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兒疾病篩查采血方法的改進與體會

2009-03-24 04:31徐菊英
醫學與護理 2009年2期
關鍵詞:新生兒

徐菊英

關鍵詞采血方法;疾病篩查;新生兒

新生兒疾病篩查是指對一些代謝性、內分泌性疾病,在新生兒期癥狀未出現前,通過實驗篩查出來,并得到及時治療,以防止不可逆的機體的組織器官的損傷,從而減少殘疾人,降低小兒的病死率,對提高人口素質具有重大現實意義[1]。采集新生兒足跟血主要用于篩查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CH)和苯丙酮尿癥(PKU)等先天性遺傳代謝疾病,以便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標本要求采集2個直徑≥8mm的血斑。在篩查過程中,采集血標本是重要環節,在臨床上常因采血量不足或采血困難而反復針刺,既增加了新生兒皮膚的損傷,也增加了醫院財力及護理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為提高采血成功率,我科選擇了新生兒足底定位斜刺采血法,代替常規新生兒足底定位直刺及右手握緊小腿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08年1至6月在我科出生的新生兒400例,均系足月新生兒,無其他合并癥,平均體重3300g,能正常哺乳6次以上的新生兒為檢測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200例和對照組200例。

1.2采血時間

新生兒出生72h后,7天之內,并充分哺乳。若在哺乳前無蛋白質負荷的情況下采血,會出現PKU篩查的假陽性,72h后血樣可避免生理性促甲狀腺素(TSH)上升,并可防止TSH上升延遲患兒的假陰性。

1.3采用方法

觀察組采用足底定位斜刺采血法。新生兒沐浴后,將新生兒平臥,操作者左手握住新生兒左足,暴露足底,右手輕輕按摩采血部位,使其自然充血。用75%酒精棉簽消毒待干,右手持采血針沿新生兒足踝外側向足底外側緣做垂直線,此線與足底外側緣交界為采血點,沿此點進針,針頭與皮膚呈40°~45°斜刺進針,深度0.5~1.5mm,不要用力擠壓,血液很快涌出聚成血珠,使血自然滲透至濾紙背面,血斑標本合格。對照組采用足底定位直刺及右手握緊小腿法。新生兒沐浴后,將新生兒平臥,左手握住新生兒右足,暴露足底,右手輕輕按摩采血部位,使其自然充血,用75%酒精棉簽消毒待干,右手持采血針沿新生兒外側足踝向足底外側緣做垂直線,此線與足底外側緣交界處為采血點,沿此點垂直進針,深度約2~3mm。右手握緊同側小腿,用力適度,間歇性放松,且呈離心式按摩小腿,使血液流向足部,左手大拇指在穿刺點上方輕輕擠壓,使血液涌出聚成血珠,自然滲透至濾紙背面,血斑標本基本合格。

2結果

2.1一針成功率

觀察組采用足底定位斜刺法,一針采血,血量滲透均勻,血斑直徑≥8mm,本法200例,一針成功196例,成功率98%。對照組采用足底定位直刺及右手握緊小腿法,一針采血,本法200例,一針成功168例,成功率84%。

2.2穿刺點止血時間

觀察組采血后用消毒干棉簽輕壓取血部位使其止血,本法平均(13±0.5)s。對照組采血后用消毒干棉簽輕壓取血部位使其止血,本法平均(13±0.8)s。

3體會

3.1一針成功率高

足底定位斜刺采血法,斜刺進針的部位為足底淺靜脈收集足皮靜脈網,匯入足背外側緣靜脈處[2]。穿刺點為淺靜脈匯聚點,血量豐富,出血快,對濾紙片滲透好,滲透均勻,又由于皮膚由表皮、真皮和皮下脂肪層組成,常規“直刺法”易入皮過深,針頭易到達皮下脂肪層,此層血管相對較少,血流欠豐富,用力擠壓易擠出脂肪顆粒,是導致采血失敗的主要原因。

3.2操作簡便易行,效率高

足底定位斜刺采血法不采取任何輔助工具,定位準確有效,避免了針刺過深及反復穿刺,大大縮短了采血時間,提高了護理工作效率。

3.3對新生兒及家屬的影響

足底定位斜刺采血法有效地降低了因血量少而反復用力擠壓所致新生兒長時間哭鬧及家屬緊張心理,同時穿刺后止血時間并不延長,降低了新生兒痛苦,家屬易于接受。而且增加了家長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提高了家長對護士的信任度。

綜上所述,在兩組新生兒一般情況一致的情況下,通過觀察比較,定位斜刺采血法位置精確,效果更好,值得在臨床產科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袁志芳、張衛紅、王育舟,等. 采血部位及血樣干燥時間對新生兒疾病篩查結果的影響[J]. 中華護理雜志, 2000, 35(4): 225.

[2] 張朝佑.人體解剖學,第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9-16.

猜你喜歡
新生兒
非新生兒破傷風的治療進展
臍靜脈置管在危重新生兒救治中的應用
防城港市2016—2021年新生兒死亡原因分析
新生兒需要睡枕頭嗎?
新生兒撫觸的臨床意義
這幾招教你有效預防新生兒吐奶
新生兒出生后該怎樣進行護理?
新生兒早期保健
新生兒窒息分為哪幾種
新生兒血小板減少癥的相關因素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