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英語教學的課堂活動

2009-04-21 03:59李小潔
當代學術論壇 2009年2期
關鍵詞:教師應語言英語

李小潔 陳 瑩

摘要:英語課堂活動教學是一種以語言功能項目為綱,著重培養交際能力的教學方法,為了培養學生語言應用能力,能貼切得體的用英語交流信息,通過完善“以學生為中心”的主題教學模式,在設計課堂活動是既要考慮語言因素。也要考慮智力和情感因素,并通過設計活躍的、新鮮的、能調動學生積極性的課堂活動,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對英語語言的應用能力。本文從大班英語教學的實際出發,探討大班英語教學中的課堂活動。

關鍵詞:大學英語;課堂活動

我國近千所高校擴大招生以來,英語課堂的人數劇增,使大班授課成為英語教學的趨勢。大班英語教學中最明顯的困難是學生人數多,與老師直接交流的機會少,教師普遍對組織學生活動感到束手無策,怕影響教學進度與教學質量。學生普遍反映在大班中學習比較被動,要求增加課堂的討論與活動。那么,如何加強師生交流與配合,如何以學生為中心,有效的組織課堂教學,提高學生英語應用的能力,成為我們英語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本文將從以下幾點談一談在英語大班中如何組織課堂活動。

一、傳統大學英語教學模式

傳統教育思想過分重視教育適應社會的價值而忽視教育促進個人發展的價值。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學生往往被當作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個性得不到尊重。久而久之,學生的興趣、愛好得不到充分發揮,習慣于在課堂上充當被動接受的角色。而教師按照應試教育模式去教學,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受到了壓抑。

二、如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激發學生參與意識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首先要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應從兩個方面來體現:一是建立在學生學的基礎上,以此確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方案,展開教學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二是建立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師生關系。在課堂活動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就是在設計、開展活動時,活動主角是學生,教師的主導作用就在于引導學生發揮主體作用。因此,在設計、開展課堂活動時,教師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重視學生的需要與個性特征

心理學認為,認知需要與學習動機,直接影響到學習者進行活動的參與程度。學習動機可以有學習意向、愿望或興趣等多種心理特征,對語言學習起推動、制約作用。學習動機越強烈,學習積極性越高,參與意識就越強烈,學生就會自覺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使課堂教學活動活躍起來。在設計課堂活動時,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水平及材料的難易度,確保課堂活動設計的合理性,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2、有效避免課堂活動中的教育機會不均

課堂活動中的教育交往是發生在課堂教學情境中教師和學生依據一定的教育目標而展開的人際互動的活動過程,是一種公平均等的交往活動。但有學者的研究結果表明,教師對不同學生所采用的行為方式和言語形式都存在明顯的差異。而這種差異往往會導致學生學習動機、學習主動性等各方面的差異。

另外,在師生交互活動中,教師提問的問題和方式往往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參與性。如教師在提問后的等待時間也是一個重要因素。一系列的研究結果表明,等待時間與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成正比,即等待時間加長,回答的質量提高,加入討論的學生人數增加。如果時間過長,學生反而會加重焦慮。

因此,為縮小差異,降低學生的學習焦慮,教師在課堂活動中應循循善誘,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建立理解性的師生關系,這也就要求教師在組織課堂活動中加強與學生的對話與溝通,以協商、對話的形式促進教學的發展。

3、培養學生自主和獨立性

在課堂活動中,學生是主體,是學習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和取得良好學習效果的關鍵。教師在開展課堂活動中應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空間,可根據課堂活動的需要提出或確立初始目標。目標一旦確立,教師便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圍繞初始目標獨立思考,與小組成員交流信息。當然,為了課堂活動的有效開展,為了使學生擺脫過分依賴教師的習慣,學生在課堂外的自主和獨立性也是不可忽視的。具體表現在:教師應鼓勵學生在課堂外通過自主學習對課堂活動的相關內容進行預知,并搜集材料。實踐表明,學生的這種自主學習大大降低了學生在課堂活動中因無話可說或無法表達而產生的焦慮感。同時,強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自動構建自身知識與能力結構的自主性,強調學生的責任感,培養學生學習上的獨立性也正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具體體現。

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該發揮適當的作用。

1、教師應是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者和激發者

心理學認為“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活動的傾向”。這種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聯系起來的,是在物質需要與精神文化需要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人們一旦對從事的工作和學習產生了興趣,也就獲得了工作和學習的動力。教師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有助于活躍課堂和誘發學生興趣。教師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尤其是在語言教學中運用以功能齊全、形式多樣為表現特征的多媒體技術,通過視、聽等手段運用更加生動、逼真的語言和圖像來刺激學習者的感官,激發學習者的興趣,以便于學習者更加準確的理解和掌握所獲得的信息,使學生身臨真實的語言環境,潛移默化的習得語言。

2、教師應是課堂活動的設計者和管理者

在教師精心指導下,為實現一定的教學任務,通過預先的設計與組織,引導啟發學生根據學過得語言材料,進行討論和學習。一方面,討論面向全體學生,不能局限于幾個優秀生,盡可能得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發言的機會,向不同水平的學生提問不同層次的問題,使每個學生的思維處于活躍的狀態;另一方面,討論的內容要有廣度,要盡力拓寬思維,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具體做法是要求每個學生能說清楚一件事。再者,討論的內容難以要適度。學生自由表達思想的時候,不宜過多糾正,因為此時交流是首要目的。教師要允許學生出現錯誤,并在語言的英語過程中,使其逐步地改正錯誤。

3、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的引路人

在傳統的外語教學中,教師的包辦性灌輸教學導致學生在課堂中的地位被動,參與程度不夠,結果學生的學習潛力沒有得到開發。他們的認知發展、認知風格以及學習策略等方面均被忽視。大學英語教師在課堂上不但要注重對單詞、短語及句子的獨立解釋,注重對學生語音、語調、詞匯量的培訓,還要重視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利用語篇教學,培養學生在語篇水平上進行交際的能力。

4、教師應是創新思維的培養者

教育的核心在于培養和發展學習者的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在素質教育的實施中,外語教師應精心誘導啟發,培養學生成為自我教育的主體。與此同時,教學活動應鼓勵學生對所學的指示積極反思,敢于評論,敢于探索,敢于堅持不同見解。學會對某一思想和知識信息展開爭議,對語言的理解和鑒賞至關重要,同時也引導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三、課堂活動設計實例

在設計交互性活動時,不僅要考慮語言因素,也要考慮

心理和社會因素。即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在設計活動時,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水平以及材料的難易程度,確?;顒釉O計的合理性: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如果讓水平較差的同學進行課堂辯論的話,學生一定會消極對待。另外,情感因素直接影響到交互性活動的效果。

《新編大學英語》的顯著特色是“以學生為中心”的主題教學模式,每個單元由四部分組成:準備活動(Prepara-tion);以閱讀為中心的語言活動(Reading-Centered Activi-ties);鞏固與提高(Further Development);翻譯與寫作(Translation and Writing)。這套教材把幾項技能巧妙地融入了課文當中,同時也提供了豐富的交際活動的平臺。但如何把知識的學習和應用有機的結合起來?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筆者作了一些嘗試,下面簡要介紹一些活動方式。

1、詞匯聯想

教師在黑板上寫下foods&drinks,把學生分成四組,進行相關單詞拼寫競賽;請同學們按vegetable,fruit,meat,cereal和drink把寫出的單詞分類并作適當解釋;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介紹自己的飲食習慣。

2、Pair work&group work,兩人對練,通常為兩人一組;小組活動,通常為四植物人一組。教室布置完任務后就開始分組,可由教師指定分組,也可由學生自動分組,小組積極熱烈的討論之后,教師可以有目的的指定幾組站起來陳述他們討論的結果。這種小組討論能在大班的全體成員之間進行最大限度的相互刺激與反映,所有成員都能認真分析、討論、參與,盡管學生人數很多,但每個學生都以主人翁的姿態出現,也能得到應有的效果。

3、Role play,角色扮演,是讓學生以不同的身份對某一話題發表意見,教師不要給學生布置角色,應讓學生自行協商決定角色,保持自己的個性。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形成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同時會激起“假設”,假設我真處于那個位置,那個場景,我該做什么,怎么做才是正確的,怎樣表現自己,都可通過角色扮演得以提高,從而為自己以后走上社會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4、Drama play戲劇表演,教師可設計一個情景或學生合作設計一個場景,都應該與課文內容有關,然后讓學生表演,可即席表演,也可有準備的表演。在表演過程中,學生可使用自己的詞匯,在自己的英語知識范圍內真正表達自己。生動有趣的表演讓臺下的同學自然而然的卷進去,每個人都躍躍欲試,這樣大班的氣氛就活了,用英語進行交際的目的也就達到了。學生在演戲劇的過程中完成了學習英語的任務,學生從表演中得到了很大的樂趣,嘗到了成功的滋味。

5、Debate辯論,老師根據課文內容,提出正反兩個觀點,全班同學可自動分為兩組,分別代表正反兩方,陳述自己的觀點,據理力辯。在辯論中,即是內向寡言的同學也會不甘示弱,每個同學都會積極熱烈的表達自己的觀點。通過辯論,不僅使每個同學的英語知識有了用場,而且使每個學生表達自己真實思想的愿望得以實現,社會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分辨事物能力得以提高。

6、story telling講故事的形式,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對課文中沒有明確說明結局的故事進行延伸。教師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思維設計結尾,采取全班說一個故事的活動,每個學生限說一句,最后一個學生要給故事一個結尾。由于是學生自己創造故事,學生的積極性會很高,因為誰也不知道故事會怎樣發展,學生邊聽邊創造。這是一個集體協調合作的活動,能夠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大班上課練習機會比較少的缺陷。

四、結束語

外語教學的根本目的不是傳授語法知識,而是培養交際能力;學習者運用的語言不僅要符合語法,而且要符合社會規范,合情合理、貼切得體。上述根本問題的解決給交互性課堂活動教學打開了廣闊的空間。目前的形勢對英語的運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課堂中創造使用英語的機會,無疑是順應了社會發展的要求,但如何完善交互性課堂活動,如何通過有效語言交際活動促進第二語言習得,是每一位大學英語教師亟待研究與解決的問題。

猜你喜歡
教師應語言英語
“雙減”政策下教師應做好高效課堂的踐行者
高中文言文教學芻議
教師應如“水”
讀英語
我有我語言
酷酷英語林
語言的將來
Action?。樱穑澹幔耄蟆。蹋铮酰洌澹颉。裕瑁幔睢。祝铮颍洌蟆∧銓χw語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語言
生物教師應如何進行創新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