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化課堂教學 培養創新能力

2009-08-25 09:37王建明
中國教研交流 2009年7期
關鍵詞:環節創新能力實驗

王建明

隨著教育改革的迅速深化,對課堂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精心組織課堂,講究教學策略,激發學生興趣,誘導學生探究,啟迪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是搞好中學物理教學的關鍵。由此,優化課堂教學極為重要。

一、巧用實驗激趣,培養創新能力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物理實驗綜合了實驗原理、設計思想和方法、實驗操作和觀察、數據分析處理等多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同時,實驗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可利用一些探究性、開放性的實驗,引導學生通過動手動腦,從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既構建了知識,又提高了實踐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如:我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把“用彈簧秤研究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關系”、“平拋運動的豎直分運動是自由落體運動”等實驗全部改為課堂學生小實驗,讓學生自己動手獨立操作,通過認真觀察和思考得出結論。實踐證明,這樣能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探索,大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和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引導自行探究,培養創新能力

我們在實踐中總結出了“設疑激趣、指導探究、啟發思維、評價總結、應用遷移”的五環節課堂教學模式,在引導學生自行探究科學的活動過程中培養其創新能力方面作了一些初步嘗試。

1、設疑激趣,提出假說

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興趣?!币虼?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創設情境,制造“懸念”,放手讓學生觀察、實驗、思考,讓具體的自然事物、有趣的自然現象緊緊吸引學生,激活學生思維,從而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

2、指導探究,豐富感知

實踐、探索的過程是創新的過程。要讓學生去創新,就必須放手讓他們自己實踐。而教師要及時給予指導,以保證學生能夠圍繞中心問題進行實踐、探索。

3、啟發思維,討論探究

學生獲得的感性事實是比較混亂的,缺乏條理性。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把各自收集到的事實以及對事實的看法進行相互交流,活躍學生的思維,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在學生整理事實時,教師應見機提出問題,巧妙地促使學生發表不同意見,將討論的中心置于學生之中,使學生結合自己和別人收集的信息,進行分析、判斷、歸納甚至爭論,從而找出其中的規律。這樣,學生在不同意見的發表與爭論中,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出科學結論,這符合從感性到理性、從具體到抽象的認識過程。同時,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了充分的鍛煉。

4、評價總結,歸納達標

通過前三個環節的活動,學生得到了信息與思維的結果,教師對小組和個體的整個學習活動進行鼓勵性評價,使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將假說上升到結論、規律。

5、應用遷移,釋疑解難

用科學的過程也是進行創新教育的重要環節。因此,在教學的最后一個環節,我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踐中,以達到擴展所學知識、發展創造能力的目的。

總之,在探究式五環節教學中,通過教師的精心指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得到了充分發展。

猜你喜歡
環節創新能力實驗
拓展探究實驗 培養創新能力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依托過渡環節 構建游戲化微課程——解決幼兒園過渡環節“消極等待”的策略
聲波實驗
關于植物的小實驗
諺語趣畫
五環節助學教學設計案例
最酷的太空實驗
多環節可變主體行為監管的行為觀測力度評估
讓合作探究走進實驗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