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要關注長效性

2009-05-25 08:09傅振宏
學問·現代教學研究 2009年9期
關鍵詞:語文教師教學

傅振宏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人們關于語文教學的有關理念發生諸多改變,尤其是評價方法與評價體系的改革對語文教學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但是在很多地區、學校還存在著以分數單一衡量教師、學生的情況,因此,語文教學中就存在不少急功近利的行為,而要真正落實新課程標準提出的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注重語文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的培養等基本理念就必須要求語文教學應有長遠目光。我覺得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注重語文教學的長效性。

一、加強積累

語文教學不同于數理化教學,熟未必能生巧,有時盡管老師拼命地教,學生的試卷不停地做,但考試的成績卻常常不能有效地提高,失分較多的還是閱讀這一塊。學習語文和做其它事一樣,都得遵循規律,但語文學習又有其自身的特點。郭宗明先生認為學習語文的規律是“早起步,死記硬背”,吳忠豪先生認為是“讀和背”,朱作仁教授說是“大量讀寫,讀寫結合”。說法不一,但意思一樣??傊?語文能力不是講出來的,不是分析出來的,語文教學要以學生為主,以閱讀和寫作為主,要有積累的意識。

因此,我們的語文教學最主要的不是“知”的積累,而是“感”的積淀;不是機械分割的窮究,而是重在整體的體味和領悟。反觀我們每天的早讀課,學生的大部分時間不是用來讀課本,讀詩詞曲,讀名作,而是用來讀字詞、成語,讀要求背誦的名句名篇,旨在應付教師的默寫,應付考試。其實語文學習質量的高低不在知識積累的多寡,而在于實際語言材料的積累和語感的積淀,而學習語文的最終目的在于運用,理解和積累是運用的前提。語文教學就是要強調記憶、積累,而理解是積累之后大腦自動調出、匹配與偶合的過程。

二、重在感悟

我們在語文教學和學習的過程中常有這樣的體會,語文學習中有許多不能用語言、文字、符號等方式進行邏輯表達的緘默內容,人們在獲取它的方式上與顯性知識有著明顯區別。我們常??梢愿惺芩?、意會它,卻難于言傳。其實“傳”了,也往往不如不傳,唯有通過學習者親歷體驗和感悟,才能建立某種認識,形成某種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感”的積淀,巧開學生的感悟之源。以前,語文教學的關注聚焦定位在知識的傳授與技能的把握上,課堂上出現了重思想內容分析、重理性說教的“滿堂灌”現象,教師按照教參講,學生按照老師講的記,背出來便可應付考試。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語文教學又有了新的“苗頭”,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學漸漸地變成了讓學生自己學。

有些課文,甚至是一些經典必講篇目,有的教師只是隨便提幾句或者只是劃幾個考試可能考到的字詞,教師省心,學生輕松,考試也能應付,何樂而不為?殊不知,教師沒有認真研讀文本,又何來學生的閱讀和感悟?語文教學姓“語”,它注定不能離開語言體驗和語言感受。在解讀文本的過程中,當學生難以體味作者的胸襟和情懷,感覺悟而無門時,不妨借助學生已有生活體驗與心理體驗實現感悟,從而產生情感的共鳴和感情的震蕩。

當然,教師更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通過體悟作品的語言、情感、意境、哲理、人性等藝術的美,產生一定的認識積累,形成初步的鑒賞評價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引導學生能用藝術的審美的態度去對待生活、對待社會和人生,特別是通過文學形象熏陶感染,陶冶他們的性情,提升其精神境界。

三、學會遷移

動作技能、知識情感和態度都可以遷移??鬃拥摹芭e一反三”、“觸類旁通”是最早對學習遷移進行的解釋?!盀檫w移而教”應是教師研究的重要課題。由于語文學科的特殊性,語文教師更應重視遷移理論與語文教學之間的關系以及遷移理論在教學中的應用。如何呈現教材內容是一個教學方法問題,有利于鞏固和理解知識技能、發展能力的許多具體的教學方法都能促進學習的遷移。教師教學時可先介紹與新課題學習有關的“引導性材料”,因為它比學習材料更一般、更概括,所以它不僅能使學習任務變得清晰明了,而且能充當新舊知識的“認知橋梁”?!斑w移”最為重要的前提是人們對事物本質的洞察和對相似原理的運用。一般來說,學生先前知識的掌握牢固程度同以后學習有關知識成正比,人們公認只有鞏固而清晰的知識,才能遷移。因為漢語是母語,我認為對于語文教學而言,聽說讀寫四種能力應以讀寫為主。

每學完課本中的一個模塊,我都要求學生對配套的語文讀本上的相關內容進行遷移閱讀,把課堂老師解讀文本的方式較快轉遷到同類作品的閱讀中、同類心智或動作的學習中去。在學完了《金岳霖先生》、《亡人逸事》這兩篇回憶性的寫人散文后,我布置學生學習這兩篇課文的寫法,寫一篇寫人的散文,尤其注意細節描寫和感情的真摯。盡管寫人的作文是老題目,但是學生中出現了許多佳作。一位同學寫自己的爺爺,模仿《金岳霖先生》的寫法,抓住了爺爺顯著的性格特征“倔”來寫,寫得有聲有色,饒有趣味。我覺得這種在讀中悟、在寫中練的方法,結合了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從而實現了有效的遷移。

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要關注長效性,語文教學的最高境界應該讓我們的學生欣賞祖國的語言文字,熱愛語文,乃至融入到他們的生命和靈魂之中。這應該是我們語文教師共同追求的目標。

猜你喜歡
語文教師教學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秋天在哪里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美育教師
計算教學要做到“五個重視”
教育教學
我的語文書
語文知識連連看
語文妙脆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