·小學課程版 2009年11期2009-12-23

  • 從“主于道”到“主于事”:晚明史學的實學取向及局限
    ,同時也構成當時實學思潮的主要表現。晚明史學的實學取向,是晚明社會知識界的普遍話語,并不表現為對王陽明心學的反動,所謂“從思想發展的邏輯看,心學的沒落是實學思潮興起的原因,實學思潮的興起是心學沒落的歸宿”,將實學置于與心學對立位置的觀點是不恰當的。晚明史學中所體現的實學思想,一些已溢出了儒家的思想傳統,表現出一定的前近代思想的“啟蒙”性。但與此同時,也因其對形而下事物的過度關注而使史學少了一些形而上目的的學術關懷與追求,從而構成這些實學取向史學的局限性。[

    學術月刊 2009年3期2009-04-13

  • 明清實學思潮對語文教育的影響
    一、明清實學思潮演變歷程明清實學,是我國學術史上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是含有特定歷史內容的學術思想形態。它最初主要是針對宋明理學的日趨空疏衰敗、尤其是陽明“心學”的禪化而提出,至明代后期蔚然形成了一股內容深刻豐富、影響廣泛而又深遠的學術思潮——“明清實學思潮”,它將中國儒學由宋明理學推進至又一新的階段。這一學術思潮,由17世紀初的明末東林學派開其端緒,至19世紀60年代初的清朝道光、咸豐年間(182l-1861年)遂告結束而進入近代的“新學”思潮。這二百數十

    現代語文 2006年2期2006-10-13

  • 明清實學思潮對語文教育的影響
    一、明清實學思潮演變歷程明清實學,是我國學術史上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是含有特定歷史內容的學術思想形態。它最初主要是針對宋明理學的日趨空疏衰敗、尤其是陽明“心學”的禪化而提出,至明代后期蔚然形成了一股內容深刻豐富、影響廣泛而又深遠的學術思潮——“明清實學思潮”,它將中國儒學由宋明理學推進至又一新的階段。這一學術思潮,由17世紀初的明末東林學派開其端緒,至19世紀60年代初的清朝道光、咸豐年間(182l-1861年)遂告結束而進入近代的“新學”思潮。這二百數十

    現代語文(教學研究) 2006年2期2006-05-3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