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發展水平與居民生活滿意度關系的考察及其政策啟示

2009-05-25 03:32曹大宇
改革與戰略 2009年4期
關鍵詞:家庭收入層面居民

曹大宇

[摘要]通過對一個國際上權威的調查數據分析發現:從微觀層面來看我國居民生活滿意度與家庭收入具有正的相關關系,而從宏觀層面來看居民生活滿意度與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沒有明顯的相關關系。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在于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相對收入下降、收入分配不均、生活成本上升和環境污染等問題抵消了收入增加的作用。由此得出的政策啟示是:政府政策不能單純以GDP的增長為目標,必須同時注意收入分配、生活成本和環境污染等問題。

[關鍵詞]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生活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F06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736X(2009)04-0028-03

一、引言

居民生活滿意度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們生活質量或者說福利的重要指標,因此,居民生活滿意度應該成為學者和政策制定者關注的重要問題。然而,長期以來經濟學家和政策制定者對這樣一個重要的問題并沒有投入足夠的關注,他們更加傾向于關注諸如GDP和經濟增長率之類的問題。因為,根據傳統經濟學的理論,經濟的增長能夠自動地提高人們的生活滿意度和福利水平,因此只要能夠保證經濟的持續增長就可以了。但是,近些年來有關幸福經濟學的研究卻發現經濟增長并不能夠等同于生活滿意度的增加。美國學者伊斯特林對有關幸福感的數據進行的直接考察發現,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盡管美國的人均實際收入有了顯著的增加,但是所觀測到的幸福感水平并沒有相應的提高(Easterlin,1974)。這個發現被后來的學者稱為“伊斯特林悖論”,或者說是“幸福一收入之謎”。這種狀況不僅僅出現在美國,其他發達國家的數據也顯示了同樣的問題。例如,1973-2004年之間五個主要的歐洲國家(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的人均實際收入有很大程度的增加。而人們的生活滿意度并沒有明顯的提高(Clark et.al,2008)。從1958年到1991年,日本的人均GDP增長了6倍,而平均的生活滿意度并沒有明顯改變(Frey and Stutzer,2002)。不過,在一些經濟轉型的國家或地區中卻發現了生活滿意度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持續提高的現象。例如,在原東德地區,1991-2002年期間人均實際收入有顯著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滿意度也有相當程度的提高(Clark et.al,2008)。因此,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滿意度之間的關系仍然是一個沒有定論的問題。國外的經驗不能直接用于我國的實踐,必須對我國的情況進行研究,因此本文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與居民生活滿意度之間的關系進行初步探討。

二、家庭收入與生活滿意度的關系:微觀層面的分析

由于生活滿意度最終要表現為每個居民對生活的評價,本文首先從微觀層面對我國居民的家庭收入與個人生活滿意度的關系進行分析。

(一)數據來源

本文關于我國居民生活滿意度的數據來自國際上權威的世界價值觀調查(World Value Survey,簡稱WVS)。WVS是美國密歇根大學政治科學系教授Ronald Inglehart主持的一項世界性的調查,每過幾年進行一波(wave)調查,到目前為止已經進行了四波調查。中國從第二波開始參加到這個調查項目中,每一波調查均由專業化的本土調查機構實施。本文采用的數據來自最新的第四波調查的中國部分,該部分調查由北京大學中國國情研究中心實施。該中心于2001年在全國抽取了40個縣/區級單位,共1358個家庭戶,在戶中根據居/村委會的戶籍資料隨機抽取1個18~65歲的人作為受訪人,最終完成有效樣本1000個。調查的問卷涉及到受訪者的生活滿意度、主觀幸福感、家庭經濟狀況、政治態度、宗教信仰、婚姻狀況、人口學特征等。廣泛的問題為研究者提供了大量有用的信息。專業的調查機構保證了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而且該數據是完全公開的,有利于各國學者交流研究成果,因而該數據也成為各國學者研究居民幸福感和生活滿意度的權威數據。

有關生活滿意度的數據來自該調查的第23個問題:“把所有的情況都考慮進去,總的來說,您對自己近來的生活滿意嗎?”,受訪者從1-10中間選擇一個數字來代表自己的生活滿意度,其中]表示“非常不滿意”,10表示“非常滿意”。

(二)家庭收進入與生活滿意度的關系

從微觀的角度來看,與個人生活滿意度關系最為密切的應當是個人收入。然而,由

WVS并未提供有關個人收入的信息,因此只能用家庭收入來代替。分組的家庭收入與生活滿意度的數據見表-1。

從圖-1可以清楚地看到,隨著家庭收入的增加,居民生活滿意度基本上也在增加。雖然從“501~1000元”的收入組到“2001~3000元”的收入組居民生活滿意度還有略微的下降,但是總體來看,生活滿意度還是隨收入的增加而提高。最低收入組的居民平均生活滿意度為5.12,最高收人組的居民平均生活滿意度為7.75,兩者相差50%以上,顯示出收入差距對生活滿意度的巨大影響。

三、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與生活滿意度:宏觀層面的分析

在宏觀層面,本文主要探討我國按照省級行政區劃的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與當地居民平均生活滿意度之間的關系。

(一)數據

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最常用的指標是人均GDP,因此本文采用人均GDP作為衡量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指標。為了與前面生活滿意度的調查時間相對應,本文關于各地區人均GDP的數據來源于2002年的《中國統計年鑒》。對每個地區居民的生活滿意度進行簡單的算術平均,可以得到每個地區平均的生活滿意度。由于人口數量等因素,WVS只調查了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不過這些地區已經具有足夠的代表性了。

(二)描述性統計

分組的家庭收入與每組平均生活滿意度的關系如圖-1。

為了更清楚地反映人均GDP的高低與各地區居民平均生活滿意度之間的關系,對各地區人均GDP按由低到高的順序進行排序??紤]到人均GDP與生活滿意度的數值相差巨大,在不改變各地區人均GDP的排序的情況下可以對人均GDP取對數。相應的對數人均GDP與生活滿意度均值的關系見圖-2。

圖-2上面一條線的各點對應各地區人均GDP的對數,下面一條線的各點對應各地區平均的居民生活滿意度。兩條線相對照,清楚地顯示出入均GDP的增加并沒有對應生活滿意度的提高。人均GDP最低的貴州居民生活滿意度為6.76,比人均GDP最高的上海居民生活滿意度(5.96)還高。居民生活滿意度最高的地區為西藏,其人均GDP為5307元,僅僅處于全國的中下游水平;居民生活滿意度最低的地區為遼寧,其人均GDP為1.204萬元,在全國處于中上游水平。由此可見,各地區居民生活滿意度與其經濟發展水平并沒有呈現明顯相關的關系。這與微觀層面家庭收入與生活滿意度之間的關系截然不同。

四、微觀和宏觀層面產生差異的原因

從微觀層面來看,居民的家庭收入越高,生活滿意度也會越高。由于一個地區居民的家庭收入與本地區宏觀的經濟發展水平正相關,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越高,居民的生活滿意度也應該越高。然而,本文宏觀層面的分析卻顯示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與當地居民生活滿意度之間并不存在正的相關關系。這似乎是自相矛盾。其實,國外的許多研究也發現。一個國家或地區整體的生活滿意度水平跟人均GDP之間沒有太大的相關性。在WVS2004年對世界上82個國家的幸福指數排名中,居民平均幸福程度排名前兩位的國家并不是經濟發達的歐美國家,而是拉丁美洲的波多黎各和墨西哥,美國的排名為第15位,中國為第48位,排名最靠后的是印度尼西亞(孫鳳,2007)??梢娫谑澜绶秶鷥?,一個國家居民的平均生活滿意度與其人均GDP也不是正相關的關系。由于目前國內有關生活滿意度數據的缺乏,本文只能對我國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進行初步的分析。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生活滿意度更多地取決于相對收入。傳統經濟學的效用理論只考慮絕對收入對效用的影響,而近些年來經濟學家通過對生活滿意度的研究發現,居民生活滿意度不僅僅取決于人們的絕對收入,而且也取決于相對收入。相對收入指的是跟社會上特定的人群相比,我們的收入所處的位置。雖然我們最有可能跟自己身邊的人進行比較,但是一個地區普遍的生活水平同樣是重要的比較基準。人均GDP比較高的地區,人們進行比較的基準也高,從而導致在絕對收入相同的情況下相對收入的下降。在人們生活滿意度更多地取決于相對收入的情況下,經濟發達地區人們絕對收入增加所帶來的生活滿意度的提高就會被相對收入的減少所帶來的生活滿意度的下降所抵消。

2收入分配隨經濟增長而變得不均。一個地區經濟增長的成果如果不能夠合理地進行分配,居民生活滿意度同樣不能隨人均收入的增加提高。收入分配的不均將使得少數人的收入增加比社會平均水平多,但是更多的人收入增加少于社會平均水平。因此,生活滿意度提高的人數少于生活滿意度降低的人數。由于我們在計算社會平均生活滿意度的時候采取的是簡單平均的方法,即每個人所占的權重都是一樣的,因此在多數人滿意度降低的情況下,社會平均的生活滿意度就會降低。

3生活成本的上升。人均GDP比較高的地區,居民的生活成本通常也會比較高,這可能會抵消高收入的影響。一個重要的例證就是房價。在上海,人均收入雖然比其他地區要高幾倍,但是其房價比其他地區可能高十幾倍。如果不能實現“居者有其屋”,則生活滿意度就會下降。除了房價之外,交通、醫療、教育等方面的成本對居民生活滿意度都會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在考慮到生活成本的情況下,一個地區人均GDP的高低就有可能與其居民生活滿意度相背離。

4經濟發展中產生的其他問題。近年來許多研究發現環境等因素對居民生活滿意度具有重要的影響。在經濟發展中,環境污染是一個重要的問題。環境污染不僅會導致經濟發展的不可持續性,而且可能影響人們的健康,而健康對生活滿意度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環境問題在當前就會影響居民的生活滿意度。如果一個地區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發展經濟,則可能造成經濟發展與居民生活滿意度產生背離的問題。

五、結論與政策啟示

筆者的研究結論主要有:第一,從微觀層面來看,居民家庭收入是決定其生活滿意度的重要因素;第二,從宏觀層面來看,以人均GDP表示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對本地區居民平均的生活滿意度沒有明顯影響。根據本文的研究結果,我們可以得到以下一些政策方面的啟示。

第一,由于在微觀層面上家庭收入是影響居民生活滿意度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居民的家庭收入是政府提高居民生活滿意度、創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對于貧困家庭來說,提高政府的補貼能夠有效地提高其生活滿意度。

第二,由于在宏觀層面上地區人均GDP與本地居民平均生活滿意度并不存在簡單的相關關系,因此單純以提高人均GDP為目標的經濟政策并不能夠有效地提高居民生活滿意度。如果更高的人均GDP不能帶來更高的居民生活滿意度,則政府就需要考慮在哪些方面出了問題。我們的收入分配是否變得不均?我們的GDP增長是否是以更高的生活成本為代價?我們是否犧牲了過多的環境資源?最重要的,我們要明白,經濟發展的目標不是簡單的GDP的增加,而是要使更多人對我們的生活感到更加滿意。

[責任編輯:李國燕]

猜你喜歡
家庭收入層面居民
“十三五”漁民家庭收入情況分析及對策研究
石器時代的居民
恩格爾系數
恩格爾系數
健康到底是什么層面的問題
高三化學復習的四個“層面”
策略探討:有效音樂聆聽的三層面教學研究(二)
恩格爾系數
你睡得香嗎?
家庭收入對大學生創業意愿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