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導學講練結”五字訣教學模式

2009-05-25 08:09陳大釧
學問·現代教學研究 2009年9期
關鍵詞:題目探究教師

陳大釧

《數學課程標準》是指導數學教學的指針,它要求要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學習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所有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目的都是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但是,如何才能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體現“先學后講、當堂訓練”的指導思想?在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思想作用下,我在幾年的教學實踐中嘗試使用“導、學、講、練、結”的五字訣教學,收到了很好的效果?,F簡要介紹如下。

導,就是教師要根據“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教學目標,課前布置學生預習新課,搜集與新課有關的背景資料。要使學生獲得新知識,積極主動地完成學習任務,應首先讓他們產生新的問題,激發學生求知的興趣和目標。在備課時教師要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確定一節課的重點、難點,確定一節課需要探究的核心問題。在上課時根據每—節課的要求,在課堂上通過提問復習、談經驗、談設想、多媒體展示等有意識地為學生創設蘊藏問題的具體環境,導入新課,最后由學生發現問題,并產生解決問題的愿望。如在學習八年級上冊“平面直角坐標系”—節時,由同學座位導入之后,明確什么是平面直角坐標系,什么是坐標軸、坐標原點,如何表示一個點的坐標,就容易把抽象的問題理解起來簡單明了。

學,是一節課的主體,讓學生首先參與到獲取知識的過程中,真切感受獲取新知識的體驗。通過自己主動地學習,自己主動獲取新知識、新體驗,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面對新的問題,教師不要急于告訴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也不要急于對學生進行提示。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教師只能對自主探究的力度、方法做適當的指導。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任務必須由學生首先深度解決。自主探究階段必須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使其能實實在在地涉足陌生領域,去探索、去發現、去感知,親歷獲得新知識的過程。課堂上教師要做三件事:一是指導學生確定探索的方式,如個人思考、小組討論、設計方法、理論推理等;二是巡回指導,了解探究進展情況,幫助學生解決探究中遇到的問題等;三是調控學生探究的時間、進程和深度等,以便圓滿完成教學任務。我在講課時注意只要學生能自己學會的,決不去講;能自己做出來的,決不去干擾他。學生只有自己能做了,能給別人說明白了,才是學會了;只有自己學會的東西,印象才最深刻。

講,是精講,就是在學生學習的基礎上,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培訓,通過指導使學生獲取更準確的知識,獲得更規范、更科學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的知識體系和經驗得到充實和拓展。凡是好課離不開教師講,講能使學生免于浪費大量不必要的時間,并且有的東西也必須靠教師才能講明白。但教師要掌握好尺度和分寸,不要代替學生思考,要注重學法的指導,要講究知識的拓展,要挖掘教材的深度和廣度。同時訓練學生給別人乃至全班同學講題,一是能有效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二是能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三是能檢查學生是否真懂,只有講出來才是真明白,四是能發現學生思維水平和狀況。

練,是通過教師精心設計問題,對學生進行高質量、大容量的訓練,幫助學生強化對新知識的理解和鞏固,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學習問題的能力和技巧。本環節由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課標要求,參考各種考試試卷、教輔練習題、實際生活等信息,篩選、自編典型的問題,進行高強度的訓練,促使學生在課堂上理解新知識,認識新知識的用途,了解典型題目,最終使學生將新授知識內化到自己的經驗之中,并初步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和技巧。訓練題目要以新課程精神為指導,采集各類資料上的經典題目,同時鼓勵學生捕獲生活中的問題自編題目。題目的選擇要注意:①要面向全體學生選擇題目,習題選擇難易結合;②要設計與生活緊密聯系的題目,使學生課本中知識與生活常識之間相聯系,讓學生從課本走向生活,讓生活為數學服務;③要設計與舊知識相聯系的題目,使新知識與舊知識形成系統化,促進綜合能力的提高,同時使學生逐漸構筑知識體系。強化訓練環節應注意的幾個問題:①根據學生表現合理分配時間,詳略處理得當,避免平均用力;②在關注結果的同時,重點讓學生展示思考的過程(口述或表演);③注意及時總結個例題目中所隱藏的規律,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④關注創新的觀點或做法。

學講練,不是三個孤立的環節,而要相互穿插,相互補充。學是主體,講是幫助,練是手段,會是目的。

結,是師生在下課前對全節內容進行總結和歸納,同時布置下節預習。

實踐證明,運用“導、學、講、練、結”五字訣教學模式,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好地使學生學會和會學,更能充分地提高教、學的效益,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好方法。

猜你喜歡
題目探究教師
設問引導探究
本期練習類題目參考答案及提示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一類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師
追根求源
你的情緒夠穩定嗎
相似圖形中的探究題
題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