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品德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2009-01-18 06:00毛美勛
現代教育教學導刊 2009年3期
關鍵詞:思想品德培養創新

毛美勛

【摘 要】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創新已成為一個民族興衰存亡的關鍵,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的展開,傳統的思想品德課教學正面臨著一場前所未有的革命,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擺在每一位政治課教師面前的首要任務。政治課教學中究竟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 創新 培養 思想品德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江澤民在《慶祝北京師范大學建校一百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要繼續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不斷培養大批合格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不斷造就大批具有豐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不斷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歷史任務。要完成這一歷史任務,必須不斷推進教育創新?!倍皇兰o是知識經濟時代,各國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創新已成為一個民族興衰存亡的關鍵。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的全面展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社會實踐能力已成為素質教育的核心。傳統的思想品德課教學正面臨著一場前所未有的革命,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擺在每一位政治課教師面前的首要任務。政治課教學中究竟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我談談自己的看法。

1 轉換師生關系,激發學生創新熱情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培養創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前提。傳統的師生關系是一種倡導師道尊嚴的不平等的關系,教師是教學活動的控制者、組織者、制定者和評判者,是知識的化身和權威,所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是主動者、支配者。而學生是來向老師求學的,理所應當聽老師的話,服從老師的安排,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只能是消極、被動的學習者和服從者。尤其在一些思想政治課上,教師高高在上,照本宣科,滿堂灌,脫離學生實際,學生當然不喜歡,學習的積極性降低。這樣教,怎么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而新課改基于對課堂與教學一體化的認識,提出新課程需要相應的新的教學觀,強調師生的互動關系,倡導主動的多樣的學習方式,師生之間是一種平等的關系,塑造師生之間多種多樣、多層面、多角度的溝通情景和溝通關系。學生的思想、意志、情感和行為方式應該得到同樣的尊重,應給予學生足夠的展示自己才華,表達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機會。在教學中,學生不再是消極、被動的學習者和服從者,而是積極、主動的求知者。這樣,學生的創新能力也就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培養。教師應本著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原則,樹立師生平等觀念,注意與學生進行情感交融,才能創造一種平等、尊重、和諧、發展的師生關系,營造一個民主、活潑的課堂氛圍。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開拓學生思維,把課堂變成實現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心的素質教育的主陣地。

2 巧設疑問,鼓勵參與,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正是問題激發我們去學習,去發展知識,去觀察,去實踐”哲學家波普爾認為,學貴生疑。教學過程本身就是一個設疑、質疑、解疑的過程。教師在課前要認真研究教材,把握學生精心設計問題,才能在課堂上提出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來,所提問題應能與生活實踐相聯系,令人深思,給人啟迪,能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要有思考價值的。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愛因斯坦說:“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遠是獨立思考和判斷的總體能力的培養,而不是獲取特定的知識”。萬有引力的發現,重力加速度理論的產生,雜交水稻的培育成功,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提出等等,所有這些,無不是對既有觀念的質疑而獲得成功的。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巧妙設計疑問,讓學生討論,激勵學生質疑,積極引導學生去探索學習。教師也要積極參與到討論中去,以指導者、組織者、參與者、研究者的角色進行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大膽探索,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在討論過程中,及時鼓勵,及時引導。使學生創造思維的敏銳性、發散性、聚合性、發現性和創新性等要素都得到有效的訓練。

3 改變學習方式,激發學生求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傳統的學習方式過分突出和強調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貶低發現和探究,從而在實踐中導致了對學生認識過程的極端處理,把學生學習書本知識變成僅僅是直接傳授書本知識,學生學習成了純粹被動接受、記憶的過程。這種學習窒息人的思維和智力,摧殘人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轉變學習方式就是要改變這種方式,把學習過程中的發現、探索、研究等認識活動突顯出來,使學習過程更多的成為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新課程改革,要求注重培養學生的批評意識和懷疑意識,鼓勵學生對書本的質疑和對教師的超越,贊賞學生獨特化與個性化的理解和表達。這就要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對學生的好奇和求異加以引導和鼓勵。沒有求異就沒有創造,求異往往成為創造的開始。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的求異,讓學生知道沒有絕對的真理,不要盲目崇拜什么專家,要敢于對權威、對理論、對教材、對教師、對學校提出質疑,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提出自己的設想,引導學生去探索、去質疑、去創新,從而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例如:在教學“一分為二”觀點時,一個學生突然提出:“要求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對此怎么‘一分為二?”這是個發散思維的火花,我讓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對這個求異思維的進一步討論中,拓寬了學生的思維。又如:在教學“內外因辨證關系”時,我引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成語,并結合“孟母三遷”的故事來加以論證,把這說成“真理”。很快,學生中就有人提出了“近朱者不一定紅,近墨者不一定黑”的觀點,并說出了自己的理由,我對此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勵。

4 堅定不移地貫徹理論聯系實際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中學思想政治課的性質、特點決定了理論聯系實際是教學中的基本原則,它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決定著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方向和質量,其他教學原則都是理論聯系實際原則的補充和具體化。因此讓學生把書本上的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并能舉一反三,也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總之作為教師要培養出符合時代,能擔當起民族復興偉大重任的創新人才任重而道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十年磨劍的苦工和對教育的忠誠。

猜你喜歡
思想品德培養創新
選擇
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復習課探析
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復習課探析
高中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淺析新形勢下航空計量人才培養
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策略研究
創新人才培養理論研究現狀及未來研究方向
淺談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