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營造和諧課堂,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2009-03-25 07:20陳允英
中國校外教育(中旬) 2009年12期
關鍵詞:和諧課堂語文素養學生

陳允英

[摘要] 語文素養對學生學習其他學科和全面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渠道。我們可以從體驗感悟、語言積累、閱讀背誦等方面來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和諧發展。

[關鍵詞] 和諧課堂 學生 語文素養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生發展的基礎?!庇纱丝梢?語文素養對學生學習其他學科和全面發展起著多么重要的作用。

和諧課堂是以促進學生基本素質全面充分發展為目標,使教育教學活動的綜合教育影響力與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和發展需要在和諧基礎上產生共振,進而促進學生個體的發展達到最佳狀態,最大限度地發揮教育教學活動的效益的課堂。和諧的課堂的核心特征是融洽的師生關系。在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學生的思維處于積極的狀態,情緒是高漲的,思維是活躍的。學生在和諧的課堂中,才能獲得全面的發展。

一、在課堂教學中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課堂教學應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渠道。我們可以從體驗感悟、語言積累、閱讀背誦等方面來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和諧發展。

在體驗感悟中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教學要以生活為本,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審美、情感體驗,激發和指導學生主動感受,主動體驗,樂于交流。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也要防止用集體討論代替個人閱讀,或遠離文本進行過度發揮?!?/p>

因此,我們應在教學中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獨特感受與理解,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情感積累和知識積累,通過“類比”,用“心”體驗文本中的情感與思想,啟發學生設身處地地思考,主動體驗,產生共鳴,并在激情朗讀的基礎上分角色朗讀,進入角色,在心靈上受到震撼、蕩滌;啟發學生運用聯想思維,向同桌或在小組內說出自己生活與作品描述相類似的經歷感受,相互交流,展開討論,談出自己對文本的不同認識、看法,或對文本得空白處進行補充、拓展、續寫等。同時,要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能明辨是非、善與惡、美與丑,有正確的價值取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繼承現代人類文明成果,在與文本的對話中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良好的個性、樂觀向上的心態和健全的人格。

語言積累是培養語文素養的基礎。學生要形成基本的語文素養必須積累一定量的字、詞、句、段、篇,即是要牢固地掌握常見的三四千個漢字,作到能正確讀寫,了解其含義;掌握較豐富的詞匯;學會用不同的句式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還要積累大量的名言、格言、警句以及諺語;背誦相當數量的經典詩文。我們要教會學生積累語言,并在積累語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感悟體驗漢語所負載的人文內涵,積淀豐厚的人類文化,以形成基本的語文素養。

在閱讀背誦中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自古以來,人們都強調誦讀的重要性,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誦讀是我國傳統語文教學的重要方法,他造就了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無數的文人墨客與文學大師。所以說誦讀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方法,我們應加強對學生的課內外閱讀指導,采取多種方式多種渠道讓學生閱讀、背誦大量典范的語言材料來形成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默讀與朗讀、帶著問題讀,展開想象讀,創設情境讀,分角色讀等;讀教材,讀報紙雜志,讀詩歌,讀散文,讀寓言,讀童話等。我們要教給學生閱讀背誦的方法,如一般的內容可用略讀、瀏覽的方法閱讀,重要的地方一定要精讀,達到使其文好像出自吾之口,使其義好像出自吾之心的程度;做讀書筆記的方法;掌握記憶的方法,學會理解記憶,如朗讀記憶,默讀記憶,抄寫記憶,聽讀記憶,識記后回憶等。

二、在生活中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和諧發展

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我們應指導學生走出教材,走出課堂,在社會實踐中積累運用語文,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從而形成語文素養。

指導學生將課內外語文活動結合起來。如可以引導學生圍繞語文文本內容去收集相關信息資料,通過閱覽室、網絡或圖書館查閱資料、調查研究等方法收集語文本內容相關的材料。這樣既可以通過收集的信息幫助理解文本的內容,又擴大了知識面,同時收集材料的過程也是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能力和學習方法進行判斷取舍的過程,是一個實踐和提高的過程。

指導學生學會在生活中積累。要引導學生在自己周圍,如電視、廣播、家庭、鄰居、公共場所、旅游、社會活動等與人們交往中積累運用語文。要求學生把自己認為有用的內容及時的不拘形式的記錄下來,如精美的廣告用語、經典的電視劇中規范的語言材料、諺語、歇后語等。引導學生盡可能多地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如到工廠、農村、市場、商場、醫院、法院、紀念館、博物館等各種場所去參觀、訪問、調查,學會觀察生活,學會與人交往,豐富生活閱歷,積累感性經驗,了解社會,認識社會,在各種社會活動中形成和發展語文素養。

指導學生聯系生活運用語文。如設計班級活動串詞,為學校藝術節、科技節、聯歡會設計廣告語和海報,在學校運動會上當小記者,在三八節、母親節與親人交流談心,為美化市容寫建議書等等。又如,模擬法庭辯論、市場交易的討價還價,舉辦小型的演講會、辯論會,學寫導游解說詞等。

三、在實踐活動中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語文學科的綜合性決定了語文素養內涵的豐富性。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我們較重視語文知識的傳授、語文能力的培養、語言的積累,而容易忽視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學習習慣、良好個性、健全人格等語文素養的培養;重視書面習作訓練,忽視口語交際訓練;重視語文知識的學習,忽視綜合性學習。

鑒于此,為了促進學生語文素養各要素全面和諧地發展,我們應加強對學生語文素養薄弱方面的培養。加強學法指導,如讀書的方法、誦記的方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預習、復習方法等。強化學習習慣的培養,如觀察、思考習慣,提問、答問習慣,工整書寫習慣,勤于積累、練筆習慣等。重視口語交際的教學,認真策劃、組織上好交際課;在日常課堂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提問答問的口語表達訓練;經常布置口語交際作業,如在節假日給親戚朋友打電話問候或詢問情況,設計一定主題與成人進行口語交際等。著力塑造學生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如培養學生豁達大度、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有百折不撓的堅韌毅力,學會合作,學會與他人相處;自尊、自信、自立、自強,具有文明的談吐舉止,高尚的道德風尚,豐富的文化涵養。

總之,語文是綜合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我們要盡量多地學生創造運用語文、進行語文實踐的情境,在和諧愉快的課堂教學中,在寬廣的生活領域中,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讓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和提升。

猜你喜歡
和諧課堂語文素養學生
學生寫話
和諧的課堂應充盈學生的聲音
新課改下中職校和諧教學課堂的構建
如何營造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氛圍
時事資源讓高中語文課堂錦上添花
開放教學,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