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獨感

  • 家庭教養方式與小學生學校歸屬感:孤獨感和自尊的中介作用
    歸屬感的關系及孤獨感和自尊在二者關系間所起的作用,本文采用家庭教養方式量表、小學生學校歸屬感正式問卷、兒童孤獨量表和自尊量表對730名2~6年級小學生進行調查。結果顯示:(1)父母情感溫暖、父母過度保護與學校歸屬感呈正相關,父母拒絕與學校歸屬感呈負相關;(2)孤獨感和自尊在家庭教養方式與小學生學校歸屬感之間分別起部分中介作用;(3)孤獨感和自尊在家庭教養方式與小學生學校歸屬感間起鏈式中介作用。研究啟示,應該從家校社三個方面協同努力,為小學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環

    中華家教 2023年5期2023-11-15

  • 愛德華·霍普繪畫中的藝術風格
    、個人生活中的孤獨感以及人物內心的孤寂感。文章旨在通過研究愛德華·霍普繪畫作品中的構圖、光影、色彩等關系來側面反映他畫面中所想要表達的內心情感。關鍵詞:愛德華·霍普;藝術風格;孤獨感愛德華·霍普作為美國現實主義畫家,其繪畫充滿了孤獨感與寂寥感,他擅長通過光影來烘托整個畫面中孤寂的氛圍感,同時他的作品具有非常強的敘事性,他通過對街邊的商店、路邊的咖啡館等美國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場景進行繪畫創作,反映美國的社會生活。他的作品多描繪美國的社會環境與美國人民的生活狀態

    收藏與投資 2023年8期2023-09-07

  • 青少年兒童心理虐待與孤獨感的關系:自我分化的中介作用
    待、自我分化和孤獨感之間的關系,采用問卷法對960名高中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表明:三個變量間的兩兩相關性顯著,自我分化在兒童心理虐待與孤獨感之間存在部分中介效應。研究結果提示教育工作者可以從自我分化的角度進行相應群體的干預,并從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方面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教育建議以供參考。即:幫助學生學會區分情緒與調節情緒;明確人際交往中的分寸與邊界,改善人際關系,從而降低孤獨感。關鍵詞:心理虐待;孤獨感;自我分化;情緒理智;人際交往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16期2023-05-31

  • 大學生手機依賴與孤獨感之間的關系
    學生手機依賴與孤獨感之間的關系,本研究采取分層抽樣和隨機抽樣相結合的方法,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的形式,對200名某院校在校大學生進行手機依賴和孤獨感情況調查。使用MPAI量表對大學生的手機依賴程度進行評估,再通過UCLA量表對學生的孤獨感做進一步研究,最后通過相關和回歸分析手機依賴與孤獨感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大學生的手機依賴在分維度失控性、戒斷性、逃避性、低效性以及總分上與孤獨感呈現顯著的正向相關。孤獨感能夠顯著地正向預測大學生手機依賴的失控性、戒斷性、逃避

    公關世界 2023年6期2023-04-06

  • 大漠中自在獨行的歌唱 ——論李娟散文的“孤獨感
    李娟的散文中,孤獨感多體現在自然景象和人物形象中。身在阿勒泰,人的視覺空間會受到一定沖擊,“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之感油然而生,一個個生命體在這般廣闊的空間下顯得如此渺小、孤單?;囊凹帕?,人煙稀少,深山牧場區幾公里處才難得有一戶人家?!澳翀觥毕盗猩⑽膶⒛撩竦纳钋闆r娓娓道來,牧人們逐水草而居,靠畜牧而生,在高遠浩渺的天地之下,牧民們似乎習慣了孤獨,他們日復一日面對著相同的情景、做著相同的事情,“一個人牽著駝隊,孤獨、微弱地走在沙漠中,整面大地空空蕩蕩

    今古文創 2022年34期2022-09-17

  • 緬懷團體治療理論的本土運用成效研究
    于社區獨居長者孤獨感的干預實踐,兼采用量化古典實驗設計和質化扎根理論分析評估運用成效。研究發現,緬懷團體治療通過發揮“人際交往”“內省”和“認知”功能,可滿足長者社會關系需求、改善長者人格特質和改變長者人際認知,進而達到緩解長者孤獨感的目的,且持續效果良好。需要指出的是,本土的實務社會工作者在運用緬懷團體進行干預實踐時,既需要積極適應我國“家本位”的文化價值觀,更需要跳出其局限,重視社區獨居長者的社會參與及其個人價值的重構與建立。[關鍵詞] 緬懷團體治療?

    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2年3期2022-07-25

  • 社區年齡≥70歲老年人衰弱相關影響因素分析
    態與平衡差、有孤獨感、抑郁、營養不良者衰弱發生率更高(P<0.05);而有興趣愛好、家庭支持高、社會支持高、好的健康生活促進方式者衰弱的發生率更低(P<0.05)。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年齡、合并慢性病、步態與平衡、孤獨感、抑郁、營養不良是社區年齡≥70歲老年人衰弱的獨立危險因素,而興趣愛好、體育鍛煉、家庭支持、社會支持、健康生活促進方式是保護因素(P<0.05)。 結論 社區年齡≥70歲老年人衰弱的發生率較高,影響因素較多,而幫助老年人培養興趣愛好,增強體

    中國現代醫生 2022年17期2022-07-18

  • 大地詩人的孤獨吟唱
    耀;大地詩人;孤獨感梁漱溟先生曾經將人類面臨的問題分為了三個層次,先要解決人和物之間的問題,接下來要解決人和人之間的問題,最后要解決的是人和自己內心之間的關系問題。昌耀先生的詩歌創作不僅是其生命體驗的真實書寫,更是他試圖找尋自我、探求自我的一種呈現。讀昌耀的詩歌,總給人一種深沉而厚重的歷史感,一種空曠而遼遠的空間感,這與他一生中的生存背景是息息相關的。1953年,祖籍桃源的昌耀在朝鮮戰場負傷轉而進入河北榮軍學校,之后留在青海工作,便開始接觸青海的高原及民俗

    美與時代·下 2022年5期2022-07-14

  • 青少年同伴侵害與抑郁情緒之間的關系:一個有調節的中介模型
    間的關系,以及孤獨感和線下/線上友誼質量在上述關系中起到的作用,采用兒童欺負問卷、兒童孤獨感問卷、流調中心用抑郁量表及友誼質量量表,對陜西省西安市245名中學生進行調查。結果發現:(1)同伴侵害能顯著正向預測青少年的抑郁情緒;(2)孤獨感在同伴侵害和青少年抑郁情緒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3)線下友誼質量和線上友誼質量均在上述中介機制中起調節作用,當青少年感知到的線上友誼和線下友誼質量水平較高時,孤獨感對抑郁情緒的正向預測作用變弱。關鍵詞:同伴侵害;抑郁情緒;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18期2022-06-10

  • 高校大學生手機依賴與孤獨感的關系研究
    手機依賴傾向與孤獨感的相關性,從而就大學生手機依賴與孤獨感的問題提出建議,以期解決大學生手機使用的困擾并幫助大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本文以赤峰學院200名大學生為被試,采用梁永熾編制的手機依賴成癮指數量表(MPAI)和孤獨量表(UCLA)進行調查研究。同時對回收的量表進行數據分析,為撰寫本文提供數據依據和現狀分析,并針對結果提出建議與對策。關鍵詞:大學生;手機依賴;孤獨感中圖分類號:G633;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2

    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2年10期2022-05-30

  • 社交媒體中的孤獨感表達
    消極情緒,表露孤獨感有助于人們緩解負面情緒、獲取社會支持。然而表露孤獨感,尤其是通過社交媒體平臺分享,具有潛在風險。文章聚焦社交媒體與負面情緒表露,系統分析了線上及線下表露孤獨感的利弊,闡釋了利弊因素對于獲取社會支持的影響,討論了對于社會支持尋求者及提供者的社會啟示意義?!娟P鍵詞】社交媒體 孤獨感 自我表露 社會支持【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687(2022)9-077-05【DOI】 10.13786/j.cnki

    編輯之友 2022年9期2022-05-30

  • 小學生孤獨感情緒心理調適
    邱毅青摘 要:孤獨感是在小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狀態。筆者在文章中用具體的案例說明孤獨感對學生的傷害,并列舉筆者的一些做法,幫助有此類現象的學生走出孤獨感,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學習和生活中。關鍵詞:孤獨感;情緒心理;小學生處于身心飛速發展時期的小學生,由于受到學校學習壓力、父母過高的期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會不時經歷情緒、情感上的困擾,受到孤獨、失望、憂郁、焦慮、憤怒、嫉妒等不良情緒的侵襲。若不及時調整,將會使這些不良情緒轉變成嚴重的情緒障礙,從而阻礙小學生身心的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2年2期2022-05-13

  • 意義治療理論下緩解空巢老人孤獨感的策略研究
    ,換言之,即為孤獨感。本文從社會工作者的角度,在意義治療理論下對緩解空巢老人孤獨感進行研究,希望空巢老人能夠得到社會更多關注,豐富其物質生活的同時,更加關注其精神需求,使每位老年人都能夠有個舒適的晚年生活。關鍵詞:意義治療理論;空巢老人;孤獨感中圖分類號:C916;D66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2)03-0046-03從2000年開始,我國正式進入老齡化發展進程,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空巢老人的數量每年都在上升。據國家衛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 2022年3期2022-04-20

  • 大學生社交網絡使用與孤獨感的關系:人格的調節作用
    社交網絡使用與孤獨感間的調節作用。方法:以649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社交網絡使用量表(MFIS)、大五人格量表(CBF-PI-B)、孤獨感量表(UCLA)進行問卷調查。結果:1.大學生社交網絡使用的性別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2.社交網絡使用與孤獨感呈顯著正相關;孤獨感與神經質呈顯著正相關,與嚴謹性、宜人性、開放性和外向性均呈顯著負相關。3.神經質和外向性人格在社交網絡使用與孤獨感間起調節作用,而嚴謹性、宜人性、開放性人格不具有調節效應。結論:對于高神經質

    山西能源學院學報 2022年1期2022-03-28

  • 淺析電影《孤兒怨》中象征手法的運用
    鍵詞】 象征;孤獨感;電影語言【中圖分類號】J905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2)01-0090-03一、電影藝術中象征的概念何為象征?毋庸置疑,象征藝術是人類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其以表達觀念和哲理為目的、以暗示為基本藝術手段,具有暗示性、哲理性和多義性的特點。象征主義藝術家們強調用象征來表現人們內心的精神世界以及抽象的人生哲理,用他們的話來講就是“用可感的形式來體現理念”。象征無

    今古文創 2022年1期2022-02-03

  • 腦卒中急性期患者孤獨感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卒中急性期患者孤獨感的發生情況及其影響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情況調查表、孤獨量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對唐山市3所三級甲等醫院神經內科住院的315例腦卒中急性期患者進行問卷調查。結果? 腦卒中急性期患者孤獨感平均得分45.27±8.36分,腦卒中急性期患者普遍存在中等及中上程度的孤獨感,占93.65%。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顯示,年齡、家庭人均月收入、睡眠質量、腦卒中家族史、神經功能缺損情況是患者急性期孤獨感的影響因素(P<0.05),其中神經功能缺損情況

    現代養生·上半月 2022年1期2022-01-12

  • 無聊傾向對大學生手機游戲沉迷的影響調查與研究
    以及無聊傾向、孤獨感、生命意義感與手機游戲沉迷現狀的關系,預防和干預大學生群體手機游戲沉迷,引導大學生積極、健康地投入學習和生活。關鍵詞:大學生;無聊傾向;手機游戲;沉迷;孤獨感中圖分類號:G449;G655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36-0019-03一、調查對象與方法1.調查對象采用隨機取樣的方法,在長春市各大高校隨機發送電子問卷1 800份,研究對象為大學一年級至四年級的在校學生。共回收有效問卷1 599份,問卷有效率8

    成才之路 2021年36期2021-11-24

  • 昌耀詩歌的文學人類學闡釋
    種形而上學中的孤獨感。在本文的分析過程中,就針對昌耀詩歌,在文學人類學角度方面進行闡述?!娟P鍵詞】昌耀;詩歌;文學人類學;孤獨感【中圖分類號】I207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22-012-03【本文著錄格式】朱琴娟.昌耀詩歌的文學人類學闡釋[J].課外語文,2021,20(22):12-14.引言進行經典的闡述,首先需要對經典進行充分的閱讀。而之后的重釋

    課外語文·上 2021年8期2021-09-12

  • CICARE溝通模式聯合繪本閱讀在手足口病患兒護理中對患兒預后及孤獨感影響
    足口病;預后;孤獨感手足口病是學齡前幼兒最常發生的一種急性傳染性疾病,該病主要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可通過呼吸道與消化道等途徑傳播,使患兒手、足、口部出現皰疹或斑丘疹。藥物治療是改善手足口病患兒的首選手段,然而患兒因為認知能力未完善,身處于陌生的治療環境易產生孤獨感,繼而出現哭鬧、抵抗等,直接干擾到治療工作的順利開展[1]。CICARE溝通模式是一種根據流程開展交流的手段,其可為護理人員與患兒搭建高效的溝通橋梁,讓患兒在護理人員的陪伴與指導下盡快適應治療環境

    醫學食療與健康 2021年28期2021-09-02

  • 家庭親密度對大學生孤獨感的影響:人際信任的中介
    生家庭親密度和孤獨感間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UCLA孤獨感量表,Olson編制的家庭親密度與適應性量表,人際信任量表對內蒙古某大學400名大學生進行調查,研究三個變量間關系。結果:大學生家庭親密度與孤獨感呈顯著負相關;大學生家庭親密度與人際信任呈顯著正相關;大學生人際信任與孤獨感呈顯著負相關;家庭親密度對孤獨感的直接效應為-0.436,家庭親密度在人際信任的中介下對孤獨感的間接效應為-0.117。結論:人際信任在家庭親密度對孤獨感的影響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1年3期2021-08-02

  • 城市老年人社會支持對孤獨感的影響
    觀幸福感量表和孤獨感量表對485名城市老年人進行調查,了解城市老年人社會支持對孤獨感的影響,以及希望感和主觀幸福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結果發現,城市老年人社會支持、希望感、主觀幸福感以及孤獨感間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社會支持不僅能直接影響孤獨感,還能通過希望感和主觀幸福感的單獨中介作用以及鏈式中介作用間接影響孤獨感。因此,優化老年人的社會支持系統,提升希望水平和主觀幸福感能有效緩解老年人孤獨感。[關鍵詞]城市老年人;社會支持;希望感;主觀幸福感;孤獨感[中圖分

    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1年5期2021-06-23

  • 城郊留守兒童的孤獨感及對策探究
    聚焦留守兒童的孤獨感,從家庭和學校入手分析造成孤獨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降低留守兒童獨孤感的策略,以期對促進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發展提供有益指導?!娟P鍵詞】學校? 家庭? 留守兒童? 孤獨感【中圖分類號】D43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03-0024-03相關統計表明,我國2013年農村留守兒童人數占農村兒童總人數的37.7%。生在農村,生活于城郊,父母外出務工,這是留守兒童的基本生活情況,這也是留守兒童孤獨感產生的根本

    課程教育研究 2021年3期2021-04-22

  • 高職生手機依賴與認知失敗的關系:孤獨感的中介作用
    職生手機依賴、孤獨感與認知失敗間的關系,采用大學生手機成癮傾向量表(MPATS)、UCLA 孤獨量表、認知失敗問卷對湖南省某高職院校673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1)女生的認知失敗得分顯著高于男生,不同年級的高職生在認知失敗上不存在顯著性差異。(2)手機依賴與認知失敗、孤獨感均呈顯著正相關,孤獨感與認知失敗呈顯著正相關。(3)孤獨感在手機依賴與認知失敗間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17.03%。上述結果表明手機依賴可以直接預測認知失敗,也可

    心理技術與應用 2021年3期2021-03-24

  • 孤獨感對體驗消費意愿的影響機理
    靴法等實證分析孤獨感與體驗消費意愿之間關系,探討社交需求和自我建構在其中的作用。研究結果表明,孤獨感對個體體驗消費意愿具有顯著正向影響,即個體感受到的孤獨感越強,其為擺脫孤獨感及相關負面情緒影響而進行體驗消費的意愿越強;社交需求在孤獨感對個體體驗消費意愿的影響中起中介作用,即孤獨感會激發個體產生社交需求,進而提高個體進行體驗消費的意愿;自我建構調節了社交需求的中介作用,且相比于獨立型自我建構個體,孤獨感對依存型自我建構個體社交需求的影響更大,依存型自我建構

    中國流通經濟 2021年2期2021-02-24

  • 孤獨的籠罩與消散
    ;紀實與虛構;孤獨感;女性;尋根一直以來,對王安憶小說的研究已是熱點并形成較成熟的體系。其長篇小說《長恨歌》一經出版便在文壇一舉成名,引人注目。至此,有人便認為這是對張愛玲小說創作風格的繼承與發展,是描寫女性人生與情感故事、展現女權主義的再創造。在今天看來,比起王安憶的其他作品,對長篇小說《紀實與虛構》的審美價值研究相對較少,且大多是從該小說的敘事結構與主題這兩大角度進行深入分析與研究。而本文主要從小說所蘊含的審美精神體驗這一角度入手,分析其所蘊含的精神意

    美與時代·下 2021年12期2021-01-11

  • 新冠肺炎防控期間臨床一線護士孤獨感調查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肺炎防控期間的孤獨感現狀,分析其相關影響因素,為疫情防控期間臨床一線護士的心理調適提供理論依據。方法 ?采用問卷星于2020年2月7日~12日通過網絡邀請湖南省各地市級的臨床一線護士在線填寫一般資料、第三版UCLA孤獨感量表和社會支持量表。分析臨床一線護士孤獨感情況及孤獨感癥狀的危險因素。結果 ?臨床一線護士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期間UCLA孤獨感量表得分(50.01±6.05)分,其中高度孤獨癥狀者1303例(86.64%);臨床一線護士社會支持得分為(

    醫學信息 2020年23期2020-12-28

  • 虐待與忽視對兒童孤獨感的影響:自尊的中介作用
    待與忽視、兒童孤獨感、兒童虐待與忽視和孤獨感及自尊間的關系,可以提高大眾對兒童的保護意識、重視兒童虐待與忽視、具有孤獨感體驗的現象、減少兒童虐待發生率、降低兒童體驗到的孤獨感,同時也為下一步制定小學生兒童期虐待經歷的干預措施提供了理論依據。研究采用方便取樣問卷調查法,對湖北省某市小學生360名采用兒童心理虐待與忽視量表、兒童孤獨感量、Rosenberg自尊量表測量被試的虐待與忽視、孤獨感、自尊得分。采用SPSS23.0對數據進行描述性分析、t檢驗、單因素方

    中國校外教育(中旬) 2020年11期2020-12-23

  • 孤獨感和人際適應對大學生手機成癮的影響
    SAS-C)、孤獨感量表(UCLA)和中國大學生適應性量表(CSAI),抽取230名在校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探討了大學生智能手機成癮傾向與孤獨感的關系,探尋人際適應在兩者中的中介效應。得到以下結果:(1)大學生手機成癮傾向和孤獨感存在相關關系;(2)大學生手機成癮傾向和人際適應性存在相關關系;(3)大學生人際適應性在手機成癮傾向和孤獨感之間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結論是降低大學生智能手機成癮傾向程度,即減輕孤獨感程度,提高人際適應性,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

    青年與社會 2020年23期2020-12-17

  • 基于賦能模型的PMR訓練對突發性耳聾患者心理狀態及睡眠質量的影響
    態;睡眠質量;孤獨感【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31..03Effect of PMR training based on empowerment modelon mental state and sleep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sudden deafnessSHAN ?Yu-zhen, DING ?Jie-ying*(Department of facial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20年31期2020-12-16

  • 小學生網絡使用行為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孤獨感的中介作用
    調查問卷、兒童孤獨感量表和幸福感指數量表,探索了小學生網絡使用行為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以及孤獨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結果發現,小學生網絡使用行為中的信息獲取行為與主觀幸福感呈顯著正相關,小學生的信息獲取行為不僅對主觀幸福感有直接影響,還能通過孤獨感的中介作用影響主觀幸福感。本研究彌補了國內此類研究的空缺,并為如何提升小學生的主觀幸福感指明了實踐方向?!碴P鍵詞〕網絡使用行為;主觀幸福感;孤獨感;小學生〔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32期2020-12-07

  • 初中生假想觀眾、社交焦慮與孤獨感的關系研究
    交焦慮對初中生孤獨感的影響,對三者關系進行分析討論,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舉辦提供經驗和依據,有利于教師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強化學生自主感培養,減輕孤獨感,緩解社交焦慮,改善人際關系。關鍵詞:初中生;假想觀眾;社交焦慮;孤獨感1 問題提出青春期是青少年身心發展的加速時期,初中生正處于這一特殊的過渡時期,個體的情緒體驗強烈,為平穩進入成人階段帶來風險和危機。這一時期青少年需要獲得老師同學的認可和理解,并渴望與周圍人建立真誠友善的關系。但是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

    科學導報·學術 2020年23期2020-10-21

  • 當代大學生偶像崇拜對崇拜性消費的影響
    費行為的影響、孤獨感的中介作用及性別的調節作用。論文釆用中文版偶像崇拜量表 (CAS-R)、自編崇拜性消費量表和UCLA 孤獨量表(第二版)對181名大學生進行施測,在收集了數據,進行數據分析的基礎上,得到結果顯示:(1)偶像崇拜對當代大學生的崇拜性消費有顯著影響;(2)孤獨感在偶像崇拜與崇拜性消費之間存在部分中介作用;(3)性別在偶像崇拜與崇拜性消費的調節作用不顯著?!娟P鍵詞】偶像崇拜;崇拜性消費;孤獨感;大學生;中介;調節引言在信息時代的當下,90后的

    理論與創新 2020年15期2020-10-09

  • 中職生社交媒體的使用與孤獨感的關系研究
    交媒體的使用與孤獨感的關系,采用社交媒體使用問卷與孤獨感量表對楚雄技師學院285名中職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得出以下結論:(1)中職學生使用社交媒體的平均時間為2.73小時,他們更喜歡使用QQ交流,使用目的更多是為了聯系家人、朋友、同學,在社交媒體上他們喜歡聽音樂、看電影視頻、打游戲、曬照片;(2)是否使用QQ這一社交媒體,對中職學生每日使用社交媒體的時長有顯著影響;(3)中職學生孤獨感的平均水平為4.23,處于正常水平,但個別案例孤獨感水平較高;(4)中職學

    現代交際 2020年15期2020-10-09

  • 大學生手機依賴與孤獨感的關系研究
    學生手機依賴與孤獨感的關系。方法:采用《大學生手機成癮量表》和《UCLA孤獨感量表》對297 名大學生進行測查。結果:大學生手機依賴處于較高水平(M=56.19﹥40);文科生在量表總分及戒斷癥狀、心境改變方面高于理科生(t=-1.64,t=-1.32,t=-2.22,均 P﹤0.05);城市大學生脫離手機后會感覺明顯不適(t=1.45, P﹤0.05);戀愛學生在戒斷癥狀、凸顯行為和心境改變高于非戀愛學生 (t=1.46,t=-3.11,t=-1.42,

    健康大視野 2020年17期2020-09-15

  • 農村小學生自立水平、友誼質量和孤獨感的關系
    平、友誼質量和孤獨感之間的關系。結果發現:(1)農村小學生的積極友誼質量和孤獨感水平在年級上存在顯著差異;(2)自立水平與積極友誼質量存在顯著正相關,與消極友誼質量和孤獨感存在顯著負相關;積極友誼質量與孤獨感存在顯著負相關,消極友誼質量與孤獨感存在顯著正相關;(3)積極友誼質量在自立水平和孤獨感的關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碴P鍵詞〕自立水平;友誼質量;孤獨感;農村小學生〔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684(2020)25-00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25期2020-09-12

  • 交互設計理念研究
    究緩解當代青年孤獨感的交互設計理念。如今,生活節奏快,當代年輕人孤獨的情緒需要排解,緩解現代青年的孤獨感的產品的類型豐富多樣,本文選取當下熱門、對緩解現代青年孤獨感具有突出特點的產品來研究其交互設計,從而研究產品的交互設計在緩解現代人孤獨感方面的理念?!娟P鍵詞】孤獨感、交互設計、情感需求、用戶體驗【中圖分類號】J024一、交互設計的理論及其發展趨勢(一)交互設計的理論交互設計,被廣泛認為是一種互動式數字產品、環境、系統和服務的設計實踐。自20世紀60年代以

    科學導報·學術 2020年79期2020-09-06

  • 大學生網絡成癮與孤獨感的關系研究
    探討網絡成癮、孤獨感的關系以及自尊的中介作用。方法 問卷調查170西北民族大學本科生,進行差異分析以及中介模型檢驗。結果:網絡成癮與孤獨感呈顯著的正相關(p關鍵詞:網絡成癮;孤獨感;大學生中圖分類號:B8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7-0-01引言孤獨感是一種消極的情緒體驗,往往源于個人期望的社會交往出現問題時產生。孤獨感的重要特征是:(1)源于人際關系的缺陷。(2)是個體內在的感受狀態,而非外在的社交狀態。(3)

    中文信息 2020年7期2020-08-20

  • 自尊在依戀風格與孤獨感間的中介作用
    要] 大學生的孤獨感問題日益加劇,研究試圖從依戀風格與自尊的角度出發,對大學生的孤獨感問題進行實證分析。采用整群抽樣的方式選取黑龍江某高校360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運用獨立樣本t檢驗、相關分析、回歸分析與中介效應檢驗進行變量間關系的探討。結果表明,依戀風格與自尊是大學生形成孤獨感的重要因素,其中自尊在依戀風格與孤獨感間具有中介作用。[關鍵詞] 依戀風格;自尊;孤獨感[中圖分類號]B849[文獻標志碼]A一、引言國內外學者對孤獨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尤其是針

    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0年3期2020-07-04

  • 論蘇詞中的“孤獨感
    變化是復雜的,孤獨感會時不時涌上心頭,蘇軾對此有著更為敏感的捕捉,并在詞中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流露出來。蘇軾的一生起伏坎坷,期間難免會有孤獨寂寞情緒的產生。以“孤”為核心字眼的意象體現出蘇軾詞中的孤獨感,其孤獨感的產生既源自外在的客觀條件,也有蘇軾自身的個性和選擇的原因。探究蘇軾排解孤獨的方式,可以更好地理解蘇軾創作時的心境。關鍵詞:蘇詞 蘇軾 孤獨感中圖分類號:I2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7-0093-02有些人認

    現代交際 2020年7期2020-06-01

  • 大學生氣質類型與孤獨感的關系
    學生氣質類型與孤獨感的之間的聯系。方法:采用陳會昌氣質量表和UCLA孤獨量表研究230名大學生氣質類型與孤獨感水平之間的關系。結果:性別差異和氣質類型與孤獨感水平呈顯著相關(p關鍵詞:大學生;孤獨感;氣質類型;性別差異據國內外研究表明:孤獨是個體對交往的渴望和實際水平產生差距時引起的一種主觀心理體驗,常伴有寂寞、孤立、無助、郁悶等不良情緒反應和難耐的精神空虛感。國內許多研究都表明:孤獨感的影響滲透到兒童青少年發展、心理健康、個體社會化的方方面面,是構成人們

    青年生活 2020年13期2020-05-26

  • 性別消解與群體再制
    方式是影響個體孤獨感的核心因素,同時也是影響個體親社會行為的主要因素。本文以在校大學生作為調查對象,采用隨機分層抽樣的方法,對大學一年級到四年級的學生進行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性別在孤獨感、親社會行為、家庭教養方式上并不存在差異;不同的家庭教養方式在大學生的孤獨感、親社會行為上存在顯著性差異;父母的文化程度會影響其教育理念,進而影響大學生的親社會行為、孤獨感;通過父母教養方式、親社會行為,能夠準確預測大學生的孤獨感。進而可知,性別消解與群體再制是三者互構的機

    教育文化論壇 2020年3期2020-05-26

  • 大學生微信使用強度與孤獨感的關系研究
    編人口學問卷、孤獨感量表(UCLA)、微信使用強度量表,對廣東某醫科院校400名在校生進行了調查,考察了大學生微信使用行為、孤獨感情況,以及這兩者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微信使用強度在不同性別、專業維度上差異顯著;孤獨感在情感狀態、生源地維度上差異顯著;微信使用強度與孤獨感存在顯著負相關,微信使用強度越高,孤獨感越低。該研究為大學生微信使用強度和孤獨感關聯研究提供了實證依據。關鍵詞:大學生;微信;使用強度;孤獨感中圖分類號:G642.0? ? ?文獻標志碼:

    教育教學論壇 2020年16期2020-05-14

  • 鑒賞日本美食影視劇中的孤獨感
    美食影視劇中的孤獨感愈演愈烈。本文嘗試運用解構分析的手法,探究這些影視劇是怎樣從角色塑造、美食元素、語言風格、畫面構建和影視主題五個方面向觀眾傳達孤獨感,以及這種孤獨感背后深層的社會、經濟、文化根源?!娟P鍵詞】日本;美食影視劇;孤獨感;一人食繼《孤獨的美食家》后,又火了一部“一人食”日本美食劇《絕味之路》。這部劇講述的是一位人到中年的上班族須田民生,每到周五下班,便會一個人開車展開一段周末的短途旅行,途中尋找處在“滅絕邊緣”的被忽略的美食的故事。劇情精巧簡

    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 2020年4期2020-05-06

  • 青少年孤獨感的影響因素論述
    林國耀摘 要:孤獨感是一種易發的不良情緒。近幾年,孤獨感的研究從老年人漸漸往年輕人的方向轉移,青少年時期是孤獨感的易發時期,對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重要的影響。本文從不同的理論視角探討孤獨感的影響因素。關鍵詞:青少年;孤獨感;影響因素一、引言孤獨感指對個人對其社交網絡的實際和期望的滿意程度以及兩者之間潛在差異的實質性評估[1],即由于對社交網絡的實際滿意度和期望滿意度之間的存在差異,而引起的一種非常痛苦的情緒體驗,并且與感知到的人際間缺乏親密感有關。雖然孤獨感

    青年時代 2020年1期2020-04-17

  • 初中流動兒童生活事件、心理彈性與孤獨感的調查研究
    件、心理彈性及孤獨感情況。方法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某校的120例初中流動兒童作為觀察組,另選取同期的120例初中本地兒童作為對照組。觀察兩組兒童的生活事件、心理彈性、孤獨感評分,并比較不同年級流動兒童的心理彈性評分。結果 觀察組兒童的生活事件各項評分及總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關鍵詞]初中;流動兒童;生活事件;心理彈性;孤獨感[中圖分類號] R473.6?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中國當代醫藥 2020年3期2020-04-03

  • 男性在押服刑人員社會支持與負性情緒的關系: 孤獨感的中介作用
    在押服刑人員的孤獨感、社會支持與負性情緒水平進行了施測,并對其關系進行了探究。本研究發現:(1)社會支持與孤獨感呈顯著負相關,與負性情緒呈顯著負相關;(2)孤獨感與負性情緒呈顯著正相關;(3)孤獨感在男性在押服刑人員的社會支持與負性情緒間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關鍵詞?服刑人員;職務犯;社會支持;孤獨感;負性情緒分類號?B842.6DOI:?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0.03.0031?問題提出服刑人員作為社會中的一類特

    心理技術與應用 2020年3期2020-03-07

  • 大學新生適應與人際信任和孤獨感的相關研究
    適應的關系以及孤獨感與新生適應的關系。方法:采用人際信任、孤獨感與新生適應的關系量表,隨機抽取了350名大一新生進行調查。結果:①大學新生的孤獨感在性別、城鄉等方面無顯著差異;女性大學生的人際信任得分高于男性大學生,且差異極其顯著(pAbstract: Objectiv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personal trust and freshmen's adaptation, and between lonelines

    價值工程 2020年1期2020-02-14

  • 從《挪威的森林》中的女性形象看村上春樹的孤獨感
    上春樹想表達的孤獨感。關鍵詞:《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樹;孤獨感引言:村上春樹是最有影響力的日本現代作家之一。他二十多年來筆耕不輟,作品風靡世界,吸引了一大批讀者閱讀和討論。村上春樹1979年憑借處女作《且聽風吟》榮獲第22屆群像新人獎,此后又榮獲第21屆谷崎潤一郎獎、第47屆讀賣文學獎。他的作品不僅在日本大放異彩,而且還被翻譯成英語、中文、韓語、德語等多國語言在外國發行,吸引一大批忠實讀者?!杜餐纳帧纷鳛榇迳洗簶涞拇碜?,截止到1996年銷量已超700

    神州·下旬刊 2020年1期2020-02-12

  • 小學生心理虐待和忽視對孤獨感的影響:情緒調節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待和忽視狀況對孤獨感的影響以及情緒調節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鄧云龍等編制的兒童心理虐待和忽視量表(CPNAS)、Asher等編制的兒童孤獨感量表(CLS)以及文書峰等修訂的情緒調節自我效能感量表,對山西省臨汾市和某農村聯校小學600名小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表明:1.兒童孤獨感與兒童心理虐待和忽視之間呈顯著正相關;2.兒童孤獨感與情緒調節自我效能感呈顯著負相關;3.情緒調節自我效能感在小學生心理虐待和忽視對孤獨感的影響中,有部分中介作用。結論:兒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1期2020-02-10

  • 老年人互聯網使用與其社交孤獨感關系探究
    常生活中的社交孤獨感及其互聯網使用。從問卷數據分析結果和訪談獲取信息中,本研究有以下主要發現:1)與日常生活中相比,老年人的互聯網使用能力對其在疫情隔離期中體會到的社交孤獨感影響更大;2)在各種互聯網使用功能中,以微信為代表的社交功能對老年人的社交孤獨感影響最明顯;3)與子女關系或許是影響老年人社交孤獨感的重要因素。關鍵詞 老年人;互聯網使用;孤獨感;新冠肺炎;疫情隔離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20)20-0039

    新媒體研究 2020年20期2020-02-09

  • 人本主義視角下留守兒童孤獨感的分析
    對農村留守兒童孤獨感的已有文獻進行編碼及處理分析研究,根據馬斯洛、羅杰斯等人為代表人物的人本主義理論,將農村留守兒童孤獨感的表現分為自我孤離和人際孤獨兩類,其中人際孤獨涉及到家庭、同輩群體和學校各個層面。并從學校社會工作等介入途徑,探討舒緩甚至消除農村留守兒童孤獨感的具體介入方法,使農村留守兒童能夠健康地成長以及更好地融入社會。關鍵詞:留守兒童;孤獨感;人本主義;學校社會工作一、引言在我國現代化進程中,區域發展呈現出一種不平衡的狀態,特別是城鄉差距越來越顯

    中國集體經濟 2020年2期2020-02-04

  • 農村留守兒童孤獨的成因及對策
    心理問題,其中孤獨感較最有代表性。通過對農村留守兒童進行研究,針對其孤獨感進行分析。農村留守兒童孤獨感是家庭、教師、學校三方面共同影響下所導致的心理問題,理應從這三個角度出發提出相應對策,以期進一步緩解留守兒童孤獨感。關鍵詞:留守兒童 孤獨感 農村 原因 對策中圖分類號:B8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22—0043—02中國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催生了“民工潮”這一現象。這一現象帶來了很多社會問題。而這些

    現代交際 2019年22期2019-12-25

  • 以園藝療法介入城市高齡空巢老年人的孤獨感研究
    體,以達到緩解孤獨感的療愈效果。運用園藝療法改變消極的自我認知,提升老年人的自我效能感;通過開展四節園藝療法的小組活動,運用小組動力,擴大老年人的交往范圍及頻次,建立或增強其社會支持網絡;同時在活動中低齡老人志愿者與高齡空巢老人形成結對幫扶,協助高齡老年人參加園藝治療活動;社工在活動中傾聽高齡空巢老年人的訴求,并進行心理慰藉,共同促進高齡空巢老年人的積極老化。并由此發現園藝療法應用在解決城市高齡空巢老年人孤獨感的可行性與適用性,希望對這一新型療法的本土化應

    青年時代 2019年31期2019-12-24

  • 成年人手機依賴與孤獨感關系研究
    手機依賴行為與孤獨感之間的關系,以期為預防與治療手機成癮提供可靠依據。方法:本研究以18歲以上成年人為主要研究對象,借助手機成癮量表、UCLA孤獨量表收集數據,研究手機成癮對孤獨感是否有影響。 結果:手機成癮的低效因子與孤獨感呈顯著正相關(p關鍵詞:成年人;手機依賴;孤獨感1 緒論1.1 社會背景社會經濟飛速發展至如今的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兩個百年目標的關鍵之際,人工智能化趨勢勢在必行,各類電子產品也迅速滲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應用最廣泛、最頻

    卷宗 2019年32期2019-12-13

  • “互聯網+”在地化:教學共同體對留守兒童孤獨感改善的研究
    重要,也是影響孤獨感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闡釋了“互聯網+”在地化教學共同體的含義、特征,及其對留守兒童提供的智力和情感兩個維度的社會支持。在湖北省崇陽縣6個鄉鎮、16所鄉村學校進行了隨機抽樣,完成了留守兒童孤獨感測量和基于事件的師生訪談,檢驗了在地化的城鄉共同體所提供的智力支持和情感支持對改善教學點留守兒童孤獨感的效果。結果表明,實驗校各年級留守兒童的孤獨感量表得分均顯著低于非實驗校,且在孤獨體驗、社交能力評價和同伴支持三個維度上均呈現顯著差異,說明基于“

    電化教育研究 2019年10期2019-11-12

  • 關于農村留守學生孤獨感的干預措施
    上更容易感受到孤獨感,進而為他們的心理健康成長埋下了隱患。本文首先對農村留守學生孤獨感進行了簡單概述,隨后對其產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農村留守學生孤獨感的干預措施,以供參考?!娟P鍵詞】農村教育;留守學生;孤獨感;干預措施【中圖分類號】G6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9-00-01留守學生是我國大規模人口流動過程中出現的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主要是指因父母一方或雙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鄉,并需要其他人照顧,年齡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年19期2019-11-11

  • 大學生孤獨感與自殺態度的關系研究
    鍵詞 大學生 孤獨感 自殺態度基金項目:山東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項目(思想政治教育專項):《大學生常見的異常心理問題及干預研究》。(J17ZZ23)。作者簡介:宋婧杰,山東中醫藥大學學生工作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朱文慧、王雪竹,山東中醫藥大學。中圖分類號:G64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法制與社會 2019年30期2019-11-05

  • 大學生偶像崇拜與孤獨感的關系
    狀、偶像崇拜與孤獨感和社會適應的關系。采用問卷調查法,收集了來自甘肅、湖南、四川等地的大學生關于偶像崇拜的資料,對收集的數據運用SPSS 23.0進行統計分析。形成如下結論,首先,相較于男大學生,女大學生偶像的非理性崇拜水平更高。且不同性別大學生在偶像的類別上具有顯著差異。其次,相較于非獨生子女而言,獨生子女對于偶像的非理性崇拜水平更高,孤獨感水平也更高。其次,相較于非理性崇拜的大學生而言,理性崇拜的大學生的社會適應水平更高。再次,非理性偶像崇拜水平與社會

    現代交際 2019年14期2019-10-22

  • 高中生自尊、社交焦慮和孤獨感的關系探索
    尊與社交焦慮、孤獨感之間的相互關系,為做好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指導工作提供幫助。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社交焦慮量表和UCLA孤獨感量表對北京市102名高中生進行測量,并使用SPSS進行數據T檢驗、方差分析、相關分析和中介模型檢驗等。結果發現:(1)高中生自尊與社交焦慮、孤獨感分別呈負相關,高中生社交焦慮和孤獨感呈正相關;(2)高中生社交焦慮在自尊和孤獨感間起中介作用。關鍵詞:自尊;社交焦慮;孤獨感;高中生中圖分類號:F24 文獻標識碼:Adoi:10.

    現代商貿工業 2019年25期2019-10-06

  • 從人物塑造上看《挪威的森林》中的孤獨感
    人身上都帶有的孤獨感。而這種隱藏在每個青年心中的孤獨感正是由于日本當時的社會環境所造成的。在本篇論文將從作品的人物塑造這個方面來探究文本中的孤獨感。關鍵詞:《挪威的森林》;孤獨感;作品分析一、直子-沉迷過去且自我封閉小說女主人公之一的直子在男朋友木月自殺之后,她一直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因為她覺得是自己的“不正?!敝率鼓驹逻x擇了自殺,她選擇把自己封閉起來,與周圍的一切隔絕開來,不僅拒絕主動去接觸與了解外部世界,同時還拒絕別人來了解她的內心世界直子在遇到渡邊后,

    藝術大觀 2019年13期2019-09-2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