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相長“問”當先

2009-05-21 01:56郭田君
現代教育科研論壇 2009年12期
關鍵詞:整堂創設思維

郭田君

【摘要】教學本身是一個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循環互動過程。學生應當在教師的精心引導下,圍繞課堂教學目標進行高效率的學習;教師應當以課堂教學為載體,科學培養學生的求知能力,才能喚醒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欲望和創新思維,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關鍵詞】“問”的基本含義;合理設計教師的提問;科學引導學生的發問

Both teaching and learning, "ask" at the head

--On the Primary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the "ask" at

Guo Tianjun

【Abstract】Teaching itself is a problem-solving questions and the cycle of interactive process. Students should be under the careful guidance of teachers around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bjectives for efficient learning; teachers should be based on classroom teaching as the carrier, the ability of science to develop students to seek knowledge in order to alert students of innovation, and innovation desires,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to improve Student Innovation capacity.

【Key words】"Ask" the basic meaning; Rational design of teacher's questions; Science to guide the students to ask questions

1.“問”的基本含義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說過:“行是知之路,學非問不明”。英國哲學家培根也說過:“疑而能問,已得知識之半”。這些都說明“問”是何等重要。教學中的“問”包括學生發問與教師提問兩個方面。學生“疑而發問”,教師必須“解惑”。但對于“讀書無疑者”,則“須教有疑”,正是“學非問不明”。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互動環節。教學活動成功與否,“問”起著關鍵的作用。教師在課前應當充分預設每一個教學環節的引導性問題,并根據學生在課堂上不斷生成的新問題,靈活機動地組織教學;學生在教師的合理引導下,會對課堂教學內容產生濃厚興趣,并由此衍生出能夠開啟求知天窗的問題。這樣的“問”,會很好地促進課堂互動,拓展課堂教學的空間,對教學活動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2.合理設計教師的提問

2.1 開門見山的問開門見山的問是直接向學生擺明教學的主題,是整堂課的主線。這種提問有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導他們積極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引入新課、復習鞏固及講解分析等教學環節中,常用這種問法。如在數學課中,教師問:“怎樣計算長方形的周長”,“比例尺是什么”等等,這些問題都屬于開門見山的問。

2.2 創設情景的問創設情景的問是要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是整堂課的引領。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懸念法就是用疑團、困惑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方式。選用懸念法創設提問情境,容易捕抓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產生躍躍欲試、急于求知的心理,為整堂課的主動學習埋下伏筆。例如,在講授能被2、3、5整除的數的特征時,教師讓學生隨口說一個整數,教師很快的判斷出是否能被2、3、5整除,并讓學生驗證。學生都很想知道老師是怎樣判斷出來的,這時教師及時提出 “想知道老師是怎樣判斷出來的嗎?如果利用我們這節課將要學習的知識——能被2、3、5整除的數的特征,你就會很快算出結果的”。這時學生流露出迫切的求知欲望,使問題產生了一種余味無窮的吸引力,學生愿意學習,就自然地引入到了本堂課的學習中。

2.3 窮追不舍的問窮追不舍的問是要引導學生掌握知識和方法,是整堂課的核心。此時采用遞進式提問,通過一連串的問題,環環相扣,步步推進,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拓寬思路,抓住本質。這樣不但能深入挖掘知識信息間的聯系,而且能展示教師思維的全過程,給學生一頓思維的套餐,使師生之間產生共鳴。而采用逆向思維、發散式提問,又能促使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從而加強思維深度、廣度的訓練,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例如六年級數學《圓的認識》一節中,設計了這樣一些問題。①車輪為什么要做成圓形?設想一下,車輪如果做成正方形或者是長方形,結果會怎樣呢?②想一想,圓有什么特征呢?什么是圓的直徑和半徑?③圓的大小和什么有關系?④同一個圓的直徑和半徑有什么關系?

這些設問不僅是給學生思考問題的一種暗示,而且也給學生流露出教師思考問題的方式。這樣的處理,可以把解決問題的線索“拋”給學生,促使他們多重考慮問題,增加思維的深度和廣度。

2.4 層次分明的問層次分明的問是引導學生將課堂知識進行歸納整理,是整堂課的遞進。教師可以把所要復習的內容設計成一連串的問題,讓學生去討論、梳理、總結,從而把知識系統化、條理化。

3.科學引導學生的發問

3.1 創設氛圍,給學生問的勇氣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有問題才有思考。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學之端?!睂W有所疑,才會學有所思、有所得,才會產生興趣,形成動力??梢?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是創新教育的起點。陶行知的 “六大解放”告訴我們,在教學中,要解放學生的大腦,讓他們敢想,解放學生的嘴巴,讓他們敢問。數學教學尤其要注重培養學生質疑的興趣,以趣生疑,由疑引發好奇心,由好奇引發需要,因需要進行積極思考,進而促使學生不斷發現問題。在數學課堂上,教師要努力創設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敢想、敢問、敢于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還應該通過自己的語言、動作、情感,傳遞給學生親切、信任、平等的信息,使學生感到教師是與大家平等相處,一起探索、研究的。教師也應當允許學生有比較自由的坐姿,不要強行要求學生個個正襟危坐。當有疑問或不同見解時,允許學生不必舉手就可站起來發言、提問;當學生回答不出教師提問時,允許他自己請別的同學幫助回答。若學生提出的問題與教學內容相差甚遠或問題提不到要害處,教師要先給予肯定和鼓勵,贊揚他們敢于提問的勇氣,而后再給予點撥和啟發,讓學生帶著成就感體面地坐下。

3.2 設計情境,教會學生問的方法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對創新學習而言,問題的發現更重要。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積極培養學生善于質疑問難的能力,還要善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去探索、猜想、發現,讓學生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學會知識以外的東西,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本身形成一個完整的過程。教師要設計一些探索性和開放性問題,為學生積極思維創設豐富的問題情境,讓每個學生求知的渴望在主動參與中得到升華。如在講授“時、分的認識”時,教師在課堂上問:“如果沒有鐘表你還會看時間嗎?”。學生對此問題都爭先恐后地互相討論、提問、質疑。有的學生說,可以看太陽知道時間,立刻就有學生反駁說如果是陰天怎么辦?有的學生說可以看滴水,立刻就有學生說如果沒有水怎么辦?等等。又如在講授退位減法時,當數位上的數不夠減時,怎么辦?教師先不說,鼓勵學生自己質疑、自己來討論解決。學生提的問題越多越好,越與眾不同越好。在努力尋找答案的同時,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得到鍛煉,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也會隨之逐步提高。

3.3 引導探索,培養學生問的能力要使學生善于提問,教師就要為學生做如何提問的示范,并提示學生在學習中尋找問題的方法,特別是提示學生在自己思考后還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尋找問題,多問幾個“為什么?”。課堂上,要給學生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留給學生思考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尊重學生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答問題。要經常給學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機會,讓學生互相質疑或向教師提問。準許學生有疑就問,就是在教師講授過程中也允許學生插話、提問,不怕打亂原來的教學程序,特別是對學生提出的具有創新性的問題要給予積極的評價,使學生體驗到思考質疑的快樂。

教無定法,教要有法,同樣,“問”無定式,“問”要有法。數學課堂教學離不開問,成功的提問可以開啟學生的創新思維的閘門,影響著數學課堂教學的效果;同樣有效的發問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有效地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教師只有講究課堂“問”的藝術,學生才會“一番覺悟,一番長進”。把握數學課堂“問”的藝術,是教師展現課堂教學魅力的點睛之筆,是教學活動走向成功的關鍵,值得我們數學教學工作者認真思考和研究。

參考文獻

[1] 小學數學教材

[2]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

收稿日期:2009-12-25

猜你喜歡
整堂創設思維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創設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問題串創設的實踐
花園里上課
花園里上課
創設可操作得區域環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