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品德課堂貼近生活

2009-06-08 08:03蔡錦治
劍南文學·經典教苑 2009年11期
關鍵詞:交通標志課程內容品德

蔡錦治

《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標準》指出:“課程以兒童生活為基礎?!闭n程內容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通過對學生生活的指導,拓展和提升學生的生活經驗。生活是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主要途徑,充分挖掘現實生活和社會真實事件的教育價值,把社會基礎知識教學與真實的社會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構建開放的品德課堂,使課堂生活化,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觀察、感受、探究社會,使品德教學活動更加高效。

一、導入生活情景,引發認同感

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有自己的情感態度,品德活動中要善于誘發學生已有的體驗,根據學生年齡、心理特征,選取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導入課堂活動中,再現生活情景,喚起學生內心的真實感受,引發學生強烈認同感,從而引導他們更好地認識生活,學會生活。在《人人都應該懂得的“道路語言”》教學導入時,讓學生觀看一段因為忽視交通標志而造成了交通事故的錄像,之后,教師請學生談談感受。學生有的說:“發生車禍的現場太慘了,車毀人亡?!庇械恼f:“不遵守交通規則,就是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庇械恼f:“我們應該遵守交通規則?!薄浵裨佻F了現實生活中的真實事故,不僅從感官上使學生的心靈產生震撼,而且他們從中受到了深刻的交通安全教育,從內心上認同了生活中必須遵守交通規則,這種真實生活的再現,更具有說服力。

二、走進生活實踐,強化生活體驗

“道德寓于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沒有能與生活分離的‘純道德的生活”,學生的體驗更是來源于生活。品德課堂要有開放性,打破課內課外的界限,讓學生將課堂學習拓展到課外去,走向家庭,走向社會,走進生活實踐,用自己的感官來探究社會,在實踐活動中,不但拓寬了學生的學習資源,提高他們的社會實踐能力,而且他們獲得了最真實的生活體驗,有利構建學生的道德情感。

學生的實踐活動往往是在教學之前的準備活動或教學之后的延伸活動,教師應事先有目的有計劃地指導學生的實踐活動,有的放矢,確?;顒拥挠行нM行。如在教學《人人都應該懂得的“道路語言”》時,課前教師有目的地指導學生用各種渠道收集交通標志,學生采用了實地調查、詢問別人、上網查資料、查閱書籍等方法。在實踐活動中,學生與外界交往,參與到社會生活中,不但了解到有關交通標志的知識,而且自己在收集信息、處理信息能力也得到培養,社會活動能力得到鍛煉。學生帶著這些來源于生活的體驗走入課堂,教師讓他們充分交流“我在哪里調查到的?”“這個交通標志是什么意思?”學生在交流中獲得交通標志的知識,感受到合作學習的樂趣,激發了學習積極性。教師結合課程內容對學生的交流進行補充,“我們常見的交通標志有哪些?”使學生獲得的生活體驗和課程內容有效地結合起來,形成系統的知識,使品德和生活達到較好的整合,有利于學生掌握實用的交通知識。

三、模擬生活情境,延伸生活體驗

學生年齡小、生活閱歷淺,生活中的真實體驗相對來說比較少,特別是一些難以身臨其境的體驗。教師在品德課堂上,把生活引進課堂,模擬生活,創設活動情境,讓課堂和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品德教育的探索活動中,親自去嘗試,去體驗,發揮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幫助學生拓展生活體驗。在教學《人人都應該懂得的“道路語言”》中,學生正確理解了常見的交通標志后,教師創設模擬司機在公路上行駛的情境,在“公路”邊插上“禁止調頭”、“停車讓行”、“禁止行人通行” 等交通標志牌,讓學生談談“如果你是司機,你該怎樣正確行駛?”“假如你家就在‘禁止調頭的那一頭,你該如何回家?”學生討論交流,進行模擬活動,在寬松開放的情境中,學生對于交通標志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也進一步內化自己遵守交通法規的行動,提升了自己的生活體驗。

四、聯系生活實際,提高生活能力

品德教育不是單純地傳授知識和經驗,他的目的是回歸生活,指導生活,為學生的實際生活解決問題。因此,教學活動不應當停留在把學生的生活帶進課堂,模擬生活的層面,教學還應當用學生自身獲得的體驗、感悟來引領學生未來的生活,發展并提高他們的生活能力,對學生的生活產生積極的作用。這是課程、教材、教學的最終歸宿,也是課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詮釋。

在《人人都應該懂得的“道路語言”》一課中,學生在模擬生活情境活動中,深化了對交通標志的理解。但是教師并不滿足于學生對交通標志知識的掌握,這時教師提出:“在我們居住的環境中,并不是所有的地段都設有交通標志。同學們想想,在學校附近的交叉路口,在你家居住的小區附近,或在公園、超市等地段,需要設置什么交通標志呢?”學生一聽紛紛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師順勢指導學生聯系實際的道路情況,設計一個交通標志,促使他們用學習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滿足了他們的生活所需,又提高了他們的實際生活能力。最后建議學生跟社區取得聯系,把設計的交通標志安放在需要的地方,從而使學生獲得一種成就感,同時內化了他們的自覺行為。

從生活中來,再到生活中去,以學生原有的生活體驗為感觸點,將課程內容帶進社會生活實踐中,拓展和提升生活體驗,引領學生更好地生活,提高他們實際的生活能力,這不是一件把課程內容與生活建立聯系即可的簡單事情,要使學生的認知、情感、行為和諧發展,我們還應該多角度、多方位地把課程內容和社會生活緊密聯系起來,開通課程內容走向學生真實生活的廣闊途徑,使品德課堂開放而富有實效。

猜你喜歡
交通標志課程內容品德
立德立言,為何重要
課程思政視域下職業院校實訓課程內容的重構
交通安全伴我行
好學者賢
析課程內容 謀教學佳策——“數的認識”模塊知識的教學思考
新生態學校如何詮釋課程內容
交通標志小課堂
品德
我們歡迎你!
少年兒童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著成中值得關注的48個生活細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