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煤礦安全技術管理 提高企業安全管理水平

2008-05-31 08:25鄭明杰
總裁 2008年12期
關鍵詞:技術管理安全生產積極性

鄭明杰

(鄭州煤電股份有限公司告成煤礦,河南@登封@452477)

摘要:技術管理具有超前性、規劃性和指導性的特點。主要闡述了技術管理是煤礦安全管理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完善煤礦生產作業規程的核心;是排查煤礦事故隱患的有效手段。只有依靠科技進步,調動和發揮工程技術人員的積極性,才是建立技術管理的有效保證。因此,加強技術管理工作,提高技術管理水平,改善煤礦安全技術面貌,對煤礦安全生產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技術管理;安全生產;積極性;有效保證

1煤礦安全管理時刻存在于煤礦生產管理工作之中

煤礦安全管理時刻貫穿于煤礦生產活動的全過程。涉及到煤礦生產的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而煤礦生產的過程十分復雜,環節眾多,要做到安全生產,就必須綜合地運用多種生產技術和管理技術。

2技術管理是制定合理的開拓開采設計方案和完善的《作業規程》的核心

《作業規程》是實施開拓開采方案的基礎文件,具有指導性、規范性和強制性。它規定了操作中的具體做法,是技術管理的具體體現。它的內容除了對系統和工藝要求、質量標準、勞動組織有詳細明確的說明以外,還有應針對性很強的安全技術措施。如果地質條件和工程內容發生變化時,還應及時制定補充措施。目前,在《作業規程》的編寫、審批、貫徹、執行方面,存在著以下幾方面的問題值得重視。

(1)有的《作業規程》寫得較為籠統,欠具體化。例如《煤礦安全規程》要求采掘工作面禁止空頂作業,在《作業規程》中也照寫禁止空頂作業,現場條件需要工人進入無支護區進行臨時支護怎么辦?在臨時支護沒有完成前,工人在無支護區作業算不算空頂作業?

(2)有的單位為了怕承擔事故責任,便將《作業規程》寫得面面俱到,把一些沒有實際內容根本無一點針對性的東西統統羅列進去,甚至原封不動地把《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的內容也抄了進去。而且每發生一次事故,增加一些內容。這樣發展下去《作業規程》會成什么樣子?但對此作法似乎是誰也沒有理由反對或改變。

(3)在編寫《作業規程》時安全系數多大比較合適是值得研究的,安全系數過小,會出現工人按《作業規程》作業也可能發生事故;若安全系數過大,不僅會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而且易使工人產生錯覺,甚至認為不按要求做也不會發生事故。久而久之,造成工作上習慣性違章,同樣會發生事故。造成這些問題的產生,除了一部分人的不負責外,在編制《作業規程》時,技術管理的不規范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因此,要使《作業規程》更合理、更科學,就必須加強技術管理工作。

3技術管理是排查治理煤礦事故隱患的有效手段

在地下開采的煤礦中,客觀上存在著水、火、瓦斯、粉塵、頂板等危害因素,在生產過程中采、掘、機、運、通等工序和環節配合不當就會釀成故障或事故,嚴重危及職工的安全。不論何種條件的煤礦,均存在著不安全的因素,只是程度的不同而已。只有通過不斷排查事故隱患,全面認識本單位存在的問題及其嚴重程度,明確安全上的工作要點,有針對性地采取治理措施,安排治理隱患工程,才能為預防事故奠定基礎。隱患與事故密切相關,預防事故的重點,就是消滅隱患。按隱患存在的性質和狀態可分為:重大隱患和一般隱患、長期性隱患和短期性隱患。有可能引發重大事故的隱患列為重大隱患,要重點治理。其它隱患列為一般隱患,一般隱患是動態的,暫時影響較小,但是,如果重視不夠,治理不及時、不徹底,也可能上升為重大隱患直至造成事故。開采有瓦斯、煤塵、水患、自然發火和頂板問題的礦井自然是長期性隱患,這些隱患將伴隨礦井開采的始終。對長期性隱患要加強基礎工作,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完善監測手段,實施防治措施和工程來加以治理,使其不出現危險狀態。瓦斯濃度的異常和超限,井下出現CO,采掘工作面接近含水層,采煤工作面初次來壓和周期來壓以及過斷層和老空等屬于短期性隱患。對這類隱患應明確責任,加強治理措施,使其盡快消除或安全通過。短期性隱患應作為現場排查治理的重點。在排查事故隱患時,要依靠技術手段對地質條件、生產環節、開采狀況等進行全面具體的分析,不僅要有定性分析,還要盡可能做到定量分析,根據理論分析和實踐經驗探討隱患與事故的關聯度。這樣,才能得出準確、科學的依據,并制訂出切實可行的措施,把事故消滅在萌芽之中,確保煤礦安全生產。

4推廣新技術是實現煤礦安全生產的最大動力

煤礦安全狀況不佳,除了受制于地質和開采的特殊條件以外,還與裝備和工藝落后,安全技術管理人員素質和煤礦職工的綜合素質等有很大關系。要實現煤礦安全的根本好轉,必須依靠科技進步,改進采煤方法,大力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提高煤礦職工的綜合素質,盡量降低勞動強度,努力改善井下工作環境,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的發生,使煤礦取得最佳經濟效益。例如:在過去認為不能使用機械化采煤的煤層中發展采煤機械化;在特殊條件下采用錨噴支護;在含水沖積層下不斷提高開采上限;在沖擊地壓煤層中實現安全開采等都有安全問題需要解決。將上述諸多問題歸納起來有兩條:一是原有的部分做法和經驗不能使用了,必須重新探索方法和總結新經驗;二是有些要突破原有的規定,即所謂“突破禁區”,在技術上有很大風險。在技術工作中不敢創新是不對的,但對創新工作采取簡單從事不顧及安全后果的做法更是不可取的。正確的做法是慎重對待創新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積極穩妥地開展工作,循序漸進地進行試驗。鑒于煤礦基礎理論知識較薄弱,試驗和測試手段欠缺,信息資料不足的狀況,提倡煤礦與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合作,搞好產、學、研結合,開展技術攻關,使科研成果盡快在現場推廣使用,以促進煤礦安全生產。

5建立和完善技術管理體系

技術管理同樣應堅持以人為本。為了適應安全生產的需要,必須進一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從組織上充實技術管理人員,調動工程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當前,部分煤礦經濟效益較差,甚至不能按時發放工資,影響了職工的生產積極性,造成一些工程技術人員離開煤礦向行業外流動。其次,技術工作責任較大,而得到的待遇偏低,也影響了一部分工程技術人員的積極性,致使有些工程技術人員產生“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思想,不能主動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三是技術創新機制和激勵機制尚不完善,甚至存在干好干差一個樣情形,因而使廣大職工包括工程技術人員缺乏技術創新的熱情。這些問題若能得到較好的解決,使廣大煤礦職工熱愛礦山,在工作中積極主動,千方百計開展技術創新活動,不斷改進生產技術和安全技術,則肯定會對安全生產作出較大貢獻。煤礦安全生產的大量事實已經說明,加強對生產技術的領導,明確職責分工,建立以總工程師(技術負責人)為首的技術責任制的技術管理體系是十分必要的。沒有一套有效的技術管理機制,沒有一個完善的技術管理機構,技術管理就必然帶有隨意性、盲目性,也必然給煤礦安全生產帶來隱患。

結語:在煤礦安全管理體制和安全監察體制改革的新形勢下,要實現煤礦安全生產的根本好轉,穩定煤礦安全生產的良好局面,必須大力加強安全技術管理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促進煤礦安全生產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英,米曉紅.基于不完全信息博弈理論的地方煤礦安全監管的博弈分析[J].工業安全與環保,2007,(12).

[2]@王凱全,應惠亞.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的博弈分析[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07,(4).

[3]@孫仕敏,王砥.中國煤礦安全生產對策研究[J].煤炭企業管理,2006,(7).

猜你喜歡
技術管理安全生產積極性
激發興趣,走出誤區
水利工程施工項目中的成本控制及其管理技術
巧創情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如何調動高校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技術管理在化妝品研發中的應用探析
闡述公路橋梁施工工藝及技術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