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視實驗教學 提高教學質量

2009-06-15 09:35鄭德安李玉泉梁春蘭
中國教育科學雜志 2009年2期
關鍵詞:觀察能力自學能力思維能力

鄭德安 高 梅 李玉泉 梁春蘭 崔 曉

【摘要】在實驗教學中,應著重從培養學生的“三個能力”入手,即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防止重講授、輕實驗的傾向,培養實事求是、嚴格認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自學能力;教學質量

化學分析基礎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分析知識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獲得化學知識和實驗技能,還有助于培養實事求是、嚴格認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因此,加強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環節。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實驗教學的呢?我們認為應著重從培養學生的“三個能力”入手,在教學過程中,堅決防止重講授、輕實驗的傾向。

1 應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教師的演示試驗,具有示范性,它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掌握化學知識,同時又是培養學生獨立操作的依據和榜樣。因此,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注重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使學生能自覺、敏銳地、精確地從事觀察活動,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掌握科學的觀察方法。做每一項實驗都要讓學生事先知道看什么、如何看、為何看等。如做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應該讓學生明白三點:1.觀察對象。細鐵絲和盛滿氧氣氣瓶;2.觀察內容。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發生的現象,生成物的顏色狀態以及集氣瓶底部的細沙或水;3.觀察掌握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這樣既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指導教師無論演示實驗還是讓學生實驗,都要求操作必須規范恰當地解釋實驗現象,這樣觀察才能準確、完整。

2 應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實驗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得出某些結論。因此,在實驗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教師必須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增加提問,并組織全體學生參與討論。討論的內容來自學生閱讀和實驗中提出并整理的問題,讓學生相互交流彼此的想法,促進他們積極思考,加強對問題理解的深度和廣度,同時教師還應循序漸進地提出些稍有難度的問題,創設思維情境,讓學生各抒己見,展開議論或辯論,引導他們從生動的直觀印象上升到抽象的理性思維。如做氫氣還原氧氣的實驗。實驗前應向學生提出三個問題:1.試管口為什么略向下傾斜?2.為什么要先通一會兒氫氣再加熱?3.實驗完畢,應先撤酒精燈,還是先撤通氧氣的導管?為什么?帶著這三個問題去做實驗,就會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3 應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學生分組實驗是帶有總結性的實驗課,它不僅培養了學生獨立操作能力,還能檢查學生對課本知識的掌握情況等。因此,在分組實驗中,教師還應鼓勵并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做一些趣味化學小實驗,以進一步激發他們學習化學的興趣和探究精神,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由于我校實驗條件有限,分組實驗很難做到人人動手,以至于有些試驗雖然做了,但收效不太理想。鑒于這種情況,我們就經常用課外活動或休息日,向學生開放實驗室并進行指導。這樣既彌補了分組實驗課的不足,又可以適時糾正學生的操作錯誤,同時也讓學生自由地發揮了他們的想象力,培養了他們的自學能力。

猜你喜歡
觀察能力自學能力思維能力
淺析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營造良好美育氛圍、提高學生美術素質
初中生語文自學能力的培養
例談美術教學觀察能力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